返回列表 发帖
(七)刘宋明帝
    九十八世祖,太宗明皇帝刘彧(438—472年),字休炳,小字荣期,宋文帝刘义隆第十一子,武帝刘骏的异母兄弟。宋前废帝刘子业的叔父。是刘宋王朝的第七位皇帝,是为明帝。景和元年(465年)即位,年号“泰始”、“泰豫”。泰豫元年(472年),刘彧在建康病死,在位8年。
    景和元年、泰始元年(465年)12月初七,湘东王刘彧登基即位,宣布大赦,改年号泰始。刘子业制定的一些荒唐的法规和封赏全都废除。刘彧授东海王刘褘为中书监、太尉。以晋安王刘子勋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以建安王刘休仁为司徒、尚书令。追尊先母沈婕妤为宣皇太后,陵园称为崇宁。改太皇太后为崇宪皇太后,立皇后王氏。
    刘彧元嘉十六年(439年)10月出生。元嘉二十五年(448年),封淮阳王,食邑2000户。元嘉二十九年(452年),改封湘东王。元凶(刘劭)弑立后,以刘彧为骁骑将军,加给事中。世祖刘骏践阼,为秘书监,迁冠军将军、南兰陵下邳二郡太守,领石头戍事。刘骏孝建元年(454年),徙为南彭城、东海二郡太守,将军如故,镇京口。其年,征为中护军。建元二年,迁侍中,领游击将军。建元三年,徙卫尉,侍中如故。又为左卫将军,卫尉如故。大明元年,转中护军,卫尉如故。大明三年,为都官尚书,领游击将军,卫尉如故。大明七年,迁领军将军。大明八年,出为使持节、都督徐兗二州豫州之梁郡诸军事、镇北将军、徐州刺史,给鼓吹一部(仪仗队)。永光元年(465年),又出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南豫豫司江四州扬州之宣城诸军事、卫将军、南豫州刺史,镇姑孰(今安徽当涂)。
    刘彧即位后,遭到长史邓琬等人的强烈反对。泰始二年(466年)正月,邓琬以上天显示的种种祥瑞为借口,诈称接到路太后(路惠男)的密诏,率领各将领、僚佐等向年仅10岁的晋安王刘子勋奉上皇帝尊号。初七,刘子勋在寻阳(今江西九江)登基称帝,改年号为义嘉。并派兵进攻建康。
    刘子勋是武帝刘骏的第三个儿子,名份较正,一时间四方响应,纷纷倒向寻阳,拥护刘子勋。全国274个郡中,只有丹阳郡拥护朝廷。这一年,各地的贡品和报告都送往寻阳。建康朝廷的势力范围,只剩下丹杨、淮南等几个郡,而这几个郡中又有很多县起兵响应刘子勋,东线的反朝廷军队已到达永世。建康朝廷惊恐危急。明帝召集群臣讨论国家的安危。
    益州刺史萧惠开,听到晋安王刘子勋起兵,召集将领,对他们说:“湘东王是太祖的儿子,晋安王是世祖的儿子,无论哪一个继承皇位,都没什么不合法的(此人相当有头脑,这本是刘家内部的事情,外姓人最好不要干预)。
    吏部尚书蔡兴宗面对危局,急急地进奏刘彧,要他迅速地废除前废帝的暴政,与民休息,至信待人,并厚抚一应反叛者在建康的家属。刘彧接纳了蔡兴宗的建议,立即实施,并启用德才并重的司徒刘休仁、辅国将军沈攸之、御史吴喜公为领导将领,迎击叛军。
    刘彧在送他们出征时,向全军宣布说:“朕正在推行皇家恩德,减轻刑罚,使父子兄弟之间的罪行,互不株连,无论顺从或叛逆者,都以他自己的行为作判断标准。你们要深刻理解朕的用意,不要替亲戚担忧。”
    24日,路太后去世,终年55岁。5月28日,葬路太后于修宁陵(刘骏之墓的东南方),谥号为昭。
    不久,邓琬被吏部尚书张悦的儿子张洵所杀。并逮捕了邓琬的儿子,一并杀掉。张悦于是单乘一只小船提着邓琬的人头东下,向朝廷建安王刘休仁投降。
    8月25日,建安王刘休仁率兵进入袁顗遗弃的大营,接纳十万人投降,同时派沈攸之等追捕袁顗。袁顗逃到鹊头(今安徽铜陵),与镇守那里的主将薛伯珍会合,并带他所属的部队数千人一同向西撤退,打算前往寻阳。夜晚,住宿山间,被薛伯珍诱杀。不久,沈攸之等大军抵达寻阳,杀掉刘子勋,将人头押送到建康。刘子勋时年11岁。
    泰始二年(466年),明帝刘彧诛杀晋安王刘子勋等以后,对世祖的其他儿子仍然和善如故。司徒刘休仁从寻阳返回京师,对明帝说:“松滋侯刘子房的兄弟仍在人间,将来一定会对国家不利,应该及早打算如何处置。”10初一,明帝下诏:松滋侯刘子房、永嘉王刘子仁、始安王刘子真、淮南王刘子孟、南平王刘子产、庐陵王刘子舆、刘子趋、刘子期、东平王刘子嗣、刘子悦等全部赐死,镇北谘议参军路休之、司徒从事中郎路茂之、兖州刺史刘祗、中书舍人严龙等人都受株连被杀。孝武帝刘骏共有28个儿子,至此杀尽。
    泰始四年(468年)12月,刘子勋叛乱时,在巫师请求下,明帝刘彧挖掘刘子勋的祖母路太后的修宁陵,摧毁墓穴,作为对寻阳政权的一次巫术镇压。直到这一年,才将路太后再次安葬。
    在明帝刘彧之前,中书侍郎、中书舍人都是由社会上知名度很高的人士担任。文帝开始录用寒门出身的秋当。孝武帝时还混杂遴选士族和庶族出身的人联合担任,巢尚之、戴法兴都掌握大权。到了刘彧即位,任用的全是地位低微的侍从。游击将军阮佃夫、中书通事舍人王道隆、员外散骑侍郎杨运长等,都参与政事,权力仅次于皇帝,当年巢尚之、戴法兴的权势也远不及他们。阮佃夫尤其骄纵横暴,肆无忌惮,有人谄媚他时,立刻受赏,偶尔冒犯,便大祸临头。他大肆收受贿赂,送给他的绢如少于200匹,则连封信都不回。他的住宅、园林、饮食等等,豪华都超过诸王。他的歌女乐工的服饰,连宫廷里的人都赶不上。朝中无论大小官吏,没有一个不对他巴结奉承。他的奴仆差役,纷纷被破格提拔为官吏,车夫甚至当上了虎贲中郎将,马夫甚至成了员外郎(可见,“低微”之人就是低微,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不知败坏了多少门风和社会风气。但愿这样的事情不要发生在今天)。
    泰始六年(470年),刘彧在宫中大摆宴席(就像在妓院中喝花酒),命妇女脱光衣服,让大家欣赏(脱衣舞可能就源于此)。只有皇后王贞凤一个人单独用扇子遮住脸,不笑也不说话。刘彧大怒说:“真是穷家的寒酸相!今天大家一同取乐,为什么只你不看!”王贞凤说:“寻求欢乐的方法很多,哪有姑嫂姐妹聚在一起观看裸体妇女取乐的!我们家的欢乐,与此不同。”刘彧更是大怒,赶皇后王贞凤出去。皇后的哥哥王景文听说这件事后,说:“我妹妹在家时,性情柔弱,想不到这次竟如此刚正。”
    泰始七年(471年)7月,巴陵哀王刘休若,抵达建康。初九,明帝派人到巴陵王府,命刘休若自杀。追赠刘休若为侍中、司空。再命桂阳王刘休范回任江州刺史。当时,明帝刘彧将所有兄弟全部铲除,只有刘休范因人品低劣,才能平庸,不为明帝所忌患,故得以保全性命。8月12日,明帝刘彧封皇子刘准为安成王。刘准实际上是桂阳王刘休范的儿子。
    裴子野论曰:吞食猛虎的野兽,知道爱它的儿子;搏斗狸猫的飞鸟,不保护异类鸟的巢穴。太宗明帝(刘彧)为了保护他的养子,却屠杀一母同胞兄弟,昏庸无道已极,自然不了解兄弟天性、父子伦常。刘宋统治的败亡,并不是上天之意。亡国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先砍断本枝,而去养育旁枝的。对邪恶的亲信推心置腹,对父亲或兄弟却深恶痛绝。前面的车子翻了,后面的车子仍并驾齐驱。如果兄弟继承帝位,祖先的灵位仍可配享上天,而他人登上宝座,七座祖庙的祭祀将全部断绝。不将此事挂怀,甘心把本枝一一剪落。晋武帝(司马炎)违背母亲王元姬的托付,结果贾后使中原沉沦。太祖文帝(刘义隆)违背初宁陵誓言,结果元凶刘劭登上宝座。祸福无门,哪能事先选择;兄弟相亲相爱,岂不平安!
    【裴子野,字几原,生于南朝宋泰始五年(469年),卒于梁中大通二年(530年),祖籍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南朝梁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著有《宋略》20卷、《众僧传》、《续裴氏家传》、《方国使图》等著作行世。可惜未能流传下来】
    前面说过,刘彧曾被侄子刘子业裸体当猪养于坑中,要他从木槽取食,并称呼他为“猪王”,受尽折磨和污辱。一次刘子业还命令左右剥光他的衣服,绑住手脚准备抬进厨房去杀死。幸亏建安王刘休仁赔着笑脸说:“这头猪还不到死的时候,等陛下过生日再杀了他取出肝肺,岂不是更好?”这样刘彧才捡回一条性命。他与心腹阮佃夫、李道儿等密谋,结交刘子业的左右寿寂之等,趁刘子业的侍从直阖将军宗越、谭金、童太一捉鬼之夜外宿,一举将刘子业杀死。如今刘彧自己也当了皇帝,大落大起的经历,使得他性情更加凶残、变态。
    刘彧少年的时候风姿端雅,很早失去了双亲,被太后养在宫内。他好读诗书,爱好文艺,曾撰写《江左以来文章志》,并续卫瓘所注《论语》2卷,都在世间流传。
    刘彧喜欢下围棋,但是棋艺很臭,常常跟当时的围棋国手,彭城丞王抗对弈。王抗只好暗中让他,说:“皇上一飞,臣无法切断。”明帝始终不知内情,对围棋更加爱不释手。后来他的旧臣虞愿说:“这是尧用来教他儿子丹朱的玩意儿,不是人主应该嗜好的。”明帝虽然很气愤,但还是宽恕了虞愿。
    王景文(刘彧王皇后的哥哥),本名彧,避明帝讳,故称字。他一直为家门过于富贵而感到不安,屡次辞让官职,明帝都不允许。然而,明帝心中也因王景文是皇家外戚,地位高贵、家族昌盛而有所顾忌,于是亲自写歌谣:“一士不可亲,弓长射杀人。”这样一来,王景文更加恐惧,再次上书请求辞去扬州刺史一职,态度十分恳切。明帝下诏说:“一个人身居尊贵、重要职位,只要看他存心如何罢了。大明之世,巢尚之、徐爰、戴法兴、戴明宝官职不过是个手持长矛的侍从,其权力竟大于人主。而今,袁粲任仆射兼管吏部,人们往往不知道袁粲是谁?袁粲提升为尚书令,他并没有丝毫猜疑,人们都亲近他,而他淡漠得跟平常一样,以这种态度身居高位重职,难道会感到惶惶不安?高贵固然有倾危的恐惧,卑贱也会有被填沟壑的忧虑。用尽心机避祸,不如不用心机,听候命运的安排,兴衰存亡,道理相同。”可见此时宋明帝刘彧还是十分开明的。

TOP

永光元年(465年)11月,刘子业让沈庆之的堂侄、直将军沈攸之赐沈庆之毒药,命沈庆之自杀。沈庆之不肯喝,沈攸之就用被子将沈庆之闷死,沈庆之这年80岁。刘子业对外诈称沈庆之病死,追赠沈庆之为侍中、太尉,谥号为忠武公,葬礼也很隆重。
    刘裕后代的残暴真是一代胜过一代。太子刘劭弑父宋文帝刘义隆;刘骏不仅弑兄刘劭,还诛杀了叔夫兼岳父的刘义宣以及自己的16个堂兄弟兼大舅子小舅子;刘子业除了嗜杀以外,更是一位极为荒诞无稽的皇帝,他称建安王刘休仁为“杀王”;山阳王刘休佑为“贼王”。甚至将其叔父湘东王刘彧(后来也当了皇帝)裸体养于坑中,要他从木槽取食,并称呼他为“猪王”等等(无道之极)。
    刘子业的荒淫与不孝,恐怕是在历代帝王中是绝无仅有的,其斑斑劣迹归纳如下:
    第一不孝。刘子业的母亲王宪嫄因丈夫刘骏去世悲伤过度而病倒,刘子业整日纵淫作乐,顾不上去问安。王宪嫄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便遣侍女去召刘子业,刘子业不但不去,反而说病人房间里有鬼。以至于王宪嫄要剖开肚子看看,怎么会生下这样的逆子。
    第二通姐。孝武帝刘骏有2子4女。分别是废帝刘子业、豫章王刘子尚、山阴公主刘楚玉、临淮康哀公主刘楚佩、皇女刘楚琇、康乐公主刘修明。山阴公主是刘子业的姐姐,小名楚玉,与刘子业一母所生,已嫁于驸马都尉何戢为妻。刘子业将山阴公主召入宫中,留住不遣,不顾姊弟名分,居然同餐同宿,同辇出游。
    山阴公主刘楚玉也极淫荡,姊弟成奸之后,只图纵欲,早忘廉耻,留居深宫,不归府第。驸马都尉何戢,眼见娇妻被小舅子占去,恨得咬牙切齿,便暗地蓄养死士,想乘机杀死刘子业。不料反被刘子业先得了风声,与山阴公主共同设计害死了何戢。刘子业还让刘楚玉任意挑选了30名年轻英俊的男子,养在后宫,供她发泄性欲。对于这件事,古人是认为匪夷所思,淫乱已极;但是从人们今天的观念看来,山阴公主思想比较解放,比起现代妇女追求男女平等、争取女子的性权利和“性解放”、“性自由”的思想,足足超前了1000多年。   第三逼姑。刘子业不但“通姐”,而且还“逼姑”。新蔡公主刘英媚是刘子业的亲姑姑,宁朔将军何迈的妻子,文帝刘义隆的第10个女儿,生得杏脸桃腮,千娇百媚,风韵犹存,刘子业便想把她召入后廷。据史书记载:“尚帝姑新蔡长公主。帝纳主于后宫,谓之谢贵嫔,许言公主薨,杀宫婢,送迈第殡葬,行丧礼。庚辰,拜贵嫔为夫人。大意是:刘子业的姑姑是新蔡长公主,刘子业纳新蔡长公主于后宫,对外诈称谢氏,令宫人呼她为谢娘娘。刘子业一面谎称新蔡公主暴卒,并杀了一个宫婢装进棺材里充作公主,抬出去给何迈殡葬;一面又册封新蔡公主为谢贵嫔。第四辱祖。刘子业一日与谢妃同往太庙,见庙中没有绘像,便传召画工进来,将高祖以下的遗容,一一照绘。待画工绘毕,刘子业入庙亲览,先指高祖(刘裕)像道:“他算是个大英雄,能活擒数天子!”接着指太祖(刘义隆)像道:“他容貌也不差,可惜到了晚年,被儿子砍去头颅!”又指其父、世祖刘骏像道:“这家伙太好色,不择尊卑。”又说:“他鼻上有齄,怎么不绘?”立召画工添绘齄鼻,才欣然还宫。甚至企图挖掘父皇刘骏的景宁陵(这刘子业绝对的人渣一个)。
    第五变态。刘子业16岁继任皇帝,根本不把叔侄关系当回事,经常当众羞辱亲叔父建安王刘休仁。一次,刘子业将刘休仁的母亲建安王太妃陈氏宣上殿。陈氏年逾40,而容颜还显得十分年轻,论辈份陈氏是刘子业爷爷的妾,算是刘子业的祖母辈。待陈氏进殿,刘子业命亲信右卫将军刘道隆当着殿上君臣众人强暴陈太妃,并让叔父刘休仁站在一旁观看。导游说,这刘子业哪里是人,简直一个畜孽。
    刘子业整日宣淫,一天召诸王妃公主等,聚在一室,令左右幸臣,脱去衣裳,与王妃公主共赴巫山云雨。刘子业纵使左右,强行褫去王妃公主的内衣、下衣,迫令行淫。南平王铄妃江氏誓死不从,刘子业怒道:“若不依我命,当杀你3个儿子!”江氏依然不肯就范,刘子业命鞭江氏百下,并派人到江氏家中,杀死了江氏的3个儿子。刘子业因江氏败兴,忿尚未平,另召后宫婢妾及左右嬖幸,往游华林园竹林堂。令男女裸体,或使数女淫一男,或使数男淫一女。自己兴起,便拥了谢娘娘席地而淫(这等恶少)。而且让宫女与羝羊猴犬交媾,一个宫女不肯裸衣从淫,被立刻斩首。可怜红粉娇娃,竟供犬马蹂躏。刘子业反得意洋洋,至日暮才还宫。
    这不仅使人想起东汉时的汉灵帝刘宏,刘宏极好淫乐,只要他在后宫里看中了哪个女子长得美艳,随时随地就拉到床上交欢。并要求宫廷女子都穿开裆裤,里面什么也不许穿,为的就是让他临幸起来方便,连裤子都不用脱。明朝末年的张献忠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让姬妾不穿下衣在室内晃来晃去。
    灵帝与众多的姬妾在西园裸体游玩,为了盛夏避暑他专门盖了个“裸游馆”(原先以为“裸游”是老外的专利,没想到早在1800多年前汉灵帝刘宏,就已经开始享受了),让人采来绿色的苔藓将它覆盖在台阶上面,引来渠水绕着各个门槛,环流过整个裸游馆。还选择玉色肌肤、身体轻盈的歌女执篙划船,摇漾在渠水中。在盛夏酷暑,他命人将船沉没在水中,观看落在水中的裸体宫娥们玉一般华艳的肌肤,然后再演奏《招商七言》的歌曲用以招来凉气。渠水中所植的荷花莲大如盖,高一丈有余,荷叶夜舒昼卷,一茎有四莲丛生,名叫“夜舒荷”。又因为这种莲荷在月亮出来后叶子才舒展开,又叫它“望舒荷”。
    灵帝与美女在裸游馆的凉殿里裸体饮酒,一喝就是一夜。他感叹说:“假如一万年都如此,就是天上的神仙了。”
    宫女年纪在14岁以上18岁以下都浓妆艳抹,脱下衣服与他一同裸浴。西域进献了茵墀香,灵帝命人煮成汤让宫女沐浴,把沐浴完的漂着脂粉的水倒在河渠里,人称“流香渠”。
    灵帝在后宫中设列市肆,让宫中的婢女嫔妃打扮成买东西的客人,而他自己装成是卖货物的商人,玩得不亦乐乎。他白昼与宫女们贸易,夜里就抱着她们恣意地淫乐寻欢。据《古今情海》引用《文海披沙》的记载,灵帝甚至在西园里让狗与宫女进行交配,以此寻乐。
    后来几代皇帝中,也都有效仿汉灵帝的做法的,请注意往下看。
    导游怀疑,刘子业是不是“怪胎”有待考证,他的许多做法,特别是在宣淫方面,就是现代的**恐怕也拍不出来,刘子业或许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尚未进化完全就当了皇帝的“人”,若放在今天不被枪毙30次才怪。
    《宋书》说:“帝少好讲书,颇识古事,自造《世祖诔》(哀悼刘裕的文章)及杂篇章,往往有辞采。”有《景和集》10卷。 
    由于刘子业:“凶悖日甚,诛杀相继,内外百司,不保首领。先是讹言云:‘湘中出天子(暗示,湘东王刘彧要当天子)。’帝将南巡荆、湘二州以厌之。先欲诛诸叔,然后发引。太宗(湘东王刘彧)与左右阮佃夫、王道隆、李道兒密结帝左右寿寂之、姜产之等11人,谋共废帝。”(《宋书•卷七》)
    在这之前,刘子业出游华林园竹林堂时,命令宫女赤裸身体相互追逐、戏笑,有一宫女拒不从命,就杀了她。夜里,刘子业做梦,梦见自己在竹林堂,有一个女子骂他说:“你悖逆不道,活不到明年小麦成熟的时候。”于是,刘子业在宫中找到一个和自己梦中所见模样相仿的人杀了。夜里,又梦见了所杀的女子骂他:“我已经向上帝控诉你了!”于是,巫师巫婆们都说竹林堂里有鬼。
    景和元年(465年)11月19日夜,刘子业赶走所有的侍从、卫士,和一群女巫及宫女,约计几百人在竹林堂射鬼。射杀完毕,要演奏舞乐,被其叔父湘东王刘彧买通的亲信寿寂之、姜产之,二人怀刀直奔竹林堂。寿寂之抽刀来到刘子业面前,刘子业看见寿寂之突然来到,就放箭射向寿寂之,但没射中。宫女们全都向外逃散,刘子业也跟着逃,大呼三声“寂寂”,寿寂之追上杀了他。终年17岁,在位仅一年。
    刘休仁来到秘书省见到了湘东王刘彧,立即称臣,接着拉刘彧来到西堂,登上皇帝座位,立即召见各位大臣。因为这件事来得太突然了,以至于刘彧连鞋都不知丢在哪儿了,只好光着脚来到西堂,刘彧的头上还仍然戴着一顶黑帽。等他坐定后,刘休仁立刻喊主衣换一顶白帽给刘彧戴上(“王”头上戴“白”帽子为“皇”字,即皇帝的意思)。刘休仁又下令准备好羽林仪仗队。接着,就开始宣称奉太皇太后令,列举刘子业的罪行,命令湘东王刘彧继承帝位。刘休仁又以太皇太后的名义,赐刘子尚和会稽公主刘楚玉自杀。刘子业的尸体仍然放在太医阁前。于是,蔡兴宗就对尚书右仆射王说:“此人虽然凶残暴虐,也还是做过天下之主,应该为他举行个简单的葬礼。于是,就将废帝葬在秣陵县南部(今江宁区)。
    《列传》选录:
    前废帝何皇后,何令婉,庐江灊(今安徽霍山县)人。孝建三年(456年),纳为皇太子妃。大明五年,薨于东宫徽光殿,时年17岁。
    何令婉是前废帝刘子业第一任妻子,母亲为刘裕的么女豫章康长公主刘欣男,父为何瑀,出身庐江。其兄何迈娶文帝刘义隆之女新蔡公主刘英媚为妻,何家与刘家之间可谓有著深厚的姻亲关系。
    废帝刘子业即位,追崇献妃曰献皇后。太宗刘彧践阼,迁何皇后与废帝合葬龙山北。

TOP

当时的丞相、扬州刺史刘义宣(宋武帝刘裕第六子)是刘骏的亲叔叔,他有4个女儿自幼养在皇宫里。个个杏眼桃腮、如花似玉、妩媚迷人。刘骏生来好淫,见到美女就不能自制,管她是谁一概要求侍寝。就在这年,孝武帝刘骏将刘义宣留在建康的女儿统统给临幸了。刘义宣听说后,十分气愤和怨恨,借机起兵造反。2月,刘义宣和臧质仓促起兵,并上表宋孝武帝,言欲除君侧之恶。
    此时,刘义宣兼有荆州、江州、兖州、豫州四个州的军事力量,其声势浩大,威震远近四方。刘骏有点沉不住气了,打算奉上皇帝专用的法驾和专用器物迎接刘义宣,但竟陵王刘诞坚决反对,说:“你怎么能将帝位轻易地让给他人?”刘骏才没有这么做。
    2月11日,刘义宣亲自率领10万大军从江津(今重庆市江津)出发,船只相继连绵几百里。抵达寻阳(今湖北黄梅西南)后,刘义宣命令臧质做前锋率军前进,鲁爽率领军队南下,直奔历阳(今安徽和县),与臧质从水路和陆路同时发兵。但是,不久刘义宣军队就被朝廷军队打败。臧质被俘后斩于建康(今南京)。
    刘义宣逃到了江夏(今湖北武汉),听说巴陵有朝廷的军队,吓得又向江陵回逃,追随他的将士差不多都逃散了。刘义宣带着自己的儿子以及自己喜欢的5个爱妾,命令她们改穿男子衣服随同鲁秀逃走。
    刘义宣逃至江陵后被朱修之所杀。同时诛杀了叔夫兼岳父的刘义宣以及自己的16个堂兄弟兼大舅子小舅子。此外,还有刘义宣的同党竺超民、从事中郎蔡超、谘议参军颜乐之等。至此,刘义宣的反叛宣告结束。
    大明元年(457年)正月初一,刘宋改年号大明,宣布大赦。也就是从这年开始,刘骏曾连续数年,每年数次到华林园(今南京鸡鸣寺附近)听讼(听理诉讼;审案),其规格远远超过我们今天的“市长接待日”和“现场办公”。就这一点从表面上来讲,这位皇帝还是不错的,但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不得而知。
    刘骏在位期间,过着荒淫无度、奢侈糜烂的生活,他随心所欲地大兴土木。从东晋渡过长江南下以来,宫殿都是草草建造的,朝会或宴请也不过在东堂或西堂而已。晋孝武帝末年才建造了清暑殿。刘宋兴起后,也没有什么增加或改动。到了孝武帝,就开始大兴土木,扩建宫室,墙上和柱子上都用锦绣装饰。对他宠爱的妻妾和臣属的赏赐,将国库内所有的东西都拿空了。
    刘骏晚年,更是贪财好利,凡是刺史、2000石官员免官回京时,一定限令他们进献贡奉,同时,还和他们一块儿赌博,直到把他们的钱赢光才停止。他整天都是开怀畅饮,很少有清醒的时候。
    刘骏号称是历史上最乱伦的皇帝之一。孝武帝刘骏即位时24岁,他奢侈、纵欲没有节制。无论亲疏贵贱的女子,只要有几分姿色,刘骏一律召入宫中侍寝。路太后住在显阳殿中,朝廷内外的命妇以及宗室的女儿,免不了时常进去朝谒太后。刘骏往往在这个时候闯进去,看见合意的就要纳入后宫侍寝。有时直接在太后的房内一番云雨,路太后也不劝阻。
    更不堪的是,刘骏连其生母路太后也不放过,其行径实在令人发指。《宋书•后妃列传》说得比较含糊:“上于闺房之内,礼敬甚寡,有所御幸,或留止太后房内。故民间喧然,咸有丑声。宫掖事秘,莫能辨也。”《魏书》的记载则是:“骏淫乱无度,蒸其母路氏,秽污之声,布于欧越。”又:“四年,猎于乌江之傍口,又游湖县之满山,并与母同行,宣淫肆意。”从某种程度上说,刘骏可谓开创了乱伦的先河。这种宫廷丑闻很快传遍建康城,那个年代幸亏没有互联网,否则还不要闹到地球人都知道的地步。
    刘骏的生母路太后名叫路惠男,丹阳建康人,以色貌出众选入后宫,被文帝刘义隆册封为淑媛。就是此人,演绎了亲生母子乱伦的史实。起先宋文帝对她十分宠爱,后来生了儿子刘骏,文帝便对路淑媛失去了兴趣。元嘉十二年(435年),刘骏5岁被封为武陵王。路淑媛不忍心儿子小小年纪一个人到册封地,就请求文帝刘义隆让她陪儿子一起去。这一年她24岁,刘骏母子在封地相依为命。直到19年后刘骏当了皇帝,当年的淑媛路惠男以全新的身份重返建康城,入住显阳殿,成为刘宋王朝的第一贵妇皇太后。
    路惠男家出身贫贱,在当时门阀观念相当严重的社会里很没有地位。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路惠男就是在儿子刘骏当上了皇帝以后,身价倍增。孝建二年(455年),也就是刘骏称帝的第二年,他便着手为母亲的家族拨高身份,追封路惠男早死的父亲路兴之为散骑常侍、母亲为余杭县君。登基的第七年(大明四年),路家又更进一步:路惠男的弟弟路道庆赠官给事中,侄子琼之、休之、茂之也都得到了肥缺显官。路惠男自己更是经常参与政事。然而她的参政几乎都出于私心,凡有好处都不会忘了给路家一份,以至于她的娘家侄儿们所享受的住宅器物服饰,都与皇子达到了同样的水平。
    不过,孝武帝刘骏却是南朝宋诸帝中较有才华的一位。他为人机警、勇敢、果断、迅速,他学问渊博,文章写得敏捷华丽,他阅读书信或奏章能一目七行。同时,他又善于骑马和射箭。刘骏的诗文造诣相当高,王夫之评价刘骏《登作乐山》说:“得之于悲壮而不疏不野,大有英雄之气。”《全宋文》录其文二卷。《文心雕龙•时序》称“孝武多才,英采云构”。他的乐府诗写得清新自然,有《乐府诗集》、《玉台新咏》、《丁督护歌》等。如《丁督护歌》“闻欢去北征,相送直渎浦。只有泪可出,无复情可吐。”有人说他开创了帝王写民歌的先河。刘骏的赋今存数篇,如在《伤宣贵妃拟汉武帝李夫人赋》中写道:“流律有终,心情无歇。徙倚云日,徘徊风月。”其情之深,其意之切,足令天下文人折服。可见刘骏其实也有内心深处的另一面。当然,并不是因为他诗写得好,就减轻了人们对他恣意妄为的谴责。
    孝武帝刘骏广娶后妃,子女成众,仅儿子就多达28个。太子刘子业,始平王刘子鸾,南海王刘子师等。
    大明六年(462年)4月,由于刘骏宠幸的堂妹殷淑仪(刘子鸾生母。楚江郡主,刘义宣的二女儿)病死。刘骏好像丧了双亲一样悲痛得吃不下饭,他追册殷淑妃为贵妃,并在皇都立庙。6月,刘骏安葬了殷贵妃后,几次带臣属来到殷贵妃的墓前凭吊。他对秦郡太守刘德愿说:“你哭殷贵妃,如果哭得很悲伤,我就厚厚地赏赐你。”话刚说完,豫州刺史彭城刘德愿已经失声嚎啕起来,“抚膺擗踊,涕泗交流”(捶胸顿足,眼泪、鼻涕都流到了一起)。孝武帝刘骏大为高兴,就将豫州刺史的官职赏赐给了他。孝武帝又命令医师羊志也哭殷贵妃,羊志也鸣鸣咽咽地哭起来,哭得撕心裂肺,极其悲痛,全身的衣服都被泪水湿透了,甚至差点昏死过去。过了些日子,有人问羊志:“你从哪里这么快弄来了这些眼泪?”羊志回答说:“我那时不过是哭自己死去的小妾罢了(古人就如此会搞笑,让现代人都汗颜)。”
    据说,现代也有因哭升官事例。某地委书记,他的老娘死了,地委大院的干部几乎都去他家吊唁。下葬那天,有好几位干部哭得死去活来(其中是不是有人的“二奶”碰巧也死了),“泪飞顿作倾盆雨”,有的几乎晕厥过去,比真死了娘的人还要“伤心”。事后,那几个“几乎晕厥”的干部,均官升一级。
    刘骏后宫的佳丽虽多,但自殷贵妃死后,刘骏找不到一个合心意的。渐渐地因愁生病,不能再亲理政事。大明八年(464年)5月23日,孝武帝刘骏在玉烛殿去世。在位11年,时年35岁。谥号孝武,庙号世祖。7月初九,葬孝武帝刘骏于丹阳秣陵县岩山景宁陵(今南京城北滨江三台洞附近)。
    《列传》选录:
    孝武文穆王皇后,王宪嫄,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元嘉二十年,拜武陵王妃。生废帝刘子业、豫章王刘子尚、山阴公主刘楚玉、临淮康哀公主刘楚佩、皇女刘楚琇、康乐公主刘修明。世祖刘骏在蕃,王皇后甚有宠。废帝刘子业即位,尊曰皇太后,宫曰永训。其年,崩于含章殿,时年38岁。祔葬孝武帝刘骏景宁陵。
    (六)宋前废帝
    九十九世祖,前废帝刘子业(449—465年),小字法师,世祖刘骏的长子,刘裕曾孙。刘宋王朝的第六位皇帝。
    刘宋朝有两个“废帝”,前面的叫前废帝;后面的叫后废帝。所谓废帝,就是被废黜的皇帝。“废帝”之称始见于《宋书》。有在位时被废的,也有死后被追废的。
    刘子业,元嘉二十六年(449年)正月生。当时世祖刘骏镇守寻阳(今湖北省九江市一带),刘子业留京邑(今南京)。元嘉三十年(453年),世祖刘骏入伐元凶(刘劭),世祖刘骏践祚(继位,登基),立为皇太子。大明二年(458年),出居东宫。大明四年(460年),讲《孝经》于崇正殿。大明七年(463年),加元服(古称行冠礼为加元服)。
    大明八年(464年)5月23日,世祖刘骏驾崩。这一天,太子刘子业登基即位,时年16岁,下令大赦。当时,吏部尚书蔡兴宗亲自将玉玺捧上来,交给刘子业,刘子业接了过来,可是,他态度懈怠无礼,脸上一点悲哀的样子都没有。蔡兴宗退出来,对人说:“从前,鲁昭公即位时,毫无悲伤之色,叔孙穆子就知道他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如今,刘宋国家的灾祸,莫非就要在他身上出现吗?”吏部尚书蔡兴宗,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长,他的判断应该是有一定根据的。
    7月13日,刘子业尊祖母皇太后路惠男为太皇太后,尊母亲皇后王宪嫄(生母)为皇太后。19日,刘子业追封已去世的太子妃何令婉为献皇后。
    当时,孝武帝刘骏尸骨未寒,灵柩还停放在宫中,刘子业便迫不急待,奔进其父皇武帝刘骏的后宫,任意临幸武帝后宫中的妃嫔美人。终日饮酒嬉乐,全然不顾父皇刚刚去世和当时宫中的有关规矩。
    8月,皇太后王宪嫄病势严重,派人去叫废帝刘子业。废帝说:“病人房子里鬼多,我怎么能去。”王太后气得大怒,对身旁侍者说:“拿把刀来,剖开我肚子看看,我怎么会生出这种东西。”23日,王太后去世。9月19日,刘子业在景宁陵安葬母亲文穆皇后。
    永光元年(465年)正月初一,废帝刘子业改年号为永光。实行大赦。刘子业年幼时就急躁粗暴。即位后,开始时他还多多少少接受母亲王太后、大臣以及戴法兴等人的管束,不敢放任。王太后去世后,他更加为所欲为,毫无顾忌。
    原先,越骑校尉戴法兴受冤屈,被赐自杀。刘子业杀戴法兴后,南豫州刺史柳元景等人无不震慑,各不自安,便与丹杨尹颜师伯等人密谋废帝,即欲声明主恶,请出太皇太后命令,废去刘子业,改立刘义恭,不料消息走漏。
    永光元年(465年)8月13日,刘子业亲自率领羽林军讨伐刘义恭,杀了刘义恭及他的4个儿子。又将刘义恭的身体肢解,将胃肠挑出来,将眼睛剜出来,然后用蜜糖浸渍,称它为“鬼目粽”。同时,刘子业又另外派遣使者前去柳元景家里,征召柳元景,并派士兵跟在使者左右,柳元景的左右侍从赶快跑来告诉柳元景,说“兵刃非同往常”。柳元景知道大祸来临,他进去和母亲辞别,然后,镇定自若,穿上朝服,乘车前去应召。柳元景的弟弟、车骑司马柳叔仁穿着战服,率领左右壮士打算拒绝听命,柳元景苦苦劝阻。等到柳元景走出巷口,行刑军士已经到达,于是,柳元景下车,接受斩首,临刑前,他面色安然,从容镇定。柳元景的6个弟弟、8个儿子及各个侄子也同遭杀戮。同时,又在路上抓获了颜师伯,将其斩首,颜师伯的6个儿子也被诛杀。刘子业又下令杀了廷尉刘德愿。改年号为景和,文武官员全都提升二级。刘子业派遣使者杀了湘州刺史、江夏王世子刘伯禽。从此,公卿以下官员都随时会像奴隶一样被殴打侮辱。
    山阴公主刘楚玉是刘子业的姐姐,嫁给了附马都尉何戢。何戢是何偃的儿子。山阴公主更是一个恣意放荡的人,她曾经对刘子业说:“妾与陛下,虽然男女性别不一样,但都是一个父亲所生。陛下的六宫可以有上万美女,可妾却只有附马一人,实在是太不公平了。”于是,刘子业就为山阴公主选了30个面首,侍奉在山阴公主身旁,供其发泄性欲。并加封山阴公主为会稽郡长公主,俸禄和郡王一样。吏部郎褚渊容貌漂亮,于是,公主就去刘子业那里请求让褚渊侍奉自己。刘子业答应了她。褚渊侍奉了公主10几天,备受公主的威逼,但褚渊宁死不屈,最后才得以幸免放回(褚渊算得上是坐怀不乱的“褚下惠”)。
    当初刘骏为帝时,已知刘子业狎幸群小,因此经常加以呵责,屡次打算废立,改立爱子新安王刘子鸾为太子。刘子业对此一直怀恨在心,继位后便开始对其弟刘子鸾进行报复。永光元年(465年)9月11日,刘子业派遣使者命刘子鸾自杀,同时还杀了刘子鸾的同母弟弟南海王刘子师以及同母妹妹,殷妃这时已经过世,刘子业便下令掘开殷妃墓,让侍从戮尸。甚至打算掘开其父孝武帝刘骏的景宁陵,太史认为这样做会对刘子业本人不利,刘子业这才作罢。
    后来,明帝刘彧即位,追封刘子鸾为始平王,12皇女为县公主,并恢复刘子师的王位。同时命建平王刘景素之子刘延年做刘子鸾的后嗣,将刘子鸾改葬于秣陵县龙山(今南京江宁区)。此是后话。
    宁朔将军何迈,娶了刘子业的姑母、新蔡长公主刘英媚。可是,刘子业却将刘英媚留在后宫,称她为谢贵嫔。而对外又谎称刘英媚死了。他又杀了一个宫女,送给何迈,用公主的礼仪发葬。何迈平素豪爽,有侠士风范,而且蓄养了许多为他效死的人。他不能忍受这种侮辱,就计划趁刘子业出游时,将他废了,拥立晋安王刘子勋为皇帝。不料事情败露,刘子业亲自率兵杀了何迈。

TOP

(四)太初刘劭
    九十八世祖,太子刘劭(约422—453年),字休远,刘宋王朝3个月的昏君、刘义隆的长子、刘宋王朝的第4位皇帝。元嘉三十年(453年)2月,因巫蛊之事,刘义隆欲废太子刘劭,刘劭知道之后,遂与其弟刘浚率兵夜闯皇宫,将其父刘义隆杀害,自立为皇帝(453年2月—453年5月),改元太初,可惜在位仅3个月就下岗了,不但如此,还丢掉了性命。
    元嘉三年(426年)16日,刘义隆下诏公布徐羡之、傅亮、谢晦杀害营阳王刘义符、庐陵王刘义真的罪状,命有关部门逮捕诛杀。应验了当年傅亮的判断。当时将文帝刘义隆从江陵迎回的时候,徐羡之说:“他一定明白我们的一片忠心。”傅亮说:“未必。”
    元嘉四年(427年)2月11日,刘宋文帝前往丹徒(今江苏镇江)。25日,祭拜京陵(京口的兴宁陵,祭拜祖母孝懿皇后)。最初,武帝刘裕在发迹之后,下命将他幼年贫穷微贱时所用耕田农具收藏起来,以展示给子孙。文帝抵达故宫,看到他父亲早年用过那些耕具,感到很没面子。他身边侍臣中有人进言说:“当年大舜亲自在历山耕田种地,大禹也曾亲自治理水土。陛下不看到这些遗物,怎么能够知道先帝崇高的仁德和耕种的艰难呢!”
    元嘉五年(428年)3月25日,刘劭被立为皇太子。最初,刘义隆的皇后袁齐妫生下刘劭时,端详婴儿良久,派人飞快报告刘义隆,说:“此儿相貌异常,将来一定会弄得国破家亡,不能养他!”就要动手将婴儿弄死。刘义隆急急忙忙赶到后殿加以阻止,这才留下刘劭一命。当“时上犹在谅闇(居丧时所住的房子),故秘之。”因刘义隆正在为父亲刘裕守丧期间,恐违礼教,所以一直保密。一段时间以后,才对外宣布皇子刘劭诞生。
    刘劭是皇帝即位后由皇后生的长子。据说“自前代以来,未有人君即位后皇后生太子,唯殷帝乙既践阼,正妃生纣,至是又有劭焉。”(《宋书列传第五十九》)
    意思是:在刘劭之前,只有殷商的纣王如此。帝乙登基后,正宫生下纣王,自然被立为太子。这里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这样的太子继位后不会有作为,还会祸害国家,纣王就是这样,没有好下场。
    史书上对刘劭有一个特别的称呼:“元凶劭,字休远,文帝长子也。”刘劭出生3日,刘义隆去看他,本来帽子戴得很好,却无端坠落于刘劭身边。这使相信迷信的刘义隆很不开心。但是,可能因为刘劭是他即帝位后所生的长子,所以刘义隆对他还是相当宠爱,“年六岁,拜为皇太子”,“意之所欲,上必从之。东宫置兵,与羽林等”。后来刘劭也长得一表人才,能文能武。史书上说他:“好读史传,尤爱弓马”,“及长,美须眉,大眼方口,长七尺四寸(按照一尺合今24.2cm计算约为1.79米)”(《宋书列传五十九二凶》)。
    元嘉十六年(439年)12月16日,刘义隆为太子刘劭举行冠礼,大赦天下。刘劭眉目清秀,喜欢读书,擅长骑马射箭,喜爱延接宾客。只要他有所要求,刘义隆都予以满足。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刘劭曾上书劝阻其父皇刘义隆北伐,在魏军进抵江北时刘劭还统帅水军出镇石头城,表现很不错。但是,刘劭想当皇帝心切,想抢班夺权,于是私底下搞了不少小动作,他与刘浚从一个叫严道育(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的女巫那里,学来了“巫蛊”的手段,用玉做了个他父亲刘义隆的像,埋在含章殿前,咒刘义隆早死,自己早日登位。不料这些事都被其父刘义隆知道了,大怒之下,刘义隆想废掉太子刘劭另立刘宏为太子,同时要赐始兴王刘浚自杀。就在他犹疑之际,文帝刘义隆无意中将这一计划告诉了潘淑妃(刘浚的生母)。没想到潘淑妃去告诉了刘浚,刘浚骑马飞奔去告诉了刘劭。刘劭得知此事后,于是先下手为强。他立刻和心腹陈叔儿、张超之等人谋划叛乱。
    元嘉三十年(453年)正月21日,刘劭身穿朝服,内穿戎装,乘坐画轮车(轮毂有彩饰故名),与前中庶子、右军长史萧斌一同入朝。刘劭将自己伪造的皇帝诏令拿给守卫看,说:“我奉皇帝旨令,要进宫讨伐叛逆。”又催促后面的队伍赶快前来。张超之等几十人从云龙门跑进了斋阁,拔出佩刀直接来到合殿。当时刘义隆和徐湛之还在密谈。徐湛之刘义隆见张超之持刀进来,立刻举起身旁的小几来抵挡,5个手指全部被砍掉,紧接着刘义隆丧命于张超之的刀下(惨啊!就这样文帝刘义隆被儿子所杀,结束了元嘉三十年的统治)。徐湛之见状大吃一惊,起身向北窗奔逃,还没有打开北窗,士卒们就将他杀了。刘劭来到合殿中屋,听说刘义隆已死,立刻出来登临东堂。萧斌持刀站在一旁侍卫。刘劭又派人从东阁门闯入后宫,杀了潘淑妃以及文帝生前的亲信左右共计几十人。
    刘劭假称文帝刘义隆的诏令,征召大将军刘义恭、尚书令何尚之入宫,将二人囚禁在宫内。同时,刘劭立刻继承帝位,颁布诏令,说:“徐湛之、江湛二人图谋反叛,逆弑皇上。我率领士卒入殿,已经来不及,只能悲号痛哭,心肝欲裂。而今,罪恶之徒已被杀,元凶也被消灭,所以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太初。”
    2月,刘劭登基后,立即宣称自己有病,回到了永福省。他不敢亲自主持父亲的葬礼。他只是手持佩刀自己守护,夜里则点得灯火通明,以防备左右有人谋害他。刘劭任命萧斌为尚书仆射、领军将军,何尚之为司空;命前右卫率檀和之镇守石头,征虏将军、营道侯刘义綦镇守京口。
    3月初二,文帝第三子江州刺史武陵王刘骏和沈庆之得知太子刘邵反叛,杀害了父亲自己称帝后,决定出兵讨伐刘劭。22日,武陵王刘骏从西阳出发。24日,到达寻阳。27日,刘骏命令颜竣向四方发布讨伐檄文,让他们共同讨伐刘劭。各州郡接到檄文,全都起来响应。
    4月24日,武陵王刘骏抵达江宁。25日,江夏王刘义恭单枪匹马,南下投奔声讨刘劭的大军。
    刘劭、刘浚焦虑忧心,束手无策。于是,就用皇帝专用的辇车,把蒋侯庙(今南京将王庙,蒋侯庙供奉的是秣陵县尉蒋子文,东汉末年,他追逐盗贼,受伤后死于钟山,葬在钟山脚下。筑蒋王庙。吴大帝孙权时改钟山为蒋山,追封蒋子文为蒋侯,并为之敕造蒋王庙)的神像迎接到宫内供奉,向神像叩头,乞求神灵给予恩典,并拜蒋侯为大司马,封蒋侯为钟山王。
    26日,武陵王刘骏驻军新亭,大将军刘义恭上表,劝说刘骏登基即位。散骑侍郎徐爰在宫内骗刘劭说,自己要去追击刘义恭。于是徐爰去投奔了武陵王刘骏。这时,武陵王府内军事总部草草成立,大家还都不知道朝廷的法令规章。正好徐爰来到,就让徐爰兼任太常丞,拟定安排皇帝即位时需要的礼仪。
    元嘉三十年(453年)4月27日,武陵王刘骏在新亭(今南京南郊)即皇帝位,时年24岁,是为孝武帝。实行大赦,文武官员赐爵一等,随从讨伐的升二等。同时,将刘劭加给父亲的谥号撤掉,改称文皇帝,庙号为太祖。刘骏又任命大将军刘义恭为太尉、录尚书六条事、南徐州刺史。这一天,刘劭也来到金殿平台,封皇子刘伟之为太子,实行大赦,只有刘骏、刘义恭、刘义宣和刘诞不在赦令之列。在此之前,刘劭已经杀死了长沙王刘瑾、瑾弟刘楷、临川王刘烨、桂阳侯刘觊、新谕侯刘球等多位宗室成员,江夏王刘义恭独自逃脱,而他留在建康的12个儿子也都被杀。5月初二,刘骏军进攻大航,大获全胜。刘劭军听到讨伐大军已渡过秦淮河,就放下武器投降了,秦淮河北岸沿岸所有守军四处逃散,刀枪弓箭、战鼓仪仗,丢了一地。这天夜里,刘劭关闭台城6门,紧紧防守。又在门内挖掘了壕沟、立起栅栏。京城内部一片混乱,丹杨尹尹弘等文武将士们都争先恐后地跳出城墙,向讨伐军投降。刘劭在宫中焚烧了辇车以及加冕时的冠帽衣裳。萧斌命令他所统率的部队全体将士放下武器,脱下战服,从石头城顶着白旗前来投降。
    初三,刘骏军攻克刘劭所据守的东府。初四,各路大军又攻克了台城,之后,又分别从各门涌进,在殿前会师。张超之被将士所杀,挖了他的心,掏了他的肠子,割下他的肉,生吞活剥了他。刘浚及其3个儿子,也被刘义恭斩杀。此时,刘劭已经挖通西墙,自己藏到了武器仓库的井里,被卫士队队副高禽抓住。刘骏兵将刘劭捆绑在马上,送到了刘骏军营。刘骏收缴了传国玉玺,下令在牙旗下将刘劭和他的4个儿子全部斩首。刘劭终年31岁。
    刘劭和刘浚父子的头都被砍下来悬挂在大航(又名朱雀桥,今南京市城南,秦淮河上),他们的尸体也被拖到集市上曝尸示众。刘劭的妃子殷氏以及刘劭、刘浚所有的女儿、姬妾也都在监狱里被命令自杀。严道育、王鹦鹉(刘劭的姐姐东阳公主的侍婢,正是她牵线,让刘劭认识了女巫严道育)全都被押到街上,用皮鞭抽打至死,又焚烧了她们的尸体,骨灰被扔进长江。
    这场改朝换代宣告结束,事情既简单,又复杂。简单的是,杀了两个人,即儿子杀老子、弟弟杀哥哥;复杂的是,这两个人都是当朝皇帝。
    元嘉三十年(453年)5月初八,建康解除戒严。初九,刘骏前往东府,文武百官分别向刘骏请求治罪,刘骏下诏不再追究。12日,刘骏尊封母亲路淑媛为皇太后。13日,封立妃子王氏为皇后。
    你说,宋文帝刘义隆做什么不好,偏偏没事就拼命生儿子,一生就是19个,第一个就是弑父的孽子刘劭。其实,汉景帝也是一个“高产”的皇帝,他有14个儿子,比汉高祖刘邦的8子要多几个”,但是又不如宋文帝刘义隆,要是再与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有120多个儿子相比,宋文帝的儿子还不到刘胜儿子的一个零头。儿子多了有什么好,不是谋反就是为夺皇位相互残杀,古往今来,这一出戏不知重复上演了多少次。
    刘氏家族自相残杀,刘劭杀了父亲宋文帝刘义隆,自己当了3个月的皇帝;刘骏又杀了其兄刘劭。所以当时京师便流传这样一首歌谣:“遥望建康城,小江逆流萦。前见子杀父,后见弟杀兄。”一时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五)宋孝武帝
    九十八世祖,世祖孝武皇帝刘骏(430—464年),南朝宋诗人,字休龙,小字道民,宋文帝刘义隆第三子,刘劭之弟。是刘宋王朝的第五位皇帝,即宋孝武帝。
    刘骏于元嘉七年(430年)8月出生。少聪颖,读书七行俱下,才藻甚美,长于骑射。元嘉十二年(435年)立为武陵王,食邑2000户。元嘉十六年(439年),都督湘州诸军事、征虏将军、湘州刺史,领石头戍事。元嘉十七年(440年),迁使持节(给以诛杀中级以下官吏之权)、都督南豫豫司雍并五州诸军事、南豫州刺史,将军如故,犹戍石头。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加督秦州,进号抚军将军。元嘉二十八年,进督南兗州、南兗州刺史,当镇山阳。后迁南中郎将、江州刺史等。
    元嘉三十年(453年),刘劭弑父宋文帝,刘骏起兵讨伐。当年4月,24岁的刘骏在新亭(今南京)即皇帝位。5月,刘骏兄刘劭、始兴王刘浚等一并伏诛。刘骏即帝位后,尊所生母路淑媛为皇太后,立妃王宪为皇后。
    孝建元年(454年)正月初一,刘骏前往南郊祭天,改年号为孝建,实行大赦。28日,立皇子刘子业为太子。

TOP

商汤看到夏王朝的腐败统治,在名相伊尹(奴隶出身,后被商汤封官为“尹”,相当于宰相)的谋划下,起兵伐桀。夏桀带着妹喜和珍宝,渡江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县)。后被商汤追上并俘获,导致国家灭亡。夏代自夏启建国,历17位国王,持续了400多年。
    总结一下,周幽王因为褒姒玩了一出“烽火戏诸侯”的游戏;商纣王因为好色妲已丢掉江山;胡亥因为一心享乐被逼自刎;隋炀帝因为贪玩客死江都;李后主因为酷爱诗词沦为亡国奴;正德皇帝朱厚照从北京跑到南京午朝门导演了一幕空前绝后、十分搞笑的“献俘阙下”的闹剧;嘉靖皇帝朱厚熜玩方术,草菅人命、滥杀无辜,最后搭上了自己的老命;弘光皇帝朱由崧成天哈欠连天,进了南明小朝廷的金銮殿后,他做了一件最伟大的事业,那就是号召老百姓抓蛤蟆,用来配制**(现在叫伟哥),所以人赠雅号“蛤蟆天子”。这些皇帝只因一个“玩”字,不仅失掉了自己的江山、皇位、金銮殿,同时也失去了无数美女,最关键的还失掉了他后代的江山。
    可怜一代君王刘义符,在位仅2年。被杀后葬于南京,连个陵号都没有。谥为少帝。后裔未详。
    《列传》选录:
    少帝司马皇后,司马茂英,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恭帝女也。初封海盐公主,少帝以公子尚焉。宋初,拜皇太子妃。少帝即位,立为皇后。元嘉元年,降为营阳王妃,又为南丰王太妃。元嘉十六年薨,时年47岁。
    (三)刘宋文帝
    九十七世祖,太祖文皇帝刘义隆(407—453年),小字车儿,宋武帝刘裕第3子,刘宋王朝第三位皇帝。晋安帝义熙三年(407年)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卢循之难,刘义隆年4岁,高祖使谘议参军刘粹辅刘义隆镇京城。义熙十一年(415年),封彭城县公。永初元年(420年),封宜都王,食邑3千户。
    刘义隆,身长七尺五寸(按照一尺合今24.2cm计算约为1.81米),深沉有谋略,博涉经史,善隶书。但体弱多病,好猜忌。原先应由刘裕第二子庐陵王刘义真继位,但是权臣们认为这位小王爷非常聪明,美仪貌,神情秀彻,爱好文学,和大文豪谢灵运、颜延之相交甚厚,但却对刘裕说:“(义真)德轻于才,非人主也。”所以刘义真先被放于外州任剌史,后来又废为庶人,迁到新安软禁起来。随后檀道济等废了少帝刘义符。又先后派人将刘义符、刘义真兄弟杀死。然后才由刘裕第三子刘义隆继帝位,
    景平二年(424年)6月,刘宋尚书令傅亮率领行台的文武百官,携带皇帝专用的法驾,前往江陵(今湖北江陵)迎接宜都王刘义隆。江陵诸将听说少帝和庐陵王刘义真双双被杀,劝阻他不要去建康继位,以防不测。刘义隆果断决定,毅然东行。
    7月,行台(台省在外者称行台,为出征时随其所驻之地设立的代表中央的政务机构)到江陵,将象征性的宫城城门立在城南,题名“大司马门”。傅亮率领文武百官前往“大司马门”,呈上奏章和皇帝玉玺和服装,仪式盛大隆重。宜都王刘义隆当时年仅18岁,发布文告说:“我无才无德,蒙上天错爱降下大命。我实在惶恐惊悸,怎么能够担负起如此大任!现在暂且回到京师,哀祭祖先陵墓,并与朝中贤能的大臣陈述我的意见,希望诸位大臣体谅我的用心,不要再说别的。”荆州府州长史及其他辅助官员一律称臣,并请求仿效国都宫城,更改各门名称。刘义隆一概不许。刘义隆左右将领和亲信闻知营阳王刘义符、庐陵王刘义真二人被杀身死,都认为可疑,劝刘义隆不要东下。刘义隆没有动摇,坚持东行。
    15日,刘义隆一行从江陵出发,他接见了傅亮,痛哭不已,悲哀的情绪感动了左右侍从人员。过了一会儿,刘义隆又问及刘义真及少帝刘义符被废及被杀的经过,不胜哀恸,悲哭不止,两旁侍从都不敢抬头。傅亮汗流浃背,张口结舌不能应对。中兵参军朱容子,手抱佩刀,守卫在刘义隆所乘船舱房门外,衣不解带地守卫长达几十天。
    8月初八,宜都王刘义隆抵达京师建康,朝廷文武百官都赶赴新亭迎接叩拜。徐羡之问傅亮说:“宜都王可以比历史上的谁?”傅亮说:“比晋文帝,景帝还要高明。”徐羡之说:“他一定明白我们的一片忠心。”傅亮说:“未必。”
    初九,刘义隆拜谒了其父宋武帝的陵墓初宁陵。朝廷的文武百官呈上皇帝的印信,刘义隆推让了几次,才接受,在中堂继承了皇位。然后又乘坐皇帝专用的法驾入宫,登太极前殿,下令大赦,改年号为元嘉,文武百官一律加官二等。
    接着,刘义隆又按照规矩做了几件事:一是祭拜皇家祖庙。二是下诏恢复刘义真庐陵王的封号,同时将刘义真的灵柩及刘义真的母亲孙修华、刘义真的正室谢妃,迎回建康。三是封王妃袁齐妫为皇后。四是追尊生母胡婕妤为章皇后。又封皇弟刘义恭为江夏王,刘义宣为竟陵王,刘义季为衡阳王。仍命刘义宣任左将军,镇守石头。
    有关部门上疏奏请文帝,依照惯例到华林园听取诉讼。刘义隆下诏说:“我对于政务刑法很不熟悉,可以跟从前一样,仍请徐羡之、王弘二公主持。”单从这一点看,他不如他老子,几乎每月都主动去听讼。
    刘义隆即位第二年,司徒徐羡之、尚书令傅亮奉表归政,刘义隆正式亲政。他深知必须先稳住形势,立稳脚跟,才能有所作为。他不允许大臣擅权,肆行废立。元嘉三年(426年),他清除了专权大臣徐羡之、傅亮等人,得以一展宏图。刘义隆励精图治,躬勤政事,坚持武帝的集权政策,压抑豪强兼并,使阶级矛盾得到了缓和。他重视发展生产,积极劝课农难能可贵,清理户籍,减免赋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社会财富有了显著的增加。
    元嘉十七年(440年)7月26日,文帝刘义隆的袁皇后袁齐妫去世。9月27日,安葬袁皇后。
    元嘉二十年(443年),刘义隆下诏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由于这个“诏”原文很长,导游只取前面两句聊一下。这两句话说的是,国家要将百姓的安居乐业当成根本,没有百姓就没有国家;而百姓的生存,吃饭是第一位的。百姓没有饭吃则人心不稳,人心不稳则国家不稳。
    这则典故出自秦朝末年。有个书生叫郦食其(音:厉忆基),很有学问。他曾献计帮助刘邦智取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被封为广野君。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争霸。刘邦联合各地反项羽力量,据守荥阳、成皋。荥阳西北有座敖山,山上有座小城,是秦时建立的。因为城内有许多专门储存粮食的仓库,所以成为敖仓,它是当时关东最大的一个粮仓。在项羽强烈的进攻下,刘邦打算后撤,把成皋以东让给项羽。刘邦请郦食其谈谈想法。郦食其说:“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楚军不知道守护粟仓而东去,这是上天帮助汉朝成功的好机会啊!如果我们放弃成皋,退守巩、洛,把这样重要的粮仓拱手让给项羽,这对当前的局面是非常不利。请你迅速组织兵力,固守敖仓,一定会改变目前不利的局势。”刘邦听从了郦食其的计策,出兵据守敖仓。刘邦得到敖仓便有了充足的粮食储备,在“成皋之战”中,刘邦由弱转强由防御转为进攻直至最终打败项羽,取得了胜利。
    元嘉十七年(440年)、二十一年(444年),刘义隆两次下令减轻以至免除农民积欠政府的“诸逋债(犹欠债)”。江左自东晋义熙十一年(415年)至文帝统治末年(453年),“役宽务简,氓庶繁息”,在30多年中相对安定。同时,刘义隆奖掖儒学,注重文化兴国,又提倡节俭,执行禁酒政策,这一切使刘宋社会出现了稳定、发展、小康的局面。史书记载:“三十年间,民庶蕃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晨出暮归,自事而已……民有所系,吏无苟得。家给人足……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元嘉三十年间,宋文帝励精图治,是刘宋朝经济最繁荣,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这时南方的经济、文化有了较快发展,儒、道、佛、玄等各种学术共融一城,被后人誉为“元嘉之治”。
    但是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贸然北伐,两次北伐未果,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重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至此南方的战略优势丧失。此间,宋与北朝的魏国交战虽各有胜负,都损失惨重,而南朝比起北朝来说,损失更大,败仗更多,南军无力争夺中原,从此转入了战略防御阶段。而北朝很快又陷入国内的重重矛盾之中,不久北魏太武帝被宦官暗杀。至此,南北双方无力再发生大战。从此,南北方相对稳定下来。
    相传,刘义隆在位期间,举办过一次“忆苦思甜”宴。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当时刘宋朝已经非常富足,虽然宋文帝下了无数次戒酒令,但奢华之风不减。刘义隆本人很节俭,也很会经营这个国家,当时有印度、日本、朝鲜等诸多国家来向他朝贡,按礼节,得回礼,然而他只回了他的字画,其实他的字画并不值钱,但出于礼节,外国使节只当“礼轻情谊重”收下。他在那年9月9日宴请众文武大臣和王子王孙,到开宴时间却不开宴,过了两个时辰,每人一盘的“国宴”才端上来,众人打开一看,却是他写的两个字“饥饿”,于是,他开始演讲请大家吃“饥饿”两个字的意义。其内容无非是中原连年遭灾,虽然南方运去了很多粮油等食品,但北方仍受到强悍北魏的侵犯,民不聊生,南方生活虽已小康,锦衣丰食,富庶安定,但在安乐中不能忘记饥饿。
    这顿“饥饿宴”被诸多史志载入史册,为历代君主模仿。在20世纪中后的“文革”期间,很多人都吃过“忆苦饭”,恐怕就是源于此典。
    “元嘉小康”、“江左之风”都是后人对刘义隆的治国方略取得成功的一种美誉。如今我们讲的“小康水平”,也可追溯到刘义隆时期。史学家李延寿这样评价刘义隆:“生前性存俭约,不好奢侈,在位日久,惟简靖为心,于是政平诉理,朝野悦睦。”他所乘座的辇车篷旧了,皮破了,修修补补,照常用着不换。
    据说,刘义隆在位期间,将钟山(今南京紫金山)南北的天坛与地坛合二为一,理由是天乾地坤,天是父,地是母,父母岂能分,故而合一不能分。不久前考古发现的钟山六朝祭坛遗址,可能就是元嘉年间的产物。刘义隆每年有两次要去登坛祭祀天地。除此之外,每年还要到其父刘裕的初宁陵(今南京麒麟门麒麟铺)晋拜。
    元嘉二十三年(446年),“筑北堤,立玄武湖,筑景阳山于华林园。”也就是说,南京的风景名胜之一的玄武湖、华林园(原在鸡鸣寺附近),早在刘宋年代就已经开建和初具规模了。
    《宋书》史臣曰:“太祖幼年特秀,顾无保傅之严,而天授和敏之姿,自禀君人之德。及正位南面,历年长久,纲维备举,条禁明密,罚有恆科,爵无滥品。故能内清外晏,四海谧如也。昔汉氏东京常称建武、永平故事,自兹厥后,亦每以元嘉为言,斯固盛矣!”
    元嘉三十年(453年),刘义隆被太子刘劭杀死在含章殿,在位30年,时年47岁。谥曰景皇帝,庙曰中宗。太初元年、元嘉三十年(453年)3月20日,葬长宁陵(今南京紫金山)。世祖刘骏践阼,追改谥及庙号。谥号文皇帝,庙号太祖。
    之后,刘宋王室诸子争位,混战不止,帝王荒淫残暴,朝政日益腐败,刘宋国家的实力从此一蹶不振。
    《列传》选录:
    ①文帝袁皇后,袁齐妫,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左光禄大夫敬公袁湛庶出的女儿。母亲王氏地位卑贱,袁皇后年5、6岁,才得到抚养。起初被选为宜都王刘义隆妃,后来成为刘义隆皇后。生太子刘劭、东阳献公主刘英娥。
    起初,太祖待袁皇后恩礼甚笃,因为袁齐妫的娘家贫穷,便常请求刘义隆拿钱资助,但刘义隆生性节俭,给的钱也只是3万5万而已。潘淑妃很得刘义隆宠爱,常自称只要请求皇上,没有什么得不到的。袁齐妫听说这事,不知是真是假,便假借潘淑妃的名义向刘义隆要30万回家,没想到才一晚上刘义隆就将钱拨下来了。为此袁齐妫感到相当怨恨,便假称自己身体不适,不再与刘义隆见面。刘义隆每次要来见她,她都回避不见。连潘淑妃儿子始兴王刘浚与其他庶子要来探望她,她都不见,最后袁齐妫终于怨恨成疾。元嘉十七年(440年),病危之际,刘义隆前来看望,哭着握着她的手,问她有什么遗言要交代。袁齐妫只是看着刘义隆很久,一句话也没说,然后用被子把头蒙起来,再也不想看他。不久,袁齐妫在显阳殿病逝,时年36岁。太祖甚相悼痛,诏前永嘉太守颜延之(南朝宋文学家)为哀策,文甚丽。也就是说,辞藻之华丽凄婉,几乎能与司马相如为汉武帝刘彻的陈皇后(陈阿娇)所作的《长门赋》相媲美。刘义隆并以“抚存悼亡,感今怀昔”八字致意。有司建议给她諡“宣”,刘义隆亲自定其諡号为“元”,故称其为“文元皇后”。
    ②文帝路淑媛,路惠男,丹阳建康(今南京)人。以色貌选入后宫,生孝武帝刘骏,拜为淑媛。年既长,无宠,常随世祖刘骏出蕃。世祖入讨元凶,淑媛留寻阳。刘骏即位,便尊母亲路淑媛为皇太后,尊号崇宪。
    当时刘子勋被另立为帝的事情发生后,路惠男相当高兴,准备毒酒要给刘彧喝,想毒杀刘彧以让自己的亲孙子成为正式的皇帝。刘彧身边的侍从拉了拉他的衣服,使他警觉到事情有异,于是拿这杯毒酒先请路惠男喝,路惠男遂被自己下的毒给毒死。
    路惠男享年55岁,谥为昭皇太后,葬在刘骏之墓的东南方,称为修宁陵。
    ③文帝沈婕妤,沈容姬,不知何许人也。纳于后宫,为美人。生明帝刘彧,拜为婕妤。元嘉三十年卒,时年40岁。葬建康之莫府山。世祖即位,追赠湘东国太妃。太宗即位,谨上尊号为皇太后。下礼官议谥,谥曰宣太后,陵号曰崇宁。

TOP

永初三年(422年)3月,刘裕病重,太尉长沙王刘道怜、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护军将军檀道济一道进宫,侍侯刘裕治疗服药。朝中大臣们请求向神灵祈祷,刘裕不许,只派侍中谢方明到宗庙焚香,将病情向祖先报告。刘裕一向不信神怪,当他还是一个平民的时候,就曾有许多祥兆,等到后来大贵,史官们向他查证传闻,刘裕都拒而不答。
    5月,刘裕病重,他将太子刘义符召到床前,告诫他说:“檀道济虽有才干,精于谋略,却无野心,不像他的哥哥檀道韶,有一种难以驾驭的气质。徐羡之、傅亮,当不会有其他企图。谢晦多次随我南北征战,善于随机应变,将来如果有问题,一定是他(果然,在元嘉三年,荆州刺史谢晦举兵拒命,为檀道济所破,伏诛)。”然后,刘裕又亲笔写下遗诏:“后世如果出现年幼的君主,朝中政事一概委托给宰相,皇太后用不着临朝主政。”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镇北将军檀道济,共同接受遗命。
    刘裕虽然是接连杀了两个皇帝以后才当上皇帝的,也就是说他的皇位来得并不光彩,但在中国历史上他还算是一个比较明智的帝王,堪称一代有为之君。他生前清心寡欲,生活简朴,起居有常,严整有度。衣服和住所都很朴素,游览欢宴次数很少,后宫嫔妃也不多。他曾经获得后秦文桓帝姚兴的侄女,对她倍加宠爱,并因此耽误了政事。谢晦稍加劝谏,他立即将姚妃遣送出宫。刘裕的财产全放在国库,宫内没有私藏。岭南曾经进贡过一种筒装细布,一筒竟能容纳8丈。刘裕嫌它过于精美华丽,耗费人力,于是他命令有关部门弹劾岭南太守,将进贡的细布还给当地,并且亲自下令禁止岭南织做这种细布。公主出嫁,嫁妆不过20万,另外再也没有锦绣等精品。宫内宫外,都严奉禁约,没有人敢奢侈浪费。
    永初三年(422年)5月21日,刘宋武帝刘裕在西殿去世。在位仅3年,终年60岁。庙号高祖,谥武帝。7月初八,刘裕与武敬臧皇后共葬于丹阳郡建康县蒋山初宁陵(今南京东郊)。
    宋武帝刘裕初宁陵,在今江苏南京麒麟门外麒麟铺(一说为宋文帝刘义隆的长宁陵)。陵墓朝南,现已平。陵前尚存石兽一对(如今分别在道路两侧的居民家院内),东为天禄,身长2.96米、高2.80米,颈高1.35米,体围3.10米;西为麒麟,身长3.18米、残高2.56米,颈高1.15米,体围3.2l米。刘裕陵所存石兽浮雕纹饰刚健,两翼作振翅欲飞之势,遍体鳞毛为云钩,石刻粗犷,体态凝重,是南朝早期石雕的代表作。石刻前有南京市人民政府1988年立的“初宁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
    《列传》选录:
    ①武敬臧皇后,臧爱亲,东莞(今广东东莞)人。祖臧汪,字山甫,尚书郎。父臧俊,字宣乂,郡功曹。臧皇后适高祖刘裕,生会稽宣长公主兴弟。高祖刘裕以俭正率下,臧皇后恭谨不违。及高祖兴复晋室,居上相之重,而臧皇后器服粗素,不为亲属请谒(请求,求情)。义熙四年(408年)正月甲午,殂于东城,时年48岁。追赠豫章公夫人,还葬丹徒。高祖临崩,遗诏留葬京师,于是备法驾,迎梓宫祔葬初宁陵。
    ②武帝张夫人,张阙,不知何郡县人也。义熙初,得幸高祖,生少帝刘义符,又生义兴恭长公主惠媛。永初元年,拜为夫人。少帝即位,有司奏曰:“臣闻严亲敬始,所因者本,充孝之道,由中被外。伏惟夫人德并坤元,徽音光劭,发祥兆庆,诞启圣明。宜崇极徽号,允备盛则。从《春秋》母以子贵之义,遵汉、晋推爱之典,谨上尊号为皇太后,宫曰永乐。”少帝既废,太后还玺绂,随居吴县。太祖元嘉元年,拜营阳王太妃。元嘉三年薨。
    ③武帝胡婕妤,胡道安,淮南(今安徽淮南市)人。义熙初,为高祖刘裕所纳,生文帝。义熙五年,被谴赐死,时年42岁。葬丹徒。高祖践阼,追赠婕妤。太祖刘义隆即位,有司奏曰:“臣闻德厚者礼尊,庆深者位极。故閟宫既构,咏歌先妣;园陵崇卫,聿追来孝。伏惟先婕妤柔明塞渊,光备六列,德昭坤范,训洽母仪。用能启祚圣明,奄宅四海。严亲莫逮,天禄永违。臣等远准《春秋》,近稽汉、晋。谨上尊号曰章皇太后,陵曰熙宁。”立庙于京师(今南京)。
    (7)后人评价。
    ——导游说,刘裕极富军事天份,他一生指挥了无数次作战,最大的特点是以少胜多,而且作战中常身先士卒,所以能够赢得广大将士的尊敬。刘裕的两次北伐,也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北伐之一。对刘裕的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看看文人们是如何赞颂和评价吧。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篇中赞曰: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陆游也有诗赞道:寄奴谈笑取秦燕,愚智皆知晋鼎迁。独为桃源人作传,固应不仕义熙年。
    ——北魏谋臣崔浩在评价刘裕时说:“刘裕奋起寒微,不阶尺土,讨灭桓玄,兴复晋室,北禽慕容超,南枭卢循,所向无前,非其才之过人,安能如是乎!”
    ——何去非在《备论》中也说:“宋武帝以英特之姿,攘袂而起,平灵宝于旧楚,定刘毅于荆豫,灭南燕于二齐,克谯纵于庸蜀,殄卢循于交广,西执姚泓而灭后秦,盖举无遗策而天下惮服矣。北方之寇,独关东之拓跋,陇北之赫连耳。方其入关,魏人虽强,不敢南指西顾以议其后。”
    (8)刘裕年表。
    晋哀帝兴宁元年(363年)4月16日,生于京口(镇江丹徒)。
    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孙恩、卢循在会稽起义,晋朝廷派前将军刘牢之来镇压,刘牢之请刘裕为参府军事。
    安帝元兴二年(403年)正月,卢循遣司马徐道覆率部再攻东阳。2月,刘裕(时为建武将军)又将其击破,斩其将张士道。
    元兴三年(404年)2月初一,刘裕与刘毅﹑何无忌﹑檀凭之等27人在家乡京口(今镇江)起兵讨伐,卫晋抗楚。
    义熙二年(406年),被封豫章郡公。
    义熙四年(408年),刘裕以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入京辅政,独揽朝权。
    义熙五年(409年),刘裕上表北伐,灭掉广固(今山东省益都县)的南燕政权,又回师击败卢循。
    义熙六年(410年),刘裕灭南燕。
    义熙八年(412年),刘裕又西攻盘踞四川的谯纵,收服巴蜀。
    义熙十三年(417年)9月,刘裕攻入长安,在长安谒汉高祖刘邦陵。将北方官营手工业的“百工”迁来建康,于都城南郊斗场市(今雨花门外一带),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南京云锦由此诞生。
    义熙十四年(418年)6月,刘裕受封为相国、宋公、九锡之命。12月,刘裕令心腹鸩弒安帝,立司马德文为傀儡皇帝。
    元熙元年(419年)7月,刘裕受进爵之命,12月,又加殊礼。
    元熙二年(420年)6月,刘裕迫司马德文禅让,即皇帝位,国号宋,改元永初,是为武帝。
    永初三年(422年)5月,武帝刘裕病逝,时年60岁。
    (二)刘宋少帝
    九十七世祖,少帝刘义符(406—424年),是刘宋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字车兵,宋武帝刘裕长子,母曰张夫人。义熙二年(406年),生于京口。
    义熙十二年(416年)刘义符10岁时,拜豫章公世子。宋台建,拜宋世子。元熙元年(419年),进为宋太子。武帝刘裕受禅,立为皇太子。
    永初三年(422年),刘裕去世,由皇太子刘义符即皇帝位,时年17岁,下令大赦。次年改年号“景平”。尊皇太后萧文寿为太皇太后;封太子妃司马茂英为皇后。司马茂英是晋恭帝司马德文的女儿海盐公主。
    宋营阳王景平元年(423年)正月初三,刘宋少帝刘义符到南郊祭祀天神。初十,刘宋太皇太后萧氏去世。3月15日,刘宋在兴宁陵(今江苏丹阳丹徒镇)安葬孝懿皇后。7月,少帝刘义符尊母亲张夫人为皇太后。
    由于刘义符在为其父宋武帝刘裕服丧期间,与左右侍从亲昵轻佻,嬉戏游乐,不能自我节制。退休老臣范泰呈上一本用皂囊(黑绸口袋密封)封板的奏章,对他进行好言相劝,但是刘义符没有理会范泰的劝告。
    用南京话说,刘义符从小就是个“烦不了”的人,被立为太子时,更加“烦不了”,武帝去世时,他才17岁,什么父丧、国事一概不过问,能推则推,实在推不掉的简单应付一下,然后就忙他自己的事去了,终于导致群臣发动政变。
    景平二年(424年)5月的一天,天气十分酷热,少帝刘义符到宫中华林园(今南京鸡鸣寺一带)避暑。那时,刘义符在华林园造了一排商店,自己小衣巾,短打扮,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汗衫短裤”,亲自买入卖出,讨价还价。又跟左右佞臣一起,划船取乐,尽兴玩乐了一天。
    傍晚时分,又乘坐龙舟来到天渊池开心,笙歌妙舞,管弦悠扬,好不惬意,直到月落参横,又去吃了宵夜,喝了不少酒,实在抗不住了,才在龙舟上睡觉。没想到,第二天清晨,他的江山就没了,他的皇位也被他弟弟刘义隆所取代。
    25日凌晨,由当朝重臣檀道济引兵开路,徐羡之等随后继进,从云龙门入宫。檀道济于刘裕永初三年(422年),奉命出为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镇守广陵(今江苏扬州),监淮南诸军。此时,中书舍人刑安泰等已先行说服了皇家禁卫军,所以没有人出来阻挡。刘义符还没有起床,军士已经闯入,杀掉刘义符的两个侍从,砍伤刘义符的手指,收缴了皇帝的玉玺和绶带。文武百官向他叩拜辞行,由军士将刘义符送回到他的故居太子宫。
    侍中程道惠劝徐羡之等人拥立皇弟、南豫州刺史刘义恭。但是,徐羡之等却认为宜都王刘义隆一向有很高的声望,又多有祥瑞之兆出现,于是,就宣称奉皇太后张氏之命,列举刘义符过失罪恶,废为营阳王,而由宜都王刘义隆(刘裕次子)继承皇帝之位。据《中国历史记事》:“宋少帝游戏无度,执政徐羡之等召檀道济进京,废杀少帝及庐陵王刘义真,迎立宜都王刘义隆于江陵,是为文帝。”又声称奉皇太后之命,收回皇帝印信,贬皇后司马茂英为营阳王妃,将刘义符送到吴郡(今江苏苏州),由檀道济入宫守卫朝堂。刘义符抵达吴郡后,被软禁在金昌亭。
    6月24日,徐羡之等派中书舍人刑安泰,前去刺杀刘义符。谁知刘义符颇有勇力(据史书上记载,刘义符有旅力,善骑射,解音律)立起格斗,且战且走,竟得突围出奔,逃出昌门,追兵用门闩捶击,刘义符受伤倒地,邢安泰赶上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年仅19岁。徐羡之等又派人杀死了流放在新安的庐陵王刘义真。
    就这样,少帝刘义符只因一个“玩”字,玩掉了皇位、玩掉了江山,还玩掉了自己的性命。据了解,历史上在刘义符前后贪玩的皇帝主要有周幽王、商纣、秦二世、夏桀和明朝的几个玩家皇帝,万历皇帝朱翊钧、正德皇帝朱厚照等等,都是“玩”的高手,虽然都是高手,但各有玩法不同。
    周幽王(?—前771年),西周国王。姓姬名宫涅,宣王的儿子。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废申后而立褒姒,并不惜以“烽火戏诸侯”来搏取宠妃褒姒的一笑。周幽王在位时,由于贪玩,每天想着玩儿的花样。到了4月1日这一天,他命令手下把烽火全部点燃。各个诸侯国一看,以为敌军来入侵,各诸侯匆忙举大军赶来救援,来到城下一看,才发现并非寇匪侵犯,而是一场闹剧,十分气愤,而周幽王和褒姒却哈哈大笑(这可能就是中国最早的愚人节。比西方也是美国民间传统节日,每年4月1日的“愚人节”大约早了1000多年)。后来犬戎(古族名。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即猃狁,也称西戎,活动于今陕、甘一带,猃、岐之间)兵真的打了过来,周幽王再燃烽火,诸侯不再出兵救援,结果周幽王被杀,褒姒被掳。后世的“狼来了”的故事是否源出于此,尚待考证。
    商纣王,名辛,为帝乙的儿子,商朝最后一任君王,史称为纣王。据说也是筷子的发明者。但终因贪恋妲己美色而丢失江山。后来被周武王东伐至盟津,各诸侯反叛商潮者八百,会战于牧野,纣兵战败,商纣王逃至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鹿台是商纣王所建之宫苑建筑,地点大约位于今河南开封市城东南杞县附近。
    胡亥,秦始皇少子,中国封建王朝的第一个末代皇帝,史称秦二世。自坐上帝王宝座之后,一心想享乐一生,有一次他对赵高说:“人生在世,如同白驹过隙,现在朕既然已经君临天下,那就应该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这样终百年寿,你看可以吗?”这话正合赵高心意。赵高早有取代秦二世之野心,为了检验群臣对他的忠诚度,他精心导演了一出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在历史上遗臭万年的政治丑剧——指鹿为马。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意思是:赵高准备篡位,担心群臣不听,便想了一个办法来试探群臣的忠诚度。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献给秦二世。说:“陛下,这是一匹好马。”秦二世笑着说:“丞相搞错了,将鹿说成了马。”赵高对秦二世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大臣中有阿谀奉承者说是马;有正直者说是鹿。
    事后,赵高将“说鹿者”暗中治罪。不久,赵高就派女婿阎乐领兵,假称抓捕盗贼,直闯胡亥的行宫,逼迫胡亥拔剑自刎,胡亥死时只有23岁,皇帝也仅仅当了3年。但是他的“白驹过隙”和赵高的“指鹿为马”的典故一直流传到今天。
    夏桀,是夏代的最后一个国君。又名癸、履癸,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玩君、暴君,在位53年。亡国后被放逐而饿死。夏桀生得身材魁梧,膀大腰圆,力大无穷。据说他能徒手把铁钩扳直,能把鹿角折断。由于他身体极好,为了不致于总是扳铁钩、折鹿角,他终于找到了一个释放能量的好去处,那就是女人或者说美女。在这许多美女中,有个叫妹喜(“妹”读作“mò”,又名末喜)的,实在美丽得要人命,令夏桀十分满意。不久就把妹喜封为皇后,还专门为妹喜建造了一座华丽的高大的宫殿,称之为倾宫。还搞了什么肉林、酒池,供他们吃喝玩乐。据说,妹喜是第一个红颜祸水的实例。可见美女不但是祸水,还常常是要人命的。

TOP

(5)宫殿苑囿。
    建康都城的经济、文化,在刘宋王朝建立之后,日趋繁荣。刘宋都城城门在前代基础之上有很大改观。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448年)“夏4月乙巳,新作阊阖、广莫等门,改先广莫门曰承明,开阳曰津阳”。据《肇域志》所考,此前建康都城只宣阳、广阳、开阳、清明、建阳、西明六门,而《宫苑记》所记“门乃十有二”,其余阊阖、广莫、延熹、玄武、大夏、东阳六都城门,元嘉二十五年“皆同时作,史略之尔”。《至正金陵新志》载“(齐)建元二年,立六门都墙是也。其后增为十二门云”。
    刘宋王朝还于建康大建宫殿苑囿。废帝刘子业时期,更将外围府第城堡改作离宫别馆,以供皇家游宴。军防要地石头城,改为长乐宫东府城;北邸改建章宫;南邸改长杨宫。
    南朝宋是南朝的第一个朝代,所以在这里顺便介绍一下南朝的皇家园林和有关山水名胜。
     ①覆舟山(今南京小九华山)。位于今南京北京东路到太平门的路北侧,玄武湖东南岸,是钟山余脉向西延伸入城的山丘。九华山,山不高体量也不大,海拨仅61米,面积13公顷,因毗邻玄武湖,临湖一侧陡峻如削,山形象一只反扣着的船体,故名覆舟山。按古风水学所认为,山如覆舟是很吉利的地形。六朝时,覆舟山位于皇城的正北,站在山上向南望去,六朝皇宫尽收眼底,因而这里便成了皇家园林。
    东晋时,皇家在覆舟山开辟药园,药草本身也有观赏价值,这是覆舟山成为皇家园林的开端。刘宋时期,宋文帝刘义隆在这里建起了皇家园林乐游苑。“宋元嘉中,以其地为北苑,更造楼观,改为乐游苑”。刘宋著名诗人鲍照《侍宴•覆舟山》诗云:“息雨清上郊,开云照中悬。游轩越丹居,晖烛集淳殿。”刘宋末年,著名科学家祖冲之在此改造制作了指南车。祖冲之还在乐游苑内制造了科学实用的水碓磨。宋孝武帝在此建了正阳殿、林光殿,还在山北建了藏冰井。
    六朝时佛教兴盛,覆舟山最早有东晋时建的青园寺,后改名为龙光寺。刘宋时建有法轮寺,后来建了小九华寺,覆舟山也就被称为九华山了。
    在九华山的山顶有一座仿唐式方形砖塔,叫做三藏塔,为5级4面砖塔,高61米,不可登临。南面门上刻“三藏塔”,底层须弥座上刻“玄奘法师灵骨”。据说,塔下埋着唐朝高僧玄奘法师的顶骨。塔基上有“唐玄奘法师西域行迹图”石刻,另外有一通碑记石刻,字迹已模糊难辨。该塔于1943年2月,由褚民谊主持兴建,为南京市近代所建二塔之一。1982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如今九华山已辟为公园,成为市区内的一大历史风景名胜。
    ②华林园。是建康历史上最悠久的皇家花园。始于三国孙吴,贯穿东晋与南朝六个朝代,凡341年。该园位于南京东北角,范围包括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市政府大院、公教一村及东南大学一部分。初系孙吴太初宫苑城东部宫廷花园,苑城占地宽广,可容3000骑兵演习操练。园内殿堂间叠石造山,点缀名花异卉奇石。孙皓执政时,在园中建昭明宫及宫苑,宫苑有殿堂几十座,山上建楼阁,饰以珠宝,规模超过太初宫。并开凿“城北渠”,引后湖玄武湖水入园内天渊池,终年碧波荡漾不断流。南朝萧粱时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裴子野,所作《游华林园赋》,就可见东晋时园林已具相当规模。
    东晋简文帝曾在华林园对左右说:“会心处不必在远,聆然林木,便有壕、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此时,华林园南至宫墙,东西北三面皆筑有苑城(苑城又名台城)。到南朝,华林园又是帝王“听讼”(听理诉讼;审案)之处。
    刘宋时大加扩建,保留景阳山、天渊池、流杯渠等,利用玄武湖的水位高差,“作大窦,通入华林园天渊池,引殿内诸沟,经太极殿,由东西掖门下注南堑,故台中诸沟水,常萦流回转,不舍昼夜。”除保留上代的仪贤堂,拔楔堂外,新建景阳楼、芳春琴堂、清暑殿、华光殿、华林阁、竹林堂、含芳堂等殿堂。在鸡笼山最高处建有“日观台”作为观测天文和气象的地方。梁武帝时,曾在园内建造两层高阁,上层叫“重云殿”,下层叫“兴光殿”。殿前还有“朝日楼”、“夕月楼”,华林园西侧还有梁武帝建造的极其宏丽的“同泰寺”(今鸡鸣寺),侯景之乱,尽毁华林园。
    ③乐游苑。建于南朝宋元嘉中,直至隋灭陈止,凡150余年。乐游苑位于南京东北隅,其范围包括今九华山公园。游乐苑源于东吴游乐池,主要景区为覆舟山与西池。齐永明六年(488年),祖冲之曾与乐游苑造水碓磨,进行指南车的制造。苑内建有“正阳”和“林光”二殿,刘宋皇帝经常来此饮酒作乐。侯景之乱,乐游苑毁坏严重,正阳殿、林光殿等主要建筑悉被焚尽。文帝天嘉六年(565年),重修乐游苑。陈祯明三年(589年),隋兵攻入建康,一把火乐游苑遂化为乌有。
    ④方林苑。原为齐高帝萧道成旧居,改旧居为青溪宫,筑山凿池,设方林苑,饮宴游乐其中。齐武帝永明五年(487年)曾禊饮于此。方林苑位于古湘宫寺前,近青溪中桥(今日竺桥)。
    ⑤建兴苑。建于梁武帝天监四年(505年),位于建兴里,今集庆路一带。梁东宫学士纪少瑜《游建兴苑》云:“丹陵抱天邑,紫渊更上林。银台悬百仞,玉树起千寻。水流冠盖影,风扬歌吹音。踟躇怜拾翠,顾步惜遗簪。日落庭光转,方幰(xiǎn)屡移阴。终言乐未及,不道爱黄金。”建兴苑存在约40余年,侯景之乱时,沦为兵营。
    ⑥新林苑。南朝齐永明五年(487年)在此置苑。以临新林浦,得名新林苑,为皇家园林之一。位于今雨花台区板桥街道境内。新林河,即今板桥河。旧志称,有小水源出牛首山,西流入长江,古名新林浦,亦名新林港。
    ⑦鸡笼山。又名北极阁,位于南京市区,东连九华山,西接鼓楼岗,北近玄武湖,为钟山延伸入城余脉。春秋战国时期,以其山势浑圆,形似鸡笼而得名。鸡笼山高62米,古时是城中重要制高点。南朝齐武帝到钟山射雉至此闻鸡鸣,故鸡笼山又改称鸡鸣山。明初设观象台于山上,又名钦天山,清朝初年,在山上重建北极阁后,民间俗称此山为北极阁。
    ⑧玄武湖。元嘉二十三年(446年)6月,刘宋文帝刘义隆下令修筑北堤,建造玄武湖,在华林园建造景阳山。《宋书•何尚之传》中提到:“元嘉二十三年(446年)6月,筑北堤,立玄武湖于乐游苑北。”从这年起,东吴的练湖、后湖,东晋的北湖被“玄武湖”一名取代,沿用至今已有1500多年。
    宋孝武帝刘骏大明三年(459年)9月27日,刘宋孝武帝下令,在玄武湖北兴建上林苑。当初,东晋在都城建康南郊巳方位置上,建了一座祭天的土坛,尚书右丞徐爰认为这样做不合古礼,所以,孝武帝诏令将其迁到牛头山的西部,面对宫城的午位。等到后来废帝刘子业即位时,认为巳位是吉利的,所以,又将它迁回到了原地。
    另据《建康志》:玄武湖亦名蒋陵湖、秣陵湖、北湖、后湖又名练湖等,在城北2里,周回40里。东西有沟,流入秦淮。深7尺,灌田100顷。《建康实录》:吴宝鼎2年,开城北渠,引后湖水,流入新宫,巡绕殿堂。徐爰《释问》曰:本桑泊,晋元帝创为北湖,以肄舟师。大兴3年,始创北湖,筑长堤以壅北山之水。东自覆舟山,西至宣武城六里余。宋元嘉中,有黑龙见,因改玄武湖,立三神山于湖中,春秋祠之。石迈《古迹编》曰:元嘉二十三年(446年)筑北堤,立玄武湖于乐游苑之北,湖中亭台四所。孝武大明中,大阅水军于湖,因号昆明池,而俗亦呼为饮马塘。又于湖侧作大窦,通水入华林园天渊池,引殿内诸沟经太极殿,由东西掖门下注城南堑,故台中诸沟水常萦回不息。建平王景素举兵,萧道成出屯玄武湖。梁徐嗣徽等引齐兵至玄武湖。侯景举兵,引玄武湖水以灌台城。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2月,王安石再次被任命为宰相。11月11日,王安石奏请,废湖为田,从此玄武湖消失。明代朱元璋高筑墙,玄武湖疏浚恢复,成为天然护城河。1911年作为公园重新开放。
    仅从这些资料上来看,当年的皇家园林就相当不错,如今除北极阁的山和玄武湖的水还在,其他大部分毁于战火已无踪迹。
    义熙十年(414)冬,刘裕就在东府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兴建府城,故称东府城(在今秦淮区范围内)。东城府开东、南、西3门,无北门,城周3里90步。东晋以宰相领扬州牧,东府城既是相府,又是扬州刺史治所。每当建康有事,必置兵镇守。南朝宋前废帝景和元年(465年),一度改东府城为未央宫,到了升明三年(479年),萧道成晋封为齐王,以东府城为齐王宫。陈文帝天嘉年间(560—566年),城东迁三里,于齐安寺西重建府治。经历东晋,南朝宋、齐、梁、陈五朝,历时200年,毁于南朝陈后主祯明三年,即隋开皇九年(589年)春正月。这年,隋将韩擒虎率师从采石渡江攻打陈国国都建康(今南京),建康陷落,陈后主陈叔宝被俘。隋文帝杨坚下诏将建康城邑宫室“荡平耕垦”,东府城消失。此是后话。
    刘宋王朝初期,刘裕又收复了北方的青、兖二州,西至关中,大致拥有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成为南朝时期疆域最大的一个王朝。
    (6)清简寡欲。
    刘裕在位期间,比较关心百姓生活,曾下令“蠲(juān)租布二年”(《宋书•武帝本纪》),要求减免税役。在平定刘毅时,也曾下令减免税役,对于那些原来因战争需要被征发的奴隶也一律放还。
    在吏治上,刘裕于永初二年(421年)3月,对官吏人数及规制进行了严格控制:“初限荆州府置将不得过2千人,吏不得过1万人;州置将不得过5百人,吏不得过5千人。兵士不在此限”(《宋书•武帝本纪》)可见刘裕在1千多年前就提倡精兵简政,对各级官吏的人数和规制都进行了严格控制,这一做法仍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在法制上,刘裕对东晋以来的严刑酷法,也进行了改革,王子犯法与民同罪。从史书上看,刘裕在位期间常去华林园延贤堂听讼。永初二年(421年),从4月份到10月份,除7月份地震、9月份零陵王薨以外,刘裕几乎每个月都要去听讼。所谓听讼,就是听理诉讼;审理案件。这样注重听讼的皇帝,在历史上也不多见。
    孔子曾经明确提出过无讼的主张,他郑重地宣布:他的施政目标之一就是“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论语•颜渊》)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听诉讼审理案子,我也和别人一样,坚持赏善罚恶的原则。所不同的是,一般人只看到审判和刑罚的制裁作用,而他则着眼于消除争讼发生的原因,使诉讼不再发生。”。孔子认为,“听讼”是实现“无讼”的一种手段,“无讼”才是“听讼”的最终目的。孔子提出的这一观点成为长达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一以贯之的基本诉讼理念,深深影响着中国古代的诉讼立法和司法实践。
    同时,刘裕大胆起用寒门之士,打击西晋以来的门阀制度,唯才是举。永初三年(422年)正月,下诏“刑罚无轻重,悉皆原降”(《宋书•武帝本纪》)。
    刘裕虽然识字不多,但非常重视教育。永初三年(422年)正月,下诏:“古之建国,教学为先,弘风训世,莫尚于此;发蒙启滞,咸必由之……”。他的儿子临川王刘义庆,编写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为巩固刘宋的统治,改善社会风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刘裕的个人生活十分简朴。他坐上皇位后,史书称他“清简寡欲,严整有法度,未尝视珠玉舆马之饰,后庭无纨绮丝竹之音”。“财帛皆在外府,内无私藏”(《宋书•武帝本纪》)。平时穿着十分随便,连齿木屐,普通裙帽;住处用土屏风、布灯笼、麻绳拂。甚至连床脚上的金钉也令人取下,换上铁钉。刘裕北伐后秦时,宁州人献来光彩艳丽、价逾百金的琥珀枕时,刘裕知琥珀枕能治刀伤,便将琥珀枕捣碎分给将士医治创伤。他患有热病和刀伤,需要睡在冷物上,有人献上石床,他却嫌过于奢侈,下令毁掉,以免上行下效,不可收拾。女儿出嫁,嫁妆绝无锦绣金玉。日常回到家里,马上脱掉公服,只穿普通衣衫。他喜欢逍遥散步,每次只带几个随从,从不要任何仪仗。为了警诫后人,他在宫中悬挂了少儿时使用过的农具,补缀多层的破棉袄,一直保存在身边,至死没有扔掉。后来,他的孙子孝武帝刘骏看见这些东西,讥诮祖上是“乡巴佬”。从现在来看,如果史书上记载的都是真实的,那么刘裕无疑算得上一位清正廉洁的皇帝,至少从表面上看应该如此。但不知大家是否认同。
    同时,刘裕也是一个十分“多产”的皇帝,他的后妃有张氏、孙氏、胡氏、王氏、袁氏、孙氏、吕氏等,她们各为其生一子,共有七子:刘义符、刘义真、刘义隆、刘义康、刘义恭、刘义宣、刘义季。人们常说,多子多福,而对刘裕来说多子未必多福,兄弟之间的争斗,乃至子孙之间的争斗,甚至相互杀戮,自从他死以后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TOP

(3)刘裕北伐。
    在中国历史上的北伐战争很多,只要不是大一统的朝代,都会发生北伐或南征,但在南京的历史上以北伐为多。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北伐,九伐中原比较著名。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当时北方都被胡人占领,南方的汉人发动过很多次北伐,比较著名的有祖逖,刘裕的北伐。
    在东晋的历史上,也曾有过多次北伐,但只有祖逖是真心北伐,他率军渡江北上时,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但是,由于东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使满腔热忱的祖逖忧愤成疾,病死军中。像桓温、刘裕等人实际上都是将北伐当成了扩大自己势力、趁机捞取政治资本的途径。尽管如此,刘裕还是获得了北伐的胜利。
    义熙五年(409年)2月,南燕(十六国之一)军队侵扰淮北,这正好给了刘裕一个北伐的机会。他上书司马德宗皇帝,要求北伐南燕。“朝议皆以为不可,惟左仆射孟昶、车骑司马谢裕、参军臧喜以为必克,劝(刘)裕行”。获得朝廷批准后,刘裕率大军自建康出发,先走水路,由淮河入泗水(二水交汇处在今江苏淮阴)。6月,晋军行至下邳(今江苏睢宁)。
    刘裕下令,尽留船舰、辎重于当地,轻装步行至琅玡(今山东胶南县)。听说刘裕出兵,南燕主慕容超十分吃惊,他没料到攻掠东晋的边地会引起对方这么强烈的反应。刘裕的晋军很快攻克了临朐(今山东临朐县)。
    慕容超作为南燕的皇帝,当时正在临朐城内的大本营指挥作战,城内守兵总共才有两、三千人。眼见城陷,只得命御林军拼死抵挡,自己则单骑逃至段晖营内。后来又奔逃回都城广固(今山东益都),闭城固守。但他的御玺、御辇以及全套皇帝仪仗,全部成了晋军的战利品。
    刘裕乘胜追击,第二天就攻陷了广固的外城,迫使慕容超只得龟缩在城内死守。晋军筑起长围,高三丈,外穿三重堑,给燕人一种插翅难飞的感觉。
    慕容超逃回广固后,十分沮丧。他希望能够凭城一战,拼死决胜。但司徒慕容惠认为可求后秦姚兴派兵来救援。此时此刻,慕容超认为也只有这一条路了,于是,慕容超又遣韩范出使长安向姚兴借兵。
    同时,慕容超又亲笔写信给刘裕,表示要向东晋称臣,以大岘山(在山东临朐县东南150里)为界,献良马千匹,以通和好,被刘裕一口拒绝。
    当时,后秦的姚兴正与大夏国赫连勃勃(匈奴族铁弗部,十六国时期夏国的创建者)相互交战。听说南燕乞援,姚兴便派使臣尚书令韩范,到广固城下见刘裕,危胁说:“慕容氏与我是友好邻国,以穷告急。我军准备遣10万铁骑,径据洛阳。晋军如果不退兵,我的铁骑当长驱而进!”
    刘裕早有思想准备,当面斥责后秦来使:“语汝姚兴,我定燕之后,息甲3年,当平关、洛。今能自送,便可速来”!意思是:告诉你的主子姚兴,我原来准备评定燕国以后,休息3年,再来平定你们,今天你如果送上门来,那就来吧!
    姚兴确实不仅仅是虚张声势,他还真的派大将姚强率一万精骑前往洛阳,准备与当地的姚绍一起合兵,前来广固救慕容超。不巧的是,赫连勃勃大败后秦兵,姚兴自顾不暇,忙追回姚强的一万精骑还卫长安。韩范见状大叹,“真是天亡燕国啊”。正好,刘裕密使赶到,思忖一番,韩范便归降东晋。
    义熙六年(410年)正月,慕容超升登天门,依礼接受群臣朝贺。慕容超宠爱的美人魏夫人也随他登城。礼毕,二人凭城四眺,望见城下晋军军容整盛,一眼望不到边际,两人相对执手而泣。然后,决定开城门投降。晋军喊杀入城,慕容超只带数十骑卫士仓惶出逃。没跑出多远,便被晋军悉数生擒。刘裕命人将慕容超关入槛车,送建康市处斩,时年26岁,在位6年。
    由于刘裕痛恨广固城久攻4个月不下,本想将城内男丁全部杀光,并以其妻女赏给晋军将士做婢妾。但是降臣韩范进劝道:“晋室南迁,中原鼎沸,士民无援,强则附之,既为君臣,必须为之尽力。这些人皆衣冠旧族,先帝遗民,今王师吊民伐罪,如果尽坑广固之人,恐怕西北之民再无来归之意”。刘裕“改容谢之”,听取了韩范的谏劝。但是,“犹斩王公以下3千人,没入家口万余,夷其城隍”。
    之后,刘裕又平定了卢循、徐道覆和孙恩等人的叛乱。殊勋卓著,晋廷授刘裕太尉、中书监,军权、政权集中到他一个人的手上。至此,刘裕实际上控制了东晋朝政,成为权倾天下的显赫人物。面对当时豪强横行、广行兼并的现象,刘裕大行惩戒,严肃纲纪,诛杀藏匿亡命的豪族之士多人,致使“豪强肃然,远近知禁”。
    义熙十二年(416年)8月12日,东晋太尉刘裕率大军从建康(今南京)出发,兵分5路,水陆并进再次北伐。此时后秦的姚兴已经病逝,太子姚泓刚即位,政权还处于不稳定期。刘裕派大将王镇恶、檀道济带领步兵,从淮河一带出兵向洛阳方向进攻,自己亲自率领水军沿着黄河进军。
    那时候,北方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北朝第一个王朝。又称后魏、拓跋魏、元魏。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开始强大起来,它的势力已经发展到黄河北岸。北魏在北岸集结了10万大军,威胁晋军。刘裕的水军沿着黄河前进,有时风猛水急,晋军的船只被水冲到北岸,就受到魏兵的攻击。刘裕派水军上北岸去打魏军,魏军即逃,等晋军回到船上,他们又在北岸骚扰,弄得晋军来回奔跑,无法顺利进军。
    于是,刘裕派了一个将军带了700兵士、100辆兵车登上北岸,沿岸摆开一个半圆形的阵势,两翼紧紧靠着河岸,中间鼓出,在当中的一辆兵车上竖了一根白羽毛。因为这种布阵形状像个月钩,所以名叫“却月阵”。
    魏兵远远观察着晋军的布阵,不懂是什么意思,也没有敢动。一会儿,只见晋军中间的车上有人举起白羽毛,两侧就涌出了2000名兵士,带着100张大弓,奔向兵车。
    魏兵不懂这个阵势,更不知道它的利害,就集中3万骑兵猛攻晋军。晋军阵上100辆兵车上的弓箭齐发,但是没有挡住魏兵的进攻。
    魏兵没料到晋军在“却月阵”后面,另外还布置好了1000多支长矛,装在大弓上。这种长矛约有3、4尺长,矛头特别锋利。魏兵正向晋军猛攻的时候,晋军兵士们就用大铁锤敲动大弓,那长矛直往魏军飞去,每支长矛就能射杀3、4个魏兵,3万名魏兵一下子就被射死了好几千。其他魏兵不知道晋军阵后还有多少这种武器,吓得抱头乱窜,全线崩溃。晋军又乘胜追击,杀死了大批魏兵。
    刘裕打退魏军,打通了沿黄河西进的道路,顺利西进。那时候,王镇恶和檀道济带领的步兵,已经攻下洛阳,在潼关和刘裕水军会师。刘裕出征很顺利,第二年8月就攻进长安,灭了后秦。姚泓投降,与慕容超一样被送到建康处斩,百余名归降的宗室成员也都被刘裕杀掉。
    义熙十三年(417年)9月,刘裕攻入长安,在长安谒汉高祖刘邦的陵墓,又在未央殿召见文武大臣,一时间风光无限。12月,刘裕离开长安。刘裕此举,使关中百姓非常失望。因为长安自316年被匈奴人占领后,已经100多年了。三秦(旧时泛称陕西为“三秦”)父老闻裕将还,诣门流涕诉曰:“残民不沾王化,于今百年,始睹衣冠,人人相贺。长安十陵是公家坟墓,咸阳宫殿是公家室宅,舍此欲何之乎!”裕为之愍然(怜悯的样子),慰谕之曰:“受命朝廷,不得擅留。诚多诸君怀本之志,今以次息与文武贤才共镇此境,勉与之居。”
    12月初三,刘裕从长安出发,自洛水进入黄河,开掘汴渠东返。那么,刘裕为什么要急着赶回江南,放下他刘家曾经的宫殿、陵墓和臣民而不顾呢?
    有人分析,刘裕回建康的真正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想当皇帝。第一,出身寒门的刘裕经过十几年的南征北战、东讨西伐,在军事上已经赚得第一桶金,成为一个暴发户,他的目标已经由单纯的军事领域,转向政治领域。在他看来,任何千秋功业、显赫地位,都不如当皇帝来得实在,能够世代相传、流芳百世。他绝对不会放弃已经到手的资质和可能性。第二,刘裕如果留在北方称帝,显然是白手起家,难度太大。再说,南方的东晋依然继续偏安,凭他当时的实力,很难将其统一起来。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最终刘裕放弃了经营北方的念头,决定挥师东返。
    刘裕在长安只停留了3个月,临走前他封自己的次子、年仅12岁的刘义真为雍、秦二州刺史,留守长安;封王镇恶为安西司马、冯翊太守,与刘裕的参军王修共同在长安辅佐刘义真。另外刘裕还留下了沈田子、毛德祖、傅弘之等人,处理军务要事。然后堂而皇之地说:“我接受朝廷的命令”,就拍拍屁股走了。
    (4)宋王代晋。
    刘裕回到建康,司马德宗封他为相国(或称“丞相”)、宋公(“公”作为“王”以下的最高爵号),备九锡之礼。九锡(九锡是九种礼器。是天子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器用之物,是最高礼遇的表示)。加玺绶(古代印玺上所系的彩色丝带。借指印玺)、远游冠(制如通天冠,有展筒横于前而无山述,诸王所服。秦汉以后历代沿用,至元代始废),位在诸侯王上,加相国绿綟绶(一种黑黄而近绿色的丝带。古代三公以上用的绶带)。
    刘裕当政时,司马德文知道刘裕有篡位与杀害晋安帝司马德宗的企图,而且由于晋安帝司马德宗本人,用现在话说就是有点弱智,司马德文便随侍于晋安帝司马德宗左右。有一次司马德文因病出宫,刘裕抓住机会派人缢死了晋安帝司马德宗。
    司马德宗被缢死后,谥号为安帝。刘裕本人有意自称皇帝,但由于图谶所言“昌明(晋孝武帝)之后有二帝”,司马德宗只是第一帝,所以刘裕为符合图谶所言,便于义熙十四年(418年)年,立大司马琅邪王司马德文为皇帝,次年改年号为元熙。
    元熙元年(419年),刘裕再进一步,受封宋王。不久,宋王刘裕被朝廷加授特殊礼仪,进封萧太妃为太后,称世子刘义符为太子。两年后,刘裕完成了一系列兴利除弊的军事、政治调整后,认为称帝已经刻不容缓了。元熙二年(420年)4月,刘裕在中书令傅亮的协助下,迫使司马德文禅位。刘裕也是三请三让,最后才同意受禅。
    元熙二年(420年)6月,刘裕设坛于南郊,然后柴燎告天,黄袍加身,废晋建宋,在建康(今南京)即皇帝位。时年58岁,史称宋武帝。立国号宋。改晋元熙二年为宋永初元年。封晋恭帝司马德文为“零陵(今湖南永州市)王,全食一郡。”后被刘裕降封为零陵王,迁居秣陵县城(今湖北省荆门县),由冠军将军刘遵考带兵监管。
    追尊皇考为孝穆皇帝,皇妣赵氏为孝穆皇后;尊王太后萧氏为皇太后。8月,又追谥妃臧氏为敬皇后。立王太子为皇太子。然后让皇太子刘义符迎娶了恭帝之女海盐公主司马茂英为太子妃。
    永初二年,即两年之后,刘裕心里还是放不下零陵王司马德文,便派张伟去鸠杀零陵王,谁知张伟不干,拿到毒酒后竟自饮而卒。于是又命褚秀之兄弟设法先杀零陵王新生的儿子,然后又派人用被子闷死零陵王司马德文。东晋王朝在南方统治了103年,终于走到了尽头,零陵王成了“零零亡”。
    刘裕即位前后,以司马氏前车之鉴,他削弱强藩,集权中央。吸取了前朝土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抑制豪强兼并。杀了纵横地方的京口大地主刁逵(终于报了当年被缚马桩的一箭之仇),将刁氏成万顷土地和大量财产分给贫民;后又杀了隐匿人口的余姚大族虞亮。刘裕继续实行“土断”,废除一部分屯田池塞以赠百姓,并禁止豪强封锢山泽,这一政策有利于行政统一和节省开支。
    除此之外,刘裕对南京的天文、织锦、藏书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东晋末年,刘裕曾攻破后秦都城长安,将落入后秦的图籍文物,尽行运回建康,又“迁长安百工”,对南朝建康经济、文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建康实录•卷十一》载:“帝(刘裕)入长安,收其彝器、浑天仪、土圭、指南车、记里鼓、秦汉大钟、魏铜蟠螭等”,归于建康。西晋统一全国后,藏图籍曾达3万卷,至洛阳、长安陷于匈奴“十去其九”。东晋政府所存不过3千6百卷,刘裕将流落中原的图书收集运回建康。至刘宋初年,官方《四部目录》所著录藏书已有6万多卷。元嘉年间于建康立儒、玄、文、史4学馆;以后建康文论、史学等发展到高峰,无不凭借这些文献图籍。
    南京云锦始于刘裕。早在义熙十三年(417年),刘裕北伐南归后,就在建康城南郊斗场市(今南京中华门外雨花台一带),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南京云锦由此诞生。南京云锦自宋代由彩锦演变而来,到了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统治者习尚用真金妆点官服,加之当时国力扩张,黄金开采量增大,使以织金夹银为主要特征的云锦脱颖而出,后来居上,成为最珍贵、工艺水平最高的丝织品种。受到封建君主和豪门贵族的宠爱。也受到蒙、藏、维吾尔等少数民族人民的喜爱。此后,元、明、清三朝都指定云锦为皇室御用贡品。历代统治者相继在南京设立官办织造局,专门管理云锦的生产并垄断了云锦的销售。这在客观上又进一步推动了云锦的发展和繁荣。清康熙、雍正年间,南京云锦生产达到高峰,秦淮河一带机户云集,机杼声彻夜不绝,云锦产量空前。据史料记载,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祖上3代4人曾任清代江宁织造官达65年之久。
    南京云锦在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开幕式上隆重亮相。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于2006年9月22日至9月28日,在南京举行,来自18个国家的53位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的市长(21个国外名城、32个中国名城的市长)参加了博览会。22日晚6时,开幕式暨入城仪式在南京中华门城堡南门举行,53位中外市长身着五彩云锦礼服,款款走进朱红的聚宝门,充分展示了南京云锦的风采。

TOP

南朝是继东晋之后,由汉族在建康(南京)建立起来的朝廷,有人说是偏安的朝廷。虽然他们的存在都不过几十年,但其作为汉族的统治,使传统的汉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南朝时的金陵都城已经十分繁华,李白在《金陵三首》中赞曰:“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亡国生春草,王宫没古丘。空余后湖月,波上对瀛洲。”当时南朝都城的繁华程度可见一斑。
    就连北朝的士大夫们也承认南朝是华夏正统。如果没有南朝的存在,汉族则很可能被其它的少数民族所消灭,华夏文明也可能就此结束。所以,南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为华夏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南朝的宋、齐、梁、陈四朝与此前的东吴、东晋合称六朝。
    在时光隧道中,刘裕左手一条绳索,勒死了司马德忠;右手一床棉被,捂死了司马德文两位皇帝之后,历史进入了刘宋王朝,也是南京历史上的第三座古城堡。在这座城堡里能看到什么呢?导游说,刘宋王朝除开国皇帝武帝刘裕和文帝刘义隆外,其余7位皇帝全是地道的昏君,有的还是乱伦的狂魔,让我们继续向前看个究竟。
    刘宋王朝(420—479年),是南朝在南京建都的第一个朝代。史称南朝宋或刘宋。刘宋王朝自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立国,到建元元年(479年)被南朝齐所取代,近60年,历4代9位皇帝。
    (一)刘宋武帝
    高祖武皇帝刘裕(363—422年),字德舆,小名寄奴。原名“道成”同后来推翻他刘家王朝的齐高帝萧道成的名字一样。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市),后来迁居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据《宋书•武帝本纪》记载,刘裕是汉高祖刘邦弟弟楚元王刘交的第二十一世孙,生于东晋哀帝兴宁元年(363年)4月16日。
    据说刘裕的故居在今镇江市区梦溪园巷西侧的京口寿丘山。其父为刘翘。按此推算,西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是刘氏的第七十五世祖、刘备为第九十五世祖,那么到了刘裕,就是第九十六世祖。
    刘裕有一张皇族的远祖世系表,据《宋书•本纪第一•武帝上》:“交生红懿侯富,富生宗正(官名,始于秦,汉沿置,属于九卿高官,多由皇族中人充任,为皇族事务管理机构的长官)辟强,辟强生阳城缪侯德,德生阳城节侯安民,安民生阳城厘侯庆忌,庆忌生阳城肃侯岑,岑生宗正平,平生东武城令某,某生东莱太守景,景生明经洽,洽生博士弘,弘生琅邪都尉悝,悝生魏定襄太守某,某生邪城令亮,亮生晋北平太守膺,膺生相国掾熙,熙生开封令旭孙,旭孙生混,始过江,居晋陵郡丹徒县之京口里,官至武原令。混生东安太守靖,靖生郡功曹翘,是为皇考(在位的皇帝对先皇的称呼)。”
    对这段文字稍加注释如下:楚元王刘交→刘富(红懿侯)→刘辟强(宗正)→刘德(阳城缪侯)→刘安民(阳城节侯)→刘庆忌(阳城厘侯)→刘岑(阳城肃侯)→刘平(宗正)。此时,王莽灭西汉,刘氏阳城侯国被废除。所以,这支刘氏家族就从宗室子弟降为平民。
    王莽建立东汉以后,阳城侯族虽没有恢复封邑爵位,但作为汉家子孙,世代为官为宦,却也颇为兴盛不衰。刘平→刘某(史书上没有他的名字,官任东武城县令)→刘景(官任东莱太守)→刘洽(东汉明经出身,古代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唐代与进士科并列)→刘弘(儒学博士)→刘悝(官任琅邪都尉)。不久,曹魏灭汉,刘氏至此彻底丧失皇族的身份,成为魏国统治下的彭城望族。刘悝→刘某(佚名,曹魏时官任定襄太守)→刘亮(官任邪城县令)。
    魏晋鼎革后,刘氏仍兴盛不衰。刘亮→刘膺(西晋时官任北平太守)→刘熙(官任相国掾,宰相的秘书)→刘旭孙(官任开封县令)→刘混(官任武原县令)。
    到了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发生了“永嘉南渡”,中原人民纷纷南迁过江。彭城刘氏家族的许多成员,也在这个时候纷纷南迁避难。武原县令刘混,就是在这个时候举家从祖居地彭城绥舆里渡江南下,徙居晋陵郡丹徙县京口里(今江苏省镇江市东南丹徒镇),成为东晋侨民。
    刘混迁居京口后,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刘靖,任东晋东安太守。刘靖生子刘翘,曾任郡功曹。这支侨迁京口的彭城刘氏,传到刘翘一代时,家境已经败落,成为京口的寒门贫穷人家。
    虽然刘翘自己没有什么大的出息,但却生了一个后来当上皇帝的儿子,那便是刘宋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
    (1)险被抛弃。
    晋哀帝兴宁元年(363年)4月,刘裕一出生,其母赵安宗就死了(时年21)。赵安宗(343—363年),是刘裕父亲刘翘的第一任妻子,出身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祖父赵彪为治书侍御史,父亲赵裔为平原太守。升平四年(360年),18岁的赵安宗嫁给了刘翘。
    当时刘翘因家境贫寒,便想将刘裕抛弃,就是说刘裕小时候差点儿成为弃婴。与刘裕同郡的刘怀敬之母,后来成为刘裕的从母(养母),当时生刘怀敬尚未满月,闻此事,便前去阻止了刘翘,“断怀敬乳而乳之”,就是不喂自己的孩子而给刘裕喂奶。刘裕长大后,身材魁梧,就是在今天也算得上是一位帅哥,他“身长七尺六寸(按照一尺合今24.2cm计算约为1.83米),风骨奇特。”(《宋书•本纪第一•武帝上》)
    刘裕对继母也以孝谨称着(其继母生有2子,为刘道规、刘道怜)。刘裕从小识字不多,年轻时竟沦落到靠卖草鞋为生,跟他老祖宗刘邦(织席贩履)差不多。当年他至少当过打工仔、小商贩,甚至小痞子,日子过得相当艰苦,还总是被人瞧不起,也常受人欺负,就这样他还染上了一个赌博的嗜好。当时,京口有一家姓刁的大族,因为有钱有势,鱼肉乡里,被称为“京口之蠹”。有一次,刘裕与刁家的人赌博(实在是自不量力),结果输惨了,欠下一屁股赌债。债主找来一把屠夫卖肉用的铁钩,穿透他的手掌,拉着在大街上示众,并在他头上撒尿,甚至被刁家人缚在马桩上,受尽了凌辱。这时,有一个叫王谧的人,找到刁逵,代刘裕还清了赌债,刘裕才得到释放。刘裕是个血性男儿,发誓一定要有所作为,报此奇耻大辱,他一怒之下砍掉自己一根手指,彻底戒赌(刘裕当年的“斩指”戒赌法一直流传至今)。然后去东晋冠军(秦末楚怀王以宋义为卿子冠军,冠军之名始此)将军孙无终手下当了一名司马,从此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就是这样一个出生贫寒,没有任何家庭背景,用现在话说还曾经是一位不良少年的刘裕,后来竟然当上了开国皇帝,所以有人称他为“寒人掌权”。
    有研究者说,所谓“寒人”指的是地主阶级中的下层,他们没有什么特权,也沾不上祖宗的光,一切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机遇。南朝4个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陈武帝陈霸先)都是寒人出身。宋武帝刘裕,年轻时给人打工;齐高帝萧道成临死时说:“我本是个小老百姓,想不到有做皇帝的一天”;梁武帝萧衍,出生在一个职位并不很高的官僚家中;陈霸先出生寒门,起先担任过里司、油库库吏,就像现在加油站的加油工,尽管如此,他们后来都当上了开国皇帝。
    不过,刘裕从小就有雄心大志,一心想创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刘裕担任孙无终的司马后,在平定孙恩的叛乱中屡建战功。
    隆安三年(399年)10月,孙恩乘朝廷强征“乐属”(晋廷征调浙东诸郡免奴为客者以充兵役),引起浙东社会骚乱之机,从海岛登陆攻克上虞(今浙江上虞市),袭会稽(今浙江绍兴)。11月,俘杀会稽内史王凝之,自称征东将军。一时会稽、吴郡、吴兴、义兴、临海、永嘉、东阳,新安等8郡(今江苏、浙江境)纷起响应,旬日之间,变民军发展至数10万。这段故事在前面“东晋安帝”中聊到过,这里主要再聊一下刘裕“以一挡千”的勇猛精神。
    孙恩叛乱后,东晋司马德宗的朝廷派卫将军谢琰、辅国将军刘牢之率领北府兵前往镇压。这时刘裕还在刘牢之手下参府军事,也随军参战。刘裕为人机智有谋,勇敢善战,多次克敌制胜,屡立战功,曾一人驱逐数千名敌人。
    有一次,刘牢之命刘裕率数10人侦察变民军队的行动,正遇便民军数千人。刘裕“即迎击之,从者皆死,裕坠岸下。贼临岸欲下,裕奋长刀仰斫杀数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贼皆走,裕所杀伤者甚众”。刘牢之之子刘敬宣见刘裕久去不返,怕被变民军所困,便率兵寻找。却见刘裕一人驱逐数千名变民军,众人叹息不已,刘敬宣遂率军出击,大破变民军,斩获千余人,又乘胜追击,变民军兵败,孙恩退回海岛。刘裕在其军事生涯的第一次作战中,便以勇猛的精神,以一挡千,取得了首战的辉煌胜利(一般人以一当十就十分不容易了,刘裕以一当千,简直可称之为奇人)。
    刘裕因功升建武将军、下邳太守、彭城内史。刘裕从此起家,逐步成长为东晋的一员虎将。元兴三年(404年)2月,刘裕在家乡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伐桓玄,卫晋抗楚。
    (2)平定桓玄。
    元兴三年、永始元年(404年)1月1日,桓玄篡位称帝,国号楚,改元永始。
    桓楚永始二年(404年)2月,刘裕在家乡京口(今江苏镇江),率北府兵讨伐桓玄。东晋时期,京口(今江苏镇江)是晋朝廷在南方的军事重镇,这里既是北方南下流民集中留居的地方;也是东晋政权主要兵源的所在地。时称北府。东晋大臣郗鉴、桓温均以此为基地组建军队,并募北方流民和江淮间富有战斗经验的农民,在京口组成一支精锐部队,号称“北府兵”。
    刘裕与何无忌等在京口(今江苏镇江)袭杀徐州刺史桓修;刘毅与孟昶等于广陵(今江苏扬州市)攻杀青州刺史桓弘,刘裕被推为盟主。刘裕以孟昶镇守京口,自率部众1700余人,进驻竹里(今江苏句容北)。桓玄以扬州刺史桓谦为征讨大都督。桓谦等主张迎击刘裕,桓玄则屯兵覆舟山(今南京小九华山),以逸待劳。桓谦力争出击,桓玄遣顿丘太守吴甫之、右卫将军皇甫敷相继自建康北攻京口。刘裕与吴甫之在江乘(今江苏句容北)遭遇。吴甫之兵败被斩。刘裕追至罗落桥(今南京东北)。皇甫敷率数千人迎战刘裕,皇甫敷战死。桓玄再遣醒谦及游击将军何澹之屯兵东陵(覆舟山东北),侍中、后将军卞范之驻军覆舟山以西,合计兵力万余人。刘裕军轻装进至覆舟山以东,使老弱布疑兵,迷惑桓玄。桓玄急调武卫将军庾赜之率精兵出援各军。刘裕与刘毅等突击桓谦军,又借风纵火,桓谦大败。楚军在屡次战败后,桓玄不得不退出建康,并挟持晋安帝司马德宗西逃至江陵。不久,桓玄在江陵附近被晋军益州将领冯迁所杀。
    义熙元年(405年),刘裕击败篡晋的楚帝桓玄,杀入建康。晋安帝司马德宗复位,任刘裕为侍中、车骑将军、中外诸军事、徐青二州刺史、兖州刺史、录尚书录(东汉以后,中央行政均归“尚书”处理,特别在南北朝时代,凡掌握重权的大臣必带“录尚书事”的名号。“录”是总领的意思)。义熙二年(406年)被封豫章公。至此,刘裕逐步控制了东晋朝政,成为权顷天下的显赫人物。

TOP

二、十代故都之东晋王朝②
东晋王朝的几则故事选辑:
    【元帝戒酒】王导随司马睿及北方士族南渡来建业后,团结江东土著,协助司马睿以“镇之以静,群情自安”为方针,建立了东晋政权,保持东晋的安定局面。但是,晋人酷爱饮酒,常常酒后失德。为此,王导曾因晋元帝司马睿喜好饮酒而流泪苦谏,“帝乃命左右进觞,饮而覆之,自是遂不复饮。”据说晋元帝将杯中酒倒入池中,不再复饮。那个水池遂被名为“覆杯池”。据“清一统志五十,建康志:‘覆杯池,在上元县北三里。晋元帝以酒废事,王导谏之,帝覆杯池中以为戒。因名。’”这里说的“上元”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话说回来,晋元帝司马睿称王导为“仲父”,所以司马睿才会听取王导的劝说,如果换了其他人,谁敢劝皇帝戒酒?
    【天然双阙】王导在辅佐晋元帝期间,积极提倡勤俭建国。当年,晋元帝司马睿要在建康城南建豪华双阙,王导则指着牛首山的双峰说:“这是‘天然双阙’(意为天然“华表”),婉转地劝使晋元帝放弃了在建康都城正南门建立双阙、摆威风的主张。因他扶持晋室功勋卓著,所以朝野倾心,号为仲父。晋元帝把他比作管仲,亲自对他说:“卿,吾之萧何也。”死后赐葬幕府山西南麓。
    【少有重名】据说,谢安4岁时,谯郡(今安徽蒙城县)的名士桓彝(桓温之父)见而叹曰:“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意思是,谯郡的桓彝看见他后很是惊奇,说这孩子的精神面貌与气质非常不错,以后一定不会亚于王东海(王承,当时很出名的人物,为官清廉,很受百姓爱戴,并且极有风度),王导也很器重谢安。因此从小他的名气就很大,故有:“少有重名”之称。
    【东山再起】此典出自《晋书•谢安传》。谢安原本是中原人,西晋灭亡后,中原的士族纷纷南迁,他家也迁到了会稽(今浙江绍兴)。谢安年轻时很有才识,曾经当过一个月的官,但很快以生病为由辞职,隐居在家乡会稽的东山,开始了他近20年的隐士生涯。一直到他40岁才出来做官,从一个小小的司马,干到了执政宰相,一干就是26年,成功地指挥了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并且改革内政,让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最后死在北伐任上。谢安隐居的时候,被喻为当时的“第一风流名士”。后人将他出仕、隐居东山、再出仕称之为东山再起。
    【君子好逑】谢安的夫人刘氏对丈夫管束很严。《世说新语•贤媛》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谢公夫人帏诸婢,使在前作伎,使太傅(谢安)暂见,便下帏。太傅索更开,夫人云:“恐伤盛德。”意思是,谢安的妻子挂起帷幕围着众婢女,叫她们在自己面前表演歌舞,也让谢安看了一会,便放下了帷幕。谢安要求再拉开帷幕,夫人说:恐怕会损害你的美德。你看,刘氏连谢安多看美女一眼都不允许。怎能允许丈夫纳妾呢?
    尽管如此,谢安还是想纳妾,但又碍于脸面不便向刘氏开口,就让手下和一些亲戚朋友当说客,去做夫人的工作。这些人缠着夫人,你一言我一语给夫人讲解《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大家解释说外面有“窈窕淑女”,谢安想去“逑”一个。夫人正色道:“这诗是谁写的?”有人告诉她说:是圣人“周公”写的。夫人说:“难怪呢,要是“周婆”,就不会这么写了。”
    【言传身教】谢安的夫人在教导儿子时问谢安:“怎么从来没有见您教导过儿子?”谢安回答说:“我经常以自身言行教导儿子。”谢安话的意思是,你教导儿子只是“言传”,而我教导儿子是“言传身教”兼而有之,我为人处事的一言一行,儿子都能听到、看到,都可以效仿。
    【惊世叹言】桓温长期掌握大权,素有不臣之志,颇羡王敦之举。有一次,他抚枕而叹:“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覆遗臭万载耶?”乍听起来有点像当年曹操的口吻。曹操的名言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但事实上曹操在政治上的高明之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不是一意孤行、我行我素,至死也没有称帝。桓温处事则更加稳健,他虽然对谢安和王坦之阻挠他篡位,深恶痛绝;但还是以大局为重,既没有杀谢安和王坦之,也没有公开叛乱,直至病死。曹操、桓温的叹言,应该是为实现自我价值,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异乎寻常的强烈渴望。
    【自恋成癖】据说,桓温“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面有七星”。当时的名士刘惔就慨叹:“(桓)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猬毛磔,孙仲谋、晋宣王(司马懿)之流亚也”。可见,魏晋之时,人们对相貌、风度都非常重视。桓温风流倜傥、相貌堂堂的国字脸上长有7颗雀斑,也能被名士们尊称为“七星”。
    桓温曾经自以雄姿风气比司马懿、刘琨(相貌俊朗,温润儒雅,才华出众,神采奕奕。少年时即有“俊朗”之美誉,以雄豪著名)。但却有人拿他和王敦(东晋叛将)相比,桓温对此十分不满。
    在一次北伐还师途中,桓温遇见一位妇人,她原是刘琨的侍女。妇人见到桓温,话还未讲,就潸然泪下。桓温见此情形大吃一惊,赶忙把她叫到跟前问她为何如此,妇人曰:“公甚似刘司空(刘琨)”。桓温大悦,急忙重新整理一下衣冠,得意洋洋地让妇人再仔细观瞧。问道:“哪些地方象刘琨?”妇人观瞧了一会,不再吭声,桓温再三追问,妇人曰:“面甚似,恨薄;眼甚似,恨小;须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声甚似,恨雌”(《晋书桓温传》)。桓温听了失望至极,回去后褫冠解带,昏然而睡,数日不乐。那妇人说的是:脸很像,可惜瘦了一点;眼睛很像,可惜小了一点;胡须很像,可惜红了一些;体形很像,可惜矮了一点;声音很像,可惜高了一点。一连5个可惜,把桓温的自恋情绪彻底摧毁了。气得桓温马上脱掉了一身漂亮的行头,倒头就睡,一连几天都没有起床。
    导游说:没想到1000多年前,东晋时的女人就那么会审美,东晋的男人就那么爱美,那么自恋,甚至还出现了“模仿”、“追星”的萌芽,幸亏那妇人没有说桓温脸上有7颗雀斑,否则,他不是一连几天不起床了,可能永远不用起床了。
    【何况老奴】这则故事版本很多,综合几种版本大致情况是:“桓温灭蜀后,纳李势女为妾,藏于别馆。郡主凶妒,不即知之,后知,领数十婢将棒袭之。正值李梳头,发委藉地,资貌绝丽,肤色玉曜,不为动容,徐徐地结发,敛手而言曰,‘国破家亡,父母屠,偷存旦暮,无心以生。今日若能见杀,实惬本怀’,主乃弃刀杖,泣而前抱之曰,‘我见汝尚怜爱,心神凄怆,何况贼种老奴?’遂善之”。意思是:桓温消灭了蜀,将君主李势的妹妹抢来做妾,瞒着妻子南康长公主(晋明帝司马绍之女)住在别的院子里。长公主,是一个凶悍的妒妇,起先不知道,后来知道了,便带着十几个奴婢拿着刀杖冲向李势女住处,准备杀了她。进去一看,见李势女正在窗前梳头,长发一直拖到脚踝,容貌美丽端庄,慢慢地梳理头发,敛着手对着公主,神色平和一点不慌张。很凄琬地说,国破家亡,父母被杀,被迫给人做妾,今天死在你手里也是荣幸,你就动手吧。长公主看到这个状况,一下子感动得把刀杖扔了,上前抱住李势女说:“阿子,连我看你都心神凄怆,忍不住要怜惜,何况我们家的那个老家伙。”这句话后来演变为:“我见犹怜,何况老奴。”
    导游说:第一,李势女确实长得既漂亮又可人,可人到连凶悍的妒妇见了都产生了怜悯之心;第二,这位所谓凶悍的公主也真是够仁慈的,居然扔了刀杖,收了杀心,以后竟相安无事。要是放在今天是简直不可思议。丈夫瞒着妻子在外面包养“二奶”,妻子又是“首长”的女儿,还被逮了个现场,不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才怪。 
    【南楼夜聊】庾亮有一次戴月闲游,踏木屐缓缓登上南楼,其部属殷法、王胡之等人正聚会南楼赏月,看见庾亮到来都惊慌不已,准备回避,庾亮就势躺倒在胡床上,笑着阻止了大家,并和部属一起不拘一格地闲聊起来,不知不觉聊到了天亮,此事被载入《世说新语》。此后,人们将南楼称为“玩月楼”或“庾亮楼”,赞赏庾亮平易近人和坦率真诚。唐代大诗人李白来到武昌,陪宋中丞在南楼夜饮,听人谈起庾公当年故事,不禁乘兴写下一首诗,使南楼声誉更广。
    在清人《元诗选二集•甲集》中有这样一首诗:知尔怀亲忆故州,相逢沽酒且迟留。夕阳有恨荒荒白,江水无声泯泯流。孤鸟出潮投渚尾,野芦飞雪压船头。却愁明月中秋近,不得同登庾亮楼。
    《古今名人联话》中有题庾楼联:半壁江山,六朝雄镇。一楼风月,几辈传人。可见庾亮楼名气之大。
    【庚亮高风】当年庾亮的驾车中有一匹马叫的卢。的卢马是额上有白色斑点的马,古人认为这种马“骑则妨主”。早在《三国演义》中就有的卢的故事。当时张武有一匹马就叫的卢,张武被赵云刺死后,赵云便将张武的的卢献给刘备。后来,刘表见到刘备的坐骑,称赞不已,刘备又将的卢赠给刘表,刘表大喜。但是刘表的谋士蒯越却对刘表说道:此马眼下有泪槽,额边生白点,名为的卢,骑则妨主。张武为此马而亡。主公不可乘之。于是刘表又将此马还给刘备。之后,就是这匹“妨主”的马,救了刘备的性命。当时刘备被蔡瑁追杀,逃到檀溪边上无路可去,只好纵马下水,马的前蹄却陷在泥里,正当刘备大惊失色,责怪的卢果然妨主的时候,那的卢突然从水中跃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成就了跃马檀溪事的佳话。有诗赞云:“一川烟水涨檀溪,急叱征骑往前跳。马蹄蹄碎青玻璃,天风响处金鞭挥。耳畔但闻千骑走,波中忽见双龙飞。西川独霸真英主,坐下龙驹两相遇。”
    的卢虽然立下如此功劳,却最终还是没有逃脱妨主的名声。在刘备与庞统进军四川的时候,刘备见到庞统的马忽失前蹄,于是将的卢让给庞统,却不曾想反而害了庞统的性命。话说,庞统骑着的卢来到落凤坡,中了川军的埋伏,川军指着这骑白马的人道:“骑白马者必是刘备”,于是万箭齐发,连人带马一起射死。庞统因为骑了白马被当作刘备射死,看来的卢的确有害主之嫌。
    所以,有人劝庾亮把它卖掉。庾亮说:“卖了,就会害了买它的人,怎么能把祸害转移给别人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庾亮的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
    【温峤娶妇】温峤(288—329年),东晋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字太真,他是为东晋王朝的安危存亡出了大力、立了大功的一位名臣。温峤出身于官僚家庭,伯父温羡为司徒,父亲为河东太守。他生性聪敏,从小就博学,有见识,善于写文章,而且善于谈论,所以博得了世人的赞赏。
    温峤死了妻子。他的堂姑刘氏家遇战乱流离失散,身边只有一个女儿,长的很美且聪慧。堂姑嘱托温峤为其找个女婿。温峤心中有娶她的意思,便对堂姑说:“好女婿不容易找到,只像我这样差不多的,怎麼样?”堂姑说:“战乱中侥幸活下来的人,只求勉强过得去的人家,就足以安慰我的晚年了,哪里敢要求跟你一样的人!”没过几天,温峤回复堂姑说:“已找到成婚的人家了,门第大致还可以,女婿的名声官职都不比我差。”于是送去玉镜台一座(玉制的镜台,是温峤做刘琨的长史,北征刘聪时缴获来的,后引申为婚娶聘礼的代称)作为聘礼,堂姑非常高兴。婚礼时,行了交拜礼,新娘用手拨开遮脸的纱扇,拍手大笑说:“我本来就疑心是你这老家伙,果然如我所预料。”这就是“却扇”一词的出典。
    温峤墓位于南京北郊郭家山西侧,距今已有1600多年。墓葬由墓室和长甬道等组成,墓室近正方形,墓壁均用砖以“三顺一丁”方式上砌,左、右、后三壁中部均设置“直棂假窗”和灯龛,墓室前部砌有“祭台”,上搁各种随葬品。
    墓中出土精美文物70余件,其中六朝青瓷器最多,仅青瓷盘口壶就有20余件,其中一件腹部周长近1.2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同类器物中最大的;出土的青瓷香蕉、方形扁壶、洗、灯等文物,制作精美,造型独特,是六朝青瓷器中难得的精品,还有金饰叶、金珠、金羊、金圆饼等文物。
    随葬品中最为重要的是一方砖质墓志,证实墓主人为东晋时期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温峤。志文为隶书体,刻工精美,字迹隽秀,端庄,是研究六朝书法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据载,温峤卒于东晋成帝咸和四年(329年),历任从事中郎、上党太守、建威将军、骠骑将军、太子中庶子、建宁县开国公等官职,最后被封为始安忠武公。
    【顾氏三绝】顾恺之(345—406),字长康,小字虎头。东晋杰出画家。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曾为桓温及殷仲堪的参军,后任散骑常侍。工诗画,擅书法,尤精绘画。师于大画家卫协,运思精微,笔法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绘画题材广泛,兼擅人物、肖像、山水、飞禽走兽等。
    兴宁二年(364年),顾恺之在建康城西南瓦棺寺作壁画,绘维摩诘像,画出“清赢示疾”、“隐几忘言”神态,光彩夺目,轰动一时。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
    传世之作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和《画云台山记》,其中“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对中国画的发展影响很大。绘画作品存《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图》三种唐、宋临摹之作。相传南京的顾楼街(长乐路中段,市立第一医院门前)为其当年居住和绘画之处。
    【绝代才女】谢道韫(约376年前后在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东晋女诗人。东晋谢安之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后人有绝代才女之称。一次谢安召集孩子们讲论文义,俄而大雪骤下,谢安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侄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悦。这一咏雪名句,盛为人们所传诵。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有“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云:“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其中“咏絮才”用的就是东晋才女谢道韫的故事。
    通常古代才女诗作,多阴柔、委婉,而谢道韫的《泰山吟》,却充满阳刚之气。女才子大笔挥洒,气度非凡,不让须眉。谢家风范,在她身上表露无遗。
    【新亭对泣】西晋覆灭之后,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了东晋王朝,中原土族相随南下,集于建康。每到天气晴朗的日子,就相互约请在新亭(今南京市的南面)聚会,坐在草地上饮酒会餐。周侯顗在席间叹息说:“这里的风景跟洛阳的没什么不同,只是山河国土起了变化!”大家都相互对视,流泪不止。只有王导脸色骤变说:“我们大家应当同心协力来效忠朝廷,收复中原,哪至于像亡国的囚徒一样相对哭泣呢。后来,人们便用“新亭对泣”来比喻亡国的悲恨及忧国伤时的郁愤之情。
    【闻鸡起舞】祖逖(266—321年),字士稚,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祖逖年青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后来以闻鸡起舞来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梁祝传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与我国流传最广的白蛇传、牛郎织女、孟姜女齐名的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具有“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元代戏曲作家、词人白朴(1226—1306年)他曾经编成过最早的“梁祝”故事。一般认为,故事发生在东晋年间,并从此流传开来。这个故事的版本很多,大致情节如下:
    祝英台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是上虞祝家庄祝员外之女,聪颖好学。到了读书年龄,决心要外出求学。员外起初不允,后来同意让丫鬟银心陪伴她到杭州求学。梁山伯会稽(今绍兴)人氏也带着书童到杭州读书。他们路过河桥时在柳荫下休息,邂逅了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和银心,两人一见如故,意气相投,引为知己,结拜兄弟。这对“兄弟”朝夕相处,同窗共学,整整3年。两人日则同食,夜则同眠,诗文唱和,形影相随。山伯不仅才高学富,而且为人忠厚正直,深得祝英台的爱慕。然而,3年之中,英台始终衣不解带,山伯虽屡起疑惑,但均被英台支吾过去。山伯始终不知英台为女子。
    3年后,祝父要英台回家尽孝,而梁山伯要继续求学,。二人依依不舍,互赠信物。山伯赠与英台古琴长剑,英台回赠山伯镏金折扇,亲书“碧鲜”二字。在与山伯分手时,英台18里相送,途中英台多次借物抒怀,暗示爱慕之情。但忠厚淳朴的山伯浑然不觉,不解其意。最后,英台假言做媒以家中小妹许于梁山伯,并约定时日,请山伯来祝家相访求婚。
    英台回家后,其父母将英台许配马公子。不久,山伯到祝家相访求婚,英台红妆翠袖,罗扇遮面,出门相见,山伯始知英台是女子。当得知英台已许配马氏后,柔肠寸断,悲痛至极。两人临别立下誓言:生不能成婚,死也要成对成双。
    两人泪别之后,山伯忧郁成疾,不久病故,安葬在村西胡桥边。英台闻讯悲痛欲绝,决意以身殉情。出阁当日,坚持要经胡桥祭奠。轿至胡桥山伯墓时,英台上前祭吊,痛哭失声,感动天地。忽然狂风大作,天空混沌,大地裂陷,她就势跳入墓中,和梁山伯同葬在一处。风停雨过后,彩虹高悬,只见从墓中飞出两只蝴蝶,相依而去,传为梁祝两人之精灵所化。
    也有人说,祝英台本是明代侠女,梁山伯是前朝书生,两人本来毫不“搭界”。只是祝英台为民造福,死后人们为她安葬,挖掘墓穴时发现下有梁山伯墓,遂为之合葬,才流传出“梁祝”故事来的。
    导游说:如今,不管祝英台是晋代淑女也好,明代女侠也罢;也不管这个故事究竟发生在那个朝代,谁是真正的主角,有多少真实性,都丝毫不能影响这个美好爱情故事在民间,世世代代传播下去。
    【琅邪王氏】据说,目前全世界约有1亿人姓王。而王姓中最突出的一支——琅邪王氏起源于山东临沂。东晋时,王姓的精英几乎全都集聚到了南京。
    历史上,琅邪王氏成为显赫的家族,始于东晋朝的王导。他辅持晋元帝渡江,在建业建立了东晋王朝,并且接连做了元帝、明帝、成帝三代的丞相。现在南京还有不少琅邪王氏活动的遗迹。如王导故居、幕府山等等。幕府山之名的由来,据说是当年王导在这里设过幕府而得名。
    有人统计,千百年来琅邪王氏一共出了180多位宰相、30多个皇后、30多个驸马。当然,也出过一个叫王莽的皇帝(不定是琅邪王氏),不过是个短命的王朝。像琅邪王氏一门出了这么多宰相、皇后和名人在其他姓氏中虽然绝无仅有,但绝非“迷信”的原因,既是历史的巧合,也是历史的必然。
    【一代书圣】王羲之生于东晋元帝大兴四年(321—379年。一说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王羲之生活在晋元帝到晋哀帝时期(历6位皇帝),其父王旷当过淮南太守。他的伯父王翼,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家。7岁那年,王羲之拜女书法家卫铄为师学习书法,他临摹卫书一直到12岁,虽已不错,但自己却总是觉得不满意。因常听老师讲历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使他对东汉“草圣”张芝的书法产生了钦羡之情,并决心以张芝的“临池”故事来激励自己。以至于他的字有入木三分之说。
    王羲之一生最好的书法,首推《兰亭集序》,那是他中年时候的作品。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农历3月3日,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这叫做“修褉”。永和九年的3月3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到兰亭的河边修褉。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诗。作完了诗,大家把诗搜集起来,合成一本《兰亭集》,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这时王羲之已醉了,他趁着酒意,拿起鼠须笔,在蚕茧纸上,挥就起来。这篇序文,就是后来名震千古的《兰亭集序》。其中有20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集序》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于昭陵。
    【书换白鹅】王羲之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舟游览绍兴山水,船到一个村庄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
    【东床坦腹】王羲之20岁时,太尉郗鉴想选女婿。郗鉴知道王导家族的孩子都是俊才,便想从中选一个做他的乘龙快婿,便写了一函给王导。王导复信,让郗鉴派人来选,并叫几个孩儿做些准备。几个小斯着实打扮了一番,准备迎接挑选,惟王羲之没有打扮,依旧坦腹躺在东边的竹榻上吃胡饼,根本不当一回事(狂傲)。选婿的人来了,一一过目后,回禀郗鉴。郗鉴听后便说,“吃胡饼者,此正吾佳婿也!”于是郗鉴便把女儿郗浚嫁给了王羲之。现在我们使用的成语“东床坦腹”就来自王羲之。
    【田园诗人】陶渊明(365—427年)东晋文学家,诗人。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寻阳柴桑(今九江市)人。东晋末、南朝宋期间的杰出诗人。少好读书,兼谙玄佛。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年幼时,家庭衰微,8岁丧父,12岁母病逝,与母妹3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
    义熙元年(405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81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晋书•陶潜传》)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息绝交游,不再出仕,躬耕自资,饮酒赋诗,自娱心志。
    他29岁出仕,经历了13年时宦时隐的生活,后辞官回乡22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9月中旬,62岁的陶渊明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作诗文多描写农村景色,主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归田园居》、《饮酒》、《桃花源记》等,今存《陶渊明集》。如,归园田居(其二):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希。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他高洁孤傲的人格和“桃花源”的理想,以及诗意化的生活情趣,对后世文人士大夫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东晋以后,宋(420—479年)、齐(479—502年)、梁(502—557年)、陈(557—589年)史称南朝,相继在南京建都,南朝与此前的东吴、东晋合称“六朝”。难怪清人郑板桥在《六朝》诗中叹道:“一国兴来一国亡,六朝兴废太匆忙。南人爱说长江水,此水从来不见长。”直白的诗句揭示出六朝历史明显的特征。一朝接一朝的偏安朝廷,一个又一个的无能皇帝,给世人留下了东南半壁、魏晋风度、后庭玉树、南朝石刻的惨淡回忆。
    公元420年,刘裕“受晋禅”,史称宋武帝,为南朝之开端。南北朝对峙长达170年,在此期间,建康一直是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号称“京辇神皋”。
    东晋以后,由南朝的刘裕在建康建立了南朝刘,又称刘宋王朝。请看下一篇:十代故都之南宋王朝。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