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推开WTO之门 [打印本页]

作者: 之之    时间: 2012-7-5 13:48     标题: 推开WTO之门

中国“入世”是历史的必然,因为一个对外开放的中国,决不能再袖手旁观,看着别人制定规则而自己被动地适应;而一个经济迅速增长的中国,更不能失去有保证地进入全球市场的权利———虽然如此,我们也决不会为了“入世”而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损害国家的利益……
    时间:2001年11月10日;
    地点:卡塔尔首都,多哈。
    那天,美丽的多哈天空晴朗。海风轻柔,掠过湛蓝的海面。有着洁白羽毛的海鸟,在海面上嬉戏,不时洒下一阵阵清亮动人的鸣叫。
    市内,宽阔的街道两边,埃米尔王宫、首都大清真寺、国家博物馆等呈现着浓郁阿拉伯民族风貌的高大建筑,静静地矗立在蓝天白云之下。而围绕着这些建筑,是宽阔的绿地、绿茵茵的草坪、常年盛开的鲜花和高大的椰枣树。
    然而,这让人心旷神怡的美景,在11月10日那天,却突然失去了颜色。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位于海滨大道的那座白色的梯形建筑———富丽堂皇的喜来登饭店:就在那天,就在那里,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了《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
    自1986年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到后来申请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已经整整走过了15年漫长、曲折、艰难的历程。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那都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因为它意味着,中国将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融入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而对世贸组织而言,因为中国的加入,世贸组织才更加完整和更具说服力。所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WTO总干事穆尔不无激动地宣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对WTO、对全世界来说,都是具有重大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时刻!”而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则告诉各国记者:“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全世界都关注的事情,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我为我的国家感到非常自豪与骄傲。”
    一、中国申请“复关”
    日内瓦莱芒湖畔,一座四层灰色小楼。
    1986年7月10日,是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灿烂的阳光,将这座原本并不起眼的小楼装点得气宇非凡。小楼对面,一望无际的深蓝色的莱芒湖水,在阳光下更是流光溢彩。
    对很多中国人而言,那座小楼是陌生的,也不知道,那就是曾经的大名鼎鼎的关贸总协定的总部。但在时任中国驻日内瓦联合国常驻代表团钱嘉东大使眼里,那座小楼却是他终身难忘的记忆,因为他生命历程中最为重要的时刻,就发生在那里———1986年7月10日那天,他代表中国政府,向关贸总协定递交了复关申请照会。
    照会其实很简单,加起来不足350个英文单词。时隔多年,钱嘉东还能完整地背出来:“尊敬的邓克尔(时任关贸总协定总干事)先生:我荣幸地通知阁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忆及中国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创始会员国之一的事实,现决定申请恢复它在总协定的缔约方地位……当前中国正在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经济政策,并将继续坚持这一基本国策。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期望得到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同的待遇。中国准备就恢复其缔约方地位同关贸总协定缔约方进行谈判。为此目的,中国将提供其经济和对外贸易制度方面的情况。”———因为这份简单的申请照会,钱嘉东的名字永远留在了中国“复关”(九年后的通行说法为“入世“)的史册上。
    钱嘉东记得,递交完复关申请后,他是带着既激动又相当坦然的心情离开那座小楼的。因为,那时从代表团到国内全都认为:中国的复关谈判四年时间肯定够了。大家其实有足够充分的理由这样认为。其一,关贸总协定历年加入国的谈判时间,最长都不到三年。其二,1947年10月30日,也就是联合国贸易与就业大会创建关贸总协定的日子,当时的中国政府就签署了大会的最后文件,并从1948年5月21日正式成为关贸总协定缔约方。1950年,台湾当局以“中华民国”的名义照会联合国秘书长,决定退出关贸总协定。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并取代台湾成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中的两个———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正式成员。而成为第三个经济组织———关贸总协定的成员,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中国本来就是关贸总协定的缔约方,台湾当局当初的退出,并不能代表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真实意愿;所以,中国申请重新恢复在关贸总协定的缔约方地位,理所当然。
    四年,已经够漫长的了。
    当时,有人甚至这样想。
    但此后的事实证明,这样的想法太过天真了:中国用了整整15年的时间,才最终达成了目标。而15年漫漫长路所历经的坎坷与曲折、痛苦与艰难,更是当初所不曾想过的。
    二、从“复关”到“入世”
    关贸总协定被称为“经济联合国”,其职能是为了在全球推行和管理多边自由贸易,其规则都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但中国那时还不是市场经济国家,我们的经济体制叫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相结合的商品经济体制。但国际上只知道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知道什么叫做商品经济体制。我们为此请了很多专家、学者到日内瓦,向关贸总协定各缔约国代表宣讲我们的经济体制有能力执行多边贸易规则。但讲来讲去,却越讲越糊涂。
    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同年9月,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贸总协定至此才结束了对中国外贸体制的审议,中国“复关”得以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
    1995年1月1日,取代关贸总协定的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为了能够成为世贸组织创始成员国之一,中国在1994年底进行了“复关冲刺”,就市场准入议定书与个别缔约方进行了艰难而冗长的谈判。但是,由于这些缔约方要价过高,而我方又不能丧失原则,“复关”冲刺未果,这成了中国的一大遗憾。
    1995年7月11日,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观察员。11月,中国政府照会世贸组织,把中国复关工作组更名为中国“入世”工作组。中国“复关”谈判变成了“入世”谈判。
    从申请“复关”到“入世”的过程中,中国曾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包括从1991年起,连续9年自主大幅度降低关税;从1994年起,大面积削减进口许可证清单、配额及出口商品的分类,逐步取消进口定价制度;从1995年起,扩大服务贸易市场;从1996年起,大幅度提高美国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准入程度。中国还表示,愿意参加信息技术协议(ITA),到2005年将多数信息产品降为零关税。而在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更是拿出40亿美元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救援。凡此种种,都显示了中国扩大开放,承担责任,争取复关/入世的诚意。而通过大范围、大幅度降低关税,中国已经使关税税率从43%降到17%,并承诺到2000年降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当然,这一切,并非仅仅是对别国的让步,因为这也同时规范着我们自己的经济秩序,健全了我们自己的法制建设,发展了我们自己的经济。
    但是,一些缔约(成员)国、特别是某些西方国家,却无视中国的诚意和已经作出的种种努力,在与中国的谈判中,漫天要价,为中国的复关/入世之路,设置了重重障碍。
    其中,当以美国为甚。而中国与美国的辩论和针锋相对的较量,也从未停止过。
    三、中美博弈
    1991年4月,美国依据《综合贸易与竞争法》里的“301条款”,以“知识产权保护”的名义,对中国发起“特别调查”。中美双方开始就此进行谈判。而这次谈判的结果,对中美能否就“复关”达成相关协议,意义重大。那年的11月底,外经贸部副部长吴仪率团到达美国,与美方贸易副代表沃夫举行先期谈判。谈判的气氛从一开始就充满着紧张感和火药味:沃夫的第一句话居然是:“我们是在和小偷谈判。”吴仪立刻回敬道:“我是在和强盗谈判。请看你们博物馆里的展品,有多少是从中国掠夺来的!”会场顿时一片寂静。
    那次谈判从11月底一直谈到第二年的1月16日,双方终于签署了《中美保护知识产权谅解备忘录》。
    同年10月初,由于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中美还进行了市场准入谈判,最后,双方签署了《中美市场准入谅解备忘录》,其中,还包括这句话:“美国坚定地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日加入关贸总协定。”———对中国来说,这样的结果是值得庆贺的,因为在关贸总协定缔约国中,美国的地位极其重要,足可影响甚至操控近一半的国家。美国表态支持,中国的“复关”之路自然会因此而变得轻松些。
    但美国的实际行为与他们的表态之间显然有着太大的差距。1994年7月,中国代表团前往日内瓦参加关贸总协定中国工作组第18次会议。其间,美国谈判代表突然提出:中国已经是发达国家,不能再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进入关贸总协定。随即开出了10项连西方一些媒体都认为中国不可能接受的苛刻条件,包括要求中国承诺取消所有的出口关税和价格控制。中国代表团团长龙永图立刻表示,这10个问题,没有谈判余地。
    当年的11月28日,龙永图率团参加了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前的最后一轮“复关”谈判:双边的非正式和正式磋商,多边的非正式和正式磋商……几乎每一场谈判都乏味艰涩,又困难重重。欧美谈判代表不断地给中方出难题。龙永图则义正词严,据理力争。但谈判还是无果而终。而中国,也因此没有达成“复关”和成为世贸组织创始成员国的目的。
    那样的结局,让代表团每一个成员都郁闷不已,更对欧美谈判代表近乎恶意的阻挠,气愤不已。龙永图最后的讲话,也正表达了大家共同的情绪:“首先感谢各代表团和我们一起工作了这么长时间,感谢大家付出的辛苦。中国一直在努力工作,跟大多数缔约方都进行了诚挚的磋商,也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但是个别缔约方,我们认为他们没有诚意解决问题。中国代表团非常失望。难道今天的关贸总协定、明天的世贸组织,就由个别缔约方主宰多边的进程?我们对个别缔约方表示不满,对多边体制的前景表示担忧!”
    不过,1995年1月,美国却又向中国抛出“橄榄枝”,表示希望中国继续“入世”谈判,称美国将以积极、灵活、务实的态度参与谈判,并推动谈判尽早取得成果———毕竟,中国庞大的市场,对美国和西方都是相当大的诱惑。
    谈判依旧艰难。一方面,美国既觊觎中国市场,又要为中国“入世”附加极高的要价。另一方面,中方也知道,中国“入世”是历史的必然,因为一个对外开放的中国,决不能再袖手旁观,看着别人制定规则而自己被动地适应;而一个经济迅速增长的中国,更不能失去有保证地进入全球市场的权利———虽然如此,我们也决不会为了“入世”而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损害国家的利益。也因此,讨价还价和唇枪舌剑成了此后每一场谈判的总体基调。而中美之间的谈判,也就成了一场似乎看不到尽头的汽车拉力赛。
    1999年11月10日,美国政府派出一个高规格的代表团抵达北京,同中方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新一轮双边磋商。对于中国“入世”来说,那是一场怎样估计其意义也不为过的重要谈判。因为如果双方能够达成协议,就意味着中国入世最主要的一步宣告完成。11月10日,晴空万里,似乎预示着谈判的美好前景。但到下午1点30分,中美谈判代表走出谈判室时,双方都沉默不语,表情严肃。显然,谈判失败。之后,双方又谈了四天。谈判艰难而漫长,理由很简单:双方都希望那一次能够达成协议,可双方又都不愿轻易让出本国的利益。
    当中美入世谈判几乎再次面临破裂之时,当时的朱镕基总理亲自出面,把最棘手的七个问题找了出来与美方谈。美国代表对总理亲自出面参与谈判感到愕然,他们经过商量,终于同意与中方达成入世谈判协议。
    11月15日3点50分,谈判尘埃落定。在中国外经贸部签字大厅,石广生部长和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分别在文件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就在那一瞬间,新华社英文快讯《中美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双边协议》的消息发出———据说,新华社的英文快讯只比美联社快两秒钟,比法新社快20秒。
    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谈判的重心从双边转向多边,虽然美国和欧盟在农产品补贴和合资保险公司股比等问题上继续刁难中国,但中国代表团用诚意、决心和韧性,在2001年9月前,与要求与之举行双边谈判的世贸组织成员全部达成了协议,并完成了加入世贸组织所需的所有技术和法律文件。
    四、那一刻,龙永图泪光盈盈
    2001年11月8日,多哈。在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主会场喜来登饭店,一位中国记者在一间并不起眼的会议室里看到长长的四排座位,每个座位前方放置着一个标明国家名称的英文牌子,整个会议室一共有142个座位。然而,在这142个座位中,记者并没有找到“中国”(China)。经向布置会场的工作人员询问,才得知那是一间专门供WTO成员国开会的会议室。作为WTO观察员的中国,自然没有资格列席其中。
    那一幕让记者感慨不已。他简直无法相信,身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中国,居然在WTO这样一个重要的国际组织中长期没有发言权。
    其实,那个记者的心情,龙永图很早就体会到了,而且,更加的刻骨铭心。
    龙永图1992年加入复关谈判。他第一次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是在新加坡。中国代表没有坐在大会议事席上,而是以观察员的身份坐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没有发言权,没有表决权。“当时我的心情是很沉闷的。为自己的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被打入另册而感到气闷不已。”龙永图后来回忆说。
    中国复关/入世谈判的15年历程中,共有四位中国代表团团长,龙永图是第四任、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他的前三任分别是:沈觉人、佟志广、谷永江。与三位前任不同的是,龙永图性格刚烈,即使是在谈判中,也常常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色彩———当他面对的谈判对手毫无诚意,或只是一味敷衍和无理纠缠时,他往往会拍案而起,甚至拂袖而去。
    1998年5月19日,世界贸易组织举行关贸总协定生效50周年的庆典。那是一次盛况空前的盛典,聚集了世界政坛上的众多风云人物。瑞士联邦主席、挪威首相、欧盟主席、巴西总统、南非总统、英国首相、意大利总理等,先后在庆祝大会上发言。
    中国是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的。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龙永图只能在后排就坐。而且,由于中国不是正式成员,在庆祝大会上根本没有发言权。了解到这一点,龙永图在开幕式上,就再也没有讲过一句话。内心,沉重如铁。
    从1992年开始,龙永图先后参加过多少次中国复关/入世的谈判,恐怕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一次又一次的希望和失望交错,一次又一次的功败垂成,他所承受的压力,是外人很难体会的。但每次,在令人沮丧或极度愤懑的失败之后,他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整理好心情,振作起精神,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去。而之所以能够如此,只是缘于他心中那个朴实而坚实的信念:让中国早日“入世”,中国代表能够堂堂正正地走上前台,在世界经济事务中,拥有自己的发言权。
    2001年9月11日,龙永图率团抵达日内瓦,参加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第18次会议。15日凌晨1时,会议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文件达成一致。对于走过了15年谈判历程的中国代表团来说,中国“入世”的谈判自此进入了倒计时。
    会谈结束后,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在会议大厅的侧厅即兴举行了一个小型庆祝酒会,各国代表纷纷与龙永图和中国驻日内瓦代表团大使沙祖康频频碰杯。龙永图的脸上始终挂着惬意的微笑。那次飞赴日内瓦之前,他就对人说过:希望这是我最后一次为中国“入世”谈判去日内瓦。现在,他的愿望基本达成了。
    一个月后的11月10日,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以协商一致的方式审议通过了中国入世的决定。11日晚上,在多哈喜来登酒店,石广生部长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议定书上签字,并随后递交了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批准书,完成了加入世贸组织的所有程序,成为世贸组织第143个成员。
    用了整整15年的时间,中国,最终推开了WTO的大门!
    而龙永图,参与并见证了那历史性的一刻。
    那一刻,他的眼睛里,泪光盈盈!
    ———转自《中国青年》 《中国国门时报》




欢迎光临 工程家园 (http://heu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7.2