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4)两位楚王
    在楚国的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恐怕就是楚庄王熊侣(前613年—前591年在位)和楚威王熊商(前339年—前329年在位)。
    ①楚庄王,姓芈,名旅,又称熊侣,楚穆王熊商臣之子,公元前614年继位,是春秋五霸之一。在位期间非常重视选择人才,先后得到伍参、苏从、孙叔敖、子重等卓有才能的文臣武将的辅佐。他是一位治国有方、用人有术的贤明君主。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讲述了他用人的智慧。这个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一年,庄王设宴犒赏打了胜仗归来的将士,令畅饮,不必拘束,并命爱妃许姬一一敬酒助兴。
    宴会上,有一个叫唐狡的将士喝高了,见许姬犹如天仙下凡款款来敬酒,便以酒壮胆,想非礼仙女(想吃豆腐)。就在此时,一阵风过吹来蜡烛全灭了,席间一片漆黑,唐狡趁机,用手去牵许姬。许姬争脱,随手拔下唐狡帽缨报告庄王说,有人想趁黑污辱我,我拔了他的帽缨(取证),您令人点烛,严查此人,为我雪耻!
    这突如其来的事件将大家惊得目瞪口呆,宴席上顿时一片寂静。唐狡猛然间酒也醒了一半,吓出一身冷汗,心想这下玩完了,且不说战功尽弃,恐怕小命都难保了,十分懊丧和悔恨,只好等着楚庄王来处罚。
    在古代,有人非礼国王的爱妃那还了得,不处死也要“杖罚”,而“杖罚”非死即残。就是现在,也有朋友妻不可欺的道德规则,即便是朋友的情人也不行,不在你头上贴块大膏药就算对得起你了,非骂你个狗血喷头,叫你祖宗三代从坟墓堆里站起来不可。
    出人意料的是,楚庄王听完许姬的诉说,不但没有追究非礼之人的意思,反而责备许姬说:“酒后失礼是人所难免的,我怎么能为此去惩治一位刚从战场上拼杀下来的勇士呢?”说罢,便下令道:“先不要点蜡烛,今日君臣欢宴,不拔去帽缨不能尽兴,请大家都把帽缨拔下来”(姑息嫌疑人)。当所有的将士都拔去自己的帽缨时,楚庄王才令人将蜡烛点亮。唐狡偷偷擦去额头上的冷汗,心里无比感激楚庄王。
    楚庄王之后又过了约250多年,就到了楚威王时期。
    ②楚威王,姓芈,名熊商,楚宣王熊良夫之子。是战国时代最有作为的楚王之一。公元前340年,楚宣王去逝,楚威王继承王位。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楚威王闻庄周贤,派使者持重金去请他,并许以为相,庄周不为所动,笑辞楚使,终身不仕。
    庄子名周(前369—286年),宋国人,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被尊称为《南华经》,与老子的《道德经》同是道教最重要的经典。庄子虽然终生贫困,却蔑视权贵,生性放达,主张顺应自然,向往回到淳朴自然的远古社会。据传,庄子的妻子死后,庄子不但不悲伤,反而鼓盆而歌,因为他认为人死以后,人的身体与灵魂就与自然万物合而为一了。其逍遥的处世态度,令人叹服。关于庄子,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庄子》心得中有较详细的讲解,此不赘述。
    这里说明三个问题:一是威王酷爱人才。听到庄子贤能、智慧,便求贤若渴,不惜重金,委以重任,“许以为相”。相,在春秋时一般为国卿大夫的世袭官职。或称“相国”,或称“相邦”,或称“丞相”。只有楚国不设相,这是否与庄子的拒绝有关,不得而知。二是威王宽容大度。他并没有因为庄子的拒绝而恼羞成怒,更没有以庄子一番不逊的言语而起杀心。尽管庄子只是与威王的使者对话,但说得比较重。他说:“子亟去,无污我。”意思是:你赶紧走,别污辱了我,我宁愿到死水沟里自己寻得快乐,无所作为也不受君主的束缚。这番话,使者肯定会禀报威王,显然威王并没有去追究庄子,其肚量也够大的。三是威王尊重庄子的选择。凭他当时的实力和威望,采用各种手段让庄子为相或者施以某种报复,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但是,威王尊重庄子的选择,否则,中国历史上可能多了一个相国,而少了一个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个故事同时告诉我们,尊重人才,用人之所长,不一定非要弄去当官;让人才干他能干的事、干他爱干的事,比什么都好。
    楚威王以后,又过了约100多年,到了楚王负刍时代(前228年—前223年),也就是秦王嬴政24年(前223年),嬴政破楚国国都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俘虏楚国国王负刍,楚国灭亡。至此,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不到10年的时间内,嬴政就先后消灭了韩、赵、魏、燕、楚、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嬴政,就是秦始皇(前259—前2l0年),建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秦王朝(前221年—前206年)仅立国15年即亡。但是,他创建的中世纪封建王朝法统,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至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才被推翻,创立共和。
    此时,距第一座古城堡已无多少路程,有人提议在骊山茶社小憩。茶社附近就是中国千古第一帝—秦始皇嬴政的陵墓。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有中国金字塔之称,已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茶社老板颇有学问,自称是守陵人的后代,十分健谈好侃,滔滔不绝地讲了一段“楚灭秦”的故事(前面是秦灭楚,这里是楚灭秦)。
    话说,那年楚国虽被秦国灭亡了,但楚国人的精神没有灭亡。据《史记•项羽本纪》,早在楚怀王客死于秦时,楚南公(姓氏,战国末期楚国术士)就说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意思是,即便楚国只剩下“昭、屈、景”(楚国当时的三大姓氏)三户人家,也一定能灭秦。楚亡后14年,果然爆发了以楚人为主的大起义。楚隐王陈胜、楚国名将项燕之子项梁、沛公刘邦(今江苏沛县人)等纷起响应。陈胜,吴广更是举起“张楚”(张大楚国之意)大旗,高喊“彼可以取而代之”的口号杀向秦国。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大军攻至灞上(今西安东南),秦王子婴素车、白马,奉天子玺符,在轵道(亭名,在今西安东北)旁迎降。至此,统一中国仅15年的秦王朝,又被楚人摧毁,“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说,得到应验。
    后来,汉高祖刘邦,人称白手起家的布衣天子,建立了汉朝(前202年—220年)。汉朝分为西汉(前202—8年)与东汉(25年—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史学家亦称两汉。(前202年—公元8年)。西汉以长安为都,始于高祖刘邦,终于少帝刘婴,约210年,历12帝(一说15帝)。然后经历了外戚王莽的新朝(8—23年)和刘玄的玄汉(23—25年)以及刘盆子的赤眉汉、成家的公孙述等短时间的折腾,最后又由刘姓皇族的刘秀将历史带入东汉(25—220年),刘秀(光武帝)于公元25年称帝,在洛阳建都,终于汉献帝刘协,约195年,历12帝(一说14帝)。
    这时有人提醒导游:“你扯得远了点儿,赶紧说南京十朝故都的事儿吧!”他这一提醒不要紧,突然不知道从哪里一下子围上来7、8位自称“导游”的人,争着要来“取而代之”。后来经当地的“导协”会长仲裁,确认了导游的合法身份。导游这才松了一口气。
    导游领着大家从楚威王(前333年)的金陵邑(南京)一路走来,绕行了一大圈,时间也过去了约562年。终于看见不远处矗立着一座城堡,导游说,那就是孙吴帝国——南京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TOP

(2)南京名号
    翻开南京的历史,其名号之多令人称奇。南京通常有:金陵、秣陵、秦淮、建业、建康,六朝古都、十代都会等等称呼,每一个称呼都代表着一段历史,每一个名号都见证了那个朝代的兴盛和衰败。两千多年来,相继约有10多个大小政权在南京建都立国。好像除夏、商、周之前没有关于南京名称的记载外,之后的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国都有记载。
    先秦时期,前495年,传说吴王夫差在此筑冶城。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范蠡筑越城。前333年,楚威王,打败越王无彊,在石头山(今南京清凉山)上建立金陵邑。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改金陵邑为秣陵县,又设江乘县和丹阳县。汉代亦沿用此名称。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从京口(镇江)移治秣陵。次年改建业。吴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湖北)称帝,同年迁都建业。晋太康元年(280年)晋武帝平吴,改建业为秣陵。太康二年(281年)改秣陵为江宁县,秣陵、建邺名继续存在。晋建兴元年(313年)未避讳西晋司马邺名,改建康。东晋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以建康为都。刘宋永初元年(420年)刘裕在建康称帝。隋朝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杨坚灭陈,建康城被荡平,另于石头城筑新城,称蒋州城,因蒋山(紫金山)而得名。唐曰升州,南唐称江宁府。到唐朝武德三年(621年)改江宁府为归化,公元626年又改归化为金陵,公元627年,又更金陵名为白下。到五代杨吴时期,设置金陵府。公元937年,南唐李氏皇帝在此建立首都,改名为江宁府。北宋称江宁府,南宋改称建康府。元时称集庆路。至1368年由明太祖朱元璋改集庆路为南京(也称应天府),南京之名始于此。清改明应天府为江宁府。1853年,太平天国号天京。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改江宁府为南京府。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导游说,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城市的曾用名能与南京相比。从吴王筑冶城起,至今,据不完全统计,南京历史上大约用过60多个名称,其中官方认定的有45个。
    先秦时期:冶城、越城(范蠡城)、金陵邑、秣陵县;
    秦汉时期:秣陵、宣亭县、石头城;
    六朝时期:建业、建邺、建康;
    隋唐时期:怀德县、费县、蒋州、江宁、归化;
    五代十国时期:金陵、白下、江宁郡、升州、上元、升州大都督府、江宁县、金陵府、西都、江宁府;
    宋元时期:江南东路、建康府、建康路、集庆路、应天府;
    明清时期:南京、京师、行在、陪都、南明、江南省、江南右布政使司、江宁布政使、天京、南京府、金陵道;
    民国时期:南京、南京市政厅、南京特别市、首都特别市。
    此外还有:石头、江乘县、丹阳县、丹杨、阳都、越台、金城、白门、白钟、江城、南国、南都、同夏、建康、永世、安业、两江总督署、天朝宫殿、首都市、江宁县,以及龙蟠虎踞、六朝古都、六朝金粉、东南粤区、江南第一州、江南帝王州、江南佳丽地等名称。
    (3)楚国话题
    说到南京就不能不提到楚国。楚国,又称荆、荆楚,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楚国祖先族姓芈(miē),熊氏。最早兴起于古荆州之地的楚部落,灭于秦国。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战国策•楚策一》“楚,天下之强国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楚国之疆域,虽然时有得失损益,“但在其鼎盛时期,据考察其地跨今十一省,兼县三百余,为战国时代最大之国”。
    根据司马迁的说法,颛顼(zhuānxū)是楚国的先祖。颛顼,姓姬,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20登帝位,初封高阳,建都帝丘(今河南省濮阳附近)。在位78年,寿98岁,死后葬于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濮阳(今河南濮阳)故有“颛顼遗都”之称。
    另有资料说,颛顼是远古传说中的帝王,三皇五帝中五帝之一,号高阳氏。
    鬻熊是陆终第六个儿子季连的后裔。鬻(yù)熊,姓芈名熊,他为首领时,审时度势,率楚民背弃商纣王,西行投奔周文王,并受到周文王的器重,周武王继位后,有图南之意,楚人觉察后,在鬻熊之子熊丽的率领下,举部南迁至睢山与荆山之间,暂时避栖于荒野之地。周成王时,周公避祸于楚,楚人敬之如上宾,周公大感其德,周公回朝后诉说此事,感动了周成王,于是周成王封熊丽之孙熊绎为楚君,子孙都以芈为姓。荆楚开始跻身于诸侯之列,楚国正式诞生。
    楚人以鬻熊为始祖(楚人奉颛顼帝高阳氏为先祖,老童、祝融为远祖,鬻熊为始祖)。传有三十一世四十三位君主。楚国的国君从熊绎始封王算起,共有四十代,若从鬻子算起,则有四十三代。到了昌平君(前223年在位),楚王负刍之弟,曾任楚相国。楚王负刍五年(前223年),秦军攻占楚都寿春,负刍被俘。昌平君在淮南被拥为楚王,定都兰陵,以长江为屏障,据吴越之地。秦军蒙武来攻,昌平君被流箭射死,楚国灭亡。楚国历史共有800多年(一说700多年)。
    此列25位楚王世系(前740年—前206年)简表(略去前1046年—前741年的20位楚王):
    君主国君姓名在位时间
    楚武王熊通(芈通)前740年—前690年
    楚文王熊赀(芈赀)前689年—前675年
    楚堵敖熊艰(芈艰)前674年—前672年
    楚成王熊恽(芈恽)前671年—前626年
    楚穆王熊商臣(芈商臣)前625年—前614年
    楚庄王熊侣(芈侣)前613年—前591年(春秋霸主之南方霸主)
    楚共王熊审(芈审)前590年—前560年
    楚康王熊招(芈招)前559年—前545年
    楚郏敖熊员(芈员)前544年—前541年
    楚灵王熊围(芈围)前540年—前529年
    楚王比熊比(芈比)前529年—前529年
    楚平王熊居(芈居)前528年—前516年
    楚昭王熊珍(芈珍)前515年—前489年
    楚惠王熊章(芈章)前488年—前432年
    楚简王熊中(芈中)前431年—前408年
    楚声王熊当(芈当)前407年—前402年
    楚悼王熊疑(芈疑)前401年—前381年
    楚肃王熊臧(芈臧)前380年—前370年
    楚宣王熊良夫(芈良夫)前369年—前340年
    楚威王熊商(芈商)前339年—前329年(置金陵邑)
    楚怀王熊槐(芈槐)前328年—前299年
    楚顷襄王熊横(芈横)前298年—前263年
    楚考烈王熊元(芈元)前262年—前238年
    楚幽王熊悍(芈悍)前237年—前228年
    楚哀王熊犹(芈犹)前228年—前228年
    楚王负刍熊负刍(芈负刍)前227年—前223年
    昌平君(前223年—前223年)
    楚隐王(张楚隐王)陈胜(前210年—前209年)
    楚假王(景驹)前209年—前209年
    楚义帝(熊心、芈心)前209年前—前207年
    楚霸王(西楚霸王项羽)前206年—前202年
    关于楚国的传说很多,这里简要说其一二。
    楚王好细腰的故事。“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人”。原文是:“楚灵王好细腰,其臣皆三饭为节”;《后汉书》写作:“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后来流传开来。
    话说,从前楚灵王喜欢腰身纤细的人,楚国的士大夫们为了细腰,大家都节食减肥,饿得头昏眼花,站都站不起来。坐在席子上的人要站起来,非要扶着墙壁不可,坐在马车上的人要站起来,一定要借力於车轼。谁都想吃美好的食物,但人们都忍住了不吃,为了腰身纤细,即使饿死了也心甘情愿。看来当时楚灵王喜欢的是所有腰身纤细的人,而且无论男女。不然,士大夫们怎么会去减肥?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当年楚王的一点嗜好,竟会成为现代人拼命减肥的实际行动,而且主要限于女性。幸亏楚王当年没有好裸体,只好细腰,否则,如今马路上行走的岂不都是“人肉条子”。
    屈原的故事。屈原名平,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江汉流域的楚国,他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公元前278年,秦国攻下了楚国都城郢都,屈原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自己的政治理想再也无法实现了,在极度悲愤和苦闷的心情下,遂萌以死殉国的决心,于当年农历5月5日,在汨罗江流入湘江处的罗渊怀沙自沉。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风俗都是为了纪念屈原。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重午节、蒲节、夏节等,虽然名称不同,但习俗都是一样,划龙舟、吃粽子、喝黄酒、挂艾草等,除了纪念屈原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避邪驱瘴、解毒防暑。实际上是古代人们入夏前的一种仪式,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如今“端午祭”虽然已正式被韩国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已获得成功,遗憾之余,导游说:韩国人乘我们不注意,巧妙地利用了游戏规则,成功地进行了冒名顶替,这没什么,丝毫不影响我们一如既往地吃粽子、喝黄酒。
    楚王射猎是一个十分著名的寓言故事。楚王猎于云梦(今湖北云梦县),使虞人驱禽兽而射之。禽飞,鹿出于王之右,麋逸于王之左。王欲引弓射之,又有鹄掠过。王注矢于弓,不知射何也。养由基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十发而十中;若置十叶于前,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也。”王曰:“何为?”养由基曰:“心不专也。”
    大意是,春秋时楚国有个擅长射箭的人叫养由基,他有百步穿杨的本领。楚王羡慕养由基的射箭本领,就请养由基来教他射箭。楚王兴致勃勃地练习了好一阵子,渐渐能得心应手了,就邀请养由基跟他一起到野外去打猎。楚王叫人把躲在芦苇丛里的野鸭子赶出来。野鸭子被惊扰地飞起来。楚王弯弓搭箭,正要射猎时,忽然从他的左边跳出一只鹿。楚王心想,一箭射死鹿,可比射中一只野鸭子划算多了!于是楚王又把箭头对准了鹿,准备射它。可是正在此时,右边突然又跳出一只麋(比鹿稍大,又叫“四不象”)。楚王又想,若是射中罕见的麋,价值比鹿更高,于是楚王又把箭头对准了麋。忽然大家一阵子惊呼,原来从树林中飞出了一只珍贵的苍鹰,振翅往空中飞去。楚王又觉得还是射苍鹰好。可是当他正要瞄准苍鹰时,苍鹰已迅速地飞走了。楚王只好回头来射麋,可是麋也逃走了。只好再回头去找鹿,可是鹿也早溜了,连那一群鸭子都飞得无影无踪了。楚王拿着弓箭比划了半天,结果什么也没有射着。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做事要专一,不能见异思迁,否则一事无成。不知道后来的“百步穿杨”的成语是否也出自于此。
    和氏璧的故事。春秋时,楚国人卞和于荆山之下,见凤凰栖于青石之上,得一璞玉,献给厉王。王使玉工辨识,说是石头,以欺君罪断卞和左足。后武王即位,卞和又献玉,仍以欺君罪再断右足。及公元前690年,文王(前690—前675年)即位,卞和抱玉哭于荆山下。文王派人问他,他说:“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文王使人剖璞,果然是一块洁白无瑕、光润晶莹的宝玉,由良工雕琢成璧。因此璧是卞和所献,故称“和氏璧”。为了这块玉,卞和付出了一双腿的代价。
    和氏璧“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十分神奇。据记载,和氏璧置于暗处,自然发光;置于座间,冬月则暖,可以代炉;夏月则凉,蚊蝇不入;还能却尘埃、辟邪魅。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自楚国卞和献璧后,从楚文王到楚宣王的大约400年间,和氏璧一直是归存楚国王室,世接代传,为楚国镇国之宝。到了楚威王时,相国昭阳灭越有功,威王将和氏璧赏赐于他。不久,昭阳在水渊畔宴宾客赏璧,是时有人云渊中有大鱼,众人离室至渊边,回席后发现和氏璧失踪,怀疑为门人张仪所窃,拘张仪遍审无果。张仪因此获罪,被迫逃去了秦国。
    几十年后,和氏璧突然在赵国出现,后为赵惠文王索得。公元前283年,“秦昭王闻之,使人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其时秦国强赵国弱,赵惠文王恐给了璧得不到城。这时,蔺相如自愿奉璧前往。蔺相如至秦国献璧。秦王接过璧左看右看,非常喜爱。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一把玩,然后又交给后宫的美女们把玩,并无意偿城。于是蔺相如对秦王说:“这块璧有瑕次,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一听璧有瑕次,便命人将宝玉交给蔺相如。
    蔺相如说:“大王确实没有用城换璧的真心。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跟这块宝玉一块儿碰碎在这根柱子上!”说着,蔺相如举起“和氏璧”,对着柱子,就要摔过去,秦王只好作罢。后来蔺相如派手下人打扮成一个买卖人,将宝玉偷偷送回赵国。这就是成语“完璧归赵”的出处。公元前228年,秦灭赵,和氏璧最终还是落入秦国手中。不幸的是,和氏璧从此从历史记载中消失了,不知如今找到否?

TOP

引言
导游说,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与北京、西安、洛阳同称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文化古都。在南京的历史上,先后有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古都)、以及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共10个朝代和政权在南京建都立国(俗称十代故都)。由于南京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故事也很多,烦请大家听我娓娓道来,如有不同观点,可以提出来商榷。
    早在南朝时期,《世说新语》(刘宋刘义庆)、《文心雕龙》(南梁刘勰)、《诗品》(南朝钟嵘)、《文选》(南梁萧统)、《后汉书》(刘宋范晔)、《三国志注》(刘宋斐松之)、《四书》(南齐沈约)、《南齐书》(南梁萧子显)等著名文史传世之作,就在建康编撰而成。宋泰始元年(465年),在今朝天宫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科学研究机构——总明观,出现了祖冲之、葛洪、范缜、王羲之、顾恺之、法显等文化名人。
    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杨坚掳走陈后主陈叔宝,荡平建康城,结束了南京六朝的历史。
    之后,唐、宋、元、明、清、太平天国、中华民国数代,都在南京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说到南京,恐怕民间议论比较多也颇值得一提的就是南京的“王气”(或曰:“金陵王气”、“帝王气”、“天子气”,以下统称“王气”)问题。有关这方面的传说很多,南京究竟有没有“王气”可能要从远古说起。
    (1)金陵王气
    说到南京,恐怕民间议论比较多也颇值得一提的就是南京的“王气”(或曰:“金陵王气”、“帝王气”、“天子气”,以下统称“王气”)问题。有关这方面的传说很多。南京究竟有没有“王气”,可能要从远古说起。
    从对南京猿人头盖骨和相关遗迹的研究表明,距今约60—100万年前南京就有了古人类的活动。6000年前,在玄武湖畔就出现了原始村落,据说这个村落就是南京的雏形。50年代在鼓楼西北发掘的北阴阳营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4000—3000年,属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北阴阳营文化。南京地区早期文化遗存有200多处,著名的文化遗存还有点将台文化和湖熟文化。南京雨花台区郭家山坑有一座山丘,近来经考古专家勘探证明,是目前已探明的南京最大的商周时期古文化遗址,已在此经历了3000多年风雨,由于文化遗址位于土墩上,又叫“台形遗址”,是“湖熟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些古文化的存在和南京独特的地理位置,也许正是“王气”形成的根源。
    所谓金陵“王气”之说,这里不想过多议论,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和观点实在太多太多。但是这里有两个问题有必要作一个判断。一是“王气”之说究竟源传于何时?二是“王气”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关于“王气”之说,大约有这样几个时期:
    一是楚威王时期。从历史记载来看,楚威王(前339—前329年在位)姓芈(miē),原名熊商,楚宣王之子。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打败越王无彊,尽取吴地,在长江边石头山(今清凉山)上建立金陵邑。他是第一个在石头山上建立金陵邑的人,金陵也因此而得名。后来,楚威王听风水先生说,金陵“有王气”,便吩咐在龙湾(今狮子山以北的江边)埋金以镇王气。
    相传2000多年前,楚威王在南京设置了金陵邑,有一次他登上狮子山,极目远眺,只见山水城林尽收眼底,风景非常美丽。可是突然,楚王拉长了脸,摆出一副很不高兴的样子。立在身边的臣子们立刻上前讨好地问长问短。楚王忧虑地说:“这地方风景虽好,但感觉这里王气很重。”于是有臣子找来巫师,巫师算了一卦,说只要在狮子山下长江边的龙湾埋上黄金,就能镇住这里的王气,可保这里除大王之外以后不再出帝王。有个大臣立即起草了一个“关于埋金镇王气”的“报告”呈楚王阅示。楚王阅后,大笔一挥在折子上画了个大大的圈表示同意。随后臣子们就忙开了,好像也开了个什么会,大家积极贯彻落实楚王批示精神。大臣们层层建立责任制,管银行的去取黄金,管运输的去备车马,管施工的去挖土坑,很快埋金工作顺利实施完毕。楚王派人验收后十分满意,但他忽视了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没有派人审计。所以至今,当时究竟埋了多少金子,竟然没有一个人说得清楚。是否有人私吞和侵占,甚至还是只埋了个铜人,如今已难以考证。
    二是秦始皇时期。宋代方志中说:“父老言:秦厌东南王气,铸金人埋于此。”并说在秦始皇埋金的金陵岗上曾立一碑,上刻:“不在山前,不在山后,不在山南,不在山北,有人获得,富了一国”。据元代《〔至正〕金陵新志》载:“三十七年,始皇东游自江乘渡江,望气者言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因凿钟阜,断金陵长陇以通流,后呼为秦淮。”由此可见,秦始皇不但了埋金人,还凿阜开流,开挖了秦淮河对王气是既镇之,又泄之。
    三是三国时期。张纮对孙权说:“秣陵,楚威王所置,名为金陵,地势冈阜连石头(山)。访问故老,云昔秦始皇东巡会稽经此县,望气者云,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故掘断连冈,改名秣陵。今处所具存,地有其气,象天之所命,宜为都邑”(《三国志》裴注引晋代《江表传》)。这段话的意思是:秦始皇当年东巡来到金陵,听人说这里有王气,便掘断山冈泄王气。但是金陵王气是天命,在金陵建都符合天意。后来刘备到江东来,宿于金陵,周观地形,也劝孙权以金陵为都。为什么张纮和刘备都劝孙权在金陵建都呢?有两种可能:一是“王气没有泄尽”,依然可以建都。二是“即便王气泄了,也不要紧”,在金陵建都符合天意。最后孙权果然听从张纮的建议,从武昌迁都南京,称建业。
    早先的所谓王气之说,大概就是这么传起来的,一直传说到今天。那么“王气”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
    《晋书•天文志中》在表述“杂气”时说:“天子气,内赤外黄,四方所发之处当有王者。若天子欲有游往处,其地亦先发此气。或如城门隐隐在气雾中,恒带杀气森森然。或如华盖在雾气中,或气象青衣人无手,在日西,或如龙马,或杂色郁郁冲天者,此皆帝王气。”
    也许正是因为南京历史上这样的现象比较多,所以许多帝王都受到“王气”的忽悠,有的安然无恙;有的则遭受厄运,甚至惨遭杀身之祸。
    当年楚威王登上狮子山时,看到金陵邑简直太美妙了,因而只想自己独占。阴阳先生投其所好,所以就说这里有王气,需要用黄金来镇压。意思是镇压掉别人的王气,镇守住自己的王气。楚威王卒于前329年,是否与埋金有关,尚无考证。
    秦始皇“东巡”到金陵,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到南京来视察,只是听人说这里有王气,就立即命人“掘断山冈泄王气”。据说秦淮河就是秦始皇为泄“王气”而开挖的。其实金陵有王气,与你秦始皇毫无关系,你在咸阳当你的皇帝,完全没有必要到别人那里去泄王气。如果担心金陵王气重,有可能取你而代之,那么,你迁都过来不就结了。不知道秦始皇是否死在此次“东巡”的归途中,尚待考证。
    《吴书》:“初,权(孙权)为将军时,范(吴范,字文则。以治历数,知风气,闻於郡中)尝白言江南有王气,亥子之间有大福庆。权曰:‘若终如言,以君为侯。’及立为吴王,范时侍宴,曰:‘昔在吴中,尝言此事,大王识之邪?’权曰:‘有之。’因呼左右,以侯绶带范。”
    孙皓惧王气,迁都武昌(《吴书》:“汉晋春秋曰:初望气者云荆州有王气破扬州而建业宫不利,故皓徙武昌……”)。孙皓刚迁都武昌,建业发生了动乱。仅一年余,又匆匆迁回。
    南朝的刘宋明帝刘彧惧怕王气“改‘代’作‘伐’,以厌王气。”不久病死。
    梁元帝萧绎在平定武陵(治所今湖南常德)后,大家建议迁都建邺(今南京)。但是,尚书郎“宗懔及御史中丞刘懿以为建邺王气已尽,”(《梁本纪下第八》)于是继续留在江陵(今湖北江陵)。不久被杀。
    陈后主及闻隋军临江时还说:“王气在此,齐兵三度来,周兵再度至,无不摧没。虏今来者必自败。”(《陈本纪下第十》)结果被宋太祖赵匡胤部将韩擒虎活捉于景阳宫井中。
    导游认为,所谓“王气”,更多的可能只是帝王们的一种忧虑、一种感觉、一种意念而已。
    话说回来,楚威王熊商曾在金陵埋金镇王气,不管这一历史记载有多少真实的成份,有一点则是不容置疑的,这就是楚威王在南京设置了金陵邑。金陵邑这一名称使南京人如获至宝,千百年来无时不挂嘴边,成了南京人足以炫耀的一种资本。
    今天看来,楚威王埋金镇王气、秦始皇凿冈泄王气、隋文帝下令将六朝宫殿“平荡耕垦”,都没有挡住“王气”,也就是说,如果真有王气,想挡是挡不住的,更挡不住历史的潮流。楚威王之后,先后有10个朝代在南京建都,即便在隋朝“平荡耕垦”以后,也还有4个王朝在南京建都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其实南京究竟有没有“王气”并不重要,也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危言耸听:“是历史上一个严肃的政治话题”。如果说南京确有“王气”,那也是南京人对自己历史不断审视形成的一种美好回眸和追溯;对自己历史文化底蕴的一种高度赞誉和自豪;对自己历史人物、事件惊人巧合的一种深度思考和遐想。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