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25岁,尴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打印本页]

作者: guoxiaoli    时间: 2005-12-13 21:38     标题: 25岁,尴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25岁代表的是介乎二十二三出头又未及二十八九的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是独生子女的第一代,是在“未立”和理应“而立”的夹缝中寻求自我身份认同的一代,是初进社会就面临就业难和激烈竞争的一代。
  用百度或google搜索与25岁有关的各式标题,最多的是关乎女人应该从此保养的内容,除此,似乎再无更多关心这个年龄段工作、生活及情感的东西。但这又是一个无法忽视的群体。一接受采访的大男孩直言不讳地说:“我们也是弱势群体。”
  网上关于25岁年龄段的人陷于尴尬境地的讨论,自发地分成两派。一派认为这些人“不用当家,不用前思后想、左顾右虑,做自己爱做的事,买自己看上的东西,过着让老辈人嫉妒、让少年人羡慕的生活”;而另一派则认为,25岁年龄段的人“一踏出学校的校门,就遁入失业的‘空门’”,或是“工作大概已经换了好几个,前途却依旧没眉目”,再抑或是“25岁的爱已不由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害怕再受到伤害”……
作者: guoxiaoli    时间: 2005-12-13 21:54

弱势25岁,悬在半空中

 她24岁,今年刚工作,是一所学校的老师。来进行咨询的原因,是因为她不适应现在的工作,她觉得她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肯定,心情一直很郁闷,准备辞职。
 像23到28岁左右这个年龄段前来咨询类似问题的很多,大概占心理咨询人群的20%左右。其中严重的可能会因为不堪忍受压力,患上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他们的总体特征就是希望一直得到关注和肯定,独立性尚未完成。
   根据数据,23岁—28岁左右的仅大学毕业生就有近40万,由此可以想象,这个已走入社会的群体的庞大也是不容回避的。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男士直言不讳地说:“我觉得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也是属于弱势群体,是该有人关注关注了。”
  25岁上下的人遭遇的尴尬首先是在职场上。甲工作两年,在一家广告公司做设计,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郁闷”。这是城内一家不错的广告公司,工资当时看来也不算低,甲介绍说自己算是比较幸运的,当年他的很多同班同学要么不能干设计,没多久就换了三四个工作;要么公司效益不好,回家考研。而如今考上了研究生即将毕业的他们,就业问题也是阴魂不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城里的广告公司遛过一圈,数次招聘会都去参加,只见研究生遍地,考上时形势还好,毕业时却已不复风光,所谓的高学历优势已被削弱到最小,未立业的状态比照着老大不小的年龄,尴尬得非常刺目。他介绍说,才参加工作时,本以为部门经理怎么也应该在30岁左右,他给自己的规划也大致如此,但他不曾想顶头上司才刚满26岁,他只觉得压力很大,对自己的年龄不知该说什么好。
  作为职场上新手的左支右绌也是他们感受颇深的一点。在市内一家媒体工作的小杨,大学毕业一年多,因为工作要求很高,他常常觉得自己力有不逮,而领导又拿着鞭子赶,焦虑时常困扰他,“一说起来,别人都会说已是20多岁的人了!”他想过跳槽,但据打探来的消息,好像“天下乌鸦一般黑”,哪里的饭碗都不好端,他自我检讨说:“不知是不是我还没有调整好,没有上路,现在就这么熬着吧,希望这种状况很快就能过去。”
  因为事业刚刚开始,远未成熟,连带地,25岁左右的人在经济上也往往体现出尴尬。今年26岁、做了2年企业策划的李小姐,就说自己月入只有1100元,根本不够,于是只能常常向父母化缘。上个月全面“银根收缩”本来快过得去了,忽然斜刺里杀出一个婚礼,因而闹了“经济危机”,终于又涎着脸向家里求助才渡过难关。她介绍说,和她同龄的表弟收入比她好,但可能比她还痛苦,因为正在为房子的首期发愁。他的爱情已到了必须靠房子来进一步巩固的阶段,但眼见着房价节节攀高,他们的工资却不见长。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25岁左右的人当中,如果买房子,真正自己付首付的人很少,90%以上都是父母付首付,自己供月供。而这些人中,还有30%左右的人过着“一月工资半月花,剩下半月靠爹妈”的生活。
  25岁左右的人尴尬之处还有情感方面。大学毕业在学校做了一年公务员的小王就是如此。一到25岁,她妈就比她还先着急,先是托亲朋好友给小王找对象,数次相亲未遂,后来知道了由北京传播开来的家长代为儿女在公园相亲,不久前也落户重庆了,马上就连忙跑去给小王觅乘龙快婿。
  小王告诉记者,她想让父母别瞎张罗了,谈起这个话题,虽然不大有所谓,但也徒叹无奈。据她说,朋友中虽然已恋爱的是主流,但像她这种情况的还有不少,她说自己工作以后满以为社交的圈子广一些,但后来发现也基本是两点一线。早晨上班,傍晚下班,有时加班,一天工作下来,很多时候就只想睡觉,根本不想出去交际。于是,见的不是同事,就是以前大学的那些同学和朋友。真正要数工作后认识的朋友,一只手都数不完。像她这种情况的人,一般的想法都是,我都等到这份上,不能对感情就这么随便将就。从去年开始流行的单身节,就已成为小王他们一群人最喜欢过的节日。今年一帮人聚在一起,再次申明的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原则,誓死要在茫茫人海中寻觅唯一之灵魂的伴侣。
  甲似乎属于后者。他把电脑的背景音乐设定为朴树的《别,千万别》。歌里这样唱:别做梦/你已经二十四岁了/生活已经严厉得像传达室李老伯/快别迷恋远方 看看你家的米缸/生活不在风花月/而是碗里的酱醋盐/去面对那些生存的硝烟/你可知人情冷暖/你可知世事艰险/天真是一种罪/在你成人的世界/生活不是风花月/而是你辛辛苦苦从别人手里赚来的钱……吴涛说,他每次听,都有想哭的冲动。
  周矩说,他们这一代有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就是是第一代独生子女。从出生开始,就受到很多的关注和重视。他们是看着唐老鸭米老鼠长大的一代,到这个年龄段心理成熟还没完全完成,在情感上还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是适合自己的;在职业上,还没有完全找到自己的道路;在生活上,还和父母紧密连在一起,是父母家庭的“殖民地”。他们渴望独立,但又不能完全独立。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显得尴尬。
作者: guoxiaoli    时间: 2005-12-13 21:58

就业环境愈发“恶劣”

  重庆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位老师却认为,事实上,扩招只是一个表象,近10年来,因为整个社会转型,企业经营环境和人才市场供求结构都随之发生了变化,现在的职场竞争压力已是越来越大,环境愈发“恶劣”。
  某广告公司的老总谈到25岁左右的应聘者时,坦言公司不大愿意接手,“现在市场竞争激烈,我们被迫也只能‘急功近利’,25岁上下的人大都是大学刚毕业,业务上都是生手,培养起来很不划算,我们更愿意雇用各方面都较为成熟的,一拿来就能创造效益的人。 ”
  而针对这个问题,去年毕业,如今已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策划的邓小姐却认为,他们这个年龄的人就业尴尬,与当下高校不够贴近社会现实的教育模式也有一定的关系。
  在记者走访中发现,从用人单位的角度看,如今,不够敬业也是25岁左右的人沦为尴尬的原因。今年才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的《中国企业员工敬业指数2005年度调查报告》就显示,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相比,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尽管初入职场,但却表现得最不敬业。
  “因为生长环境不同,25岁左右的这批80年代的人有着自己的性格特点,”重大人力资源管理的那位老师表示,这代人往往比长辈们更强烈地感觉没有机会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更看重是否能在工作中得到他人鼓励和肯定,但因为职业选择机会有限,而入行不久适应能力不足,容易对工作产生失落感和受挫感,因此会让人觉得他们不够敬业。

[ Last edited by guoxiaoli on 2005-12-13 at 22:03 ]
作者: guoxiaoli    时间: 2005-12-13 22:02

拿着低工资却是高消费

  “初入职场,拿着不高的薪水,同时又在消费社会里成长起来,热衷于消费,两方面凑在一起,才是真的尴尬。”重庆工商大学某教师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他的女儿今年25岁,现在一运动品牌的代理公司做营销,月入2800元,每月连生活费也不向家里缴。他女儿告诉记者,每月的开支实在太多了,既有应酬不得已,也有爱好广泛的原因,她罗列说花销主要是在:服装、化妆品、餐饮、娱乐,而这些都已是她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了。
  今年26岁,在市某设计所工作的小陈没有那么多不可或缺,但他却提到,他的3000元的收入中,其中至少一半都花在了爱情上,“爱情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我可以不要那么多情调,但爱情就需要啊,而那些情调都需要钱。”
  而结束了恋爱投资过程的小马却也并没有觉得经济宽裕,他今年26岁,是市某事业单位的公务员,今年和女友搬进了新居,首付是双方家长凑的,但月供却得自己承担。他感叹说,要自立肯定就得有自己的窝,但真正开始打理才发现经济实力太薄弱了,装修都是自己设计,抹了点涂料而已,但就是如此,也被榨干榨尽,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这还只是开始,接着还会有孩子……完全不敢想,我觉得30岁以前,我们的生存质量太糟糕了,”他总结说,“主要是该做的事太多,欲望也无限。”
作者: guoxiaoli    时间: 2005-12-13 22:08

没有现实基础 爱情无所附丽

  据小陈介绍说,如今他身边的同龄人,之所以仍然是保持着单身的尴尬,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刚刚踏入职场,还未站稳脚跟,几乎把所有的精力时间都投入到了工作上。他的一个朋友,毕业后就一直在律师事务所工作,非常拼命,早出晚归,根本没有时间交友。“而即便是有朋友在交往,但因为各自的工作都没有定型,仍然非常不稳定,充满了变数。”他说,“没有一定的现实基础,爱情真是无所附丽。”
  在一家大商场做媒介联系的27岁的小苏是涪陵人,家没有在重庆市区,他倒认为,这个尴尬多缘于社会交往圈子的狭窄,虽然现在通讯五花八门,接触的人也多,但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真正的交往很少,没有亲友的搭桥,很难从陌生人中找到走在一起的人。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还有一部分25岁左右的人主动保持单身状态,虽然偶尔也有艳遇,但他们并不想过早地被羁绊,其中一个人告诉记者,“也许这种情感漂泊状态是尴尬的,但我享受这种尴尬中的自由。”
作者: guoxiaoli    时间: 2005-12-13 22:13

一生尴尬五阶段

  在“25尴尬”的背后,国人的一生,大多还须跨越以下四大尴尬阶段。

  10岁—20岁

  “我只养你18岁”一事在2005年也算动静不小的新闻事件,其实它最清晰地揭示了,目前中国处在十几岁年龄段的人想独立生存是非常艰难的,主流社会并没有提供相应的机会和条件,所谓18岁自立,是国外以及中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逻辑,在当下行不通。

  不具备生存能力,依附于父母,正是当下十几岁者基本相同的境遇。大众传媒的发达、社会的进步,使他们大都早熟,又不像父辈当年那么长期滞留于“童年”。过早清醒的结果往往是痛苦的,独立生活遥遥无期,他们的尴尬往往表现为青春期提早降临,而又长时间笼罩,有时漫长得演变为了残酷。

  繁重的升学压力,以及由此带来的竞争,花样年华的重要内容娱乐被压抑,而未来的现实过早地呈现在他们眼前,同时自身却没有相应的智力和眼光来自我缓解,连绵的“雨季”久久不散;情感萌动,但学校和社会却不会提供一个宽厚的环境;自认为已经成熟,却无法证明,简单地以经验的差异来划分阵营,和父辈们划起了代沟,无名目的叛逆成为了选择……如今,这些尴尬的后遗症有的甚至会延续到二十岁以后。

30岁—40岁

  三十而立,一旦步入30岁后,生活也是在这样要求大多数人。事业虽然相对稳定,但压力却忽然空前加大。几年职场带给他们的经验和成就使得他们不安心于现有的地位和收入,期望值不断上涨,他们特别希望能够更上一层楼,进入行业或单位的高一级管理阶层,希望自己的成就和能力得到社会的肯定。另一方面,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新陈代谢加速,生气勃勃的年轻人来势汹汹,个人事业客观上也要求提速,出成绩,以巩固自己现有的成绩和位置;一般而言,个人家庭生活方面已较为稳定,但同时子女相继出世,因此也就打开了家庭开支的新的“潘多拉魔盒”,产生了一个持续吞钱的黑洞。

  这些尴尬在三十多岁的人身上,往往就体现为一种焦虑症,一种够不着目标的焦虑。而随着社会进步,对于思维活跃的三十多岁的人而言,另一种尴尬也浮出水面:中年已等在不远处,是应该劳逸结合,学会生活,还是继续为了目标玩命地工作?

  40岁—60岁
  这个阶段的尴尬也就是被讨论得最多的“中年危机”。事业日益稳固,渐渐走向成熟和高峰,但同时各方面的压力也都达到峰值。为了维持事业上升的势头,工作上劳力的方面可能已做得较少,而劳心的方面却只会更多;老人赡养问题渐渐浮出水面,病困增多,营养医疗等问题的负荷越来越重;子女在独立生活前的几年时间里,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也到达顶峰,而随着如今高校扩招,社会竞争激烈,在子女独立谋生的最初几年,家里仍有补贴的压力;而因为各方面压力的骤增,家庭生活的审美疲劳,生理的逐渐老化,再加之抗拒老化的心理压力,这个时期的男人是一辈子最累的阶段!
60岁以后

  事业退隐,子女自立,本来应该迎来最轻松、休闲的生活。但事实是,尴尬的存在却是常态。过去的事业再辉煌也一去不返,弄第二职业已力不从心,没有工作后的空虚失落往往会持续一段时日;子女自立带来轻松,同时相继各自成家离巢,留下的空巢却带来了巨大的寂寞;希望子女常回家团聚,常回来替自己帮忙出力,但现实状况却又不允许,子女各自的事业生活方方面面都得料理;而最现实的是老来的生活费用和医疗费用,一方面是有限的退休金、养老金,一方面是昂贵的医疗费用,和不断上升的生活费用,怎样保证生活质量又尽量减少子女赡养的负担,这是该阶段最大的尴尬。

[ Last edited by guoxiaoli on 2005-12-14 at 00:16 ]




欢迎光临 工程家园 (http://heu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