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四)其他诸帝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除朱棣之外,在北京先后还有14位皇帝继位,一直到1644年,末代皇帝崇祯吊死煤山为止。因为这14位皇帝均在北京,所以这里只作一般介绍。
    1、明朝第四位皇帝——仁宗皇帝
    朱高炽(1378—1425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7月23日生于凤阳(今安徽省凤阳),明成祖永乐皇帝长子,母仁孝文皇后徐氏为开国元勋徐达之女。朱棣举兵时,朱高炽作为世子守北平,曾以万人拒李景隆50万众,确保了北平的安全。朱棣登基,以北平为北京,仍命朱高炽居守。
    早在洪武时期,朱高炽就被立为燕王世子,而且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的喜爱。永乐二年(1404年)2月,始召至京(南京),立为皇太子。成祖数次北征,命之监国,裁决庶政。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7月,朱棣崩于榆木川。8月,朱高炽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洪熙元年。
    朱高炽身体过于肥胖,行动十分不便,一般需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走,因此对于一生嗜武的成祖来讲,他并不喜欢这个儿子。朱高炽即位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废除了古代的宫刑,停止宝船下西洋和皇家的采办珠宝。以唐太宗为楷模,爱民如子,下令减免赋税,对于受灾的地区无偿给以赈济,开放一些山泽,供农民渔猎,对于流民一改往常的刑罚,采取妥善安置的做法,这一切都使得洪熙朝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明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期,也是史称“仁宣之治”的开端。
    洪熙元年(1425年)5月12日,体弱多病的洪熙皇帝,登极后从政仅8个月(1424年9月至1425年5月),可以说皇位还没有坐热,就心脏病突发猝死于钦安殿,年48岁。谥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庙号仁宗。葬北京昌平献陵(今北京十三陵)。
    《列传》选录;
    仁宗诚孝皇后张氏,永城(今河南省永城)人。父张麒以女贵,因为女儿的原因,死后被追封为彭城伯。洪武二十八年(1396年)封燕世子妃。永乐二年(1404年)封皇太子妃。仁宗朱高炽继位,册张氏为皇后。宣宗(朱瞻基)即位,尊为皇太后。英宗(朱祁镇)即位,尊为太皇太后(这是大明朝第一位太皇太后,经历了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
    太皇太后于正统七年(1442年)病重,不久崩逝。尊谥为“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昭圣昭皇后”,与仁宗朱高炽合葬献陵。
    2、明朝第五位皇帝——宣宗皇帝
    朱瞻基(1398—1435年),仁宗朱高炽长子。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据说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爷爷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做了一个梦,梦见太祖皇帝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大圭象征着权力,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象征着要将江山送给他。朱棣醒来以后正在回味梦中情景,忽然有来报说孙子朱瞻基降生了。朱棣马上意识到难道梦中的情景正映证在孙子的身上,他马上跑去看孙子,只见小瞻基长得非常可爱,而且脸上一团英气,朱棣非常高兴。
    洪熙元年(1425年)6月,朱瞻基即皇帝位。以明年为宣德元年。朱瞻基是一个比较有文化素质的皇帝,他喜欢射猎、斗促织(斗蟋蟀)和各种戏游。他即位后曾让各地采办上等蟋蟀来京,地方官员为了取悦宣宗,都变本加厉地下达任务,一度给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负担,百姓称他为“促织天子”、“促织皇帝”。故宫博物院收藏着宣德皇帝朱瞻基的亲笔绘的射猎、戏游等绘画,如《武侯高卧图》、《三阳开泰图》、《瓜鼠图》、《射猎图》(后人定名为《明宣宗射猎图》)、《行乐图》(后人定名为《明宣宗行乐图》)等。
    宣德年间,还出了一件宝物,那就是宣炉即宣德炉。宣德三年(1428年)始铸。
    中国古代使用香炉极为广泛,比如熏衣,入朝拜谒尊贵必须将衣服熏香,才不失仪,社会相习成风,平民百姓社交也喜欢效仿。一直到清代乾隆年,引进了西洋香料,此风始息。香炉也是书房必要之物,古人读书喜欢焚香,据说这能使读书人心情愉快,有裨益于理解及记忆,所以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说法;供祀神佛更离不开香炉。香炉一般用铜、陶、瓷、等器皿,汉朝便有博山铜香炉,宋代瓷业发达,开始烧制瓷炉,自明朝宣德年创制铜宣德炉。
    宣德年间,经济发展,海内升平,暹罗国(今泰国)刺加满霭普献风磨铜(即红铜)数万斤,再加上金、银等贵重矿物33种,参照宋代诸名窑瓷器款式,铸造了色泽晶莹而温润,堪称极品的铜香炉。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宣德炉成为铜香炉的通称。自宣德年间创制铜炉以来,遂开后世以铜制炉之先河。所以谈炉首推宣德炉。宣炉所以名世,原因皆在原料佳,冶炼妙。普通之铜经过4炼即现珠光宝色,世上所传干将莫邪之剑也仅6炼,而宣炉之铜最精者达12炼,最劣者也为6炼,所以宣炉可称为宝。
    仁宗死后由朱瞻基继位(1425年),年号“宣德”。他清革前弊,整顿机构,对那些“贪津不律”、“不达政体”和“老疾”者,予以罢免,实行精简和裁冗措施,以振朝风。派遣廷臣出任地方知府,在一些重要省份设置巡抚,主要目的是整理赋税。在用人方面,宣德帝限制入仕人数,实行保举和欠任,目的在于任官得人和责成治效。宣德帝还实行了一些减轻民困的措施,蠲免税粮、复业流民、赈灾救荒等,在稳定明朝统治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宣德皇帝在位11年,后世称仁宗朱高炽和宣宗朱瞻基为“仁宣之治”,比之于西汉“文景之治”。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初三,朱瞻基死于乾清宫,年38岁。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庙号宣宗。葬北京昌平景陵(今北京十三陵)。
    《列传》选录:
    ①宣宗恭让皇后胡氏,名善祥,济宁(今山东省济宁)人。永乐十五年(1417年)选为皇太孙妃。宣宗即位,立为皇后。时孙贵妃有宠,胡皇后未有子,又善病。宣德三年(1428年)春,废胡皇后,立孙贵妃为皇后。胡皇后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诸大臣张辅、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等不能争。张太后怜悯被废的胡皇后,常召居清宁宫。内廷朝宴,常命胡皇后参加。胡皇后常怏怏。正统七年(1442年)10月,太皇太后崩,胡皇后痛哭不已,逾年亦崩,用嫔御礼葬金山(今北京西郊金山)。
    天顺六年(1462年)孙太后崩。钱皇后告诉英宗说:“后贤而无罪,废为仙师。其没也,人畏太后,殓葬皆不如礼。”因劝复其位号。英宗问大学士李贤。贤对曰:“陛下此心,天地鬼神实临之。然臣以陵寝、享殿、神主俱宜如奉先殿式,庶称陛下明孝。”天顺七年(1463年)7月,尊谥曰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修陵寝,不祔庙。
    ②宣宗孝恭皇后孙氏,邹平(今山东省邹平县)人。幼有美色。父忠,永城县主簿也。诚孝皇后母彭城伯夫人,故永城人,时时入禁中,言忠有贤女,遂得入宫。方十余岁,成祖朱棣命诚孝后育之。已而宣宗婚,诏选济宁胡氏为妃,而以孙氏为嫔。宣宗朱瞻基即位,封贵妃。故事:皇后金宝金册,贵妃以下,有册无宝。妃有宠,宣德元年(1426年)5月,朱瞻基请示太后,制金宝赐焉。贵妃有宝自此始。
    宣德二年(1427年)11月11日,孙贵妃生朱祁镇(其实另有宫女所生,为孙贵妃抱养,由此可见历来就有对宣宗朱瞻基废胡皇后不满的人)由是眷宠益重。胡皇后上表逊位,请早定国本。孙贵妃伪辞曰:“后病痊自有子,吾子敢先后子耶?”
    宣德三年(1428年)3月,胡皇后废,遂册立孙贵妃为皇后。英宗朱祁镇立,尊为皇太后。
    3、明朝第六位、第八位皇帝——英宗皇帝
    朱祁镇(1427—1464年),明宣宗朱瞻基长子,宣宗死后继位。朱祁镇本是一个宫女的孩子,1435年继位时年不满9岁,崇信宦官王振。结果导致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虏。但是在于谦的率领下,明廷另立代宗朱祁钰(朱祁镇异母弟)为景泰帝,并发动全国军民抗战,打退了入侵的瓦剌军,明朝一度复兴。朱祁镇两次登基,第一次登基时年号为“正统”(1435—1449年),在位14年,“土木之变”后被瓦剌俘虏一年,回到北京后,又被其弟明代宗朱祁钰皇帝软禁7年。8年后通过“夺门之变”,又从其弟手中夺回了皇位,实现了第二次登基,年号为“天顺”(1457—1464年)在位8年,两次共在位22年。
    英宗朱祁镇是在他在位的最后一年才从钱皇后口中知道自己本是宫人之子,但年长日久,他已无法知道生母的身世和下落(按钱皇后的说法,英宗生母“死于非命”,从孙贵妃跟胡皇后争宠得逞并进而逼死胡皇后的情况来看,这是很可能的),只好把一腔同情寄予被废的胡皇后身上,为她重修陵寝,一切按照皇后的规制办理。钱皇后为什么要替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废后胡氏说话?原来,作为英宗的皇后,钱氏也没有生过皇子,而当时周贵妃却有一子,即后来的宪宗朱见深。这种情形跟当年胡皇后无子、孙贵妃有子的情形极其相似。也许正是由于这一情形,使得钱皇后深为同情胡皇后。钱皇后很幸运,并没有因无子而被废。
    明英宗朱祁镇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有兴趣的人可以做一些研究,给后人一些启示。
    天顺八年(1464年)1月17日,朱祁镇病死于乾清宫,年38岁。遗诏罢宫妃殉葬(自朱元璋重开活人殉葬旧例以来,又过了66年方被英宗朱祁镇废止)。当初,太祖朱元璋崩,宫人多从死者。建文、永乐时,相继优恤。若张凤、李衡、赵福、张璧、汪宾诸家,皆自锦衣卫所试百户、散骑带刀舍人进千百户,带俸世袭,人谓之“太祖朝天女户(殉葬的宫女)”。历成祖,仁、宣二宗亦皆用殉。景帝以郕王薨,犹用其制,盖当时王府皆然。至英宗朱祁镇遗诏,始罢之。
    朱祁镇死后谥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庙号英宗。葬北京昌平裕陵(今北京十三陵)。
    《列传》选录:
    ①英宗孝庄皇后钱氏,海州(今江苏连云港)人。正统七年(1442年)立为后。钱皇后出身低微,英宗朱祁镇很想给她的家人加官晋爵,但钱氏却推辞了。皇后的家族没有封爵,这在有明一代是很少见的。正统十四年(1449年),英宗被蒙古人迎到北边狩猎(即“土木事变”,实际是被俘),钱皇后倾尽所拥有的财产想尽办法,谋划将英宗迎回北京。英宗北狩期间,钱皇后日夜号哭不止,哭累了就趴在地上,因为不停的流泪,一只眼睛就因此失明了;因为经常伏地痛哭,一条腿也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最后变成了跛腿。(夫妻之情能到这样地步的,真不多见)终于,英宗回到北京,但是又被代宗朱祁钰幽禁在南宫,只有钱皇后日夜陪伴。钱皇后没有儿子,周贵妃生长子朱见深,就是后来的成化皇帝朱见深。
    英宗担心自己驾崩后钱皇后受周贵妃欺负,特地在临终之前遗诏朝臣:“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当时大学士李贤立刻书写诏书。
    明代此前的惯例是一帝一后同葬,这道遗命就等于告诉周贵妃:你的儿子做了皇帝,但钱皇后的太后地位是不能动摇的。果然,英宗死后,周贵妃就闹了起来,要独称太后,排挤钱皇后。大学士李贤、彭时就以英宗遗命为理由坚决反对。最后宪宗朱见深从中做个妥协,两宫并尊,周氏和钱氏同为皇太后。等到钱太后去世时,周太后又从中作梗,不让钱太后与英宗合葬。因事关国体,大臣们又起来反对,竟至“百官伏哭文华门外”。最后,又是权宜之计,钱太后葬于英宗玄堂左边,右边空着留给周太后。这时,周太后居然派人暗中做手脚,让钱太后圹位(墓穴)距离英宗玄堂数丈之遥,而且将中间堵塞起来,其意就是不让钱太后在另一个世界跟英宗见面。
    ②孝肃周太后,英宗朱祁镇妃,宪宗(朱见深)生母,昌平(今北京昌平)人。天顺元年(1457年)封贵妃。宪宗即位,尊为皇太后。孝宗(朱祐堂)立,尊为太皇太后。
    4、明朝第七位皇帝——代宗皇帝
    朱祁钰(1428—1457年),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弟。朱祁钰的一生命运多舛。他的生母,本是永乐皇帝的二子汉王朱高煦府邸的一位侍女。朱高煦在“靖难”时立有战功,多次在紧急关头解救明成祖,但是他居功自傲,凶悍枉法,甚至妄图篡夺其兄、太子朱高炽之位。洪熙元年(1425年)6月,他曾企图伏击宣宗朱瞻基,结果失败。宣德元年(1426年)8月1日,朱高煦趁北京地震之机,在乐安(今山东广饶东北)企图谋反,设立王军府、千哨,分官授职,并勾结英国公张辅为内应。于是宣宗朱瞻基在大学士杨荣的劝谏下御驾亲征朱高煦,并生擒朱高煦及其子,解回京师(今北京),囚禁于皇城内,后被处死。并将汉王府的女眷充入后宫为奴。在返京途中,宣宗皇帝邂逅了汉王朱高煦府邸的侍女吴氏,并将其带回皇宫。后来吴氏生下了朱祁钰,即后来的景泰皇帝。
    代宗朱祁钰于1449年明英宗被瓦刺兵俘去之后继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在位8年。天顺元年(1457年)代宗帝朱祁钰病危时,被英宗“夺门复辟”,又名南宫复辟,失去了帝位,被废为亲王,软禁于西内(当初他将朱祁镇软禁于南内,如今自己又被软禁于西内,真是有意思)。最后在软禁中病气交加而死,终年30岁。
    纵观明代宗朱祁钰一生,有两大功劳,两大失策:功劳一,支持于谦反对朝廷南迁,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功劳二,重新起用正统朝被迫害的忠直大臣,并对明朝瓦刺之战以后的恢复作出了贡献。失策一,在处理英宗被俘后迎回的问题上不够大度,如果有个高姿态将英宗迎回并妥善安置,而不是软禁在南内。他也不见得会失去皇位。失策二,英宗回来之后并未影响他的皇位,他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废掉太子朱见浚,而另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结果只能以悲剧而告终。后来英宗复位不承认他的皇帝身份,以亲王礼葬于京西金山口。
    直到1475年才追复了朱祁钰景泰年号,被谥为景帝,庙号代宗。并将原亲王墓扩建为皇陵,即景泰陵(今北京市西郊玉泉山北麓的金山口)。1979年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列传》选录;
    代宗废后汪氏,顺天(今北京)人。正统十年(1445年)册为郕王妃。正统十四年(1449年)冬,朱祁钰即皇帝位,册汪氏为皇后。后有贤德,尝念京师诸死事及老弱遇害者暴骨原野,令官校掩埋之。生二女,无子。景泰三年(1452年),妃杭氏生子朱见济,景帝朱祁钰欲立为太子,而废宪宗朱见深,汪皇后坚决不同意。以是忤帝意,遂废皇后,立杭氏为皇后。景泰七年(1456年),杭皇后崩,谥肃孝。英宗朱祁镇复皇帝位,削杭皇后号,毁所葬陵,而后仍称郕王(朱祁钰)妃。景帝朱祁钰崩,英宗朱祁镇以其后宫唐氏等殉,议及后(欲让已废的汪皇后殉葬)。李贤曰:“妃已幽废,况两女幼,尤可悯。”英宗朱祁镇才作罢。
    正德元年(1506年)12月汪皇后薨,议祭葬礼。大学士王鏊曰:“葬以妃,祭以后。”遂与朱祁钰合葬金山。明年尊谥曰贞惠安和景皇后。
    5、明朝第九位皇帝——宪宗皇帝
    朱见深(1447—1487年),正统十二年(1447年)生,生母是贵妃周氏。明英宗朱祁镇长子,原名朱见浚,于1449年英宗北征时奉皇太后之命,被立为皇太子。后来朱见浚的皇父被瓦剌军俘虏,由他的叔叔明代宗即位后,便将朱见浚被废为沂王。然后是著名的“夺门之变”,这样不仅他的父亲夺回了皇位,他的太子之位也失而复得,他父亲改元天顺,也将他改名朱见深。英宗病死后继位,在位23年。朱见深最奇怪的是他竟喜欢一个比自己大17岁的宫女,而且始终没有改变,这位宫女就是万贵妃。尽管万贵妃差点让他断了子嗣,他也矢志不渝。
    据说,1966年在苏州市虎丘乡的新庄,发现了一座明朝的墓葬,从墓中出土了100多件奇珍异宝,其中有一幅画气势恢宏,长624厘米,宽37厘米,它构图严谨,笔法细腻,画面上的宫廷院落巍峨壮观,各种人物的情态、动作细致入微,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尤其引人注目。经专家考证,这是一幅表现明朝宪宗皇帝过圆宵节的行乐图,被定名为《宪宗元宵行乐图卷》。
    朱见深治国平庸,生活奢靡,但酷爱绘画,尤其喜欢让画师将他的生活都描绘出来,有提笼架鸟的,有饮酒作乐的等等。《宪宗调禽图》,描绘的是宪宗赏鸟的画,而《宪宗元宵行乐图卷》是宪宗皇帝亲自监督画成的,它真实生动地描绘了朱见深正月十五在皇宫里庆赏元宵节游玩的各种情景。画面中从早至晚的各种节目,场面均有宪宗朱见深在场。其中演出、杂技、魔术、烟花爆竹及整山灯市等场面恢宏。这也是一幅明代民俗面的代表作。此图原名“新年元宵景图”,引首有“成化二十一年仲冬吉日”题签。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春,万贵妃暴亡,朱见深也因爱妃病殁愁闷成病于8月去世,终年41岁。尊谥为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庙号宪宗。葬茂陵(今北京市十三陵)。
    《列传》选录;
    ①明宪宗废后吴氏,顺天(今北京)人。天顺八年(1464年)7月立为皇后。早先,宪宗朱见深居东宫,万贵妃已擅宠。明宪宗朱见深当皇帝时只有18岁,却宠爱一个年已35岁的万贵妃。万氏为人机警,善于迎合。朱见深即位不久,立吴氏为皇后。吴后看不惯万妃擅宠骄横的样子,利用自己“母仪天下”的皇后身份,挑了万妃一个错,将她责打一顿。朱见深大为恼怒,废去吴氏的皇后封号。万妃此后愈加霸道。
    ②宪宗孝贞皇后王氏,上元(今南京)人。宪宗在东宫,英宗为择配,得12人,选王氏及吴氏、柏氏留宫中。吴氏既立而废,遂于天顺八年(1464年)10月册王氏为皇后。万贵妃宠冠后宫,宪宗皇帝很少去王皇后处。孝宗朱佑樘即位,尊为皇太后。武宗朱厚照即位,尊为太皇太后。正德五年(1510年)12月,尊号曰慈圣康寿。正德十三年(1518年)2月崩,尊谥曰孝贞庄懿恭靖仁慈钦天辅圣纯皇后,合葬茂陵,祔太庙。
    ③孝穆纪太后,孝宗朱佑樘生母也,贺县(今广西平乐府)人。本蛮土官女。成化年间,宪宗皇帝朱见深征蛮,俘入掖庭,授女史,警敏通文字,命守内藏。时万贵妃专宠而妒,后宫有娠者皆治使堕。柏贤妃生悼恭太子,亦为所害。宪宗偶行内藏,应对称旨,悦,幸之,遂有身。万贵妃知而恚(huì恨)甚,令婢钩治之。婢谬报曰病痞。乃谪居安乐堂。久之,生孝宗朱佑樘,使门监张敏溺焉。敏惊曰:“上未有子,奈何弃之。”稍哺粉饵饴蜜,藏之他室,贵妃日伺无所得。至5、6岁,未敢剪胎发。时吴后废居西内,近安乐堂,密知其事,往来哺养,宪宗朱见深不知也。
    宪宗朱见深自悼恭太子薨后,一直没有儿子,中外皆以为忧。成化十一年(1475年),宪宗召张敏栉发(即用手指梳头),照镜叹曰:“老将至而无子。”张敏伏地曰:“死罪,万岁已有子也。”宪宗愕然,问安在。对曰:“奴言即死,万岁当为皇子主。”于是太监怀恩顿首曰:“敏言是。皇子潜养西内,今已六岁矣,匿不敢闻。”宪宗大喜,即日幸西内,遣使往迎皇子。使至,妃抱皇子泣曰:“儿去,吾不得生。儿见黄袍有须者,即儿父也。”衣以小绯袍,乘小舆,拥至阶下,发披地,走投帝怀。宪宗置之膝,抚视久之,悲喜泣下曰:“我子也,类我。”使怀恩赴内阁具道其故。群臣皆大喜。明日,入贺,颁诏天下。移妃居永寿宫,数召见。万贵妃日夜怨泣曰:“群小绐我。”其年6月,朱佑樘的生母纪氏突然死亡,张敏吞金自杀。或曰贵妃致之死,或曰自缢也。谥恭恪庄僖淑妃。
    ④孝惠邵太后,宪宗妃,兴献帝(嘉靖皇帝的父亲)母也。父邵林,昌化(今浙江省临安市昌化)人,贫甚,鬻女于杭州镇守太监,妃由此入宫。知书,有容色。成化十二年(1476年)封宸妃,寻进封贵妃。兴王之籓,妃不得从。世宗入继大统,妃已老,目眚矣,喜孙为皇帝,摸世宗身,自顶至踵。已,尊为皇太后。嘉靖元年(1522年)尊号曰寿安。11月崩。帝欲明年2月迁葬茂陵,大学士杨廷和等言:“祖陵不当数兴工作,惊动神灵。”不从。谥曰孝惠康肃温仁懿顺协天祐圣皇太后,别祀奉慈殿。嘉靖七年(1528年)7月,改称太皇太后。嘉靖十五年(1536年),迁主陵殿,称皇后,与孝肃、孝穆等。
    ⑤恭肃贵妃万氏,诸城(今山东诸城)人。4岁选入掖廷,为孙太后宫女。及长,侍宪宗于东宫。宪宗18岁即位,妃已35岁,机警,善迎帝意,遂谗废皇后吴氏,六宫希得进御。宪宗每游幸,妃戎服前驱。成化二年(1466年)正月生皇第一子,宪宗大喜,遣中使祀诸山川,遂封贵妃。皇子未期薨,妃亦自是不复娠矣。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春,万贵妃暴疾薨,宪宗辍朝7日。谥曰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葬天寿山。弘治初(明孝宗朱佑樘初年),御史曹璘请削妃谥号。
    6、明朝第十位皇帝——孝宗皇帝
    朱佑樘(1470—1505年),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春,万贵妃病死,宪宗也因悲伤过度于8月去世。皇太子朱佑樘于9月继位,接手了一个千疮百孔的江山,第二年改年号为“弘治”,是为孝宗皇帝。
    朱佑樘的身世也非常坎坷。他的生母纪氏是广西纪姓土司的女儿,纪姓叛乱被平息后,纪氏被俘入宫中,在内廷书室看护藏书。一次宪宗朱见深偶尔经过,见纪氏美貌聪敏,就留宿了一夜。事后,纪氏怀孕。不料被宠冠后宫的万贵妃知道,命令一宫女为纪氏堕胎。该宫女心生恻隐,便谎报说纪氏是“病痞”,并未怀孕。万贵妃仍不放心,遂将纪氏贬居冷宫。后来纪氏是在冷宫中偷偷生下了朱佑樘,万贵妃得知后又派门监张敏去溺死新皇子,但张敏却冒着性命危险,帮助纪氏将婴儿秘密藏起来,万贵妃曾数次搜查,都未找到。就这样朱佑樘一直被偷偷地养到6岁。
    朱佑樘,是明代中期唯一的较为励精图治的贤君。朱佑樘17岁即位后,竭力扭转宪宗时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罢免外戚及党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朱佑樘勤勉而不专制,信任大臣,内阁权力大为上升,是明朝政治最为清明的时期。由于孝宗一朝,削弱了太监乱政的现象,采取了一些发展经济、挽救危机的治国措施,缓和了社会矛盾,出现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政治清明。史称其时为“弘治中兴”。
    朱佑樘在位期间,勤于理政。除早、晚朝外,每日两次在平台召见有关大臣议事,对臣下宽厚平和;善待百姓,多次减免灾区粮赋;重视司法,令天下诸司审录重囚,慎重处理刑事案件;在生活上也能注意节俭,不近声色,下令停止为皇宫织造细绒布(一种高档布料);在武治方面,孝宗也有所建树。他击败土鲁番,收复嘉峪关以西的土地,经营哈密。还修缮长城,抵御蒙古侵略。
    朱佑樘于弘治十八年(1505年)5月初七,病故于乾清宫,年35岁。据说,朱佑樘因为偶染风寒,太监张瑜,太医院使施钦,院判刘文泰,御医高廷和等人不诊视就开药,致使朱佑樘误服药物,鼻血不止而死。在位18年。尊谥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庙号孝宗。葬北京昌平泰陵(今北京十三陵)。
    《列传》选录:
    明孝宗孝康皇后张氏,兴济(河北省青县)人。父张峦,以乡贡入太学。母金氏,梦月入怀而生后。成化二十三年(1467年)选为太子妃。是年,孝宗朱佑樘即位,册立张氏为皇后。朱佑樘颇优礼外家,追封张峦昌国公,封张皇后弟张鹤龄寿宁侯、张延龄建昌伯,为张皇后立家庙于兴济,工程浩大,数年始毕。
    武宗朱厚照即位,尊为皇太后。正德五年(1510年)12月,以寘鐇平,尊号曰慈寿皇太后。世宗朱厚熜入继,称圣母,加上尊号曰昭圣慈寿。嘉靖三年加上昭圣康惠慈寿。已,改称伯母。嘉靖十五年复加上昭圣恭安康惠慈寿。嘉靖二十年8月崩,谥曰孝康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合葬泰陵,祔庙(袝祭后死者于先祖之庙)。

TOP

第九章重开恶例残忍杀殉
    (1)永乐之死。
    这里主要是想说,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和人物都有惊人的巧合和相似之处。比如,东吴开国皇帝孙权,当年在南京纳寡妇徐氏为妃;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也娶了一个叫郑阿春的寡妇做老婆。又如,六朝梁武帝萧衍之子萧综,被人说是东昏侯萧宝卷的遗腹子;明成祖朱棣,也被说是陈友谅的遗腹子。再如,六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儿子刘劭,虽然早已被立为太子,但是迟迟不能继位。刘劭想当皇帝心切,竟然也学汉武帝儿子的做法“巫蛊”,咒他老子早死。还有陈朝的末代皇帝陈叔宝陈后主,南唐末代皇帝李煜李后主,两个都是后主、两个都是在南京肉袒投降成为亡国奴的。这些都是南京历史上的皇帝,巧合远不止这些。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7月24日),有“千古一帝”之称的秦始皇嬴政,在第五次东巡返回途中,病逝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县),终年50岁。丞相李斯恐天下有变,秘不发丧,置棺木于辒(wēn)凉车(丧车)中,让亲信宦官守护。每到一处,一切按照秦始皇活着的时候一样,照例送膳。百官奏事,也如往常一样,只是由宦官坐在车内应答而已。时值酷暑,秦始皇的丧车腐臭难闻,于是又(李斯或胡亥)令随从官员用车载上一车鲍鱼跟在后面,来混淆尸体的臭味。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云:“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祕之,不发丧。棺载辒(wēn)凉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会暑,上辒车(丧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再来看看朱棣: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7月18日,一代英主永乐大帝朱棣,在第五次亲征返回途中,病逝榆木川(今内蒙古林西北)。遗诏传位皇太子,丧礼一如高皇帝遗制。终年65岁。因为皇帝死在外,太监马云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密谋,以六军在外为由头,所以没有向外发丧,暂时用溶化的锡做成“锡棺”将朱棣收殓了,早晚、用膳一切礼仪如常,大军继续朝京师进发,同时派人到京师向太子密报。所以,当时外界并不知道朱棣已经去世。
    《明史成祖本纪》所载:二十二年“辛卯,崩,年六十有五。太监马云密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谋,以六军在外,秘不发丧,熔锡为椑(bēi,载皇帝内棺的车)以敛,载以龙举,所至朝夕上膳如常仪。”
    明成祖朱棣、秦始皇这两位皇帝大致相似和巧合之处主要是:
    第一、都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备受争议的皇帝;
    第二、都有一段说不清的身世之谜;
    第三、都是第五次外出时,在返回途中病逝;
    第四、都是死后秘不发丧,回京途中,一切礼仪如常;
    第五、都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和统治了辽阔的疆域。
    第六、两位皇帝都是病死于工作之中,从今天来看,都应该算是因公殉职。
    秦始皇统治的疆域:“有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百越之地,尽皆俯首”,“北扩千里”(疆域面积达到300余万平方公里,差不多是我国现在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的三分之一)。
    有人认为大约相当于这样几个省、市、自治区:
    西部北向南:宁夏、陕西、四川、云南
    南部西向东:广西、广东、福建(注意:不包括海南)
    北部东向西:辽南、河北遵化、天津蓟县、北京、山西、内蒙呼和浩特、宁夏
    东部南向北:浙江、江苏、山东、天津、辽宁南部
    据《明史•地理一》:“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5875公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5452公里)。自成祖弃大宁,徙东胜,宣宗迁开平於独石,世宗时复弃哈密、河套,则东起辽海,西至嘉峪,南至琼、崖,北抵云、朔,东西万余里,南北万里。”约1000万平方公里。
    到了永乐大帝统治时期,幅陨(fúyǔn)之广:南海的“千里长沙,万里石溏(táng)”尽入版图。其声教所讫,岁时纳贡,而非命吏置籍,侯尉羁縻者,不在此数。呜呼盛矣!
    所不同的是,永乐皇帝和秦始皇相隔了1634年。此外,秦始皇东巡的目的是,除向全国“以示强威,服海内”,宣扬他统一四海的功德,巩固中央集权外,主要是为了寻找三神山,求取长生不老药,使自己永年不死。多少夹带了一些私人的利益。
    永乐大帝北征的目的是,巩固疆土,平定北方。除此之外,永乐大帝还派船队,七下西洋,称霸海上。却没有任何个人目的,从这一点来看,似乎永乐大帝比秦始皇更硬气一些。
    朱棣死后,被尊谥曰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长陵。嘉靖十七年(1538年)9月,改尊谥曰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成祖。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怎么看朱棣的言行举止都酷似其父,只是貌相没有考证(一说酷似),我想应该也是十分相像的。朱元璋的谥号是“圣神文武钦明应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庙号太祖。谥号中有“文武、大孝、高皇帝”等文字,朱棣的谥号中也有“神武、至孝、文皇帝”等文字。不过,朱棣是“神武”在前。所以,有人称他为马背上的皇帝。
    (2)活人殉葬。
    明太祖朱元璋再开活人殉葬恶例以后,到了朱棣当朝,继续沿用这一制度。那些可怜的淑女,不论是何处选来,也不论受宠与否,最后在宫中也难免一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5月,朱元璋病逝。葬钟山孝陵。死前命令46位嫔妃为其殉葬。汉族终止了1000多年的殉葬制度被朱元璋重新启动。
    用活人殉葬,是奴隶社会的一种非常残酷的制度。殉葬人有活埋的,也有被杀或自杀后陪葬。中国的殉葬制度,就考古发现,最早始于殷商时期。商人相信人死以后,灵魂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墓葬是墓主在另一个世界的居所,一切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礼制办事。奴隶主贵族死后,都用奴隶为之殉葬,让他们在“阴间”继续为主人效力。从对殷墟墓葬的发掘情况来看,人殉的数目少的几十,多的上千。当时用奴隶殉葬已成为一种制度,据《墨子•节丧篇》记载:“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就是说,为皇帝殉葬,多的几百人,少的几十人;为将军一级的殉葬,多的几十人,少的几人。
    到了春秋时期,奴隶制濒于崩溃,人殉的做法开始引起非议。春秋之后,人殉的做法已不多见,基本上改用木制或泥制人形偶像殉葬。战国时的秦国就曾在公元前384年,正式下令废止人殉。但是到了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殉葬制再次卷土重来。
    秦始皇嬴政死后,确切的殉葬人数至今是个谜,《史记•秦始皇本纪》(卷六)记载:“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据有关史料,为秦始皇殉葬的不仅仅有后宫女人,而且参与陵寝建设的工匠也都成了“殉葬品”。估计秦始皇墓中为之殉葬者数以万计。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没有任何依据。
    秦朝灭亡后,到了汉朝,除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以外,强制妇女殉葬作为一种制度,已不复存在。据《三国志•吴书》载:三国时吴将陈武战死,孙权破例下令以陈爱妾殉葬。不久吴亡之后,即被人指责:“权仗计任术,以生从死,世祚之短,不亦宜乎!”
    但在明朝初期,再次出现了嫔妃殉葬的情况,朱元璋重开恶例。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他的次子秦王朱樉死后,以两名王妃殉葬。
    据《明史•太祖本纪》记载,1398年闰5月初十,(朱元璋)“崩于西宫,年七十有一”。朱元璋死后,朱允炆遵遗诏,依古制,凡没有生育过的后宫嫔妃,皆令殉葬,另有若干宫女从死。据明末人毛奇龄所著《彤史拾遗记》记载:“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宫人十数人。”
    朱棣死后,据说被殉葬的宫人有30余人。即使最受宠爱的韩氏和在吕氏惨案中幸免于难的崔氏亦在其列。殉死那天,照例要赏她们一顿酒宴,随后,把她们领入大堂,这时大堂上已经安置好了许多小木床。只听得哭声震天,宫女们一个个被强迫站在木床上,把头伸进吊好的绳套中。由站在一旁的宦官将床撤开,宫女便升天了。韩氏死时,呼喊着自己的乳母说:“娘,我去了!娘,我去了!”喊声未绝,床已撤去。虽然殉葬者的家属被称为朝天女户,有优厚的抚恤,殉葬者也会得到好听的谥号,并被葬入皇陵,但这仍然不能弥补她们年轻的生命代价。
    从北京定陵的发掘情况看,定陵地宫中没有传说的伤人机关,也没有传说中的把营建皇陵者埋在墓穴中的事情。但是在长陵、献陵、景陵三陵墓中有人殉葬,殉葬者不入地宫而入“井”。陵区之东西二井葬朱棣妃16人,朱高炽妃5人、朱瞻基妃10人。其他陵墓虽然也有殉葬者,但未载入史册。
    直到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稗事汇编》记载:明英宗临崩时说:“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勿复为。”明初以来所实行的嫔妃殉葬制度就此废除。
    但实际上,这一制度一直到康熙十二年(1673年)才真正得到禁止。从此,帝王死后的殉葬制才算真正退出中国历史的舞台。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8月,皇太子迎朱棣灵柩入仁智殿,加殓纳辛宫。9月,葬长陵(今北京十三陵)。
    《列传》选录:
    ①明成祖朱棣的仁孝皇后徐仪华,是中山王徐达的长女。幼时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女秀才)。朱元璋闻徐仪华贤淑,召徐达谓曰:“朕与卿,布衣交也。古君臣相契者,率为婚姻。卿有令女,其以朕子棣配焉。”徐达顿首谢。
    洪武九年(1376年),册为燕王(朱棣)妃。高皇后(朱元璋皇后马秀英)深爱之。后来,徐妃跟随朱棣到北平就籓,居孝慈高皇后丧三年,蔬食如礼。高皇后遗言可诵者,徐妃一一举之不遗。
    靖难兵起,王(朱棣)袭大宁,李景隆乘间进围北平。时仁宗(朱高炽)以世子居守,凡部分备御,多禀命于徐妃。李景隆攻城急,城中兵少,后激劝将校士民妻,皆授甲登陴拒守,城卒以全。
    朱棣即帝位后,册徐妃为皇后。徐皇后说:“南北每年战斗,兵民疲敝,宜与休息。”又说:“当世贤才皆高皇帝(朱元璋)所遗,陛下不宜以新旧间。”又说:“帝尧施仁自亲始。”帝辄嘉纳焉。早先,徐皇后的弟弟徐增寿常将京师(今南京)的情况密报燕王朱棣,使朱棣最终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后来徐增寿被建文帝朱允炆杀死。朱棣要追赠徐增寿爵位,徐皇后力言不可。朱棣不听,还是封徐增寿为定国公,并命其子徐景昌袭爵,然后才告诉徐皇后。徐皇后说:“非妾志也。”连谢都没谢。
    徐皇后曾经采辑《女宪》、《女诫》作《内训》20篇,又类编古人嘉言善行,作《劝善书》,颁行天下。
    永乐五年(1407年)7月,徐皇后病死,时年46岁。朱棣十分悲恸,为荐大斋于灵谷、天禧二寺,听群臣致祭,光禄为具物。10月,谥曰仁孝皇后。永乐七年(1409年)营寿陵于昌平之天寿山,又4年而陵成,以后葬焉,即长陵。朱棣亦不复立皇后。仁宗(朱高炽)即位,尊谥曰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祔太庙。
    ②明成祖朱棣昭献贵妃王氏,苏州人。永乐七年(1409年)封贵妃。妃有贤德,事仁孝皇后恭谨,为朱棣帝所重。朱棣晚年多急怒。妃曲为调护,自太子诸王公主以下皆倚赖焉。十八年(1420年)7月薨,礼视太祖成穆孙贵妃。
    ③明成祖朱棣恭献贤妃权氏,朝鲜人。永乐时,朝鲜贡女充掖庭,妃与焉。姿质穠农粹,善吹玉箫。朱棣爱怜之。永乐七年(1409年)封贤妃,命其父权永均为光禄卿。明年10月,权氏侍朱棣北征。凯还,薨于临城(今河北临城),葬峄县。
    (3)后人评价。
    明成祖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多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关于朱棣这个人,历史上有很多评价,至于对朱棣这位皇帝的功过是非,是三七开、四六开、还是五五开,最好留给历史专家们去分析,我们不宜妄作判断。
    ——有人说朱棣是个好皇帝,但却是个坏人。在明朝诸帝中,其丰功伟绩恐怕无人能与之匹敌,所作所为仅次于其父朱元璋,但是永乐大帝的凶杀成性、冷酷无情,特别是他残杀建文遗臣时极尽酷刑之所能,也是历史上无人能及的。
    ——也有人说,朱棣是“开疆拓土,西洋现威,万邦来朝,太平盛世。”的领袖。
    ——还有人说,朱棣是一个残暴的政治家,利用手中的权力作了许多令人发指的屠杀——方孝孺十族灭门,三千宫女被杀;又是一个开放的领导者,让世人认识了明朝国力的强盛;还是一个阴险的执政者,设置东厂进行特务统治...。
    ——《明史》赞曰: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明太宗实录》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太祖曰:‘诸子中燕王仁孝有文武才略,能抚国安民,吾所属意。’”
    ——黄如一诗云:“君不见天风浩荡莽苍原,劲草繁根车辙浅。车辙浅,单于遁逃前,永乐大帝空嗟怜。君不见碧波涌起大明帆,万里海疆日月悬。日月悬,寰宇共华帘,三宝太监英名全。”描写明太宗时期中华帝国的宏伟气象,上阕(què)说蒙古对明太宗敬畏如虎,当明军北征蒙古的时候,大汗已经提前一年多逃遁,连逃跑的车辙印都已经模糊了,永乐大帝欲求一败而不得;下阕则是说中华帝国的国威遍布四海,中国海军安抚了全世界,寰球人类都向往华夏文明,成就了三宝太监郑和公公的一世英名。
    ——从庙号来看朱棣。庙号是皇帝死后由后人为其所加的称号,基本是于其性格特点,生平事迹有关,大体符合本人的特征,但也有名不副实之类。永乐皇帝朱棣病故还京后,被谥为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谥曰: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成祖。明成祖朱棣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了不起的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肇基了“永宣盛世”,正如旧史家所说:“高祖(朱元璋)成祖(朱棣)肇造,享国长久,六七十年间,仓廪赡足,生齿繁殖。”因此朱棣也和其父朱元璋一样,是个值个肯定的人物。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
    总之,无论是朱棣的雄才伟略、勤政富民,还是他的残暴杀戮,也无论他是以怎样的身份和手段登基称帝,他最终都完成了一代英主的宏图伟业,将其父亲朱元璋一手创建的大明王朝推向了顶峰,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4)成祖年表。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宋龙凤六年4月17日,生于应天(今南京),1岁。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宋龙凤七年,2岁。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宋龙凤十年,5岁。
    正月,朱元璋称吴王,仍用龙凤年号。2月,朱元璋伐汉,陈理降,汉亡,两湖、江西原陈友谅属地多归降。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吴元年,8岁。
    朱元璋为诸子命名,始名朱棣。
    明洪武元年、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9岁。
    正月,朱元璋于应天即帝位,国号明,年号洪武。长子朱标被立为太子。汤和克延平,陈友定死,5月,两广平。7月,徐达、常遇春克通州,元顺帝北逃上都,从此称北元,明军取大都。
    明洪武二年(1369年),10岁。
    诏中书省编《祖训录》,定分封诸王及国邑官属之制。朱元璋立皇陵碑,以凤阳为中都,命辑《昭鉴录》。
    明洪武三年(1370年),11岁。
    封皇子九人为王,二子樉为秦王,三子棡为晋王,四子棣为燕王,五子橚为吴王,六子桢为楚王,七子榑为齐王,八子梓为潭王,九子杞为赵王,十子檀为鲁王,从孙守谦为靖江王。
    明洪武九年(1376年),17岁。
    正月27日,朱棣订亲,册徐达长女为燕王妃。秦、晋、燕王受命赴中都。朱棣为北平燕王府工程事致书李文忠。
    明洪武十年(1377年),18岁。
    太子朱标次子朱允炆生。
    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20岁。
    燕王回师京师。汤和率列侯练兵于临清。右丞相汪广洋谪到广南,追敕杀之。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21岁。
    3月,燕王就藩北平(今北京),给燕王中、左二护卫侍从及将士5777人。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23岁。
    马皇后病逝,燕王奔丧京师。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30岁。
    正月,改大宗正院为宗人府,以秦王为宗人令,晋、燕王为左、右宗正,周、楚王为左、右宗人。12月,周王朱橚弃国奔凤阳,命其居京师,世子有燉理藩国事。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31岁。
    正月,命晋、燕王率师北伐。3月,燕王师抵迤都,收降乃儿不花。朱元璋命运钞百万赐之。晋王不见敌而还。重兴胡惟庸案,谭王妃父坐胡惟庸党,谭王惧罪自杀。肃清逆党。榜列功臣57人。蓝玉平施南等洞蛮。杀李善长、陆亨等。严禁沿海军民交通外番。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33岁。
    4月,皇太子朱标卒。9月,立皇第三孙朱允炆为皇太孙。正月,晋、燕、周、楚、湘诸王进京朝见。靖江王以淫虐幽京师,卒。命诸王“岁训将练兵,周视封疆,作军器必精良,以固边圉”。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35岁。
    3月,命韩、沈二王省视秦、晋、燕、周、齐诸王,以敦友悌。
    严禁私人海外贸易。修《孟子节文》。傅友德、王弼赐死。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36岁。
    命周王、晋王发兵往塞北筑城屯田。命燕王发北平不齐万7千人、辽东兵同总兵官周兴等往3万卫搜捕野人女真。更定诸王岁供之数。皇太孙完婚,以光禄少卿马全女为妃。秦王病卒。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37岁。
    3月,燕王北征,败敌于彻彻儿山。重定诸王见东宫礼。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38岁。
    5月,敕晋、燕、代、辽、宁、谷诸王备边。禁诸王擅自兴作。敕楚王、率师征“古州蛮”,湘王副之,筑铜鼓城。4月,燕王受命督筑大同城。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39岁。
    3月,晋王卒。4月,敕燕王备边方略。5月,敕燕王节制北平都司、行都司及燕、宁、谷王府兵,辽东都司及辽府兵备御开平。闰5月,朱元璋病卒。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改明年为建文元年。大赦天下,以齐泰为兵部尚书、黄子澄为太常卿,参予机务,定削藩之议。7月,周、齐、代、岷诸王以罪被逮。11月,朝廷命张昺、谢贵掌北平布政司、都指挥使司事。密旨伺察燕府动止。燕府长史葛诚具言府中之谋。
    明建文元年(1399年),40岁。
    2月,诏令诸王不得节制文武力士。3月,命宋忠屯开平,耿练兵山海关,徐凯练兵临清,调兵屯彰德、顺德,防燕王。4月,湘王柏自杀,齐、代、岷王废为庶人。7月,燕王杀张昺、谢贵等,夺北平九门,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援祖训起兵,以僧道衍为谋士,称“靖难”之师。朱允炆遣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北伐燕军。8月,燕师夜袭雄县,歼耿部先锋9千,复破耿炳文军于真定。复遣李景隆代耿炳文。10月,朱棣率师袭大宁、挟宁王,得朵颜三卫骑兵。回师又败李景隆于北平郑村坝。
    明建文二年(1400年),41岁。
    诏减苏松重赋。以盛庸代李景隆率师伐燕。4月,败李景隆、平安军于白沟河。5月,围济南,山东参政铁铉固守,并败燕军,解围撤兵。12月,盛庸败燕军于东昌,张玉战死。
    明建文三年(1401年),42岁。
    2月,燕师出北平。3月,破盛庸于浃河。再破平安于藁城。6月,燕将李远焚南军粮道。用僧道衍计,直趋京师。
    明建文四年(1402年),43岁。
    洪武三十五年燕军下徐州,不克,趋宿州,朱棣率师破平安军于淝河。徐辉祖败燕师于齐眉山,4月又败官军于灵璧,俘平安。渡淮,趋扬州,6月,陈瑄以舟师降。燕师渡江,破盛庸官军于瓜州,镇江守军降。5月,诏天下勤王。召唤齐泰、黄子澄。命庆城郡主如燕师。割地请和不成,谷王、李景隆开金川门纳燕师。宫中火起,建文帝下落不明。燕师入京。
    7月,燕王朱棣即位,改建文年号,仍称洪武三十五年,改明年为永乐元年。杀齐泰、黄子澄,族诛,杀方孝孺,灭十族。大杀“奸臣”,株连甚广。诏一切复旧制,命解缙、黄淮、胡广、杨绒、杨士奇、金幼孜、胡俨等入内阁予机务。诏重修《太祖实录》。论“靖难”功封赏。
    永乐元年(1403年),44岁。
    改北平为顺天府称北京。
    永乐四年(1406年),47岁。
    3月,朱棣亲临太学祭孔。诏以明年5月建北京宫殿。
    永乐五年(1407年),48岁。
    封哈立麻为大宝法王。5月,安南平,设郡县及交阯三司。7月,皇后徐氏死。9月,郑和出使还。修《永乐大典》成。
    永乐七年(1409年),50岁。
    朱棣于即位后首次北巡至北京,皇太子监国。7月,营昌平天寿山陵。
    永乐八年(1410年),51岁。
    2月,朱棣亲征鞑靼本雅失里,胡广、杨荣、金幼孜等从,长孙朱瞻基留守北京。5月,败本雅失里与斡难河。6月,败阿鲁台。7月,回师北京。11月,抵京师。
    永乐九年(1411年),52岁。
    张辅再征交阯。开会通河。倭寇浙东。郑和出使还,俘锡卢山国王阿烈苦泰儿至京,释还。解缙以私觐太子,下狱。10月,封哈密兔力帖木儿为忠义王。诏姚广孝重修《太祖实录》。立朱瞻基为皇太孙。
    永乐十二年(1414年),55岁。
    3月,张辅平定交阯,献俘京师。朱棣亲征瓦剌马哈木,战于忽兰忽失温,大败之,杀伤相当。
    永乐十四年(1416年),57岁。
    改封赵王朱高燧于彰德。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伏诛。作北京西宫。11月,朱棣自北京还,决定迁都。命建北京宫殿城垣。削汉王朱高煦二护卫,以其有过。郑和复使西洋。
    永乐十五年(1417年),58岁。
    2月,谷王有罪,废为庶人,徙封汉王朱高煦于乐安州。朱棣北巡至北京。北京西宫成。4月,颁《四书大全》、《五经大全》、《性理大全》于两京六部、太学及府、州、县学。
    永乐十六年(1418年),59岁。
    姚广孝卒。复代王朱桂护卫及官属。重修《太祖实录》、《太祖宝训》成。逮东宫官属梁潜等。封瓦剌脱欢为顺宁王。
    永乐十七年(1419年),60岁。
    6月,辽东总兵刘江大破倭寇于望海涡。郑和下西洋还。
    永乐十八年(1420年),61岁。
    2月,山东蒲台唐赛儿反,唐赛儿不获,溟逮天下出嫁尼姑万人。命陈智为参将助李彬平交阯。8月,置东厂于北京。诏迁都北京。复遣中官侯显使西域。皇太子、太孙至京师(北京)。北京宫殿郊庙成。
    永乐十九年(1421年),62岁。
    以北京为京师,以原京师为南京。朱棣御新殿受贺。郑和复下西洋。后宫以鱼、吕之乱大杀宫女宦官,坐死3千余人。奉天、华盖、谨身3殿大火,尽焚毁。主事萧仪下狱,以谏迁都也。再议征沙漠,夏原吉力谏止,下狱。
    永乐二十年(1422年),63岁。
    3月,朱棣亲征鞑靼阿鲁台,9月,返抵京师。皇太子监国。鞑靼阿鲁台远遁,移师破兀良哈。郑和自西洋还。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64岁。
    常山护卫指挥孟贤谋立赵王朱高燧夺嫡,伏诛。7月,朱棣亲征鞑靼阿鲁台,皇太子监国。鞑靼已被瓦剌所败,闻大军至,远遁。朱棣不遇敌而还,10月,收也先土干,赐姓名金忠,封忠勇王。11月,回师返抵京师。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65岁。
    正月,阿鲁台犯大同、开平。复命郑和出使西洋。4月,朱棣亲征鞑靼,次翠云屯,以不遇敌,还师,7月,卒于榆木川。

TOP

(5)孝心工程。
    南京历史上有一则刘裕孝老爱亲的故事流传甚广。说的是六朝时期,刘裕一如既往、真心实意对待继母萧文寿和结发妻子臧爱亲的故事。刘裕称帝后,尊萧文寿为皇太后;追封已经辞世12年的臧爱亲为“敬皇后”。并下遗诏,将臧爱亲的棺木从丹徒迎至南京,与他合葬于初宁陵。
    说这则故事的目的,就是说皇帝也是人,也有孝心,关键看你怎么个孝法。朱棣对父母也是很有孝心的,他在南京取代侄子当了皇帝以后,对父亲朱元璋、生母也尽了一番孝心。
    朱棣在南京打造了两个“孝心工程”。有一个孝心工程,大家都能猜到,就是前面讲的朱棣为其生母建的“大报恩寺”。撇开耗费了大量的民脂民膏不说,仅从其孝心来说,是真诚的,应该赞赏的。他还有一个孝心工程,大家其实也知道,不过没有与“孝心工程”挂钩。这个工程是巨大的、史无前例的、至今尚未完工的,那就是开凿阳山碑材。据有关专家考证,开凿阳山碑材与建造大报恩寺截然不同,这个工程大有做秀的嫌疑。
    阳山碑材,又称绝世碑材或孝陵碑材,位于南京城东约25公里、江宁区汤山镇西北的阳山,此处为古代采石场。碑材系明成祖为其父朱元璋树碑而开凿的巨型石材。1405年,明成祖朱棣起兵夺得他侄儿的帝位,一方面为了笼络人心,稳定政局;另一方面,为了显示自己是个孝子,就决定要立一巨型石碑以表其父朱元璋的功德。于是,他征集了全国万余工匠依阳山南麓开凿碑材3块。其中碑座石材高13米,宽16米,长30.35米,重达1.6万吨;碑身石材长49.40米,宽4.4米,高10.7米,重约8700吨左右;碑额石材高10米,长20.3米,宽8.40米,重约6千吨左右。若此碑立起总高为73米,重3.1万吨,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碑。这三块石材都已成形,其中碑额已与山体分开,碑身、碑座也仅有一端相连。但此石材又为何遗弃不用?说法有二:一说明朝国势渐衰,朱棣又迁都北京,故不用;一说因体积太大无法运输而弃之山间。其实,阳山碑材的确也是朱棣的“孝心工程”,他明知道这么巨大的石头,根本无法搬运,为什么还要硬着头皮去做呢?这不是贪图虚名的做秀之作又能是什么呢?。
    据最近出版的一本书上说,阳山碑材是朱棣的“做秀工程”,可见著书者也是这么认为的。
    如今这些碑材已经在阳山上足足睡了602年,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章后宫作乱怒杀三千
    在私生活方面,朱棣既是皇帝,也是人。作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国的皇帝,他是大明帝国中央政府的核心和最高统帅,享有至高无上的的权力和荣誉。但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他的情感生活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他也有忧愁、有恨恼、有缺点、有错误。
    朱棣在情感生活中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通过以下三件事情,就可以见其情感的一斑。一是敬重原配;二是大肆“宫选”;三是怒杀三千。
    (1)敬重原配。
    朱棣还在做藩王时,他父亲朱元璋便为他册封了王妃,那就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的长女徐仪华。徐氏自幼贞静,好读书,声名远播。朱元璋听说她贤淑,便对徐达说:“我与你是布衣之交,古君臣相契者,率为婚姻。卿有令女,其以朕子朱棣配焉。”徐达随即顿首谢恩。
    洪武九年(1376年)正月27日,15岁的徐氏头戴九翚(huī)四凤冠,身着青质九翟衣,在隆重的典礼之后正式成为朱棣的燕王妃。从此开始了她尊贵而不平静的一生。这年朱棣17岁。
    但是,从辈分上来说,徐氏应该称朱棣为叔叔。因为,朱守谦的父亲,就是朱元璋大哥朱兴隆之子朱文正。朱文正的嫡妻谢氏,即靖江王朱守谦的生母,与明成祖朱棣的嫡妻徐皇后之母是亲生姐妹,都是朱元璋称吴王时的将领谢再兴的女儿。所以,靖江王朱守谦与徐氏(徐仪华)是表兄妹,应该称朱棣叫叔父。
    频繁的军备战事并没有妨碍燕王夫妇之间的情谊。虽然做丈夫的频频出门在外,在家的时间很少,朱棣共有4个儿子,5个女儿。其中,燕王妃徐氏生了3个儿子朱高炽(明仁宗皇帝)、朱高煦(汉王)、朱高燧(suì,赵王)和两个女儿永安公主、永平公主。另外还有一子朱高爔,3女安成公主、咸宁公主、常宁公主。
    朱棣有4个儿子,3个都是徐皇后所生。徐皇后在世的时候,就曾经对朱棣说,老二老三这两个人性格不好,史书上写的叫“尝言,汉赵二王性不顺”,“不肯学,言动轻佻。”将来肯定是麻烦。朱元璋曾经把皇孙都请到南京来读书,朱高煦不喜欢读书,而且性格凶悍。据说朱高煦身长7尺多,矫捷善骑射,“两肋如龙鳞者数片”很特别,是一个性情很暴躁的人。
    朱棣称帝后,册封徐氏为皇后。永乐五年(1407年),徐氏病逝,享年46岁。临终她还劝朱棣要爱惜百姓,广求贤才,恩礼宗室,不要骄宠外戚。对于她的死,朱棣十分伤心,为她在灵谷寺、天禧寺举行了大斋,群臣前来致祭。徐氏被谥“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
    永乐七年(1409年),朱棣北巡,回到了他的发迹之地北平,并着手迁都事宜。同年,他在昌平天寿山营建自己的陵寝。4年后,即永乐十一年(1413年)2月,长陵玄宫落成,他将徐皇后葬入陵园。15年后,即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7月18日,壮志未酬的朱棣病逝于征漠北的途中,享年65岁。同年10月19日,朱棣与徐皇后合葬长陵。
    朱棣与其父一样,朱元璋原配马皇后去世后,没有立皇后;朱棣的原配徐皇后去世以后,也没有再立皇后,究竟是出于对原配的钟爱,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导游没有加以考证。
    野史传说,朱棣思念亡妻,一度打算册封徐达最小的女儿徐妙锦为继后。可是徐妙锦遵循长兄之志,宁可出家,也不肯嫁给“建文逆臣”朱棣。
    当时,徐家兄弟姐妹,有点像1966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情景,一家人分成两派,一方是造反派;一方是保皇派。
    徐达的长子原名徐允恭,皇太孙朱允炆成为皇位继承人,为避他的名讳,徐允恭遂改名为徐辉祖,他继承了父亲的魏国公爵位。他是真正的保皇派,他坚决站在建文帝一边的,帮助建文帝讨伐朱棣,当朱棣已经引兵渡江打到南京时,就连惹出塌天大祸的齐泰、黄子澄也脚底抹油开溜,甚至老朱家的儿孙们都纷纷开门请降了,徐辉祖仍然力战不懈。实在是无力回天了,他也拒不接受国舅爷的身份,而是守在父亲徐达的祠堂里号啕大哭,坚决不肯去见妹夫朱棣。徐妙锦和其长兄一样,也是一个保皇派。
    朱棣为了彻底消灭建文帝的死党,巩固自己的政权,对建文帝的重臣,腰斩、凌迟无不用其极,可是对待大舅子徐辉祖,朱棣的狂暴与残酷却没了踪影,看在妻子的面上,他只能强压怒火,只是将徐辉祖削爵软禁在府邸里。永乐五年(1407年),徐辉祖与徐皇后先后离开人世。朱棣虽然对这个不识抬举的大舅子恨之入骨,但还是将魏国公的爵位,让徐辉祖的长子徐钦继承。
    而徐达的幼子左都督徐增寿则与长兄不同,是坚定的造反派。自建文帝刚着手削藩起,他就坚决站在姐夫朱棣一边。当建文帝向他询问朱棣情况时,他都是为姐夫打掩护,当朱棣正式起兵后,他又想方设法将京城中的情况传报给姐夫。建文帝最终也觉得情况不对,在朱棣即将攻入南京之际,将徐增寿召至宫中,亲手将他斩于剑下。
    朱棣对小舅子之死痛惜万分,入城后抱着徐增寿的尸体痛哭,随即又追封他为定国公,谥忠愍(mǐn)。并让他的儿子徐景昌继承爵位。
    (2)大肆宫选。
    这里的“宫选”是皇宫的“宫”,不是现在社会上选拔干部搞的那个“公推公选”的“公”,或称竞争上岗。当然“宫选”也有一个严格的选拔程序,它是择美而取,干部公选是择优录用。
    汉唐时代选妃子,主要是从功臣勋戚家选,民间女子入选也有,但一般都是要么皇帝自己偶然看上的(比如汉武帝的卫子夫皇后、李夫人),要么是由地方官员进献(汉景帝的王皇后),先入选作宫女,再由宫女升上来的也有。据说,我国从宋代开始就有大规模的选妃活动。
    朱棣即位不久,曾自我标榜说:“人心诚不可有好乐,一有好乐泥而不返,则欲必胜理。若心能静虚,事来则应,事去则如明镜止水,自然纯是天理。朕每朝退默坐,未尝不思管束此心为切要,又思为人君,但于宫室车马服食玩好无所增加,则天下自然无事。”朱棣虽然算不上是个荒淫无度的皇帝,但也绝不是真的清心寡欲的皇帝。朱棣刚一即位,便下令“求民间识字妇女入内职”。永乐元年,又命礼部访求在京官员军民之家女子年15至20岁、容止端正、性情闲淑者备王妃之选。他曾命女官蔡氏到杭州选识字妇女入宫,闹得民间骚动。朱棣平时吃饭要有宫女伴唱,晚年因为身体有病,朝参也要有宫女陪伴搀扶,这在整个明朝都是很特殊的。
    明代皇帝选妃时,一般都要下诏天下停止婚娶,然后由各地挑选美女送到京城。朱棣最大规模的选美有四五百人之众,很多淑女千里迢迢来到京城,有的连紫禁城是什么样子都没看到,就在初选中被淘汰出局。剩下的,每百人一批,按照年龄大小排队,顺序入宫,参加“精选”。由太监远看、近瞧将那些稍高、稍矮、稍胖、稍瘦的,都剔除出来,送回原籍。留下来的,再按年龄大小编组,进入“一审”。
    “一审”时,太监仔细观察淑女们的容貌,辨听她们的嗓音,发、耳、额、眉、目、鼻、口、颔、肩、背、腿、脚、音,只要有一处看着不顺眼,听着不顺耳,都不能进入下一轮。
    “二审”时,太监拿着尺子,量姑娘的手、臂、腰、腿、脚,再令姑娘“活动活动”。凡是一处尺寸不符合要求,以及风度、仪态不佳者,也不能进入下一轮。
    “三审”由女官和老宫女把关,在秘室里对淑女进行全裸检查。由女官和宫女摸其乳,探其秘,闻其味,察其肤等等,合格者在宫中接受一个月左右的培训。在她们熟悉宫中规矩,学习礼仪规范的过程中,负责培训的女官,考察她们的智力、性格作风之优劣;当然,睡觉时咬牙放屁吧嗒嘴的,说梦话撒癔症的,绝对不能容留,将来惊了驾,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终审”一般由皇太后负责,有时皇上亲自出马。他们按照名单的顺序,逐一将淑女传上来,问她们一些诸如姓名、家庭情况、学识方面的问题。“考官”们审形辨音,从中筛选出一部分人纳入后宫。其余的,赐给亲王、郡王、皇子、皇孙,或留在宫中当“女官”、宫女。明代内廷有“六个局”,由女官掌管,每局下设“四个司”,女官在百人以上;她们都是皇上后妃的“后备军”。
    朱棣所宠爱的几个妃子,就是经过上述严格的程序,精心挑选出来的,一共有8名美女入选,其中有权贤妃、任顺妃、李昭仪、吕倢伃(jiéyú)、崔美人等(传说中还有吕庄妃吕康妃等高丽妃嫔)。在徐皇后死后,朱棣最宠爱的是苏州人王贵妃,命她掌管后宫。这位贵妃没有儿子,死后朱棣命儿女们为这位庶母守孝,一如他老子朱元璋待孙贵妃之礼。
    (3)怒杀三千。
    永乐六年(1408年),朱棣派内使黄俨等人到朝鲜去,赏给朝鲜王廷花银1000两、纻丝50匹、素线罗50匹、熟绢100匹,因为朝鲜曾向明廷献马3000匹。临行时,朱棣对黄俨说:“你去朝鲜和国王说,有生得好的女子,挑选几名回来。”于是朝鲜王廷下令禁止婚姻嫁娶,广招淑女,以备进献。但最初所选,黄俨以为无美色,甚为不满,并对当事者加以挫辱。朝鲜王廷只得分遣各道巡察司再选,同时通告各地:“前者,不用心推刷,多有漏报者。更于大小守令、品官、乡吏、日守两班、乡校、生徒、百姓各户,如有姿色,一皆采择。如有隐匿或有针灸、断发、帖药多方规避者,论如律。”对于各地所选的女子,黄俨等都要亲自过目。这一年被选中者为:工曹典书权执中之女,18岁;仁宁府左司尹任添年之女,17岁;恭安府判官李文命之女,17岁;护军吕贵真之女,16岁;中军副司正崔得霏之女,14岁。她们连同从者使女12名、火者(泛指受阉烧火的的仆役)12名,一同被送往北京。上路之日,被选淑女的父母亲戚哭声载道。朝鲜人在描写这些女子被选入京时写道:“九重思窈窕,万里选娉婷。辞亲语难决,忍泪拭还零。惆怅相离处,群山入梦青。”
    这5位朝鲜淑女入宫后,朱棣自然十分高兴,将这批美丽的朝鲜女人全部册封,权氏被册封为恭献贤妃权氏,任氏为顺妃,李氏为昭仪,吕氏为婕妤,崔氏为美人纳入后宫。这批女人之中,权氏美貌出众,性情温柔,一双大眼睛出奇的美丽。特别是她玉手纤纤,善于吹箫,让颇通音律的朱棣皇帝喜欢不已。权氏生于音律世家,朝鲜权家的箫和琴,尤其是箫,都是很有名气的。朱棣见到她,问她有何所长。她拿出随身携带的玉箫吹奏,窈渺多远音,朱棣大为高兴,立刻把她选拔在众妃之上。时有宫中女官王司彩(司彩,是掌管储藏缎匹的官),朱棣曾命她与权妃同辇(niǎn)而行,她很熟悉权妃。她曾写宫词歌咏道:“琼花移入大明宫,旖旎浓香韵晚风。赢得君王留步辇,玉箫嚎亮月明中。”(《明宫词》)由此深得朱棣宠爱。
    不久,朱棣就为权妃的父、兄分别封了官职,但这些官是食禄不任事的。不过,他们的俸禄要由朝鲜王廷代发。对一个妃子给予这样的待遇,在历史上是没有过的。
    朱棣十分宠爱权妃,无论到哪里,都要将她带在身边。但是,这位权妃好命不长。永乐8年(1410年)2月,朱棣率50万大军亲征漠北,权妃也随驾出征。漠北气候恶劣,一个娇柔纤弱的身体,毕竟经不住戎马生活的艰苦。大军凯旋而归的时候,权妃终于病倒了。朱棣心如刀绞,吩咐选择最好的御医为爱妃治病。可惜,再好的御医也无力回天。大军行至临城(今河北省临城县),权妃已经奄奄一息。朱棣眼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就要这样死去,无能为力,真如万箭穿心,泪流满面。他不吃不喝,一直守护着权妃,亲自为她端汤送水,喂药喂饭。权妃十分感激皇帝对自己的恩情,泪如泉涌,临终之时,依依不舍地对皇帝说:陛下,对不起,奴婢不能侍候陛下了!
    权妃走了,朱棣极为伤心,辍朝3日,亲自守灵,亲自祭祀这位权妃,并将她葬在峄(yì)县。军中将领让地方官送来大批白布,全军将士每人撕了一块披在身上,为权妃戴孝。远远看去,白茫茫一片,好象刚下了一场雪。朱棣命当地百姓出役看守坟茔(yíng),他打算将来把她迁葬在徐皇后陵中。
    权妃为什么突然死去,起初无人猜疑。但一次吕美人和权贵妃两家的奴婢在吵骂中却透露了不寻常的消息。权贵妃入宫时,皇后徐氏已死。朱棣让她接替皇后,掌管六宫的事。吕美人对此十分不满,曾面责权妃说:“有子孙的皇后也死了。你管得几个月,这般无礼!”于是,吕美人串通宦官金得、金良,从一个银匠家里借来砒霜,研成末子,放进胡桃茶中送给权妃吃了,权妃因而毙命。朱棣得知此情,大怒,将内官、银匠一并处死。吕美人罹(lí)刑最惨,朱棣命用烙铁烙她一个月,最后将她杀死。吕美人在宫的从人也一起被杀,牵连被株杀者达数百人。朱棣还逼迫朝鲜王廷将吕美人的母亲抓来杀了。但这实在是一个冤狱,直到永乐晚年才大白于天下。
    吕氏是朝鲜商贾(gǔ)的女儿,史载中称“贾吕”,见到本国先期入宫的宫女吕氏,因为都是朝鲜人,又是同姓,贾吕想与吕氏交往。谁料,吕氏对贾吕的为人很是不屑,拒绝与她结好。贾吕一直心存不满。朱棣宠妃权氏死于北征凯旋回师途中,吕氏曾随军侍候过贤妃,于是贾吕诬告权氏是被吕氏在茶里下了毒药而死的。
    当时宫中有两名姓吕的朝鲜宫女与宦官相好。这种宫女与宦官结为假夫妻的事情,在历代宫中都有,明代也不例外。这种情况,在宫中称之为“对食”,也称某宫女为某宦官的“菜户”。因为宫中有很多的宫女嫔妃,皇帝又不能一一宠爱,宦官虽然不能行夫妻之事,毕竟还是男性,宫女与之结为“对食”,很多是出于生活上互相照顾和心理上寻求安慰的需要。明朝后期的皇帝对此类事,往往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明熹宗甚至还亲自将宦官与宫女结为对食的。但是在朱棣时,宫中此类事情还比较少见。当时朱棣刚刚失去权妃,心情不佳之时恰恰听到这件事情,这一下事情就闹大了。朱棣认为坏事都因吕氏所起,便把吕氏的侍婢都拘来审讯。这些侍婢不胜拷掠,便违心认罪。既然问出了大逆之罪,一场刑杀的大祸就不可避免了,连坐被杀的竟达2800余人。
    据说,宁可错杀3000,不可放过一个。这句话就源出于此。就此朱棣被锁定在滥杀无辜的行列之中,为世人所不齿。同时,也反映了他晚年,脾气暴烈,喜怒无常的一面,
    有的学者认为,朱棣如此狂杀滥诛,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因他晚年所患疾病所致,据说:“明成祖晚年患疾病,容易狂怒,发作难以控制,甚至歇斯底里,他本残忍好杀,又添上晚年的疾病,就更加狂暴异常。”朱棣晚年庞爱贵妃王氏。据说王氏有贤德,侍奉皇帝皇后恭谨如一,在宫闱之内肃雍有礼,和蔼仁厚,掌理庶务有条不紊,甚为朱棣所重。朱棣晚年有病,常常发脾气,王贵妃常常从中调护,以免宫人们受到谴责。自皇太子、亲王公主以下都很信赖王氏。朱棣甚至有立王氏为皇后之意。王氏的死,使朱棣痛悼不止,更加重了他的丧心风病。自此以后,朱棣处事更多错谬,用刑也更加残酷了。

TOP

第七章国力强盛扬威海外
    (1)出使海外。
    派郑和出使西洋,是朱棣的一个伟大杰作,也是朱棣重用太监的一个典型。郑和原姓马,小名叫三保,出生在云南一个回族家庭里。他的祖父、父亲都信奉伊斯兰教,还到麦加(伊斯兰教的主要圣地,在今沙特阿拉伯)去朝过圣。郑和小时候就从父亲那里听说过外国的一些情况。后来,他进燕王宫里当了太监,因为他聪明能干,得到明成祖的信任。郑和的名字就是明成祖给他起的。但是民间仍称:“三保太监”,也有称“三宝太监”的。
    南京是郑和的第二故乡,也是郑和航海事业的发祥地。晚年郑和定居于南京并将其兄马文铭之子过继立嫡。600年来,郑和后裔一直在南京繁衍生息。马府是郑和在南京的宅第,郑和及其后裔,从明代到清末一直聚居南京的马府内。现在的马府街由此得名。明清两代马府街郑和府邸面积很大,东至长白街,南达白下路,西至太平南路,北至太平巷。至今还保留着郑和公园(即原马府花园)。
    永乐三年(1405年)6月,奉成祖命,郑和率62艘巨型海船(这种船长44丈,阔18丈)、27800余名官兵和水手组成庞大船队,出使西洋(今南洋加里曼丹以西至非洲东海岸一带)。船队从苏州刘家港(今江苏太仓浏河)出发,经东海、南海,先后到占城(今越南南方)、暹罗(今泰国)和爪哇、苏门答腊、三佛齐(今印度尼西亚)等。船队在三佛齐歼灭以陈祖义为首的、企图抢劫船队的一群海盗。后经满剌加(今马六甲)到天竺(今印度)、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北上印度洋西岸的柯枝(今印度的柯钦)、古里(今印度的科里库特)、加尔各答,到达忽鲁谟斯(今伊朗阿巴斯港)后返航,历时两年多。
    永乐五年(1407年)11月,郑和再次率船队出使西洋,并送各国使臣回国;随带中国丝绸、瓷器等物赏赐各国。船队经过锡兰山时,还专程到立佛寺进香布施,立碑纪念。永乐七年(1409年)7月,船队回到南京。
    同年9月,郑和受命第三次出使西洋。先后到过占城(又称日南、林邑、占婆,位于今天的越南中部)、爪哇(印尼的爪哇岛)、满剌加(在占城南)、苏门答腊(印尼最西面的一个大岛)、锡兰山(即古狼牙修)、小葛兰(今印度南端)、古里(即印度的卡里卡特,此地古时叫古里),抵孟加拉湾后折回满剌加。在征得满剌加国王同意后,在那里修筑城墙和仓库,后回国。
    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郑和受命第六次出使西洋,并护送郑和第五次出使西洋时随船来中国访问的17个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回国,同时将锦、绫、纱、罗、绮、绢等物分赐给各国国王。沿途苏门答腊、满剌加、榜葛剌(今孟加拉国)等16个国家又共遣使1200人,带各国贡物随船队到中国。
    据泉州晚报,史载:郑和曾七次到台湾。想起一千多年前孙权也曾派人到过台湾,当年,孙权是听说夷州(今台湾)有数万家,掳来可以补充民力,扩大兵员(搞笑),于是,在黄龙2年(230年)春,派将军卫温与诸葛直将甲士万人前去夷州。与孙权完全不同,郑和到台湾是去视察。
    自1405年起,此后的28年间,郑和、王景弘率领船队七下西洋,泛海9万余里。后来到了朱棣的孙子朱瞻基当政的年代,明宣德五年(1430年)6月,郑和、王景弘一起率船队第七次出使西洋。次年12月中旬,船队从五虎门出海,先后到达占城、爪哇、满剌加、锡兰山、忽鲁谟斯等17国。其间,曾派一支船队访问阿拉伯半岛上的祖法儿(今佐法儿)、阿丹(今亚丁);同时,还派出由熟悉外交、贸易事务及翻译等7人组成考察组,随天方国(今麦加)船只到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朝圣。
    宣德八年(1433年)3月,郑和在印度古里国病逝。享年65岁。其遗体未能运回中国,王景弘率船队,仅将其头发及靴帽、衣物等运回国,明宣宗朱瞻基赐葬于牛首山麓。
    郑和墓,当地群众叫“马回回墓”。位于南京市西南江宁区牛首山南麓谷里乡周昉村境内。背依牛首山,座北朝南,左右峦峰环抱,南面地势开阔,长江如线,浮隐天际。
    现在的郑和墓是南京市政府于198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580周年前夕,在原墓址按照穆斯林葬仪的习惯、规格和风貌,重修的。陵墓南北长300米,东西宽60米,高约8米。墓为长方形,按伊斯兰风格修建,整个墓形是“回”字形,墓盖下部雕饰祥云草叶莲花座,瓦梁状的墓顶雕有阿拉伯文“安拉伟大”之字。墓前台阶有四组7层28级,寓意郑和七次下西洋,历时28年,遍访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距墓地50米处,尚有一块青石碑座,是惟一的明代遗物,体制硕大,半陷泥中,碑身已无存。墓道人口处,建一座仿明代风格的厅室建筑,为郑和纪念室,里面陈列有郑和画像及郑和的《航海图》等有关文物。
    (2)恭顺王陵。
    朱棣在南京当皇帝期间,还为渤泥国国王建造了一座王陵。如今,在南京南郊石子岗之西,乌龟山南麓、向花村附近,有一座极为特殊的帝王陵墓,又称“回回坟”。他便是渤泥(今文莱达鲁萨兰苏丹国)国王麻那惹加那乃的陵墓。
    中国与文莱一衣带水,早在西汉时期,两国就开始了友好交往。明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率庞大船队七下西洋,中国与文莱(当时称渤泥国)友好交往达到鼎盛时期。
    据《明史》记载,明永乐六年(1408年),渤泥国王亲自率领王室成员访问中国。同行者有王妻他系邪,及国王弟、妹、子女、陪臣等150余人,到了南京,带来了(进贡)龙脑(樟醇,冰片,钓樟醇)、鹤顶、玳瑁、犀角、金银宝器等物品。受到明成祖朱棣的热烈欢迎,嘉劳良久,赐宴奉天门。还赐给勃泥王仪仗、交椅、银器、伞扇、金鞍马、金质文绔、纱罗、丝绢等物品。9月,麻那惹加那乃患病,明成祖命御医为其治病,但因病情严重,在当年10月病世,终年28岁。明成祖闻讯,悲痛异常,辍朝三日以示哀悼,追谥“恭顺”。遵照勃泥国王生前“体魄托葬中华”的遗愿,明成祖以王礼将其安葬于南京南郊的乌龟山南麓(雨花台区铁心桥乡东向花村)。并以西南夷人隶籍中国者为坟户,世代为之守墓,并为陵墓树碑建祠,命有司春秋致祭。
    浡泥国王墓,经过了数百年漫长的岁月,随着江山易主,时过境迁,在明代以后渤泥国王墓一度渺不可寻。1958年5月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在雨花台区深入开展文物普查工作时,才重新发现了佚名已久、一直被当地人称为“回回坟”的渤泥国王墓。
    浡泥国王墓原有墓冢、神道石刻、祭祀祠庙三部分组成,1958年被发现时,祭祀祠庙早已坍毁殆尽,尚存墓冢、神道石刻、祭祀石柱础及两段残碑等。浡泥国王墓的神道呈孤形。自墓冢往南,东西相对,分别有石武将、石虎、石马、石羊、石马夫、石马各一对,都基本完整,另有一对石柱础。由石柱础处往南而折东,约110米处,为“浡泥国恭顺王墓碑”所在地。
    墓高约4米,墓基周长约100米。距石兽约50步,有神道碑龟趺。碑残高4米,宽1.09米,厚0.3米。碑文中,“浡泥王去中国”等字还清晰可读。残碑现经修复竖于通往国王墓的林荫道旁。1996年8月,此碑的复制品运抵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陈列于国家历史中心展览厅,与其他历任苏丹国王的墓碑并列向社会展出。
    神道两侧排列着石马一对,马夫一对,石羊一对,石虎一对,文臣武将各一对,享殿柱础若干。渤泥国王的神道石刻,无论题材、造型或雕琢技巧,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尤其是4个石人均为高鼻梁、拱嘴唇,有须的均呈“八”字形翘起,其胸部还有领结,显然是模拟了外国人的形象雕琢的。自1958年5月12日浡泥国王墓被发现以来,得到国家和政府高度的重视,江苏省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先后将其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渤泥国王墓是我国历史上中外友好交往的实物资料之一,也是中浡两国友好关系源远流长,郑和下西洋成功地执行了睦邻友好政策的历史见证。
    2006年4月7日,文莱外交和贸易部无任所大使玛斯娜公主殿下夫妇率访华代表团一行8人,在中国驻文莱大使和南京市有关领导的陪同下,拜谒了位于南京雨花台区的渤泥国王墓。
    玛斯娜公主对于有机会到南京访问并拜谒渤泥国王墓感到十分高兴。在参观和拜谒国王墓的过程中,她仔细听取了墓园管理人员的介绍,并询问了有关保护情况。她说,渤泥国王墓是文中两国友好交往的一个历史见证,十分感谢南京市政府对该墓的完好保护。
    40多年来,南京市政府已先后投资数千万元人民币,进行了7次重大修葺,使历经了近600年沧桑的渤泥国王墓再现了昔日的尊贵与辉煌。2001年,该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南京市已制定了以渤泥国王墓为主体建设“文莱风情园”主题公园的方案。“文莱风情园”占地10万平方米,总投资8000万元人民币。目前,投资1000多万元的渤泥国王墓一期工程,已完成了对碑亭、牌坊、墓冢、神道等文物古迹的保护性修复;正在进行的二期工程。主要建筑计划在2008年内完成,以纪念渤泥国王逝世六百周年。
    (3)编撰巨著。
    朱棣在文治上也很有建树,《永乐大典》的编纂就足以证明。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局面下,朱棣对典籍的整理也十分重视,组织大批人力编修了中国古代类书(辑录古籍原文中的部分或全部资料,按类或按韵编排,以供人们查考用的工具书)之冠的《永乐大典》。
    明成祖朱棣曾于永乐元年(1403年),命令翰林学士解缙等纂修一部类书。解缙组织学士们,日经继夜纂书,于第二年便纂集成书,取名《文献大成》。然而,由于短期草就,内容不丰富,不合成祖之意。不久成祖又加派太子少师姚广孝等为监修,动员儒臣文士参加编校、录写、圈点工作。大约用了3000儒臣文士,收集了7、8千种古代重要典籍,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有: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以及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名物、奇闻异见以及日、月、星、雨、风、云、霜、露和山海、江河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全书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于明成祖朱棣永乐六年(1408年)冬完成,全书共22877卷,外加凡例和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3亿7千万字,定名《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编成后,即藏于南京文渊阁。直至永乐十九年(1421年),北京皇宫建成,此书才移藏于北京故宫内的文楼(即文昭阁)里。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宫内失火,此典经抢救免于焚毁,5年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8月,明世宗朱厚熜恐原本又遭意外,命阁臣儒士109人摹写副本一部,经五年到隆庆元年(1567年)完成。从此《永乐大典》才具有正副两部,分别珍藏在文渊阁和皇史宬两处。
    《永乐大典》与清代的《四库全书〉相比,《永乐大典》更具价值,因为他对古代的书集只是做了收集、整理、分类,并没有大的改动。而清朝编的《四库全书》对于反映民族战斗精神的作品尽量抽毁,对于不得不收录的名家名作则大肆篡改。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因此《永乐大典》无愧于古代类书之冠的称号,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永乐大典》是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它不仅篇幅巨大,收集广泛,而且缮写工整,书中的文字全部用毛笔以楷书写成,每半页8行,大字占1行,小字抄成双行,每行28个字。《永乐大典》中还有许多精致的插图,山川地形都以白描手法绘制图形,形态逼真,书为硬裱书面,由粗黄布包着,典雅庄重,被中外专家学者誉为有史以来世界上罕见的珍品。
    可惜,明朝灭亡之际,正本被焚。副本传到清乾隆已缺2000余卷,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八国联军大部焚毁。
    今天国内所存仅有1960年中华书局影印的《永乐大典》730卷,加上后来从世界各地征集的65卷,共计795卷。
    (4)建报恩寺。
    朱棣在南京建造了标志性建筑大报恩寺。大报恩寺位于南京市中华门外雨花路东侧秦淮河畔长干里。即今中华门外的雨花路东侧。
    据《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大报恩寺,原名建初寺,是三国吴•赤乌年间(238—250年),康僧会请来佛舍利,吴大帝为之所建。
    康僧会,何许人也?据有关史料记载,康僧会是康居(今伊朗一带)人,单名叫会。康僧会10余岁时出家,人称“康僧会”,明解三藏。康僧会由交趾(今越南)入华至建业(今南京),设茅屋,置佛像,弘法。画家曹不兴从康僧会学画佛像,被誉为中国的“画佛之祖”。赤乌十年(247年),康僧会秉承佛旨,到江南弘传佛法,广结善缘,来到建康。孙权接见了他,并提出要他炼“仙丹”(过去皇帝都喜欢炼仙丹,以求长生不老)。康僧会说;“我不会炼仙丹,但是我有舍利,这舍利可是神异之物呀,可以送你一枚。”孙权大悦。后来孙权专门为这枚“舍利”建造了“建初寺”,是为江南佛寺创立之始。当时孙权为了供奉康僧会赠送的佛舍利,兴建了建初寺。由此开始,康僧会在东吴开始了长达9年的宗教活动。
    晋代改名长干寺,梁武帝(萧衍,侯景之乱饿死台城)诏修长干塔。宋代改称天禧寺,并建圣感塔。元朝至元年间(1264—1294年),改名元兴天禧慈恩旌忠寺;元末毁于兵火。明永乐十年(1412年)敕令重建,赐额“大报恩寺”。清嘉靖(1522—1566年)末年又遭回禄(火灾),其后屡有重修。
    康僧会之后,慧达、法旷、明彻、僧祐、玄则、法安等均曾住此寺。
    关于朱棣建大报恩寺的情况,在《明史本纪成祖》中并无记载,在有关的《朱棣年表》中也没有找到一个字。按理这么大的事情,一般不会漏记。那么,为什么会没有记载呢?据说,朱棣建大报恩寺,假借报答生母马皇后养育之恩的名,真行报答生母碽妃(高丽人,现在的韩国和朝鲜)之实。所以,在当时,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建成后的大报恩寺塔也常年大门紧闭,属“禁地”,以保守这个惊天的秘密。曾有人悄悄进去看过,发现里面供奉的真是碽妃像。但这些记载都是后人所写,真实性无人能保证。
    大报恩寺,位于南京中华门外雨花路东侧秦淮河畔长干里。建于永乐十年(1412年)到宣德六年(1431年)间,历时19年,耗资250万两白银,征调工役10多万人,是一座规模庞大,有如宫殿般金碧辉煌的建筑群。
    大报恩寺占地范围,大约是东起晨光机器厂,西至雨花路,南到雨花台,北抵秦淮河,周围9里13步。
    大报恩寺施工极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地基上先钉入粗大木桩,然后纵火焚烧,使之变成木炭,再用铁轮滚石碾压夯实,木炭上加铺一层朱砂,以防潮、杀虫。寺内有佛殿(即大雄宝殿,又称碽妃殿)、天王殿、宝塔等建筑,包括金刚殿、观音殿、伽兰殿、经藏殿、论藏殿、三藏殿、法堂、祖师堂、禅堂、经房、东西方丈及御亭、左右碑亭、画廊等殿堂;其中画廊有118间,经房38间。
    位于大殿后的大报恩寺琉璃塔建造于永乐十年(1412年),宣德三年(1429年)竣工。9层8面,高达78.2米,此等高度为中国古代佛塔中所少见,在数十里外长江上也可望见。塔身白瓷贴面,拱门琉璃门券。门框饰有狮子、白象、飞羊等佛教题材的五色琉璃砖。自一级至九级,所用砖数相等,砖的体积则按级缩小。砖上佛像,面目毕肖,第一层四周镌四天王、金刚护法神,中镌如来像。刹顶镶嵌金银珠宝。角梁下悬挂风铃152个,日夜作响,声闻数里。自建成之日起就点燃长明塔灯140盏,每天耗油64斤,金碧辉煌,昼夜通明。塔内壁布满佛龛。相传,建造该塔时曾一式烧制三份琉璃构件,一份用来建塔,两份埋入地下用于替换。
    大报恩寺琉璃塔是当时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它在500多年前就已举世闻名,明代永乐皇帝赐封其为“第一塔”。明清时期,一些西方商人、游客和传教士来到南京,将它与罗马斗兽场、亚历山大地下陵墓、比萨斜塔相媲美,称之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也是当时南京的标志。
    大报恩寺建成后,几经劫难。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遭雷火袭击,天王殿,大殿、观音殿、画廓140余间焚为灰烬;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塔心木腐朽,塔顶倾斜,僧人洪恩募捐银数千两使之得以重修,清顺治十八年以后,内府及地方均有拨款修缮记载。最后一次是清嘉庆七年(1802年)修复竣工后,绘塔图并附志.
    大报恩寺塔矗立在南京城南长达400多年。1856年太平天国发生内乱,由于担心石达开部队占据制高点向城内发炮,大报恩寺塔被北王韦昌辉下令炸毁,仅存一青铜色塔刹(1930年代后失踪)和8米高的石碑。至今,这座五彩琉璃塔已经消失了150多年。
    1958年在眼香庙、FR山、窟岗村一带出土的大批琉璃构件上多带有墨书的字号标记。构件现分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博物馆。2004年后南京市政府开始筹划复建事宜。
    目前南京市已着手重建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再现昔日恢弘壮丽的景象。专家认为,在原址重建南京金陵大报恩寺及琉璃塔,对于恢复历史古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展示东方建筑艺术之精华,增强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显著特色,进而带动和促进南京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承建此项工程的(南京市国资集团)负责人介绍说,大报恩寺为明初南京三大佛寺之一。据文献记载,大报恩寺塔高耸入云,异常壮观。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作为南京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被称为“天下第一塔”,更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

TOP

第六章殚精竭虑经营北京
    朱棣多次亲征蒙古,虽获得了胜利,可惜都不能给予敌寇致命的打击,于是朱棣又做出了一个更加积极而又冒险的决定:既然大明王朝最大的威胁在北部边疆,那么,何不就将首都设在北京,设在边疆呢。可以说朱棣开了历史上天子守边的先河。这是既是一种胆略,也是一种自信,更是一种无畏。历史上恐怕只有朱棣才有这种眼光和胸襟。
    当时大明江山的中心在南京,为什么朱棣却偏偏要去千里迢迢之外,经营北京呢?这里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需要。
    历史原因:洪武元年(1368年),明朝建立以后,元顺帝(元惠宗)弃大都(今北京)北逃后,一直滞留在近塞地区,并多次举兵南犯,以图复辟,均被明军击败。但元朝残余,以及其他对抗明朝的势力势力依然存在,必须进一步肃清。
    现实需要:北京北面山岭起伏,构成天然屏障;南面的广阔的平原,可以纵横驰骋。历代王朝的汉家皇帝都把北京视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和保卫华北平原的重要屏障。北方的游牧民族如果入侵中原,第一个攻击的目标也就是北京。战国的燕和秦都精心修筑长城;三国的魏国征北大将军刘靖在这里贮粮囤兵,用以防范游牧部族的入侵;隋炀帝和唐太宗用兵高丽,把兵马粮草集中在这里;唐末,北京成为军阀们互相争夺的要地;契丹辽进关后,把北京作为陪都;女真金朝、蒙古元朝把首都建在这里。这些都说明了北京战略地位的重要。
    朱棣迁都还有两个原因:一是觉得他在南京杀人太多,在明代故宫的广场上,近自朝廊,远及附廓的雨花台,无不是血迹斑斑,这使得朱棣时常感到心有不安。二是北京是他的发迹之地,从就藩到发动靖难,他在这里住了整整20年,有深厚的感情基础和政治基础。当时北方还不安定,随时都有战争的可能,南京距离较远,指挥不便,所以决定将明朝的首都搬过来。
    为经营北京,建立北方新的政治军事中心,朱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重要的两个举措就是:营造故宫和修建长陵。一个是他在世时的统治中心,一个是他死后的安寝之地,对于皇帝来讲这两个都很重要。
    (1)建造皇宫。
    朱棣经营北京的第一个重要壮举,就是建造紫禁城。皇帝的居所有“紫微正中”之说,所以称为紫禁城,现称故宫。朱棣即位之初,仍以南京为京师,但对北京感情很深。因此,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礼部尚书李至刚建议将北平升为陪都。朱棣立即改北平为顺天府称北京。设置了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北京行部、北京国子监等衙门,为向北京运粮重开海运,迁徙他处富民到北京。永乐四年(1406年),他下诏修建北京宫殿,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等地采集木材。从永乐五年(1407年)起,明成祖集中全国匠师,征调了二、三十万民工和军工进行建设。永乐十四年(1416年),开始营建西宫。但由于与蒙古作战,营建工程迟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开始大规模营建北京,经过14年的时间,至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这组规模宏大的宫殿组群建成。
    明故宫有两座,一座在北京,一座在南京。
    北京故宫在市中心,“悉如金陵之制,而宏敞过之”。也就是说,明朝北京的皇宫是按照南京明皇宫的制式建造的,但是要宏大一些。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壁辉煌的彩画。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世上最罕见的古代宫殿和古建筑群。其中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在此举行盛大仪式。
    北京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宫城,分为外朝、内廷两个部分。外朝是皇帝办公的地方。举凡国家的重大活动和各种礼仪,都在外朝举行。外朝由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组成的中轴线和中轴线两旁的殿阁廊庑(wǔ)组成。内廷是皇帝后妃生活的地方,包括中轴线上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和两旁的东西六宫等宫殿群组成。
    永乐十九年(1421年)2月2日,朱棣下诏迁都北京。皇太子、太孙至京师(北京)。将应天府改为南京(留都),仍设六部等机构。将京营48卫扩至72卫,加强了京师防卫力量。
    朱棣是历史上第一个迁都北京的汉人皇帝,奠定了北京此后500余年的首都地位。北京故宫也因此曾经接纳了24位皇帝,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到1911年清帝逊位500年间,共有明清两代24位皇帝在故宫生活过。明朝初期有殿宇1630余座,清朝乾隆时期有殿宇1800余座,现存殿宇约1500座。
    南京明故宫是北京故宫的蓝本,是南京历史上第一个全国统一王朝的皇宫,在今中山东路南北两侧,现仅存午朝门遗迹。明太祖朱元璋攻取集庆(南京)后,改集庆路为应天府。朱元璋为做皇帝,“命刘基等卜地定作新宫”,最终选定这块地当“钟阜龙蟠”、“帝王之宅”的风水宝地。相传朱元璋征发军民工匠20万人,填燕雀湖“改筑新城”。工程始于公元1366年,历时一年建成,壮丽巍峨,盛极一时。曾作为明初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皇宫,长达54年之久。
    崇祯十七年(1644年),福王朱由嵩在此即位,一度建立南明政权。此时的明故宫内大多殿宇已经坍毁无存,南京太庙也早已被焚毁,朱由嵩进行了一些修复工作,兴建了奉天门、慈禧殿等建筑。
    清灭南明后,改南京为江宁,将明皇城改为八旗驻防城,设置将军及都统二衙门于明故宫中。康熙年间,曾取明故宫石料雕件修建普陀山庙宇。太平天国攻陷南京后,没有使用明故宫作为宫殿基址,而是在城中另择新址营建新宫,此间拆取明故宫大量石料和砖瓦,至太平天国灭亡时,明故宫的宫殿和宫墙已基本无存。
    南京解放以后,南京市市长刘伯承等领导,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座谈,征求保护意见,决定将约350个石柱础就地深埋,埋入路北侧中轴线及其两侧;将中山东路北侧约60万平方米的地辟为南京军区教练场进行保护;并将当年被英国人法雷斯劫至下关扬子饭店的石雕运回遗址重加修整。1956年10月,明故宫遗址被公布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建造陵寝。
    朱棣的另一个举措就是在北京选建陵寝。徐皇后于永乐五年(1407年)病逝。对于这位与他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的徐皇后,朱棣并没有将她安葬在南京,而是在北京昌平为她建造长陵。
    早在当燕王的时候,朱棣就已经认识到了北京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因为当年他的父皇给他的册文上就有:“永镇北平,岂易事哉!”他应该不会忘记。他想如果把自己的陵墓建在北京,后代必定会在这里死守神圣不可侵犯的祖陵。那样,他不管生前和死后都能够“永镇北平”了,也顺应了天子守国门,君死守社稷的祖训。同时,守住北京,也就守住了中原,守住了全国。
    永乐七年(1409年),朱棣经过3年的努力,选定了北京昌平北20多里的地方修建皇陵,封其山曰天寿。这个地方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小盆地又有无限发展的前途,山水明秀,景色宜人,认为这里是上好的“吉壤”、“风水胜境”,这个地方当时叫黄土山(又名康家庄)。朱棣亲自北上察看。他见这里山间地面广大,群山若封似闭,山势如屏,易守难攻,若派驻军把守,既可守卫陵墓,又可保卫北平。再加上术士们从“风水”的角度对此处倍加推崇,于是朱棣十分满意,便降旨圈地80里作为陵区禁地,开始动工修建长陵。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长陵,一个是汉长陵,即汉高祖刘邦陵寝;一个是明长陵,即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
    汉高祖刘邦陵寝,又名“长山”。位于陕西咸阳城东北16公里处渭城区窑店乡汉陵村。刘邦(公元前256—公元前195年),字季,沛县(今江苏沛县)人。秦末率沛县子弟3千抗秦,后称帝,建立西汉王朝,是中国第一位“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的皇帝。这里的“三尺,剑也。”刘邦陵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陵的陵址选在咸阳原的最高点,即秦咸阳宫的旧址之上,远望就像是山峰兀立,气势雄伟。南与未央宫隔河相望,北倚九山,泾渭二水横贯陵区。在此可俯瞰长安胜景,自古以来就是关中著名的枢纽要地。1970—1976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长陵进行了全面的勘查,发现了大量的实物遗存。
    刘邦陵为覆斗形,底部周长600米,高31.94米。东边不远处有皇后吕雉墓,与高祖同陵园不同穴位。长陵以东是陪葬墓区,绵延达15里。根据史书的记载,有功臣贵戚陪葬墓63座,名臣萧何、曹参、张耳、田蚡、周勃父子等都陪葬于此。陵北怡魏村一带有邑城遗址。近年在长陵周围及其陪葬墓区发现了许多从葬坑,其中周勃父子墓旁1965年出土西汉3000兵马俑,对研究西汉初期的军队编制、雕塑艺术、贵族埋葬制度及人物服饰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明成祖朱棣陵,又称长陵,位于北京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陵寝的主体部分陵宫,始建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明宣德二年(1427年)竣工。占地约12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宝城,直径达300米左右,内填黄土,中部隆起部位称为宝顶,宝顶下深埋着陵寝的墓室—玄宫,明楼、祾恩殿(祭祀用殿堂,重檐9间)、祾恩门、左右廊庑(配殿,两过各15间)、神厨(制做祭品用的房间)、神库(临时存放祭品的房间)、宰杀豕、牛、羊的地方)、具服殿(皇帝祭陵时的更衣处所)等。长陵在明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目前,明十三陵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明朝灭亡后,陵园建筑经过多次修茸,除左右廊庑(wǔ)、神厨、神库、宰牲亭、具服殿不存外,其它主要建筑均被保存下来,其中楠木结构的棱恩殿和棱恩门是明代陵寝中仅存的殿门建筑,规制宏阔,用材考究,堪称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瑰宝。
    明朝共十七帝(一说十六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建都南京,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死后葬于南京钟山(紫金山)的明孝陵。南京明孝陵的布置方式成为北京十三陵的样板。第二位惠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下落不明,没有陵墓。第三位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死后葬于北京昌平区的天寿山下。
    后来的皇帝,除英宗朱祁镇复辟后,将代宗朱祁钰(景帝)以亲王礼葬于北京金山口,后其子宪宗朱见深为父复帝号,在原地扩建景泰陵之外,其余十三帝全葬于京郊天寿山下,总称十三陵。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南麓三面环山的小盆地内。北为天寿山龙脉,东莽山、西虎峪分列两侧,群山耸立,南面长龙山与卧虎山相峙而立,中部明堂广大,一带平原,并有曲水环抱,山清水秀,是一块地地道道的风水胜境。陵区从永乐七年(1409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前后营建230多年。整个陵区南北约9公里,东西约6公里,占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结合自然地形,形成一个环抱内收的完整环境,其布局与明北京城布局非常相似。
    十三陵面向主体陵寝——长陵,形成十分强烈的中轴线,其他十二陵呈弧形排列。东北为景陵、永陵、德陵;西北为献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庆陵;西南为昭陵、定陵、思陵。彼此相距四五百米至千米不等,组成一个巨大的陵园。整个山谷之内的体积,都被利用起来,作为纪念已逝的皇帝。建筑具有宏伟壮观的唐宋代特色,承袭明孝陵的格局,陵域外围是12公里城堞坚厚的陵垣,内部各陵与大环境密切融合,各居一山之下,中有神路沟通,形成主次分明的气势宏大的整体,既讲统一协调,又追求各陵自成一体。这样集中的陵墓群,是史无前例的。陵区统一入口处是一座5门6柱通阔28.6米、高14米大型汉白玉石牌坊,然后进入共用的神道,经大红门、碑亭、石像(共18对马、狮、骆驼、象、文臣、武将等),至龙凤门共长2.6公里,由龙凤门至十三陵的中心即长陵有4公里。十三座陵是逐渐建成的,除面积大小、建筑繁简有异外,其建筑布局、规制等基本一样,均呈长方形,后面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宝城,建筑自石桥起,依次是陵门、碑亭、棂恩门、棂恩殿、明楼和宝城。
    (3)提倡小康。
    据《明史》,明朝永乐、宣德(明宣宗朱瞻基,朱棣的孙子)年间,“百姓充实,府藏衍溢(水满溢。多馀;剩余)”,“上下交足,军民胥裕(军民和小官吏都很富足)”。就是说,从永乐到宣德年间,百姓的生活还是比较富裕的,嘉庆之后开始走下坡。
    朱棣比较注重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早在他当燕王的时候,就曾在河北宛平县建立私庄(私庄就是私人田庄,私庄每亩须交租粟一石或五斗;官庄每亩须交租粟三斗、草三束、脚钱120文),以地租收入作为培植亲军的经济来源。也就是说朱棣很有经济头脑,始终关注自己部队将士的生活。
    称帝后,他十分注重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他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他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给。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吴淞。在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进生产,并注意蠲(juān,免除)免赈济等措施,防止农民破产,保证了赋役征派。通过这些措施,永乐时“赋入盈羡”(财政收入年年增长),达到明朝一代最高峰。
    永乐时期,全国人口约有1605万余户,6054万余口。统治境内(永乐统治的地盘)粮食非常富足,“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仓廪(lǐn)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岁歉,有司往往先发粟振贷,然后以闻。”(《明史食货志二》)
    意思是,到了永乐年间,粮食多得吃不掉,除进贡朝廷几百万担以外,各地方粮库粮食储存也很多,甚至到了大米变红、发霉不能吃的地步,可见当年粮食多么丰足。歉收年间,官吏往往先发粮赈灾,然后再向上禀报。
    永乐十二年,“蠲(juān,免除)苏、松、杭、嘉、湖水灾田租四十七万九千余石。”十四年,“北京、河南、山东饥,免永乐十二年逋租,发粟一百三十七万石有奇振之。”之后十五年至二十年间,朱棣多次下诏,要求及时赈灾济民,“诏有司(官吏)遇灾先振后闻。”不许军士践踏农田庄稼,如有损坏农田者,免去今年年租,如遇水旱灾,年租也免去。
    600多年前的永乐皇帝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与我们今天建设小康社会也很相似。关于“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经典《诗经》中:“民亦劳动止,汔(qì,竭尽)可小康”。在《辞海》中“小康”:指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或指家庭经济较宽裕,过着中等水平的生活。
    “家给人足”一词,早在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中就出现过:“衣食有余,家给人足。”“家给人足”,就是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斯民,即老百姓。老百姓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经济宽裕,安然度日,这就是小康的最基本要求。
    由此可见,就永乐皇帝当年提出的“家给人足”、“斯民小康”,与我们现在的“建设小康社会”其基本理念应该是一致的,没有太大的差别,要说差别,无非一个是600年前的小康,一个是600年后的小康而已。

TOP

第五章不惜代价亲自远征
    (1)五征漠北。
    历史上,御驾亲征的成功例子,只有明朝的朱棣和清朝征葛尔丹的康熙大帝。朱棣为什么要亲征?他亲征的对象都有哪些,主要目的是什么,取得了哪些实际成效,这都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朱棣分别于永乐八年(1410年)、十二年(1414年)、二十年(1422年)、二十一年(1423年)、二十二年(1424年),15年间5次亲征,第五次亲征时他已经65岁,最后病逝在亲征途中。
    为了更好地经营北京,永乐年间,朱棣5次率兵亲征漠北,不断打击居于漠北的蒙古贵族对内地的侵扰和破坏。(一说,6次北征,如果把成祖当燕王时雪夜袭咬住和乃尔不花也算上,那就是7次了)
    当时的背景情况是这样的:1368年,明朝建立以后,元顺帝逃往漠北,洪武三年(1370年)死于应昌(今内蒙古多伦东北)。皇太子爱猷(yóu)识理达腊继位,逃往和林(蒙古国都城,中国元代为岭北行省治所。全称哈剌和林,哈剌和林在突厥语中是黑圆石),史称“北元”。
    永乐初年,蒙古贵族势力内部互相残杀,遂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鞑靼部居住在今贝加尔湖以南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大部分地区;瓦剌部居住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和准噶尔盆地一带;兀良哈部聚居在今老哈河(在内蒙古)和辽河流域一带。三部之间经常互相残杀,并不时侵扰明朝边疆。朱元璋对蒙古贵族势力始终采取努力通好,积极防御的政策。
    明成祖继承了太祖对待蒙古贵族的政策。他一面与之修好,封蒙古部落酋长为王,赐予金银、布帛、粮食等物品,争取相安无事。如朱棣封瓦剌部首领马哈木为顺宁王,在鞑靼部首领本雅失里称汗时,成祖多次遣使通好。另一方面,如果蒙古贵族无理侵扰,就给予坚决打击。三部中以鞑靼部最为强盛,本雅失里因此而骄,对明朝抱不友好态度。
    永乐七年(1409年)4月,明朝派使臣郭骥到鞑靼本雅失里处通好,为了表示诚意,还将以前明军俘虏的本雅失里部属20多人全部释放。但这次出使没有成功,明使臣郭骥还被鞑靼杀害。6月,郭骥部分随从从鞑靼逃回,向成祖朱棣报告了郭骥被杀的消息。这个事件成了战争的导火线。朱棣忍无可忍,决心征讨鞑靼。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鞑靼。因为朱棣5次亲征,一次对瓦剌,4次对鞑靼作战。鞑靼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名称。自唐迄元先后有达怛、达靼、塔坦、鞑靼、达打、达达等,其指称范围随时代不同而有异。是居住在呼伦贝尔地区的蒙古语族部落之一。鞑靼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鞑虏和鞑子,是对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蔑称。
    第一次亲征鞑靼。
    永乐八年(1410年)2月,朱棣(51岁)率50万大军亲征鞑靼本雅失里,胡广、杨荣、金幼孜等从,长孙朱瞻基留守北京。5月,败本雅失里与斡难河。朱棣调用武刚车3万辆,运粮20万石,随军队行动。沿途每10天行程存一批粮,以备回返时食用。3月出塞,抵凌霄峰(今河北张北东北)。4月,抵阔滦海(今内蒙古呼伦湖)。5月初,进至胪朐(lú,qú卢、渠)河(今克鲁伦河)流域,朱棣更名为“饮马河”。本雅失里闻讯明军大举进攻,尽弃辎重孳畜,仅率七骑西逃瓦剌部。太师阿鲁台则东逃。朱棣打败本雅失里后,挥师攻击阿鲁台,双方交战于飞云壑和静虏镇(今哈拉哈河南岸。哈拉哈河位于内蒙古兴安盟的阿尔山市,是中国和蒙古国的界河)。朱棣亲率精骑直冲敌阵,阿鲁台坠马,然后逃遁。朱棣乘机追击,斩杀无数。这时,明军食粮已尽,朱棣命令停止进攻,胜利还师。鞑靼部经过这次打击,降服了明朝,每年向明朝进贡马匹。明朝也给予优厚的赏赐,其部臣阿鲁台接受明朝给他和宁王的封号。
    第二次亲征瓦剌。
    鞑靼被打败以后,瓦剌部逐渐强盛起来。瓦剌首领仗恃势强,出兵袭杀了本雅失里,并一再声称要进攻鞑靼。阿鲁台多次请求明成祖出兵攻打瓦剌,为其故主本雅失里报仇。阿鲁台还率余部奔至明长城附近。与此同时,瓦剌部不断要挟明朝厚赏,妄想占领明朝的宁夏、甘肃地区,屯兵边境,向漠南进逼。朱棣为了满足鞑靼部的请求,也为了明朝边境的安宁,决定亲率30万大军征讨瓦剌部。
    永乐十二年(1414年)3月,朱棣(55岁)亲征瓦剌,由京师出发,并让皇太孙(朱瞻基)从行。4月,师至兴和(今河北张北),举行大规模阅兵式。6月初,前锋在三峡口(今内蒙古多伦西北),击败瓦剌部游兵。朱棣乘势向西北方向进攻。行至忽兰忽失温(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遭瓦剌军的依山阻抗。朱棣便以精骑引诱瓦剌军离开山势出战,另外部署神机炮及时炮击,自己率铁骑冲入敌阵,杀敌无数。瓦剌军遂大败。朱棣顺势追击,并分兵三路夹击瓦剌军的反扑,亲率一路精骑再次冲入敌阵,瓦剌军落荒而逃。瓦剌部受此重创,此后多年不敢犯边。第二年,瓦剌便向明朝贡马谢罪了。
    第三次又征鞑靼。
    鞑靼部在明朝帮他打败瓦剌后,经过几年的恢复,势力日渐强盛起来,曾两次乘瓦剌部为明重创之危击败瓦剌部。对明朝,阿鲁台改变依附政策,重新反叛明朝,轻侮或拘留明朝使节,并时常出没塞下,骚扰劫掠。朱棣为此致书劝止阿鲁台,但阿鲁台不予理会,依旧我行我素。永乐十九年(1421年)10月,阿鲁台竟大举围攻明朝北方重镇兴和,击杀明都指挥王祥。为了打击鞑靼的侵扰活动,朱棣决意第三次亲征。
    永乐二十年(1422年)2月,朱棣(63岁)令调用驴34万匹(拉车用的),车177500多辆,车夫235000多人,共运载粮食37万石,随大军出征。3月,大军出北京,主力仍沿故路北上。大军行至宣府(今河北宣化)东南之鸡鸣山时,阿鲁台听说皇帝亲征,连夜从兴和逃跑,避而不战。
    5月,大军到达偏岭(今河北沽源南),举行阅兵式。朱棣告谕兵将:“兵行犹水,水因地而顺流,兵因敌而作势,水无常行,兵无常势,能因敌变化取胜者,得势者也。”为了鼓舞士气,朱棣作平虏曲,供将士传唱,7月,大军在煞胡原,俘获阿鲁台部属,从而得知阿鲁台丢马弃甲从阔滦海北遁。朱棣惧重蹈丘福深入陷没之覆辙,下令停止追击。回师途中,朱棣认为兀良哈部为阿鲁台之羽翼,遂选派步骑2万,五路并进攻打兀良哈部。师至屈裂儿河(今内蒙古洪儿河上游支流)。兀良哈部得知明军来攻,仓皇西逃。朱棣指挥军队夹击围歼,大败兀良哈部。9月初,回师至北京。
    第四次再征鞑靼。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鞑靼首领阿鲁台以为明朝放松了警惕,不会出征,决意率众袭扰明朝边境。这年朱棣已经64岁,得知阿鲁台又来侵犯,决定再次亲征,8月初,朱棣举行宴会,宴请从征五军将领。随后举行阅兵式。9月上旬,师至沙城(今河北张北北)。阿鲁台部众阿失帖木儿率部众降附。10月,明军继续北上。鞑靼王子也先土干率部众来降。朱棣立即封其为忠勇王,赐名金忠,余者皆有赏。11月班师回京。
    第五次还征鞑靼。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鞑靼阿鲁台出兵扰袭大同等地,65岁的朱棣决定第五次亲征。忠勇王金忠自降明后,屡请出兵攻击阿鲁台,愿作前锋效力。朱棣批准了他的请求。4月,师出北京北上,进军途中,命忠所部捕获阿鲁台部属,得知阿鲁台远遁,分兵搜抄,未见踪影。朱棣遂令班师。7月,回师至榆木川(今内蒙古林西北),18日朱棣病死军中。
    朱棣5次亲征所取得功绩不可否定,至少北部边疆暂时安定下来。但是朱棣征战,一动就率30万大军、50万大军出征,而主要讨伐的就是鞑靼阿鲁台(明,东部蒙古首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杀鸡用了宰牛刀、打老鼠摔了玉瓶子。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甚至自己也在最后一次征战返回途中以身殉职。
    让我们看看,朱棣5次亲征所面对的敌人和战果。第一次北征瓦剌,从2月10日师出北京,到7月17日,共“获虏一人”、“追奔不十余里”、“生擒数人”。第二次征战鞑靼首领阿鲁台,战果号称“巨大”,也不过“毙贼数百人”,且是以“五十万之众”对“可三万余人”。后来两次还是征战鞑靼首领阿鲁台,颇有点搞笑,基本上每次都是阿鲁台率部望风而逃,甚至连影子都没见到。第五次也一样“未见踪影”,朱棣只好“班师”回京,行至榆木川即告病逝。
    那么,朱棣为什么一定要5次亲征呢?据分析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是以功掩过。朱棣知道自己是一个篡位的皇帝,他更担心别人说他是篡位者。所以,为了冲淡人们的疑虑和传闻,他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开创一番宏基伟业,来证明自己的能耐,树立自己的威信。他继位之后,从永乐三年(1405年)开始,就做了一系列动作如,设立奴儿干卫(今俄罗斯境黑龙江下游一带)、7下西洋、两次进攻安南(今越南北部)、5次亲征等等,都是轰轰烈烈的大动作,借以来平衡自己的心理压力。他手下的大臣也都懂他的心思,所以在每次北征之后,都要为他歌功颂德,将他比作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朱棣自己在北征途中,也不忘记勒石留名:“一扫胡尘,永清沙漠。”
    二是稳固北京。如果说前两次是为了迁都北京,平定北部边疆,那么后三次就是为了巩固北京,消除边疆的不稳定因素。所以,北征和迁都北京、削藩一样,对他巩固到手的政权至关重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不遗余力地进行北征。也有人说,这是朱棣为迁都北京和削藩所作的“政治秀”。
    三是攀比之心。朱棣5次北征,除了展现其“雄伟抱负”外,他还具有强烈的攀比之心。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之药5次巡游;汉武帝为了得到传说中的神奇宝马(汗血宝马),两次发动了对大宛(今苏联费尔干纳盆地)的战争。
    什么是汗血宝马呢?《史记》中记载,西域国大宛|“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意思是这种汗血宝马的祖先是天马的儿子。传说大宛国有高山,山上有天马,人力不可得。于是大宛人将五色母马放在山下,五色母马与天马相交,生下的马驹就是汗血马,因此汗血宝马又称为天马子。这种马能够日行千里。为了得到汗血马,汉武帝不惜用黄金打造两匹骏马,派遣使者到大宛国换两匹种马回来。
    隋炀帝曾三游江都、两巡塞北、一游河右、三至涿(zhuō)郡,还在长安、洛阳间频繁往还。每次出游都要大治宫室,广兴土木,造行宫40余所,并搜罗大江以南、五岭以北的奇材、异石。还派出110多万人远征高丽。朱棣北征却什么都无所求,剩下的那就只有攀比和效仿了。
    四是贪图名利。一心想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来,以跻身于历史上伟大君主之列,千古留名。他所发动的靖难之役、兴建大报恩寺、疏通大运河、开凿绝世碑材,甚至编修永乐大典,都有这方面的因素。
    朱棣在亲征漠北前后,一刻也没有放松对其他边疆特别是南部边疆的平定。
    朱棣为什么要征战安南呢?这里先介绍一下安南。安南古称交阯(今越南),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国的属地,五代以后,才方独立成国。元末战乱,安南趁机从中国版图脱离,一度发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超越元代定界铜柱200余里,霸占丘温、庆远等五县。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曾颁诏晓谕安南国王陈日昆,命令归还,但陈朝此时已由国相黎季犛(máo)掌权,他胁迫国王陈日昆,称兵拒命。朱元璋以战争方息,重在安抚,不愿再起干戈,于是置之不理,安南从此处于半独立状态。
    后来到了建文帝年间,因“靖难之役”建文皇帝也无暇它顾。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派官员到安南通告。永乐元年(1403年),胡汉苍遣使者到南京朝贺,同时请朱棣册封他。朱棣命礼部讨论此事,礼部认为事关重大,安南情况不明,不可听信一面之辞,请详加考察。于是4月15日,朱棣命行人杨渤等前往安南,调查胡汉苍奏章真伪与安南民意,杨渤等人受胡氏重金贿赂,帮胡汉苍请命。当时,朱棣对胡汉苍的惟命是从也十分满意,遂于11月命礼部郎中夏止善等人赍(jī,拿着)诏前往,册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
    后来,安南国不断有人到朱棣面前鸣冤告状,并请求明朝出兵帮忙。这期间,有一个叫陈天平的人,请求朱棣帮他复国,他就是前安南国王陈日亘之孙。
    朱棣证实陈天平的身份后,决定帮他复国。次年初,朱棣先礼后兵,命监察御史李琦、行人王枢赍诏问罪于胡汉苍,命他自陈其事,1405年6月,安南使臣随李琦等人返回,表示愿意返还以往侵占的思明路永平寨等地,“迎归天平、以君事之”,对于胡汉苍“甘心”将王位让人,朱棣自然满意,也对他作出了适当安排“封以上郡”(县官),传之子孙,永世无穷。
    就在广西总兵、征南将军韩观派左副将军黄中、右副将军吕毅、大理寺卿薛品等人率官兵5千人,护送陈天平赴任之际,安南伏兵突入队中,将陈天平虏走,黄中等人出于意外,又迫于形势,无力抵抗,只好眼看着陈天平被杀。
    事情发生后15天,朱棣才得到黄中等人奏表,勃然大怒,他感到自己受了愚弄,于是发动了对安南的数次征战。
    首征安南。
    朱棣派“靖难”名将成国公,朱能统率大军80万远征安南。不料“出师未捷身先死”,朱能突然病逝于龙州。由年31岁的右将军张辅临危受命。
    永乐五年(1407年),明军水陆并进,5月,明军追击至日南州奇罗海口,安南军队残部全军覆没,胡氏父子仅以数舟逃遁,明军在当地百姓协助下,擒获胡一元及其子胡澄,随后又擒胡汉苍和伪太子胡芮,全部槛送京师。
    至此,明军出师仅一年,大获全胜,消灭了纂位的胡氏政权,得府州48、县180、户312万。朱棣大为欣喜。
    永乐五年(1407年)6月1日,朱棣以平安南诏告天下,改安南为交阯布政使司,以吕毅为都指挥使,黄中为副,黄福为布政使兼按察使,并分设官吏,改置17府,自此安南正式成了明朝的一个行政区。张辅班师回京后,朱棣特于奉天殿赐宴,晋封张辅为英国公,岁禄3000石。
    再征安南。
    永乐六年(1408年),张辅大军刚刚班师,以简定、邓悉、阮帅等人为代表的安南地方势力就起兵叛乱,明朝驻军处置不力,致使叛乱不断蔓延。朱棣在张辅支持下坚持武力进讨的方针,调发云南、贵州、四川都指挥使司和成都三护卫军共4万人,由沐晟领征夷将军印,再征安南,不料这次战局却非常不利。12月,沐晟在生厥江与安南叛军激战,因轻敌遭到惨败,参赞军务的兵部尚书刘俊突围不成,自经而死,交阯都司吕毅、参政刘显等人皆战死,安南形势大乱。
    永乐七年(1409年)2月,朱棣迫不得已,再度启用张辅督师,发兵20万与沐晟协同作战,这时的朱棣正准备北征蒙古,因此要求张辅必须尽快平定安南事态。
    11月,张辅乘大胜余威,派指挥朱荣、蔡福等率步骑兵先进,自率舟师为后继,自黄江至神投海,会师于清化,再分道入磊江,屡败叛军,在美良山中活捉元凶简定,连同他的党羽一起送往京师。次年1月,张辅又削平其它各处变乱。
    三征安南。
    永乐八年(1410年),朱棣亲征漠北得胜而归,陈季扩趁机派使臣胡彦臣入贺并求封,朱棣一时高兴,特授陈季扩为交阯布政使,其属官分授都指挥、参政等职,然而陈季扩的本意是求封为安南国王,朱棣的诏旨既不能令他满意,遂继续称兵作乱。由于明军主力北上,留守的沐晟兵力不足,无法讨平陈季扩。永乐九年,为了彻底平定安南之乱,已经腾出手来的朱棣命令张辅三征安南,迫令“陈季扩表奏伏罪”,如不服罪,则以武力讨平之。
    永乐十一年(1413年)冬,张辅与沐晟会师于顺州,与安南军在爱子江决战。此役,安南兵仍然以象阵为前驱,明军按照张辅的部署,一矢射落象奴,二矢洞穿象鼻,群象皆返奔,自蹂其众。明军裨将杨鸿、韩广、薛聚等人乘势继进,矢落如雨,安南兵大败。1414年1月,张辅的明军终于将陈季扩活捉,与其妻子一起械送京师。至此,安南全部平定,张辅以叛军所占城地,设升、华、思、义四州,增置卫所,留军镇守而还,此时正好是朱棣二征蒙古的前夕。
    永乐十四年(1416年),朱棣开始修建北京宫殿,准备,迁都北京,明朝的经营重点逐渐北移,交阯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朱棣死后不久,明朝就放弃了对安南的治理。
    朱棣加强了对其他边疆地区的统治。为加强对乌斯藏(今西藏)地区的控制,朱棣派遣官吏迎番僧入京,给予封赐,尊为帝师。永乐四年设立哈密卫,并多次派人赴西域(今新疆),加强了政治、驻军和贸易往来。
    在东北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黑龙江、精奇哩江(今俄罗斯结雅河)、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及库页岛(今俄罗斯萨哈林岛)等地,派宦官亦失哈(女真人)10次实地巡视,设置卫所,加强对该地区的治理。对蒙古诸部抚战兼施,封瓦剌三首领为王等等。

TOP

第四章建文皇帝生死之迷
    朱棣占领了南京,进入皇宫后,并没有找到建文帝,后来发现了一具烧焦的尸体,那个人是建文帝吗?建文帝的到底是被烧死了,还是逃走了?
    有人说朱棣后来当了22年皇帝,至少有21年半,都在考虑建文帝的事情,这是他的心病。然而直到他死,建文帝的下落终成为一件悬案。谁也不能肯定他是否真的被烧死了;还是象传说中说的那样—建文帝乔装成和尚逃离南京了。
    当时官方的记载当然只能说皇帝已死于大火之中,否则,朱棣就不可能名正言顺地称帝了,因为国不能一日无君啊,何况他也是朱元璋的嫡出之子。
    当年皇宫的那场大火被扑灭之后,找到的那具被烧焦的尸体连明成祖自己也不能认定就是建文帝,与此同时,建文帝所使用的宝玺也毫无踪影。建文帝到底是不是真的死了?京城里传说很多,有的说建文帝并没有死,趁宫里起火混乱的时候,带着几个侍从太监从地道里逃出城外去了,使明成祖不得不怀疑。他最担心的就是建文帝在别的地方重新召集人马,用朝廷的名义讨伐他。于是他派心腹大臣,到各地去秘密查问建文帝的下落,并以求神仙的名义去找。这一找,就找了20多年。明成祖又想到,建文帝会不会跑到海外去呢?于是派郑和七下西洋,一来到国外宣扬国威;二来顺便打听建文帝的下落。
    《明史•列传•胡濙》记载:“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五年遣濙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濙以故在外最久,至十四年乃还。所至,亦间以民隐闻。”朱棣一直怀疑建文帝逃亡,于永乐五年(1407年)派遣户科都给事中胡濙,以寻访仙人张邋遢(张三丰)为名,暗中侦查建文帝的踪迹。永乐十四年(1418年)回朝。永乐十七年(1421年),复出江苏、浙江、湖、湘诸府。永乐二十一年(1425年)回朝后,把打听到的民间隐秘与传闻,向皇帝报告。终于使他(朱棣)的怀疑冰释。《明史•列传•胡濙》如此写道:“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大家看看,朱棣如果相信建文帝已经自焚而死,完全没有必要如此兴师动众。明清史专家孟森在《建文逊国事考》中说:如果建文帝已经自焚而死,“何必疑于人言,分遣胡濙、郑和辈,海内海外,遍行大索,大索至二十余年之久?”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问题,一直是个千古之谜。1402年,燕王朱棣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燕兵攻陷了京师(今江苏南京),朱棣杀入皇城时,宫内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一种说法认为建文帝已经自焚而死。另一种说法是在南京攻破之时,建文帝曾想自杀,但在其亲信说服下,削发为僧,从地道逃出了皇宫,隐姓埋名,浪迹江湖。其实究竟哪一种说法正确,并不重要也无关紧要,因为第一历史永远无法重现,只要说得有理,符合逻辑,更多人能够接受就可以了。
    《太宗实录》中的记载为自焚而死。
    (1)自焚说。建文四年(1402年)6月13日,朱棣从金川门攻入京师(南京),建文帝在宫中举火自焚。《太宗实录》中记载,燕王进入金川门后,建文帝也想出来迎接燕王,然而又自叹道:“我何面目相见耶!”于是与皇后一起闭宫自焚。朱棣看到宫中火起,急忙命人前来抢救,可惜没有来得及。从灰烬中找到建文帝烧焦的尸体,燕王朱棣不胜悲戚,抚尸痛哭,说他只是前来帮助皇帝的,是效仿周公辅政的,你又何必自寻死路呢?事后,朱棣备礼以葬建文帝,遣官致祭,辍(chuò)朝三日。
    对于这一说法,导游并不赞成。原因有二:第一,《太宗实录》肯定是朱棣的臣子所记,他们只会标榜主子,而不会贬低主子,同时又要在真相面前说得过去,所以让建文帝死最能让朱棣开脱篡夺皇位之罪。第二,礼葬建文帝。既然是礼葬,得给死者些称号、名誉。在古代对皇帝来说一是要追封谥号、庙号。二是要有一定的安葬规格和程序。当年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中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为掩饰他杀兄害弟的罪名,遂决定礼葬李建成、李元吉。并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谥曰“隐”;李元吉为海陵王,谥曰“剌”。据说朱棣为让天下知建文帝已自焚而死,曾作有祭文,并说按照皇帝规格下葬。但是建文帝的坟墓在什么地方,却没有人知道。有人认为,当时建文帝出逃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出逃一说是人们最津津乐道的,继而各种消息也传开了,以致朱棣不惜代价地进行暗地寻找,以消他心头之患。为什么不公开寻找呢,如果建文帝还活着,对他的皇位是直接的威胁,他就成了一个篡位的小人,他的江山将不保。
    (2)出逃说。
    建文帝下令纵火后,自己与少数随从从地道中逃出,乘船潜往云南,削去头发,改换僧装,自号应文,浪迹天涯。朱棣闻讯后,一直怀疑建文帝仍活在世上,可能逃亡海外,将成后患,便命太监郑和率庞大的船队下西洋寻找,同时借以宣扬国威,交通各国,结果仍然未找到他的踪迹。有人说,建文帝离宫后出家为僧,云游四方。有诗云:“阅罢楞言磐懒敲,笑看黄屋寄团瓢。南来嶂岭千层迥,北望天门万里遥。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衮龙袍,百官此日知何处。唯有群鸟早晚朝。”此诗说的似乎就是建文帝。
    《明史纪事本末》有很长一段话,记述了建文帝从宫内地道出逃的详细经过。
    (附,《明史纪事本末》记载说:“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丑,帝知金川门失守,长吁,东西走,欲自杀。”翰林院编修程济曰:“不如出亡。”少监王钺(yuè)跪进曰:“昔高帝升遐时,有遗箧(qiè),曰:‘临大难,当发。’谨收藏奉先殿之左。”群臣齐言:“急出之!”俄而舁(yú)一红箧至,四围俱固以铁,二锁亦灌铁。帝见而大恸,急命举火焚大内,皇后马氏赴火死。程济碎箧,得度牒三张,一名应文,一名应能,一名应贤。袈裟、帽、鞋、剃刀俱备,白金十锭。朱书箧内:“应文从鬼门出,余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神乐观之西房。”帝曰:“数也!”程济为帝祝发。吴王教授杨应能愿祝发随亡,监察御史叶希贤毅然曰:“臣名贤,应贤无疑。”亦祝发。各易衣披牒。在殿凡五六十人,痛哭仆地,俱矢随亡,帝曰:“多人不能无生得失,有等任事著名,势必穷诘;有等妻子在任,心必萦系,宜各从便。”御史曾凤韶曰:“愿即以死报陛下!”帝麾诸臣,大恸,引去若干人。九人从帝至鬼门,而一舟舣(yǐ)岸,为神乐观道士王升,见帝,叩头称万岁,曰:“臣固知陛下之来也。畴昔高皇帝见梦,令臣至此耳!”乃乘舟至太平门,升导至观,已薄暮矣。俄而杨应能、叶希贤等十三人同至)
    意思是说:朱棣的兵马从金川门(南京下关,1957年已拆除)入城,建文帝见大事不妙,想自杀。翰林院编修程济说:不如逃走。当年太祖升天时留下一个盒子说:大难临头拿出来,藏在先殿里。打开盒子,里面有袈裟、帽、鞋、剃刀俱备,还有白金十锭,建文帝等立即削发,打扮成僧人,有9人随建文帝从暗道逃出皇宫,乘舟至太平门。一行人开始了流亡生涯。建文帝交代,今后互相以师弟称呼,不必拘泥君臣之礼。兵部侍郎廖平建议,随从不必多,更不可多,挑选没有家室之累又有膂力5人足够,其余遥为应援。当场决定杨应能、叶希贤称为比丘,程济称为道人,这3人左右不离建文帝;其余6人往来道路,运送衣食。第一站来到吴江县的史彬家中。8月16日,建文帝与两位比丘、一位道人同行,其余人等星散。10月,来到襄阳的廖平家。获悉跟踪者也已到此,大家商议后便决定前往云南。
    明成祖派遣户科都给事中胡前往西南地区,打着探寻道教宗师张三丰(即张邋遢)的幌子,其实是为了侦查建文帝的下落。消息传来,建文帝决定遁迹深山。
    永乐八年(1410年)3月,工部尚书严震以出使安南(即今越南)的名义,至云南秘密探访建文帝的踪迹。某一天,严震偶然在云南道中遇到建文帝,两人相对而泣。建文帝问他:你准备怎么处置我?严震回答:皇上请便,臣自有办法。夜间,严震自缢于驿站。建文帝见踪迹暴露,再次躲进白龙山。
    长期的野外生活,使得他身心疲惫,颜色憔悴,面容枯槁。到了夏天,又患上痢疾,但因害怕被发现,不敢出山觅食、求医,狼狈到了极点。这时史彬等3人赶来,境况顿时改善。几天后,3人离别,抱头痛哭一场。建文帝交代,今后不必再来,一则道路艰险,二则关津盘查严密。
    建文帝究竟是自焚而死,还是由密道逃离皇宫去了他乡呢?史学专家对此各执一词,600多年来尚无定论。清人编修《明史》之时,明史馆中诸史臣即对此意见不一。有人认为,随着对建文帝出亡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史料掌握的不断增多,相信建文帝未自焚而是出亡的人渐多。
    其实,迄今为止,任何人的研究都没有离开《明史•恭闵帝本纪》中的表述的范畴:
    “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或云帝由地道出亡。正统五年。有僧自云南至广西,诡称建文皇帝。恩恩知府岑瑛闻于朝。按问,乃钧州(今河南禹州市)人杨行祥,年已九十余,下狱,阅四月死。同谋僧十二人,皆戍辽东。自后滇、黔、巴、蜀间,相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
    下面几种说法大都源出于此:
    一是避难云南说(“有僧自云南至广西”)。根据当地资料记述,建文帝从宫中出逃后,来到了云南。当时镇守云南的,是镇国公沐英的三儿子沐晟。建文帝从小和沐晟要好,到了昆明后,找到了沐晟,沐晟和建文帝从小情同手足,但迫于明成祖朱棣的权势,只好采取了折中的办法,把他偷偷送到离昆明100公里的武定府,让知府萨周妥为护卫,萨周于是就把建文帝安排到了山高林茂、非常利于隐蔽躲藏的狮子山。
    在朱棣死后,建文帝年纪也大了,思乡心切,心想在位的正统皇帝是晚辈,不应该有加害之理,就取道回京。当时,正统帝难辨其真假,就让先前侍奉过建文帝的太监来辨认。建文帝一口就叫出那太监的名字,并说出该太监在宫中一次吃饭时掉了块鹅肉,急得自己趴着吃了的情景,太监大惊,断定他就是建文帝。正统皇帝就将建文帝迎到西宫奉养。一年后建文帝病故,享年64岁。
    二是避难贵州说(“黔”)。建文帝出逃后,曾在贵阳题过两首诗,这与他后来所作的诗文相对照,可判定他到过贵州。据了解,在《明史纪事本末》一书中,曾多次记载他落魄的情形。其中,书中记述他曾到贵州金竺(今贵阳)长官司罗永庵,在庵壁上题诗两首,慨叹自己的流亡生活。
    其一为:“风尘一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凤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紫薇有象星还拱,玉漏无声水自沉。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
    其二为:“阅罢楞严磬懒敲,笑看黄屋寄团瓢。南来瘴岭千层迥,北望天门万里遥。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衮龙袍。百官此日知何处?唯有群乌早晚朝。”
    后来,据说建文帝回到了京城,又作诗一首:
    “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在这首饱含沧桑的诗中,曾提到“西南”一词。如把“西南”与前两首诗的所题之地相对应来看,建文帝无疑到过贵州。
    三是避难四川说(“巴、蜀间”)。青川华严庵确为明代建文帝在四川的避难所,四川省文物考古所、四川大学的资深专家学者们实地考察后这样认为。华严庵位于青川县青溪镇以南7.5公里的莲花山上,占地面积超过100亩,东西两面是草木丛生的山沟,西侧山沟内有巨石垒砌的双层中空明代石墙。
    四是避难江苏说(江苏吴县说)。《文汇报》的记者徐作生亲自到江苏吴县去考察,发现了建文帝出亡时遗留下的一些遗迹、遗物,并结合文献资料,认为建文帝当年藏于吴县普济寺内,不多久姚广孝归隐禅寺,在姚广孝的监护下,建文帝隐藏于穹窿山皇驾庵,直到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病殒(yǔn)于此,终年46岁,葬于庵后山坡上。
    五是避难江西说,明建文四年(1402年),应天(今南京)发生“金川之变”,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率军攻入京城,建文帝神秘失踪。现有人考证出了湘潭锦石何氏始祖何必华即是明建文帝朱允文,建文大将何福直接策划和组织了救主行动。永乐二年(1404),何福之弟何禄,携子魁二、魁五与何福季子魁六,祖籍湘潭、原任左军都督顾成之孙顾兴国,战殁鄱阳湖的旗武将军齐成之子、千户齐兴(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宗族之始迁湘潭祖),护送建文帝朱允文由江西抚州临川来湘潭,护送人的眷属亦在随行之列。朱允文始藏银塘,先后移居县城东隅之金泥湾和西乡之碧泉,改姓名为何必华,字汝川,娶银塘四甲土著何氏何惠之长女为妻,终年87岁。
    还有一个比较有力的说法。一位高僧名溥洽者,为帝剃度,此说见于正史,《明史•姚广孝传》:“初,帝(朱棣)入南京,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帝乃以他事禁溥洽;而命给事中胡等遍物色建文帝,久之不可得。溥洽坐系十余年,至是,帝(朱棣)以广孝言,即命出之。”这是建文帝出家遁去,最有力的一个证据。成祖为绝天下人怀念故主之心,明知建文帝未死,而故意说他阖宫自焚;这样就不能承认建文帝做了和尚,自然也不能课溥洽以私助建文帝出亡的罪名,因而“以他事”收捕溥洽下狱。
    另外,近几年有人自称建文帝后人,献出《让氏家谱》,称建文帝通过地道逃离南京,假扮僧道,云游各地,后隐居于武昌,死后就葬在武昌洪山。当然,这一说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
    此外,还有避难浙江说、青海说、泉州说等等。可以看出许多“说”都是基于《明史•恭闵帝本纪》中的表述,从中衍生出来的,有的纯属民间传说。
    导游认为,这些说法都是说说而已,认真不起来,也没必要去认真。但是有一点是必须注意的,那就是建文帝的自焚说、出逃说,与朱棣身世的后出(即皇后所生)、妃出(妃子所生),有相应的关系。凡是认为朱棣是后出的,一般同意建文帝的自焚说,这样谁都无话可说,一了百了,朱棣作为朱家的正宗血统,继皇位无可争议。建文帝自焚死了,死无对证,也决不会有人前来讨伐朱棣。这也是朱棣最愿意看到的结果。凡是认为朱棣是妃出的,一般接受建文帝的出逃说,希望建文帝活着,伺机重率讨虏大军,夺回失去的皇位。
    有人提出了这样一种假设:那就是在城破之前,朱棣完全有可能派人对建文帝进行暗杀,这样最有利于他登上皇位。因为只有建文帝的死才能让他才有机会登上皇帝的宝座,因为朱棣发动的是“靖难之役”,打的是“清君侧”的大旗,如果建文帝还活着他最多也只个辅政大臣,如果他废掉建文帝,自己再做皇帝,他就真正成了乱臣贼子,会遭到天下的反对;如果留着建文帝,尽管是让他做傀儡皇帝,自己掌握实权,朱棣也决不会甘心,自己辛辛苦苦打到南京,目标就是做皇帝,而决不会甘心仅仅作个权臣。可以这样想象,深谋远略的朱棣在攻打南京前就已经考虑好处置建文帝的最佳方法,那就是在城破时派一只心腹的小部队趁混乱闯进皇宫,杀死建文帝,再造成建文帝自焚的假相,再宣告天下,然后就可以打着国不可一日无君的幌子,堂而皇之的做皇帝去了。
    大家不妨想一想,这种可能性存不存在?会不会永远无人知晓?如果某人做了一件事情能够做到永远无人知晓,那么,任何我们不知晓的事情都可能存在,也就是说,后人对建文帝的任何一种猜测和判断都可能是正确的。显然这种推断也存在。

TOP

第三章反叛朝廷发动靖难
    (1)采取行动。
    建文元年(1399年)7月5日,朱棣毅然采取行动,杀张昺、谢贵等。随后,命张玉、硃能等人迅速击败了城内的守军,夺北平九门,控制了北平。然后,朱棣上书建文帝,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并援《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起兵,以道衍为谋士,称其师为“靖难之师”。这年朱棣40岁。从此,拉开了叔侄相争4年的序幕。
    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4年的战争,在1402年打败其侄子恭闵惠帝(建文帝)的统治集团,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战争之初,建文帝凭借其军事、政治、经济上的优势,集中强大兵力(南军),分进合击,准备迅速将燕军包围于北平地区而歼灭之。由于洪武时期的功臣已经被朱元璋杀戮殆尽,因此建文朝廷只得派一些年轻将领挂帅,与朱棣作战。但由于朝廷的兵力强大,双方还是处在一个拉锯战的形势下。北方诸将大多是燕王旧部,后来归顺燕王参战的人也越来越多。朱棣的燕军(又称北军)先后下通州、蓟州、怀柔等城,取得了初步胜利,为南下奠定了基础。后来通过真定(今河北正定市)之战、北平之战、白沟河之战、东昌之战、夹河之战等战役,逐渐取得了军事上的主动权,为最后挥师南下,一举攻克南京做好了充分准备。
    北平之战。建文元年(1399年)8月底,建文帝拜太祖旧将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此时耿炳文已是65岁的老将了,率师30万讨伐朱棣。先锋抵雄县,被朱棣的燕师打败,9千人全部战死。在真定(今河北正定)之战中,南军又大败。建文帝又以勋戚(有功勋的皇亲国戚)李景隆代替耿炳文,调兵50万进驻河间(今属河北),再次北征伐燕,并筑垒九门,围攻北平。
    李景隆,小字九江,是明朝开国名将李文忠(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后收为养子)的儿子,是一个白面书生。洪武十九年(1386年)袭爵,曾掌管左军都督府事,累官至太子太傅。建文帝即位,甚被信任重用。燕王起兵反朝廷,长兴侯耿炳文与燕兵作战失利,他代为大将军,率兵50万与燕兵交战。由于李景隆不懂兵法,又妄自尊大,对许多功臣老将弃而不用,兵败势在必然。
    10月,朱棣亲自率精骑突袭大宁(内蒙古宁城县境),合并宁王朱权所属三卫兵马,得其部朵颜三卫骑兵,兵力骤增。当时,朱棣为引诱李景隆军仓促来攻,他只留他的徐皇后和世子朱高炽,以及少部兵力守北平,自己率主力绕道袭取大宁。李景隆闻朱棣北去,乘虚带领兵马前来围攻北平,但未能攻下北平。朱棣回师北平东20里郑村坝,与守城兵马配合作战,大败李景隆军队。
    这一战中,守城的燕王妃和世子朱高炽作用不可低估。他们以城中老弱残兵坚守北平城,徐氏也激劝将校士民的妻子参战,组成一批女兵,披上铠甲,登城拒守,面对李景隆数十万大军的攻击而岿然不动,有力地牵制住了南军,终于坚持到朱棣回师,保住了燕王朱棣的根据地。假设北平被攻占,朱棣将面对另一番景象,胜负的天平尚不知会倾向哪边。
    白沟河之战。建文二年(1400年)4月初一,李景隆率军60万人自德州分兵两路,大举北伐。(此时,建文帝被迫罢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职,以缓和燕师的攻势)朱棣率军10万人迎战,两军会战于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境内)。经过数日激战,燕师大败李军,毙伤10余万人,乘胜攻克德州。李景隆拥众10余万人退守济南。燕师跟踪追击,进围济南,遭到山东参政铁铉与都督盛庸的顽强抵御,围城3月而不下,败还。9月,建文帝命铁铉为山东市政使,改命盛庸代替李景隆。12月,盛庸率师与燕军会战于东昌(今山东聊城),燕师大败,主将张玉战死,被迫还师北平。
    夹河之战。建文三年(1401年)春,盛庸率军20万人驻德州,吴杰、平安驻真定,互为犄角,伺机出击。(建文帝于三年又恢复了齐泰、黄子澄的职务)2月,朱棣的燕师再度南下。3月,在夹河(今河北武邑境)大败盛军,斩首10余万人。又在藁(gǎo)城打败了吴杰等部,斩首6万余人。此时,建文帝又采用缓兵之计,下诏赦燕王罪,企图使其懈怠;同时发兵断其粮道,以迫其北归,伺机歼灭。朱棣识破此计,于6月中旬,遣都指挥使李远率轻骑6000人南下,连克济宁、沛县等地,焚盛庸军粮船数百艘、粮数百万石,京师(今南京)大为震惊。7月,盛庸乘燕师南下,令平安率万骑攻北平;大同守将房昭回攻保定。朱棣闻讯,率军回援,大败其军,还师北平。
    在这3年多的战役中,南北军互有胜负。朱棣北军虽然胜多负少,但损失也很惨重,而朝廷有足够的能力不断充实南军的力量,北军在河北、山东一带所攻下的城邑,很快又被朝廷兵所夺回,重新占据。到建文三年年底,朱棣起兵3年,仅占据了北平、保定、永平(今天的河北省唐山市)3府,地盘相当的狭小,这与他起兵时的愿望也大相径庭。他深感南军兵多势众,旷日持久,攻防俱难,明朝的疆域那么大,像这样打下去,还不知道要打什么时候,夺取大明江山的前景变得渺茫起来。
    也许是天意,就在这关键时刻,有内臣自京师前来告密。这是一个在南京被责罚的宦官,逃到北平后,把南京的虚实告诉朱棣,朱棣听了大喜。
    朱棣知南京空虚可图,决计改变战略。问策于道衍,道衍说:“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意思是:不要再攻打这些城池了,赶紧直取南京,南京势力单薄,必能成功。于是,朱棣就此定下长驱直入的方针。
    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朱棣率北军南下。朱棣誓师曰:“频年用兵,何时已平?要当临江一决,不复返顾矣。”4月,连破何福、平安师。5月,克泗州、扬州。建文帝遣庆成郡主【庆阳公主:蒙城王(仁祖朱世珍弟寿春王之子)女,嫁黄琛。太祖爱其谨厚,配以王女。至建文时,改封庆成郡主。】至燕师,乞割地求和,朱棣冷笑道:“我连太祖封给我的燕王都不要了,还要什么割地呢?”下令不许。6月,江防都督佥(qiān)事陈瑄以舟师(即水军)叛附于燕,燕师渡江,下镇江,直逼南京。
    建文四年(1402年)6月13日,燕师进抵南京金川门(今南京下关区),守将谷王朱橞(huì)、曹国公李景隆开门迎降,建文帝朱允炆于宫中自焚死(一说出走为僧)。朱棣取得了靖难之役的最后胜利。
    当燕军渡江,攻陷京师(今南京)时,建文帝见警报迭传,宫内大乱,于是他下令纵火焚毁皇宫,后、妃等宗室皆被杀或令自杀。朱棣率军杀入宫中,搜寻了3天,始终没有找到建文帝的踪迹。追问内侍,都说不知,只知文帝下令纵火后就不见了踪影,未知死活。只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了的残骸,据内侍说是建文帝、马皇后的尸体。朱棣命人从灰烬拨出建文帝残骸,已是满身焦烂,四肢不全,分不清男女,只得下令以天子礼殓葬建文皇帝(墓葬始终无考)。恢复周王橚、齐王榑爵位。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并夷其族。
    建文四年(1402年)6月17日,朱棣在南京南郊大祀天地以后即帝位。并诏:“今年以洪武三十五年为纪,明年为永乐元年。建文中更改成法,一复旧制。”这年朱棣43岁。11月,立妃徐氏为皇后。从此,朱棣开始了他22年的皇帝生涯。
    朱棣赢了,他得到了大明江山,他黄袍加身,当上了皇帝;建文帝输了,他丢了江山,生死不明。人间的机遇总有它的规则,也许这个皇位从一开始就应该是朱棣的,因为朱棣比朱允炆更具有王者风范!那么一个篡位的而得天下的皇帝采取了什么政策来巩固自己的皇位呢?
    永乐二年(1404年)4月,置东宫官属。道衍为太子少师,复共姓姚,赐名广孝。立子朱高炽为皇太子,封朱高煦汉王,朱高燧赵王。
    朱棣即位之初,对洪武、建文两朝政策进行了调整,提出“为治之道在宽猛适中”的原则。他利用科举制及编修书籍等笼络地主知识分子,宣扬儒家思想以改变明初嗜佛之风,选择官吏力求因才而用,为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他在施仁政同时,也大肆杀戮,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清除建文余党。朱棣用了近11年的时间实施了恩威并施的手段,从而稳定了他的江山社稷。
    (2)诛杀政敌。
    在朱棣的第一批黑名单中,名列“奸臣”者,以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为首50余人,均先后被捕杀。其中方孝孺,胡闰等首当其冲。在这场大清洗中被杀者数以万计,受牵连而入狱服刑者更是不计其数。朱棣的清洗工程有几项创新。一是主要对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开刀;二是创立了特务机关——东厂;三是将罪人家属列为贱民,让他们世世代代为奴为娼,永不翻身。
    燕军攻破京师后,文武百官多见风转舵,投降求生。对那些忠心不二的建文遗臣剥皮的剥皮,下油锅的下油锅,把他们的女眷罚到教坊司当官妓,实行残酷的“转营”,即轮流送到军营中去,一个女子每天要接待20多个男人,被摧残至死的,就将尸体喂狗吃了。“灭十族”、“瓜蔓抄”,都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当时的恐怖气氛可见一斑。史称“壬午之难”。
    诛杀文臣。
    被“灭十族”的是方孝孺。他曾是建文帝的老师,他视建文帝为知遇之君,为建文帝出谋划策,辅助建文帝厉行新政,也是当时最有名的文人。方孝孺(1357--1402年),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蜀献王替他改为“正学”,因此世称“正学先生”。福王时追谥文正。浙江宁海人(宁海古古称缑城,故时人称其为“缑(gōu)城先生”),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师从“开国文臣之首”的翰林学士(正五品)宋濂。
    方孝孺幼聪慧,6岁能诗,人奇其才。呼为“小韩子”15岁随父兄北上济宁,励志攻读。及长,承学于宋濂,深受器重。洪武十五年(1382年),东阁大学士吴沉等起荐方孝孺,应征至京,在奉天门奉旨作《灵芝》、《甘露》二诗,甚合太祖朱元璋之意。赐宴时,太祖朱元璋有意使人欹(qī)斜几具(将茶几放的歪斜不正),试其为人,方孝孺见状,将茶几等摆正以后才坐下。太祖喜欢其举止端庄,学问渊博,有期待日后辅佐子孙之意,厚礼遣回乡。此后十年,居家读书写作,著《周易考次》《宋吏要言》等篇。31岁时,仇家于叔争讼,牵连到方孝孺,官府籍其家,械押至京问罪。朱元璋见方孝孺名,特名释放,洪武二十五年,再次受荐,授汉中府学教授,深为蜀献王赏识,聘为世子师(世子即后来的建文帝)。
    建文年间(1399—1402年)任翰林侍讲学士,凡国家大事,常命方孝孺就坐前批答,时宫中纂修《太祖实录》及《类要》,方孝孺任副总编。后调文学博士,奉命与董伦、高逊志等主持京考。
    朱棣进入京师后,召方孝孺为其写即位诏,方孝孺披麻带孝至,痛骂不绝,拒草诏。然后他写下了“燕贼篡位”四字,掷笔与地,大声骂道:“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朱棣发怒道:“汝不顾九族乎?”方孝孺奋然道:“便十族奈我何!”骂声益厉。
    朱棣的军师姚广孝曾说:“南方有方孝孺者,素有学行,武成之日,必不降附,请勿杀,杀之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朱棣没有听姚广孝的劝说,他气急败坏,恨方孝孺嘴硬,叫人将方孝孺的嘴角割开,撕至耳根。方孝孺血涕纵横,仍喷血痛骂,朱棣厉声道:“汝焉能遽(jù,急促)死,当灭十族!”朱棣一面将其关至狱中,一面搜捕其家属,解押至京,当其面一一杀戮。方孝孺强忍悲痛,始终不屈,最终被处于聚宝门(今中华门)外,终年45岁。并被灭门十族。自古以来,最严厉的莫过于诛九族,从来没有诛十族的先例。
    相传明宫午朝门内丹墀(chí)上的血迹石,即为方孝孺鲜血所溅而成。午朝门如今虽然改建成了公园,但仍保留着颓垣残壁的面孔,那里竖立着一块方孝孺蒙难纪念碑,石碑为后人用他颈血溅染的丹墀(chí)石所刻。午朝门是明宫城的正门,这里是传达皇帝圣旨,也是明初进行大典的重地,皇帝也在此对有罪大臣“廷杖”处分,至于判决死罪斩首,则一般是在太平门的刑部天牢或闹市区执行。“推出午门斩首”的,也是唯一的一次就是方孝孺被磔(zhé即凌迟处死)。
    方孝孺一案,永乐大帝朱棣可是开了先河,空前绝后。所谓十族的概念即: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即: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姊妹、儿子);母族三即: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岳父、岳母。诛十族,就指明代方孝孺一案了,第十族:方孝孺的所有弟子,也有的说所有朋友门生。
    方孝孺一案,就是亘古未有的“灭十族”,总计873人全部处死,入狱及充军流放者达数千。
    方孝孺是封建传统的殉道者,他用自己和800多条无辜的生命,换来了一块中国文人的气节碑。方孝孺可谓是知识分子中的最有血性的人物了。在这之前,除了西汉汉武帝时期,司马迁遭受宫刑之后,中国就很难见到如此有血性的知识分子。方孝孺却让我们精神为之一振。但是,有人并不赞赏方孝孺的做法,他老朱家叔侄相争,谁胜了都是朱家的天下,谁当皇帝都是一样,关他甚事?况且朱棣当皇帝很有可能比建文帝要强,后来的事实证明,在那个时代,朱棣做了很多世界之最的事情,为中国的历史添上了辉煌的一笔。
    据史料:门人廖镛、廖铭(皆开国功臣廖永忠之孙)在方孝孺被杀后,偷偷收了方孝孺的遗骸,并将其葬于聚宝门外山上(今南京中华门外雨花台东麓)。方孝孺墓,由明万历年间,著名戏剧家汤显祖(代表剧作《牡丹亭》)为其修墓立碑建祠,后毁于战火,清李鸿章任两江总督时,又重新为其修墓立碑,民国时江苏省省长韩国钧又重修,后来均遭焚毁。2002年在方孝孺遇难600周年之际,方孝儒后人又捐款与雨花台管理局一道重新修整了方孝孺墓。现是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文皇帝削藩的主要谋士黄子澄,先被砍去双手、双腿,然后将其杀死,齐泰亦被“族诛”。
    齐泰(?—1402年),溧水洪兰(今南京市溧水洪兰镇)人。原名德,字尚礼,别号南塘。洪武十七年(1384年)举应天乡试第一,第二年举进士,授礼部主事,不久改任兵部主事。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在齐德陪祀郊庙时,因他为官9年而无过失赐名泰。第二年擢升为兵部左侍郎。洪武三十一年又提任为兵部尚书。是年,朱元璋病危,齐泰受命与太常寺卿黄子澄同辅皇太孙。当时朱元璋的几个儿子均拥有重兵在各地为王,建文帝即位后,担心诸王兵权太重,与齐泰、黄子澄计议,决定采取削藩的策略。
    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攻占南京后,将齐泰的叔父齐阳彦、堂弟齐敬等7名亲属执于京师(南京)处死。同年6月5日,齐泰亦被执至京师,不久与黄子澄等同被斩首。齐泰的其他家属亦牵连被害。
    洪熙元年(1425年),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朱棣长子),赦建文帝诸臣罪,赐齐泰亲属7棺归葬于县东15里的塘庄,并发还故业,其墓后名七贤墓。据清光绪《溧水县志》载:“今邑东十里有尚书铺,泰宅也。”(今东庐乡独山铺)嘉靖四年(1525年),齐泰复爵崇祀,知县王从善在洪兰三里亭青丝洞(今白龙水库旁)建齐泰墓,在望京街建中山书院以示纪念。
    礼部尚书陈迪和儿子等6人同日就刑,朱棣在行刑前将陈迪儿子的耳鼻割下煮熟让陈迪吃掉,并问味道如何。陈迪没有惧色,回答道“忠臣孝子的肉鲜美无比”,坦然就刑。
    所谓“瓜蔓抄”就是朱棣夺位后诛戮建文诸臣的一种残酷的手段,妄引株连,如同瓜藤一样伸延。景清案就是一个典型。在建文帝的遗臣中也有人表面归顺,实为找机会下手,除掉朱棣,这个人就是御史大夫景清。他亲自上演了一个永乐版的“荆轲刺秦王”的传奇故事。
    景清辅佐建文帝时因重名节而受人敬仰,所以朱棣篡位后为了笼络他,让他官复原职,景清竟然欣然接受了。景清复命为御史大夫后,不但受命不辞,还委蛇朝右,当时有人暗地里讥笑他,说景清“言不顾行,贪生怕死”,但景清丝毫不在乎别人的议论,仍以“伪装”出现,委曲求全,等待机会,图谋刺杀明成祖,为故主报仇雪耻。一天,他身穿绯衣,暗藏利刃,准备行刺永乐大帝。朱棣见其神色异常,命人搜身,得到利刃。明成祖责问他要干什么。景清见谋刺败露,慨然喝斥:“吾为故主报仇耳,可惜不能成事!”并且破口大骂:“叔夺侄位,如父奸子妻。尔背叛太祖遗命,真乃奸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明成祖听言勃然大怒,命令左右打掉了景清的牙齿,割去了景清的舌头。景清以血口喷龙颜、龙案、龙袍。成祖命令以“磔(zhé,意思是,斩杀后把尸体暴露示众。)刑”处死景清,把景清肢体分裂,并将景清剥了皮,在腹中装进茅草,悬挂在长安门示众,并令用铁刷子将景清的肉一层层刷下。后来朱棣过城门,吊在城墙上的景清的皮竟然自己朝他砸了下来,朱棣大惊之下命人将皮烧了,还把骨头打碎。他还不解气,接着又实行惨无人道的“瓜蔓抄”,下令“诛灭九族”,但“转相攀染”,凡景姓的族人几乎斩尽杀绝,还杀了景清的老师、亲戚、朋友、学生,直杀得尸体遍野,血流成河。景清的外甥刘固、刘国随舅舅在京,闻知舅舅遇难,明知自己在劫难逃,极度悲愤,自刎而死。这次非人的“瓜蔓抄”共株连了数百人,其状惨不忍睹,被称为“天下奇冤”。景清的故居也被付之一炬,村庄成了瓦砾遍地、满目疮痍的废墟。真宁县官见此惨状,暗示景姓人隐姓埋名,流亡异地逃一条活命。经县官这么一提醒,据说景姓人在高处一站就姓高,在石头上一坐便姓石,才幸存下几户人。
    景清(?—1402年)明陕西真宁(今甘肃正宁)人,一说本姓耿。这里还有一则景清的小故事。景清自小家贫如洗,但却聪颖好学,文思敏捷,读书过目成诵。就读国子监时,因家贫买不起书,经常向人借书读。有一次,他向一位姓巩的同学借1本书读,但其不肯借他,景清多次恳求,他以书系“家传秘书”为由,答应只能借读一晚,第二天凌晨就要归还。第二天,这位同学催他还书,他慌称书是自己的,并非借阅。为此双方争论不休。后来去找先生打官司,景清抢先说此书是他家的“家传秘书”,已经传了几辈人,他可熟背如流。先生让景清当面背书,景清不慌不忙,口齿清晰,声情并茂,“通篇背诵,只字不遗”。先生后让那位姓巩的同学背书,但其慌慌张张,语无伦次,张口结舌,以至于不知书的内容。见此情景,先生把书判给了景清,把那位同学严厉地批评了一通。那位同学既委屈又生气,但无话可说,只得服从。谁知景清当即把书还给了那位同学。由于他能过目成诵,当时村子里人都戏称他为“吃书娃”。景清是洪武进士,授编修,改御史。洪武三十年(1397年)命署左佥都御史。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任北平参议。同驻北平的燕王朱棣过从甚密,言谈之中,因言论明晰,受到赏识。建文二年(1400年),晋升为御史大夫。
    残害武将。
    兵部尚书铁铉的抵抗是最为坚决的,也是令朱棣非常愤恨的,铁铉被俘后朱棣命人割下了他的耳鼻后才将其杀死,妻女充为官妓。
    铁铉(1366—1402年),中国明朝将领。明太祖朱元赐字鼎石,传说其为回族,明邓州(今邓州市)城关人。他处事明断,办案公允,颇有政绩,深得明太祖朱元璋赏识,“鼎石”即为其所特赐。
    铁铉性情刚决,联盟敏捷,太学读书时,熟通经史,成绩卓著,由国子生被选授礼部给事中,后调任都督府断事。
    洪武中,铁铉以太学生授礼科给事中,调任都督府断事,由于他机智灵敏善决疑狱,朱元璋很器重他,赐字鼎石。建文初年,任山东参政,镇守济南。因击败燕王兵,升兵部尚书。由于铁铉坚守济南,屡破燕兵,燕王久攻城不下,被迫绕道南进。
    建文二年(1400年)6月8日,朱棣率北军攻打济南,3个月没有拿下,他准备破釜沉舟,掘开黄河大堤,引黄河水淹毁济南城。铁铉得知消息,决定以诈降之计,诱杀朱棣。铉率众诈降,派壮士暗中控制城门上的铁闸门,又让守城士卒大哭哀嚎“济南城快被淹了,我们就要死了”。不久,尽撤楼橹防具,派城中百姓长者代替守城军做使者,到燕王大营跪伏请降说:“您是高皇帝的亲儿子,我们是高皇帝的臣民,一直想向大王您投降。敬请大王退师十里,单骑入城,我们恭迎大驾!”朱棣不知是计,闻言大喜。忙令军士移营后退,自己高骑骏马,只带数骑护卫,过护城河桥,径自入城受降。朱棣刚要进城门,众士卒便高呼“千岁到”,预先置于门拱上的铁闸门轰然而落旋即砸中了朱棣的马头,知道上当的朱棣换马急走,幸免一死。
    朱棣大怒,以重兵围城,铁铉伏于城头,大骂朱棣反贼。燕王大怒,并用数门大炮轰击城内,城将破,铁铉急将朱元璋画像悬挂城头,又亲自书写大批朱元璋神主灵牌,分置垛口,燕军不便开炮,济南城得以保全。在相持之际,铁铉又派壮士,出奇兵,骚扰袭击燕兵,大破燕军。
    之后,铁铉又与大将军盛庸合兵,乘胜追击,收复德州诸郡县,兵威大振。济南解围之后,铁铉在大明湖天心水面亭设宴,犒赏将士。建文帝遗官赐金慰劳济南守军,又提拔铁铉为山东布政使,不久,又升为兵部尚书。
    朱棣设计擒获铁铉以后,被押送南京。铁铉见朱棣骂不绝口,立而不跪。朱棣令他转身跪下,铁铉坚决不肯。朱棣愤怒之极,令人割下铁铉的耳朵、鼻子,煮熟后塞入他口中,问他滋味如何?铁铉厉声说忠臣孝子的肉有什么不好吃。铁铉仍不屈服,遂受磔(zhé,分裂)刑而死,年36岁。据说当时朱棣还吩咐左右,架起油锅把铁铉炸了,大殿上顿时充满了焦煳气。朱棣怒道:活着叫你朝拜我你不肯,炸成骨头灰你也得朝拜我!太监急忙把铁铉的骨架用铁棒夹着令其转身,没想到油锅里一声爆响,热油从锅里飞溅出来,只烫得太监们嗷嗷乱叫,铁铉的骨架硬是没有转身。后面这段话虽然是神话,但却表现了铁铉宁死不屈,死后也不屈服的伟大精神。
    铁铉遇害后,铁铉的家族未被全部屠灭,其父母被发配到海南,他的35岁的妻子和两个女儿被送到“教坊”里充当军妓,长子充军,次子为官奴,后被虐待而死。
    直到朱棣死后,他儿子朱高炽(chì)即位,当即下诏:“建文诸臣家属在教坊司(音乐机构)、锦衣卫(特务组织)、浣衣局(明代犯罪女子服役洗衣处)及习匠、功臣家为奴者,悉宥为民。”只可惜这仁政行得太晚,建文帝诸臣的妻女已经受了20年的非人凌辱,早已,死的死,老的老。
    朱棣在其皇位比较巩固时,又继续实行削藩。并设置内阁,选资历较浅的官僚入阁参与机务,解决了废罢中书省后行政机构的空缺。朱棣重视监察机构的作用,设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制度,鼓励官吏互相告讦(jié)。他利用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设置镇守内臣和东厂衙门(据说,朱棣时期开创的东厂特务机构比英国的007机构还早了近500年,但这也埋下了以后宦官专政的祸根),恢复洪武时废罢的锦衣卫,厂卫合势,发展和强化了专制统治。
    太监的势力在永乐朝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许多太监都参与到了政治中来,并成为了举足轻重的人物。其代表人物就是郑和,郑和曾七下西洋,创下了中国航海史的新篇章。

TOP

(3)朱棣其人。
    朱棣生于南京,长于南京。从出生到北平就藩前,基本上在京师(南京)生活,这期间到中都(凤阳)去了几年。“靖难”后又打回南京当了大约20年的皇帝,应该说,他与南京的缘分还是很深的。他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帝,还是最有争议的帝王之一。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上,一般只有开国君王的庙号才能称为“祖”,朱棣虽然不是开国之君而被谥为成祖,可见后人对他的尊崇。他曾经有二个谥号(太宗、成祖),这在历史上也不多见。
    朱棣原本的庙号是太宗。他一生5次北伐蒙古,把明朝首都由南京迁至北京,首开皇帝“戍边”的先河,又派郑和7下西洋,建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死后被谥为太宗。他是中华史上有名的四太宗之一(汉太宗刘恒、唐太宗李世明、宋太宗赵光义、明太宗朱棣)。后来,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将朱棣的庙号改为成祖。
    他开拓的疆土,幅陨(fúyǔn)之广,东西11750里(5875公里),南北10904里(5452公里),南海的“千里长沙,万里石溏(táng)”尽入版图(《明史•地理志》),他的军队远征南北,所向披靡。
    他开创的盛世,远迈汉唐,给中国人带来了无数光环和尊严,他的船队称霸四海,威名远扬。同时,他也十分卑鄙,善于权术,凶残杀戮。
    当然,也有人将他称之为,中国历史上十大谋权篡位的皇帝之一:嬴胡亥(秦始皇第二个儿子,长子扶苏)、王莽(西汉,外戚)、曹丕(三国曹操之子)、司马炎(西晋)、刘裕(南朝)、杨坚(隋朝)、朱晃(后梁)、赵匡胤(北宋)、朱棣(明朝)、爱新觉罗•胤禛(zhēn)(清,雍正)。
    但是,无论是他的雄才伟略、勤政富民;还是他的疯狂扩张,残暴杀戮,也无论他是以怎样的身份和手段登基称帝,但他最终都完成了一代英主的宏图伟业,将他父亲一手创建的大明王朝推向了顶峰,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朱棣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看完他人生的主要历程,你将会作出自己的判断。
    第二章踌躇满志驻守北平
    (1)受封燕王。
    朱棣8岁时,也就是元至正二十七年(吴元年,1367年),他父亲朱元璋当皇帝前一年,才开始给他们兄弟几个起名字,这个时候他才真正有了自己的名字朱棣。在这之前,充其量只能叫他“朱老四”。当然,也有称四哥、四爷、四公子的。
    洪武三年(1370年)4月,11岁的朱棣在南京,同其他8位兄弟和一位侄子,被父皇朱元璋封为亲王,朱棣被封为燕王。亲王按照明朝规定叫“下天子一等”,他的地位仅次于皇帝,所有的大臣要拜见他,给他下跪。当时的亲王,有很优厚的经济待遇,也有少量的军队。
    所有受封的亲王都得到了一个册宝,朱棣也不例外。册宝是由黄金制作的,十分精致。宝,就是金印,正方形,每边长五寸二分,高一寸五分,都按周尺计算。正面用篆书刻着“燕王之宝”。上面饰以龟纽。宝池也用金做成,大小正好容下金宝。宝箧两副,一副盛宝,一副盛宝池。每副都有三重,外箧(qiè)用木,描画着浑金沥粉蟠龙,红纻丝衬里,中箧用金钑蟠龙,里面的小箧装饰如同外箧,里面放有宝座,四角都雕有蟠龙,再描上浑金。座上装有锦褥。金宝用销金红罗小夹袱包裹起来,箧外分别用红罗销金大夹袱覆盖。册是两片金页,每片长一尺二寸,宽五寸,厚二分五厘,也按周尺计算。金页上下有孔,用红绦串联。开阖(hé)如同书本。册下面垫有红锦褥。册盝用木刻成,上面用浑金沥粉描绘的蟠龙。盝用红纻丝衬里。册用红罗销金小袱包裹,盝外用红罗销金夹袱覆盖。
    亲王的金册上镌刻着楷书册文(简称“册”。原为册命﹑册书等诰命文字的一种,只用于帝王封赠臣下。后世应用种类逐渐增加,有祝册﹑立册﹑封册﹑哀册﹑赠册﹑谥册﹑赠谥册﹑祭册﹑赐册﹑免册等名目)。
    朱棣的册文是:
    昔君天下者,必建屏翰,然居位受福,国於一方,并简在帝心。第四子棣,今命尔为燕王,永镇北平,岂易事哉!朕起农民,与群雄并驱,艰苦百端,志在奉天地,享神只。张皇师旅,伐罪吊民,时刻弗怠,以成大业,今尔有国,当恪敬守礼,祀其宗社山川,谨兵卫,恤下民,必尽其道,体朕训言,尚其慎之。
    朱棣一遍一遍地默诵父皇的册文,“永镇北平,岂易事哉!”八个大字,让他刻骨铭心。虽然他才11岁,对册文的内涵还不是很清楚,但是他知道这册文是父皇颁发的,既是自己身份的象征,也是领取俸禄、执掌护卫军的依据。
    朱棣被封为燕王,实际上是父皇对他的信任和器重。因为当时北平这个地方实在太重要了。
    1368年朱元璋虽然赶走了元顺帝,建立了明朝。但是以和林为中心的元朝皇室仍有相当的实力,元形亡而实未亡。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元政权称作北元。
    北元势力所及西自天山,东至呼伦贝尔湖,北抵额尔齐斯河及叶尼塞河上游,直至长城的广大地区。北元的主要力量有两支,一支是据有陕西甘肃的河南王扩廓帖木儿,即王保保,他大约有40万人马;另一支是控制辽东的纳哈出(元末大将。蒙古札剌亦儿部人,木华黎后裔),他大约有20万之众的军队。此外,云南还在元朝宗室梁王的手中。整个北元,“引弓之士(能作战的士兵),不下百万众也,归附部落不下数千里也(地盘也很大),装资仪仗尚赖而用也(武器装备也不差),驼马牛羊尚全而有也(运输作战的牲口也不少)”。不仅如此,辽东的女真,陕甘的西番,以及西域、高丽仍然都是北元羽翼。面对这样的形势,朱元璋不能不认真对待,暂时也只能采取“固守疆国,防其侵扰”的政策,在国内,怀念旧朝的情绪,忠于旧朝的遗民,狐疑观望者貌合神离,远远没有肃清。就在朱元璋册封诸王的前一天,他下令“禁蒙古、色目人更易姓名”,表面上说是为了“别婚姻,重本始”、“厚民俗”,而实际则寓有监督控制之意。
    朱元璋册封亲王,其主要目的,就是针对明朝的这些内外敌人。知儿莫如父,他认为封朱棣为燕王守边是比较适合的。此外,朱元璋还采取了各种办法来巩固明王朝。1366年,也就是他称帝前两年,就开始修筑城墙,营建皇宫。一直到1386年,朱元璋用21年时间,修建了南京城。他不惜耗用大量人力物力,建造城廓,把朝廷围护得固若金汤。明代的南京城,可称为世界古代第一大砖石城“高坚甲天下”,其外廓城周长60公里,18个城门。内城周长33.7公里(巴黎城长29.5公里),城墙平均高14—21米,基宽14米。开13座城门。以聚宝门(今中华门)最大。明城墙虽经600多年风雨侵蚀,又几经战火,多处遭到毁损。2004年经部分修复和原保存的明城墙总长度约23.743公里(目前,南京市正在积极准备申遗)。
    相传,当年明太祖造好了京城和故宫,朱元璋亲率其子及左右群臣登上紫金山,观察都城形势。他十分高兴地问道:“孤的都城建得如何?”众人一片叫好声。唯独14岁的燕王朱棣却指着山下的皇宫(南京明故宫)说:“城墙宫殿虽好,但是,紫金山上架大炮,炮炮打中紫禁城。”朱元璋听了十分恼怒,随即赐朱棣一盘桔子,意为剥皮、抽筋。马皇后闻之大惊,对朱棣说,父皇要剥你皮抽你筋,你赶快连夜逃走吧。此时城门已全部关闭,朱棣从清凉山后山的一条小河的水门逃出京城,逃到他燕王的封地北平。这个传说可信度很小,但能说明一个问题,朱棣自幼就很有军事天赋。
    刘基(刘伯温)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满腹经纶,亲自设计建设的得意之作,竟然被一名14岁的孩子指出失误之处,惭愧之余更加佩服朱棣,认为这孩子不同寻常。后来,朱元璋又下令再造一道外廓城。于1390年动工修建外廓,有的地方依山为廓,也有平地用土堆筑,这就是南京人俗称的“土城头”,险要处砌以砖石,约有40里;城周号称180里,实际是120里,略呈圆形。
    但是任凭外城内墙多么坚固,依然没有挡住燕王朱棣攻城篡位的行径。果不然,就是这位四皇子朱棣,25年后,以“靖难”为名利用手中的兵权,从北京一直打到南京,夺取了其侄子的帝位,成就了一番帝王大业。巧合了他小时候随他父亲登紫金山的一段话,这是当初朱元璋建城时无法预料到的。
    (2)就藩北平。
    就藩之前,洪武九年(1376年),17岁的朱棣,被他父皇安排到“中都”安徽凤阳老家,体验民间生活。这里是他父皇的出生地,有他祖父母的陵寝。朱棣在这里住了几年,远离皇宫的这段生活经历,对他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个有心人,“民间细事,无不究知”。他当皇帝以后,还经常对儿子们说起他这段生活。
    朱棣被封燕王10年后,洪武十三年(1380年)3月,21岁的朱棣走马上任,带领中、左二护卫侍以及将士5770人,离开南京前往他的封地北平(今北京)就藩。此后直到他起兵攻占南京称帝,他在这里度过了近20年的时光。这段时间对朱棣来讲非常重要,他由一个年轻的藩王逐渐成熟起来,逐渐在众藩王中崭露头角,成为众藩之首,并最终登临大位。
    作为藩王朱棣不仅享受岁禄万石这样优厚的物质待遇,而且政治地位也很高。他们在自己的王府中有一套官属,冕服车骑宫室之制仅次于皇帝,公侯大臣亦不得与之钧礼,更重要的是亲王握有自己的军队。他作为皇帝在北平的军权代表,是地方守军的监视人,掌握地方的军事指挥权。因为北平担负着防御蒙古贵族侵扰的重任,所以他的父皇朱元璋给予他的军队编制比其他亲王多,而且准许他除大事上奏外,军中的小事可以自行决断,这就使朱棣的实力大增。
    当时元朝的势力虽然已经被明朝赶到了大草原上,但还具有一定的军事实力,并不断骚扰明朝的北部边境。因此北平并不安宁,它是作为一个军事重镇而存在的。朱元璋将朱棣分封在北平,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代替功臣宿将掌握兵权,从而使明朝的江山更加稳固。
    (3)军师辅佐。
    在北平(今北京)期间,他得到众多忠臣猛将的指导下,迅速成长为了一位合格的军事指挥家,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并在对元朝的作战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自己的军事实力得到了加强,提高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到洪武末年,朱棣已经成为北方最强的藩王。
    有一则故事说:朱棣在北平当燕王时,认识了一个叫道衍的和尚(实际上朱棣和道衍,早在南京就认识了,是一同来北平就藩的)。有一次道衍见到朱棣,就说:“要是我帮助你,保准让大王你戴上一顶‘白’帽子。”其实,戴“白帽子”一事,早在南朝刘宋时期就发生过。当时的宋明帝刘彧就是被人带上白帽子推上皇位的。朱棣一听就明白了,“王”字头上加“白”字不就是“皇”字吗?于是他就将道衍留了下来。两人作过一幅对联。
    朱棣说上联: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
    道衍说下联: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作主。
    上联是说,天气寒冷,加一点水就能结成冰(水字上加一点为“氷”)。下联是说,国家混乱,亲王不出头掌控,谁做主呢(王字出头为“主”)?道衍的的意思是,燕王你不挑头干大事,有谁配作这个“一国之主”呢?没多久,朱棣就在北平起兵,后来打败了建文帝,做了皇帝。道衍也当了大官。这个故事的真伪我们可以不去议论,听了觉得有趣。但是关于道衍这个人,历史上有记载。他就是随燕王朱棣一起就藩北平的高僧姚广孝。
    姚广孝,苏州人。元末明初政治家、高僧。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出家为僧,法名道衍,字斯道,自号逃虚子。通儒、道、佛诸家之学,善诗文。与文学家宋濂、高启等交友,又从灵应宫道士席应真习道家《易经》、方术及兵家之学。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选高僧侍诸王,为已故马皇后诵经荐福。姚广孝以荐入选,后来随燕王朱棣至北平(今北京)住持大庆寿寺。从此经常出入燕王府,参与夺位密谋,成为朱棣的重要谋士。朱棣“靖难”称兵前,他曾推荐相士袁珙以占卜等方式,并通过对当时政治、军事形势分析,促使燕王朱棣坚定信心;又于王府后苑训练军士,打制军器,作好军事准备;建文元年(1399年)6月起兵前夕,计擒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靖难之役中,他留守北平。10月,辅佐燕王世子率万人固守北平,击溃朝廷数十万北伐之师。此后,仍多赞谋帷幄,终使朱棣夺得皇位。朱棣即位后,初授官僧录司左善世,永乐二年(1404年)再授为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晚年,姚广孝既厌惧官场争斗的凶险,又不甘心放弃毕生事业的追求,故虽然受官,却未改变僧人身份,主要承担太子、太孙的辅导讲读,及主持《永乐大典》、《明太祖实录》等书的修纂。其博通精深的学识和修养对皇太孙(即明宣宗)有较大影响,对《永乐大典》的完成也起了很大作用。
    (4)初展雄才。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这一年元旦刚过,燕王朱棣就接到太祖朱元璋的命令,让他和晋王分别统帅兵马合击蒙元丞相咬住和平章乃儿不花。朱棣同他的三哥晋恭王朱?,一同去讨伐蒙古乃儿不花的。朱棣亲自出马,在风雪交加的迤(yǐ)都山突袭乃儿不花,乃儿不花知道无法抵抗,只好前往朱棣军中请降。就这样,朱棣第一次大规模出征就兵不血刃大获全胜,收服了蒙古大将乃儿不花等一万余人。而另一路他的三哥、晋王生性怯懦,不敢深入蒙古腹地,结果一无所获。
    朱棣初战告捷,《明史本纪成祖一》中记载:“太祖大喜,是后屡帅诸将出征,并令王节制沿边士马,王威名大振。”太祖赏赐宝钞100万锭,对他更加信赖。3月,燕王朱棣再次率师出塞北征。军行至彻彻儿山与蒙古军队发生战斗。蒙军首领孛林帖木儿等数十人被俘。明军乘胜追至兀良哈秃城,又与蒙军哈刺兀等发生战斗,明军再次取胜。
    朱元璋为彻底消灭元朝残余势力,统一漠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统一大明帝国,明太祖朱元璋曾八次派兵北征蒙古胡元。最后一次,也就是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3月,朱元璋得知大宁卫(今内蒙古宁城)北有故元踪迹,便命燕王朱棣选精卒自北平(今北京)抵大宁,沿河南北侦察元兵所在,相机进击。兵至彻彻儿山(今地不详),果遇元兵,大败之,擒其将索林帖木儿等数十人。追至兀良哈秃城(今地不详),遇故元哈剌兀,又大败之,遂凯旋而归。从此,朱棣在武力上奠定了通往皇帝宝座的良好基础。
    在这期间,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3月,秦王朱樉薨(古代称帝王﹑诸侯之死为薨)。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3月12日,晋王朱?病逝。朱元璋这时已经71岁了,他十分痛心。
    这时朱棣的大哥即太子朱标早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就去世了,二哥秦王朱樉、三哥晋王朱?也相继死去,这时朱棣不仅成为诸王中年最长者,而且在实力上,其他诸王也无法与他相匹敌。燕王朱棣的地位在稳步上升,这不仅有他个人的努力,而且上天也给了他机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朱棣是个幸运儿,他从排行第四晋升为第一。这年朱棣36岁。
    (5)装病避难。
    除了历史原因和建文帝削藩的现实状况以外,直接导致朱棣反叛建文帝朝廷的还有“三怒”。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崩于南京西宫。朱棣听说朱元璋的死讯,带领军队赴京奔丧。即将到达淮安。齐泰与朱允炆商议随即派人带了敕符根据太祖遗诏勒令诸王返回自己的封国。据《明史本纪成祖一》中记载:“三十一年闰五月,太祖崩,皇太孙即位,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得至京师。王自北平入奔丧,闻诏乃止。”朱棣见到这个敕符大怒,仍要下令进舟。只因见到江口已经设兵把守,才没有下令。时诸王子皆赴京奔丧吊,朱棣被阻,也无可奈何。道衍对燕王说:“大王以至孝渡江,奈何有违诏命,反为不孝也。愿殿下养成龙虎之威也。他日风云感会,羽翼高举,则大江只投鞭可断也,今日何得屑屑于此哉!”
    “投鞭断流”一语,最早大约出自东晋时前秦宣昭帝苻坚之口,当年在淝水之战中,苻坚率军向建康进军时狂妄地宣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道衍这一番话深深打动了朱棣的心。朱棣心想,现在渡江条件不成熟,不仅不能成就大事,反会留下不孝之名,来日方长,于是朱棣带兵返回了北平。
    为此,朱棣愤恨不已,自己的父皇去世,儿子的奔丧权利都没有,却被侄皇儿挡在京城之外。此乃一怒。
    建文帝即位后,便采纳齐泰、黄子澄建议,实行削藩,利用或有或无的罪名先对那些较小较弱的藩王采取行动。一口气先后削废周、湘、代、齐、岷5个藩王,又陈兵河北,意在图燕。湘王朱柏自焚死,齐王朱榑(fú)、代王朱桂、岷王朱楩(pián)有罪,都被废为庶人。燕王便成了下一个目标,但朝廷在行动上很小心谨慎,不急于动手,可是,这样一来反而给了燕王做准备的机会。《明史本纪成祖一》中记载:“泰、子澄密劝帝除王,帝未决。”建文帝的谋士齐泰、黄子澄暗地里劝建文帝除掉朱棣,但是建文帝犹豫不决。虽然燕王尚未被削,但是他的周围已经布满了建文帝的诸多眼线,北京也被朝廷的重兵包围,形势岌岌可危,朱棣随时有生命之虞。此乃二怒。
    面对这种状况,朱棣并没有坐以待毙,他在秘密进行谋反计划。私下里他精心培养了一批死士,用现在话说就是一批敢死队。还在燕王府里打造兵器,但这些工作进行得都十分隐秘。他在王宫后苑修建了很大的地下室,圈以高大的围墙,围墙下埋着缸瓮,以防止声音传到外面。同时养了许多鸭鹅,用鸭鹅的叫声掩饰打造兵器和操练的声音。
    但是他还有一个心病,就是他的3个儿子还在南京。据《永乐大帝朱棣传略》,建文即位,棣使3子入京打探。诡言(谎称):“因太祖小恙,来京与祭。”建文帝正疑燕王谋反,立刻召见。彼此问答,除高煦有矜色外,两世子执礼甚恭,稍觉宽心。然兵部尚书齐泰拟留3子作为质信,3子皆不得脱。燕王正防着这一著,急遣人驰奏,只说病危且死,速遣3子北归。3子返燕,燕王满脸堆笑,并语3子道:“我父子重得相聚,真是天助我了。”
    当时建文帝并不准备放归朱棣的3个儿子,后来在徐增寿(徐达幼子,朱棣的王妃、徐达长女徐仪华的弟弟)的蛊惑下,建文帝竟然将朱棣的3个儿子放了回来。有人说,小舅子徐增寿早已经暗中通燕王朱棣了。
    同时,朱棣真的在北平装疯卖傻来迷惑建文皇帝。不久北平就纷纷传言燕王疯了,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他在大庭广众之下乱跑、乱喊,有时躺在大街上昏睡。几个月后,毫无顾忌的燕王开始造反,建文帝真是后悔莫及。
    建文元年(1399年)农历6月,燕山护卫百户倪谅向朝廷告发燕王准备举兵造反。建文帝大惊,密令都指挥使谢贵、布政使张昺(bǐng炳)捉拿燕王府官属,伺机逮捕朱棣。此乃三怒。这“三怒”成为朱棣起兵反叛朝廷的直接导火线。
    朱棣得知事情紧急,立即与道衍商量谋划,令指挥张玉、硃(zhū)能,悄悄带领800百勇士入燕王府守卫。并命人埋伏在端礼门两侧,然后派人请张、谢前来。张、谢怀疑有诈,不肯前往燕王府。朱棣又命人拿着朝廷要抓捕官属的名单前去,这样二人才相信。在燕王府,张、谢的随从被拦截在大门外。朱棣拄着拐杖坐着,设宴行酒。他拿起一块西瓜,放在嘴边,欲尝又止,对二人说:“现在平民百姓,兄弟宗族之间,还知道相互体恤。我身为天子近亲,却朝不保夕。既然这样,天下还有什么做不得呢?”说完,愤怒地将西瓜摔到地上。埋伏的勇士见到暗号,一拥而上,将张炳、谢贵擒获。
    朱棣通过装疯卖傻避开了建文帝削藩的板斧;通过小舅子徐增寿的内线,接回了3个儿子,消除了后顾之忧;又在危急时刻,听从道衍的计谋,智擒都指挥使谢贵、布政使张昺。也就是说,这时他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TOP

(二)建文皇帝
    惠宗朱允炆(1377—1402年),明太祖朱元璋孙,嫡长子朱标第二子,生母吕妃。明朝第二位皇帝,1398—1402年在位,年号建文。建文四年、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卒(一说失踪),时年25岁。
    朱允炆生父朱标(1355—1392年),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由李善长等人劝进即吴王位后,立朱标为世子。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即皇帝位,立嫡长子朱标为皇太子。朱标长大后,政见常与父皇相左,经常劝谏其父对大臣与吏员的责罚不要过于严厉,一度导致父子关系比较紧张。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允炆15岁,他的父亲太子朱标患有重病,身上长了一个大肉瘤,苦不堪言。朱允炆尽心伺候,日夜守在其父身边。不久朱标因病去世,时年38岁,未即皇位,谥称懿文太子。明惠帝朱允炆即位后追尊为明兴宗,葬于东陵(南京明孝陵东)。朱标去世后,朱允炆将3个年幼的弟弟接到一起居住,并在各方面给予照顾,尽量不让他们感到孤独。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性仁厚,曾奉太祖之命,参照历朝刑法,改定洪武律畸重者73条,天下皆颂其德。1398年5月朱元璋死,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病逝前,脾气异常暴躁,许多人担心因此遭到祸患,朱允炆亲自服侍,常常整夜无法入睡,但他也没有一句怨言。这为他继位奠定了“仁明孝友”的良好基础。
    据说,当时皇太孙朱允炆“速葬”了祖父朱元璋,引起朱棣等诸王的强烈不满。其实不然,据《明史•本纪》:“闰月癸未,帝疾大渐。乙酉,崩于西宫,年七十有一。遗诏曰:‘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辛卯,葬孝陵。谥曰高皇帝,庙号太祖。”
    据此推算,朱元璋崩于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癸未日(初十),即1398年6月24日。辛卯日,即6月30日,皇太孙朱允炆举行登基大典,成为了大明王朝第二任皇帝,诏以次年(1399年)改元建文,史称建文皇帝。同日葬太祖于孝陵,谥曰高皇帝,庙号太祖。这样,朱元璋从去世到下葬,前后共7天,如此短的时间似乎不正常。
    当然,朱允炆“速葬”祖父朱元璋自有他的道理,一是夜长梦多,几位手握重兵的叔叔正觊觎他的皇位。二是他当时还是皇太孙身份,所以他必须尽快即位然后安葬祖父。于是自己从速登位,将朱元璋从速下葬,并给各王发太祖遗诏,不得回京奔丧,免得节外生枝。对此朱元璋早已作了安排。《皇明大政记》说“即位而葬,同日并举,皆高皇遗命”。
    建文元年(1398年),22岁的皇太孙朱允炆即位,称建文帝。建文帝继承了其祖父朱元璋开创的大明王朝,在南京明故宫午朝门里号令天下。7月,召汉中府教授方孝孺为翰林院侍讲。诏行宽政,实行惠民政策,减免租赋,赈济灾民。
    建文元年(1399年)正月,大祀天地于南郊,奉太祖配。修《太祖实录》。2月,追尊皇考曰孝康皇帝,庙号兴宗,妣常氏曰孝康皇后。尊母妃吕氏曰皇太后,册妃马氏为皇后。封弟允熥为吴王,允熞衡王,允熙徐王。立皇长子文奎为皇太子。诏告天下,举遗贤(指弃置未用的贤才)。赐民高年米肉絮帛,老弱病残者由国家扶养;重视农业生产,兴办学校,考察官吏,任用贤能,派侍郎暴昭、夏原吉等24人充任采访史,分巡天下,以体察民情。
    建文帝即位后,有两件大事迫切需要解决。第一,如何改变太祖建国以来由于暴政所形成的“红色恐怖”局面;二是如何巩固新政,削弱太祖分封宗藩形成的强大势力。对此,他首先缓和暴政。洪武年间,当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吏治较以前大为清明。然而太祖朱元璋生性“雄猜好杀”,屡次兴起大狱,动辄杀戮,政治气氛非常凝重,文武大臣人人自危。为改变太祖朱元璋“红色恐怖”的局面,建文帝对局势有着深刻的认识,因此继位伊始,就着手改革,改变了太祖朱元璋的一些弊政,史称“建文新政”。
    朱元璋以武力夺得天下,自然重武轻文,武将比较得宠。洪武时,南京贡院军事衙门大都督府的左右都督都是正一品,都督同知也是从一品,而六部尚书却只有正二品。《大明律》中明文规定文官不许封公侯,因此朱元璋的主要谋士刘基仅仅得封“诚意伯”,而武将得封公侯者甚多,称王者也不少。这种局面下,文官在议论朝政中的地位处于下风。建文帝一心想改变这种状况,着力强化文官在国家政事中的作用。初登基之时,他确定了“建文”的年号,与其祖父“洪武”形成鲜明的对照,可见建文帝治国方略开始改变。他又将六部尚书升为正一品,大开科举考试,并下诏要求荐举优秀文学之士,授予官职。建文帝身边几个被委以重任的大臣也是饱读诗书的才子。兵部尚书齐泰,洪武十七年(1384年)应天府乡试第一,次年进士。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黄子澄,洪武十八年(1385年)会试第一,与齐泰同榜。翰林侍讲方孝儒是建文帝身边的主要谋士,幼时就以聪敏机警著称,后师从当代名儒宋濂,诗文为时人所推崇。正是因为建文帝所启用的大臣多为这样的文人,所以人称新朝廷为“秀才朝廷”。
    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以刚猛治国,乱世用重典,法外用刑情况严重。他认为:“法严则人知惧,惧则犯者少,故能保全民命。法宽则人慢,慢则犯者众,民命反不能保。”因而,屡兴大狱,杀的人很多;还使用了许多恐怖的刑罚,如抽筋、剥皮、阉割、凌迟等,甚至连能被砍头也成了死囚犯最乐意接受的一种死法。
    建文帝在当皇太孙时就已经意识到太祖用刑过猛,因此登基后力图改变这种情况,主张宽刑省狱。他在做皇太孙时就向祖父请求更定《大明律》。他以《大明律》与历朝法律作比较,认为《大明律》用刑过重,改正了其中量刑较重的部分律法。
    建文帝在官吏方面也进行了改革,重新更定官制,大力精简机构,革除冗员。在建文帝在位的4年间,撤消了9个州,39个县以及一大批冗官冗吏和税务机构,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建文帝的一系列措施,充分体现了他以仁义礼乐化民的治国思想,改革了洪武时期的不少弊政,给社会带来了一阵清风,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的安定产生了积极作用,一时政通人和,所以后人有“四年宽政解严霜”之誉。
    其次,他采纳齐泰、黄子澄建议,实行削藩,并下令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将吏,更定内外大小官制,以加强中央集权。
    建文帝削藩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周定王朱橚。建文帝密令李景隆以北上备边的名义兵临开封,趁周定王朱橚毫无准备之际突然将其抓捕,送至京师。建文帝将朱橚谪遣到“烟瘴之地”的云南蒙化,后又把他召回京师禁锢起来。为什么首先选择周王呢?周定王朱橚是朱元璋的第五子,洪武十四年(1381年)就藩开封。这次削周定王名义上是因为周定王次子告发他“异谋”,其实还有另外一层原因。藩王中以燕王朱棣实力最强、野心最大,建文帝一直以燕王朱棣为最大的对手,这次削藩的周定王是燕王的同母弟,关系比较密切,因此建文帝先废周定王,有去燕王手足的用意。随后,建文帝又先后削废了齐王朱榑(七子)、湘献王朱柏(十二子)、代简王朱桂(十三子)、岷庄王朱楩(十八子)4个藩王,又陈兵河北,目标直指燕王朱棣。
    本来在削藩问题上,朝臣就有争议,以前军都督府左断事高巍和户部侍郎卓敬,建议建文帝先将藩王的权力分封给藩王所有子孙而不仅仅是嫡长子一人,而且要异地分封,这样藩王的权力就会逐渐削弱,以后就难以威胁朝廷。卓敬还建议建文帝将燕王迁封到南昌,既可以维护亲情,又能削弱他的势力。以齐泰、黄子澄为首的大臣坚决主张直接削藩。黄子澄认为燕王实力强大,应该先削弱小的周、齐、代诸王,先削去燕王的羽翼,待时机成熟再削燕王。齐泰则主张采取“斩首行动”先拿燕王开刀,以震慑其他诸王。建文帝认为卓敬的建议很好,却没有去实行。最终听取了书生黄子澄的意见。现在看来似乎应该采纳卓敬等人的建议,但这是事后诸葛亮,这种态度不可取。如果当时历史选择了卓敬等人的建议,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根本不需要四年“靖难”之役,可能一两年建文帝就倒台了;一种是建文帝一直当政到终老。由于历史无法复原,这两种结果都不可能出现了。
    建文元年(1399年)7月,燕王朱棣在姚广孝等人的谋划下,发动“靖难”之役,并经过4年奋战获得了全胜。就其结果来看,有人评价建文帝基本属于低能儿一类,至少智商值得商榷,否则堂堂的一个中央政府,怎么就斗不过燕王的地方政权;装备整齐的正规军,怎么就打不过他4叔的县大队。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诛齐(兵部尚书齐泰)、黄(翰林学士黄子澄)为名,举兵反叛。建文四年(1402年),也就是4年后,燕军渡江,攻陷京师(今南京),建文帝见警报迭传,宫内大乱,于是他下令纵火焚毁皇宫,后、妃等宗室皆被杀或令自杀。朱棣率军杀入宫中,搜寻了3天,始终没有找到建文帝的踪迹。追问内侍,都说不知,只知建文帝下令纵火后就不见了踪影,未知死活。马皇后和大多数妃子、内侍都被烧死,内侍们还怕朱棣不信,又指着一具残骸说是建文帝的尸骨。朱棣命人从灰烬拨出残骸,已是满身焦烂,四肢不全,分不清男女,只得下令以天子礼殓葬(墓葬始终无考)。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据《明太宗实录》记载:“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助。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騃耶。吾来,为扶翼尔为善,尔竟不谅,而遽至此乎!’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这段记载中,明显有为朱棣篡权开拓的嫌疑,说朱棣见宫中起火,急忙派人救助,已经来不及了,建文帝已经被烧死。请大家评评理,你朱棣不来南京抢夺皇位,建文帝会自焚而死吗?你朱棣来辅佐侄子皇上,用得着带来那么多兵马吗?你朱棣说是礼葬建文君,那么葬在何处、墓在何方?甚至连庙号、谥号都没有,绝无人会轻易相信。
    建文帝在明代初无谥号,南明弘光元年间,上庙号惠宗。谥号,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清朝乾隆元年间,谥号为恭闵惠皇帝。所以建文帝,史称恭闵惠帝。
    虽然,建文帝登基不久就发现,各地藩王(即他的各位叔父)“拥重兵,多不法”的状况,担心会出现西汉时的7国之乱的情况,便采纳了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削蕃。但建文帝毕竟是一个庸碌之人,在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决策上犯了严重的错误。他的错误概括起来有几点应该引以为鉴:第一,矫枉过正,从祖父刑制上的过于强硬,到他的过于柔弱;第二,优柔寡断,由于决策上的失误,造成在削藩上的疏缓;第三,仁明孝友,由于性格上的温顺,导致政治上的无能。这也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他正准备向朱棣动手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做好充分准备的朱棣,很快便向他发难,率军从北京向南京进攻,并采用奇袭战术,花了4年时间,一举占领南京,夺取了皇位。可怜建文帝只当了4年皇帝,就丢掉了宝座,失去了江山,甚至丢掉了性命。好在不管谁当皇帝,江山还在朱家人的手里。
    《列传》选录:
    明惠帝朱允炆皇后马氏,光禄少卿马全之女。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册为皇太孙妃。建文元年(1399年)2月册为皇后。生二子,和简太子朱文奎,润怀王朱文圭。建文四年(1402年)6月13日,燕王朱棣从金川门攻入京师应天府(今南京),城陷,马皇后崩于火。
    (三)永乐大帝
    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史称永乐皇帝。
    第一章复杂生世造就非凡
    (1)出生之谜。
    648年前,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4月17日,朱棣生于应天(今南京)吴王府(今南京白下区王府园内桥东南侧一带)。他排行老四,上面有三个哥哥。大哥朱标(1355—1392年)太子,逝于1392年,时年37岁,后与其父朱元璋葬在明孝陵,谥懿文太子;二哥朱樉(shǎng),后封秦愍(mǐn,敏音)王;三哥朱?(暂且读“钢”的音),后封晋恭王。后面还有20多个(一说22个)弟弟,名字都从木子边旁。除夭折的以外都被封为王。另外他还有16个姐妹。他除了生母以外,据说至少还有18个姨妈,这些姨妈中还有高丽人、蒙古人。
    那时他父亲朱元璋还没有当皇帝,仅是吴王。据史料上记载,“吴王府”原来是元代的“行御使台”衙门,后改建成吴王府,在明故宫建成之前,朱元璋就住在这里。
    在古今中外历史上,许多人当了皇帝或成了名人之后,他们的身世就变得扑朔迷离起来,为了证明他们生来贵相,不惜编造自己的出身。相传,东吴大帝孙权的母亲吴夫人(吴国太)怀妊孙权时,就梦到太阳拥入了怀中;有的直接成了帝王之后,如刘宋武帝刘裕即位后,自称是汉高祖刘邦弟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一世孙;南朝齐开国皇帝萧道成(齐高帝)、南朝梁开国皇帝萧衍(梁武帝),分别是汉丞相萧何的第24代和25代孙。总结历史,但凡名人特别是皇帝,大都有一段惊人的身世之谜,很多史书上都有这方面的记载:秦始皇身世之谜、韩信身世之谜、曹操身世之迷、岳飞身世之谜、周璇身世之谜、哥伦布身世之谜等等。这种“迷”无外乎是给这些帝王、名人增加一些神秘色彩,表明他们与众不同。朱棣和他父亲朱元璋以及许多皇帝一样,也有一个身世之谜。
    关于朱棣的身世主要有四种传说:
    第一,朱棣是陈友谅的遗腹子。朱元璋在打败老对手陈友谅时,也曾将其妻阇(dū)氏纳为妃。据说,阇氏当时已有身孕,不久就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陈友谅的遗腹子,朱元璋一直当作自己的儿子来抚养,还将他封在长沙,为潭王。
    陈友谅(1320—1363年),元末大汉政权的建立者。原姓谢,其祖父入赘于陈家,因从其姓,湖北沔(miǎn)阳人,家世业渔。年轻时曾为县吏。后以功升元帅。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8月,陈友谅在鄱阳湖战争中中流矢身亡(现在的话说就是中了流弹)。朱棣1360年生于应天(今南京),也就是说,陈友谅战死时,朱棣已经3岁。所以,朱棣不可能是陈友谅的遗腹子。
    第二,朱棣其母为碽(gōng)妃。“碽妃”即李氏,为高丽(也称高句(gōu)丽,现在的韩国、朝鲜)选送给朱元璋的女子。据说,李氏生朱棣时尚未到预产期,是为早产儿。但朱元璋怀疑她私通他人,而给自己戴了绿帽子,所以龙颜大怒,赐碽妃“铁裙”之刑,就是用铁片做成裙子给人穿上,然后放在火上烘烤致死。如果属实,碽妃的这种“产物”也不可能存活下来。很难想象朱元璋会去抚养别人的骨血,还要封他为亲王。
    根据明朝《南京太常寺志》的记载和明史学家吴晗(北京市原副市长)的考证,朱棣的生母根本不是那个大脚马娘娘,而是一个名叫碽妃的高丽人(今韩国、朝鲜人,有人蔑称为高丽棒子)。
    这里先说一下太常寺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太常寺属于礼仪机关,主要负责祭祀、礼乐之事,凡是册立、测风、冠婚、征讨等事情都要在事先由该机关组织实施礼仪,所以它的记载应该是比较准确的,按说有了太常寺的记载,这件事情就没有什么可争论的了,但是非常不巧,证据上出了问题。
    《南京太常寺志》是明朝汪宗元所撰,汪宗元是嘉靖(1529年)进士,官至总理河道右副都御史。《南京太常寺志》是他任南京太常寺卿时所辑。可惜此书已经失传了,无据可查。讲到这里,也许有人就要出言不逊了,既然失传了还拿来说事,岂不是白费口舌,说了也是白说,毫无意义。
    此书虽然失传了,但是曾经有人读过这本书,并且在自己的书里有所记载。如《三垣笔记》(明末学者李清著。李清,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记载:“予阅《南京太常寺志》,载懿文皇太子及秦、晋二王均李妃所生,讶之。时钱宗伯歉益有博物,亦不能决。后以弘光元年元旦谒孝陵,予语歉益曰:‘此事与《实录》、《玉牒》左,何证?但本志所载。东侧列妃嫔二十余,西侧止碽妃,然否?曷(hé,何)不启寝殿验之’。及入视,果然。乃知,李、碽之言有以也。”
    意思是:《南京太常寺志》中确实写明,朱棣的母亲是碽妃,而孝陵(南京明孝陵)神位的摆布为左一位李淑妃,生太子朱标、秦王、晋王,右一位贡碽妃,生成祖朱棣。这里至少可以看出,朱棣与三个哥哥不是一母所生。
    关于明孝陵神位的摆布,左边什么人,右边什么人,也有人亲自进去看过,并得到了证实。崇祯十七年(1644年4月25日)3月19日,李自成兵至城下,北京陷落,崇祯帝自缢于煤山(今北京景山公园)寿皇亭旁的树上,以身殉国。但是南京还有一个弘光皇帝,当时的大理寺左丞李清有一次找到礼部尚书钱歉益说,《南京太常寺志》是这么记载妃嫔们在享殿中的牌位的,他们觉得这个牌位很奇怪,于是在1645年元旦拜谒明孝陵(在南京)时,二人利用职务之便,悄然打开孝陵寝殿,进去后一看,发现孝陵神位的摆布正如《南京太常寺志》中的记载,碽妃的灵位在右第一位。要知道,在古代,神位的排序可不是随便排列,或者是按照姓氏笔排列,是严格按照身份来摆列的,足见其身份之高。
    这种说法是否可靠,关键是看《南京太常寺志》一书是否可靠,当然还要看李清的《笔记》是否准确。
    《陶庵梦忆》也记载:“(孝陵享殿)近阁下一座稍前为碽妃,是成祖生母。”
    另外洪武时期一些事件也验证了成祖、周王非马皇后所生。这里不再细说。
    关于朝鲜向明朝选送贡女一说,有人考证,朝鲜向中国称臣送贡女应该是1365年以后,此时,朱棣已经5岁虚6岁了。当时朱元璋还只是小明王韩林儿手下的“吴国公”,高句丽国的贡女再多,恐怕还轮不到朱元璋头上。很多资料也证明,明朝建立以后,高句丽才逐渐脱离了元朝的控制。后来,高句丽的大臣李成桂推翻了高句丽王朝,建立了新的国家。
    据说当年李成桂,即朝鲜李朝国的国王,他拟定了两个国号——“朝鲜”和“和宁”,请朱元璋决定,朱元璋选定了“朝鲜”二字,朝鲜国名始于此。这时,朝鲜才开始向明朝进贡,这也应该是1368年以后的事了,此时朱棣已经9岁了。因此,这种说法也不能成立。
    第三,朱棣为元顺帝的遗腹子。有一本叫成书于明末的《蒙古黄金史纲》记载明军攻克大都时说:“当彼之帝位被夺之际,乌哈噶图可汗(元顺帝)的弘吉剌(蒙古部落名)哈屯(蒙古语夫人之意)已怀孕三月,那哈屯以匿于瓮中而落下了。汉人呼瓮为‘缸’,蒙古则名之为‘博通’。彼哈屯为汉人朱洪武皇帝所收纳,哈屯心想:‘如分娩于七月之后,当视作己子而免于难,愿天父怜悯,再添三个月,凑足十个月吧!’如此祈祷度日,上苍垂恩,于13个月上,生下一子,说这就是朱棣。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7月,徐达、常遇春攻克元大都(今北京)时,明朝已经建立。元顺帝携后妃洪吉喇氏、太子仓皇出逃上都(元朝的夏都,遗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二十公里闪电河北岸)。而朱棣生于至正二十年,即1360年,时间相差了9年。这种说法,显然有误。再说,朱元璋怎么可能容留一个被明朝驱逐的“色目人”的后代呢?
    也有人通过看明朝历代皇帝的画像,来判断朱棣是否有蒙古血统,据说明朝前几位皇帝都是满脸虬(qiǘ)髯,特别是朱棣“貌奇伟,美虬髯”,和朱元璋样子不太像,而且越到后来,皇帝的胡子越少,成了小白脸,这样的“看相”显然就有些荒唐了。如果真是这样,你说朱棣有高丽血统也未尝不可。
    第四,朱棣是马皇后(马秀英)所生。《明史•本纪成祖一》:“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讳棣,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这就是说,朱棣是朱元璋的正妻马氏所生。据清人朱好阳编纂的《历代陵寝备考》中记载:“后生懿文太子、泰王樉、晋王、成祖、周王”。这里说得很清楚,朱棣兄弟4个系朱元璋与马皇后所生。而这一说法,被明朝的史书广泛证实,如《太祖实录》、《太宗实录》、《靖难事迹》、《玉牒》等。但是有人说,很多史料都被当朝皇帝派人更改过,所以也不可靠。
    也有秘史称,马皇后根本就没有生育能力,一世无子,所谓包括太子朱标、燕王朱棣在内,5个儿子都是别人所生。而马皇后采用了过去皇家最惯常的手法,把别的妃子所生育的孩子据为已出,这种说法显然有点离谱。如果按照当时传统的“母以子贵”的政制法则,那么,朱元璋在洪武元年根本不可能封马氏为皇后。
    上面四种说法,都有其自身的依据,都有一定的道理,问题是第一历史永远无法复原,无论哪一方,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再找出多少证据来,都不可能有绝对的说服力,除非找到朱棣和碽妃的遗骸,做一次亲子鉴定。否则,同许多历史情况一样,永远无法说清,其实也没有必要说清。
    还有其他一些说法,比如说朱棣是达妃所生,或元主妃不是洪吉喇氏而是翁氏,等等,但都影响不大。民间说法自有民间说法的道理,如恨朱元璋暴政和朱棣篡位的,当然是把他们说得越糟糕越解气;历史记载也有历史记载的依据,主要是由当朝政府记载的,为了维护皇帝的威信,往往也会加以粉饰,更有趋利避害之笔。所以,归根到底,读史明志,不管正史野史,一切由你自己去把握和借鉴。
    导游很想赞同其中一种说法,但是每一种说法导游都拿不出更多、更权威的证据来,所以还是让大家去评说去议论吧。不过有一点,不管朱棣是哪个女人生的,也不管这个女人是后、是妃;是蒙族、是汉族、还是高丽族,朱棣都当了22年皇帝,这段历史应该没有争议。
    既然如此,600多年来,为什么还要为朱棣的出生争论不休呢?
    导游认为,对朱棣出身争论的焦点就在于,朱棣究竟是嫡出还是庶出。这个问题关系到他继承的皇位,是否合法和正统。所以,朱棣本人也一再强调,自己是马娘娘所生,属于正出或嫡出。否则,他从侄子手里篡夺皇位本身就难以服众,如果再不是嫡出,恐怕他的江山早就坐不住了。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也许人们会问,朱元璋雄才大略,是一个开国皇帝;儿子朱棣大略雄才一如其父亲,文治武功似乎更出于其上,在他的手里,明王朝达到了被史书称为“远迈汉唐”的水平,为什么太子朱标和朱棣的二位哥哥相继死后为什么他的父皇没有将皇位传给他,而传给了孙子呢?他为什么又当了明朝的第三任皇帝呢?而且据说还是篡位的皇帝呢?这个问题说大也不大,中国历史上皇位传位给谁都有一定的法则;说小也不小,古时候的中国乃至许多国家,大都实行世袭制,为什么朱元璋的皇位却不传给儿子,而要传给孙子呢?由此,给后人带来许多猜测和遐想。
    (2)传统法则。
    朱元璋的皇位不传给儿子,而传给孙子,主要是依据古代的政治法则。我们知道,《春秋公羊传》简称《公羊传》,又称《公羊春秋》,据说作者是战国齐人公羊高。《公羊传》是《春秋》三传之一。《春秋》三传即指《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同为儒家重要经典。《公羊传》尤为今文经学派所推崇,是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历代今文经学家都常用它作为议论政治的工具。《公羊传》在解释“公即位”问题时,引出了两个重要的政治法则:第一,“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第二,“子以母贵,母以子贵”。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就是按规矩要立嫡长子,就算这个嫡长子一母同胞的弟弟里有人比他更为贤能的人,那也不能立。所谓“立子以贵不以长”,就是说,如果正妻没生儿子(即没有嫡子),继承人只能在庶子里选择的话,这时候的选择标准是不比年龄大小,比的是谁的生母身份高贵。
    如果按照上述的政治法则,朱棣无论有多么大的能耐,都轮不到他继位当皇帝。由于太子标早逝,朱元璋即便想立棣为储君也不行,那就违反了法则,违反了规矩,立嫡以长不以贤,这是帝王传世的通理。因为朱棣上面还有两个哥哥秦王朱樉(shǎng)和晋王朱?(这个字查辞海也没找到,暂且读“钢”的音,估计是朱元璋所造),论长他不及“二王”,论嫡他不及皇长孙朱允炆。不过朱元璋在太子死后,不立皇后生的其他儿子,而是立了朱标的儿子为皇太孙,虽然在历史上不多见,但也顺理成章。
    朱元璋十分追崇传统法则,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4月,朱标病逝后,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明年为建文元年。朱允炆继位后,听从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建议,开始削藩。
    削藩就是削夺藩王封地。西汉景帝时期,晁错(文景时期著名的政论家)提出了《削藩策》,建议削弱诸侯王的势力,限制他们的发展,逐渐加大中央直接管辖的地盘,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景帝采纳了晁错这一“削藩”主张。汉景帝三年(前154年)楚王刘戊违犯汉丧制,被罚削去东海一郡;赵王有罪,削去其河间郡;胶西王刘卬私卖官爵,削去6县。晁错的“削藩策”激起了以吴王刘濞(bì)为首的一些诸侯王的强烈反对。吴王鼓吹说晁错侵夺诸侯之地,是为离间刘氏骨肉,危倾社稷,打出“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旗号,串通胶西王卬(yǎng)、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东王雄渠等举兵叛乱,史称七王之乱。
    最后景帝倾全国之力才平定了诸王的叛乱。之所以能平定叛乱,主要在于景帝有能征善战的将领,足智多谋的文臣以及他本人的策略、战略得当。建文帝待臣民仁厚,那是没话说的,然而这位书生气十足的年青皇帝(22岁)却重用了一群书生,如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君臣们虽知照着书行仁政,却几乎没有政治斗争和军事方面的实际经验,遇到事情只会翻典故,到书上去找答案。方孝孺更是个《周礼》专家,一门心思就想复古,把朱元璋施行了30多年的“武”治(朱洪武)彻底推翻,来一个“文”治(建文帝)。继而,建文帝完全仿效汉景帝的做法,开始对自己的亲叔叔们开刀削藩。
    燕王朱棣是一个文武全才,史载:朱棣“智勇有大略,能推诚任人”,他看准了对手大侄子的弱点,押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全部家当,去一搏大明王朝的江山!继而他以“清君侧”之名,发动了“靖难之役”,在4年的时间里从北平打回南京,一举取夺得了大明天下。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